骂上热搜!澳洲人不敢外出吃饭的罪魁祸首找到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4月6日 7点57分 PT
  返回列表
68374 阅读
15 评论
大澳网

今天是周末,在澳洲的你,

还敢周末正常和朋友们外出约饭吗?

在澳洲,无现金社会已经是大趋势,

政府和银行势必会推进这一点。

澳洲人虽然不满,

但也必须慢慢接受。

但无奈的是,

出门吃饭刷卡像叠Buff,各种额外收费漫天要价!

动辄15%-20%的surcharge,

彻底激怒了澳洲人!

01知名餐厅惨遭曝光,花式Surcharge消费者目不暇接

小费,服务费,

各种费你在澳洲遇到过这些餐饮刺客吗?

开门迎客的咖啡馆、餐馆和酒吧,可能让人们在公共假日里远离速溶咖啡自己出门买菜的烦恼。但悠哉生活的背后往往都需要金钱支撑!这背后的成本往往超乎你的预料!

与平日相比,小餐饮企业在节假日的价格可能会上涨高达20%。这对于大家伙儿的钱包来说简直就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一名食客在圣诞节后与朋友外出就餐时,发现一家餐馆收取10%的“旺季附加费”,他对此表示“现在的餐厅是想钱想疯了吗?”。

原本开心出游的一家惊讶地发现,维州Pavillion Geelong餐馆的菜单底部标明了“可疑”的附加费,即在12月27日至1月26日期间征收旺季附加费。

一张发布在Reddit上的照片显示,该政策被列在公共假日20%的标准附加费之上。

网友表示:“在我看来没有必要征收旺季附加费。制定全年的价格,把这些节假日成本思考进去。至少在要小费的时候,默认选项可设为‘是或不’。”

这位恼怒的食客解释说是其同伴选择了这家餐厅,并表示这家餐厅在“敲竹杠”,他们不会再光顾了。

尽管引起了众怒,但仍有许多人为餐馆的额外附加费辩护。

比如在一些老板看来,额外附加费并没有进到自己的口袋,多出来的部分都给了员工,毕竟确确实实是员工舍弃了自己陪伴家人的时间,反过来将时间回馈给到社会服务。还有员工喊话自己的付出值得被肯定。"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附加费的多少,而是我们的付出真的有被人在看见。"还有些人则显得更加理性,方言:一切行为交由市场决定。"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只要附加费是公开收取的,我觉得这是可以接受的。我不喜欢的是那种悄悄加价的做法。"

一项对在耶稣受难日开放的墨尔本酒店场所的粗略调查发现,公共假日附加费为15%至20%已经成为了常态。

甚至更有离了大谱的赛百味开始明目张胆的骗钱!位于Spencer Street 99号的Subway,竟然在周二,周三,周四,周六和周日增加了15%的‘周末和周中surcharge’。

还有吃瓜网友提道,“澳洲这种收取附加费的离谱行为必须结束了!”

网友还补充道,“我认为,如果商家想在特定的日子——比如公共假日开业,那它们就得接受在特殊日子里做生意的成本,包括员工工资也会更高。”

“如果在那些日子里没有收益能支撑支出的话,就不要开店了。”

再比如墨尔本的网红餐厅Pavilion,还搞出了一个新名堂——“旺季附加费 peak season surcharge”。

有人觉得Pavilion这样做是无异于“自杀”,也有人认为这是小店为了生存的无奈之举。

但话说回来,这背后也不是没原因的。澳洲零售商协会的Fleur Brown说,这几年对小店来说真的很不容易,成本上涨,生存压力大。所以,Pavilion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

02这些情况收取surcharge一定记得可维权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咖啡馆和餐馆都会在特殊的日子里收取额外的费用——有些可能会选择在全年的价格中平均扣除更高的工资成本。

但在公共假日甚至周末,加收10%或15%的附加费并不少见。

而面对高额附加费

不少人也是见怪不怪

高情商:服务费用来改善服务人员工作条件,增加收入。员工服务上心,客人吃得开心。

低情商:餐厅又多了一个创收项目。也满足了部分客人爆棚的虚荣心,员工不满意,老板笑嘻嘻。

当然部分“真”餐厅是会把服务费用于改善员工福利这一块。

但让小编不得不说的是,现在部分辣鸡餐厅就很过分,服务费,小费,餐位费,调料费,纸巾费,开瓶费,真的是一样都不落下,而且这些收来的费用几乎很少用于员工福利上。

澳洲法律专家Zinn解释说,企业可以在特殊日子转嫁附加费以支付额外的工资成本,但与需要在价格中显示的信用卡附加费不同,如果它们不可避免,餐厅和咖啡馆会有特别的规定。

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副主席Michael Schaper如是说:

“如果他们收取这种附加费,他们必须在菜单上写上这些字样。收取[%]的附加费适用于[一天或几天]。这些文字必须至少与菜单上最醒目的价格一样醒目”

刨掉服务费,让菜价显得更友好,这个可能不是主要目的。

当然不管收服务费出于什么目的,最终羊毛出在羊身上,作为消费者用餐之前餐厅应该告知是否额外收取服务费和税费,或者菜单上应该注明。如果消费者没有被告知,结账时发现多了10%-20%的税费/服务费,那消费者可以拒绝支付。

最后呢,再来给大家科普一下澳洲所谓的“刷卡”手续费!

