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老龄化全球第一的日本 新冠死亡率震惊全球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月4日 1点40分 PT
  返回列表
86526 阅读
73 评论
智谷趋势

日本令全世界为之震惊。新冠三年,八轮高峰。自奥密克戎病毒及其新变种,在日本引起第八波蔓延高峰后,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12月22日,日本国内新冠确诊感染人数已连续7周居全球之首,并数次单日新增超过20万例。

然而,与一些人想象中的水深火热不同。疫情这三年,日本人的小日子其实过得很不错。高涨的确诊人数的背后,是日本极低的新冠死亡率。

据Worldometer COVID-19追踪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天(1月3日),日本每百万人口的累计新冠死亡病例数为461例。该数字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8个成员国中是最低的,OCED号称是一个富裕国家俱乐部,其成员包括美国和欧洲大多数国家;

换言之,日本新冠的死亡率,在发达国家中处于最低水平。

特别值得一提,日本定义“新冠致死”的标准采取的是宽口径,只要是逝世者身上查出携带有新冠病毒(die with),则统一被视为“新冠死亡人员”。

对于外界来说,日本能取得最低水平死亡率,无疑是一个“奇迹”。

要知道,日本是全世界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截至今年9月份,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创新高达到3627万人,在总人口所占的比例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9.1%,另外还有1235万人超过了80岁高龄……

众所周知,老年人是新冠感染中的基础病高发人群。

所以,日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一直以来,日本政府应对新冠疫情的态度是:足够的谨慎,却又足够的变通,尤其在体现在对医疗资源的调整和准备上。

(1)“重点人群”的疫苗高接种率;

在疫情爆发初期,由于日本国产疫苗迟迟未研发成功,同时又对外国疫苗维持着观望的态度,日本落后于其他国家的“低疫苗接种率”,让时任首相菅义伟挨骂不断。

虽然日本本土药企努力研发的日本国产疫苗迟迟没有上市,但日本政府并没有非等到国产疫苗研制上市不可,而是引进了以辉瑞为代表的欧美mRNA疫苗。

从2021年2月份开始,日本厚生劳动省正式批准了辉瑞公司的新冠疫苗在日本制造销售,在全力推进疫苗接种的同时,优先保护“重点群体”。

比如,在辉瑞疫苗刚投入市场时,日本也面临着进口疫苗短缺的问题,日本政府当机立断,按照易感程度来决定接种的先后次序,优先打疫苗的重点对象为:1.医护人员;2.6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3.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4.其余普通民众(年龄由高到低);

所以,日本高龄群体,是最先得到疫苗保护的人,根据日本内阁府统计,截至12月28日,日本老年人完成三针疫苗接种率均超过90%,另外,前不久厚生省宣布,在年内会有近9成老年人,将完成第五剂接种。

(2)多渠道“备份”新冠药物

说到底,抗击疫情的底气,排除一切公共层面上的管控措施之余,除了提高各年龄阶段的疫苗接种率,新冠治疗药物的保证也很关键。

可能在初期接纳海外疫苗的犹疑上吃了“小亏”,日本政府在采购新冠药物一事上不敢再有丝毫耽误。

目前,众所周知的治疗新冠中重症的口服药——美国辉瑞“Paxlovid”,在2021年12月在美国和欧洲地区得到实用化后,日本政府便“紧急特批”了这款口服药物,并以免费的方式用于对国内新冠患者的治疗。

没错,是免费。

而辉瑞公司的相关数据表明“Paxlovid”这款药物,能够将新冠相关的住院和死亡风险减少近90%。

其实,不仅辉瑞“Paxlovid”,日本同时也在多渠道采购相关的新冠药物,例如美国默克公司的“Lageviro”口服药,主要针对的是新冠轻中症患者,从今年9月起(8月获批)也开始在日本面向大众流通,可以在日本的一般药房中买到,药费依旧可报销。

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上两个月日本国产的“盐义野新冠口服药”(Xocova)获批,得以大量投入生产,而这款药物主要应对新冠轻症,适用人群氛围会更广,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日本国内新冠药物的稳定供应。

(3)提高ICU(重症监护病房)收患效率

在应对疫情当中,日本医院实施分诊管理,类似癌症等专科医院不收治新冠患者,交由传染病和综合医院来统一治疗,避免其他病患“就医难”情况的发生;

而为了缓解这些医院的医疗紧张,使尽可能多的、需要入院治疗的新冠患者得到救治,日本直接发钱补助传染病院或综合医院来扩充ICU病房和购买医疗设备。

据日本经济新闻12月26的报道调查,医院每张ICU病床的补助金额为195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03万元),目前日本政府在这上面花费的总额已超过了366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93亿元)。

除了较高的疫苗接种率和充足的药品,较低的新冠死亡率与日本政府决策的作用其实也密不可分。

与国内民众普遍认为海外一律躺平不同,日本政府的决策与躺平之间简直有天壤之别。

要知道,根据合理估算,迄今为止日本其实仍然有多达2/3甚至是3/4尚未感染过新冠。

较低的感染基数,自然也是死亡率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日本政府是如何制定公共政策来防治新冠的呢?