根据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制定并由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执行的规定,企业不得收取高于处理特定类型付款成本的附加费。

这项禁止超额付款附加费的规定适用于以下付款方式:

EFTPOS——借记卡和预付卡

万事达卡——信用卡、借记卡和预付卡

Visa——信用卡、借记卡和预付卡

处理银行卡支付的成本因商户而异,规模较小的企业往往比大型企业面临更高的银行费用。

因此,如果你花5澳元买一杯外卖咖啡,再加上1.5%的附加费,这笔交易总费用将达到5.08澳元(假设四舍五入)。

在酒吧买一品脱11澳元的啤酒,加收1.5%的附加费后,总费用为11.17澳元。

如果你点一份45澳元的牛排配啤酒,则需要支付45.68澳元。

上述的这三种情况,确确实实是合法的。但合法并不代表就可以肆意妄为!

根据统计,澳洲人每年在刷卡费用上的支出高达10亿澳元,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据。

所以从今天起大家还是老老实实的使用cash为妙!

03小编结语

关于刷卡费用的问题,的确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尽管目前还未能完全取消,但将所有交易费用限制在最低水平,已经为消费者节省了一大笔开支。说实话,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肯定是期待政策能够进一步降低,甚至完全免除刷卡费,这才是推动无现金社会发展的关键一步,每天光喊口号,不如干点实事。

至于周末附加费,如果这笔费用真正用于补偿员工的加班工作,那么消费者也许可以理解并接受。然而,大家还是希望商家不会利用这些善意作为牟利的手段。透明公开地说明这些费用的去向,确保消费者支付的额外费用用于合理且正当的目的,这是商家应该做到的。

屡教不改
1 楼
只要不是政府强制的并且没有隐瞒费用没啥可争论的。不喜欢就不要去了,找没有附加费的。其实高峰和假日费挺让人费解的,因为生意好应该是靠增加岗位解决,不是减少客流。难道澳洲也雇不到人?很多中餐馆信用卡价钱是因为中国食客看中价格,宁可付现金便宜些。如果没有分开的信用卡费,餐馆还是要把费用均摊到菜单价格里。
W
Wayne6park
2 楼
“额外附加费并没有进到自己的口袋,多出来的部分都给了员工,毕竟确确实实是员工舍弃了自己陪伴家人的时间,反过来将时间回馈给到社会服务” . 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平常的商业行为, 西方还要jb圣母婊。 . 你服务费干脆涨1000%,以上圣母婊表述依然成立
a
adelaideboy
3 楼
之前中餐便宜,好多都给10刀一个小时,后来大家去fair work 告,再加上covid,人难请,物价高涨,现在澳洲还是存在服务行业人手不够的情况,其实一点surcharge比起美国最低20%的小费真不算啥,周末公共假期好多店都不开,工资双倍其实真的cover不下来expense [1评]
y
yuanfangzhi
4 楼
花式Surcharge消费者目不暇接,小费,服务费 ----------------------------------------- 澳洲也要给小费? 看来美国恶俗就像癌症一样扩散到全世界。
D
DonaldTramp
5 楼
将心比心,旺季的时候客流量大,工作量大,多收点钱怎么了? 刷卡surcharge也没问题, 他妈的这些信用卡公司各种送积分,吸引你用他们的信用卡,真以为他们是做慈善? 还不是在商家身上薅羊毛。商家凭什么要为你使用的服务买单? 现在很多小店连surcharge都不需要提醒,直接就加在总费用里了。 我今天中午在日本面包店买的东西吃,$6.80, 我说刷卡,店员直接输入$6.87,包店也是一样的操作,未来surcharge会越来越普遍。 [1评]
w
wakawaka
6 楼
大概能够理解接受,但是peak season surcharges是不是太扯了?
w
wakawaka
7 楼
将心比心,旺季的时候客流量大,工作量大,多收点钱怎么了? 可以旺季不开门。淡季挣钱呗。咋了?生意好,客流量大,不找老板要求加薪,找客人要钱?那你淡季干嘛不减价呢? [1评]
D
DonaldTramp
8 楼
他们只要把附加多少费用明明白白的写出来,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 钱是你的,你可以自己选择去不去。 旺季不开门的话,那么剩下来开门的店收的钱只会更多。 要是大家都关门了,你还出去潇洒个啥?
S
SDcard
9 楼
这就是过度保护打工人,强行要求企业主安排周末节假日强制支付双薪或者更多薪水的恶果,这种制度性的错误政策无解,就是西方社会全面败北与共产中国更保护初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资本家而不在意打工人权益的根本原因。
南方来风
10 楼
澳洲人日子好过,大多数人不愿意节假日工作,所以必须以很高的工资雇人,这不是淡季旺季的事情,所以多收点钱很正常,愿意抢加班的中国穷鬼粉红五毛,就不要操心澳洲富人的事情了。
伤心小便池
11 楼
节假日加收服务费在NZ也普遍了。如果真的能照顾好员工的话我觉得10%真不过分。credit card 或者 paywave 一般在NZ的话信用卡公司会收商家1.5%的surcharge,这额外的其实是进了信用卡公司,而不是去了商家的口袋。如果商家只是低利润的话,额外收surcharge不过分。但是利润很高的话还收就有点low了。1.5%的 credit card surcharge 是正常覆盖损失的,多于1.5的话那多出来的就是商家强加上去进自己口袋的。
基地老二
12 楼
我不是餐饮业的,认为周末和公共假期适当收点附加费合理,老板要富员工百分之五十或百分之一百的多的工资,这不是小费。澳村没小费习惯
白萝卜
13 楼
你说的是挂在路灯上的资本家么
r
rantopad
14 楼
不敢出去吃饭说白了还是物价餐食贵了,老百姓兜里空了,和SURCHARGE有毛关系?SURCHARGE那点点钱说不好听的现在够干啥的??
r
rally
15 楼
大外宣天天造谣。 澳洲法律规定商家刷卡附加费不得超过银行的收费,例如刷eftpos 的限额是0.15%。实际上,绝大多数商家只对消费低于20刀才收subcharge, $20 或以上就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