很简单,控制新冠的R0值!

这就是日本政府从开始到现在在制定政策时的核心思路。

包括日本在内,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在病毒流行初期就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

快速消灭病毒,并不现实。

所以,日本政府通过尽量采取措施降低患者增长的速度,保证自身医疗体系在没有崩溃的情况下度过疫情高峰,而疫情最终也会随着有抗体的人数在人群中的逐渐增加和个人防范的加强逐渐减慢并最终结束。

科学研究表明,奥密克戎的R0值在4.0~8.0之间,最高可达到21。换句话说,极端情况下,一个人感染奥密克戎,最多可传染至21人。

很恐怖对不对?

但是,即便抛开R0值为21的极端情况不谈。即便将R0降为4,也并不是说一个人感染奥密克戎后,就可以传染四个人,它仍然代表的是一定人群中所分布的平均数。

只要措施得当,避免超级感染的事件发生,完全是可以将R0值降得更低。

要做到这一点,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杜绝一切和外部交流,自然是一种方法。关于这种方法的利弊,相信大家有自己的看法。

简单的封闭隔绝,会让社会随之停摆,无论是经济,还是普通人的生活都会受到十分严重的影响。

别说日本了,就连新加坡那样也做不到“封控”。

日本政府和相关协会,针对超级传播事件的形成条件作了相关总结。

超级传播事件的形成,多与以下几个条件相关:1.换气条件较差的密闭环境2.近距离对话或讲话的环境3.伸手即可近距离接触的人群聚集环境

包括健身房、KTV、小型演唱会、医院、宴会等在内,都是容易发生超级传播事件的场所,而家庭传染和医院内部传染更是重点传播途径。

呼吁减少外出、提供酒的餐饮店8点关门、禁止人数超过限额的大型活动、停课、要求大规模的体育文化活动暂停或终止减少人群聚集、向企业要求居家办公,这些都成了日本开放前的重点预防措施。

此外,无论是为了预防超级传染事件的发生和降低R0值,还是避免不必要的医疗挤兑,日本政府都严格控制就医人群并为去医院设置一定的门槛。以尽量排除非新冠感染人员前往医院并减少人群向医院聚集;提供咨询热线尽量使所有对自己症状担心的患者经过电话分诊确认以后再去医院。

这项措施,在日本社会全面放开后,不仅没有被废除,反而得到了强化。在全面放开后,日本政府还专门开设了“阳性登记者中心”。这个名义上是专门登记阳性患者的机构,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支援中心”。

该“中心”不仅可以根据你上报的健康状况和症状判断你是否需要就医治疗,还可以向政府申请各类食品到家的配送服务,申请配送抗原检测剂和脉冲血氧仪。

有感染症状明显的者或有重症高危基础疾病的人,同居家庭有重症高危基础疾病的人或孕妇等需要尽早隔离观察的人,将根据个人申请,入住政府准备的疗养酒店进行观察疗养,护士24小时值班,提供健康观察和健康咨询服务。如果病情严重,护士将会联系医疗机构送院治疗。

日本这一套体系相信会令不少海外人士唏嘘不已。

除了通过政策尽可能降低R0值,能否得到民众的支持配合也是关键。

从日本政府的角度来看,良好的国民素质、一贯的卫生习惯、分餐制、独栋住宅等等都能够有效降低病毒的传播。

提高民众的防护水平,就会进一步降低传播规模。

可喜的是,日本民众恰恰是地球上自我防护意识较高的那一拨人。

在其他国家,疫情渐趋放缓时或者有人相继被感染后,会选择放松警惕或者是不再戴口罩出行。

但日本不一样。

即便日本政府曾有过几次“鼓励”民众在通风良好的户外、甚至是室内是可以适当摘下口罩的,可在日本街头发现,选择戴口罩的民众依旧占了大多数,这和日本人骨子里的“不想给别人添麻烦”的国民性、以及遵循社会良俗的“从众心理”是分不开的。

而且直到目前,日本进出所有大小公众场所,都配备有酒精消毒液供民众使用,商城、餐厅、办公大楼也坚持定时进行全方位的消毒。

保持戴口罩和坚持消毒的习惯,一定程度上有效阻止了日本疫情在短时间内快速蔓延。

可以说,日本做足的充足的准备,让民众能给比较“游刃有余”的应对疫情,不会过分担忧被感染或者疫情多轮的爆发,可是,对待新冠病毒,日本人仍保持着“敬畏之心”,并非“破碗破摔”,而是遵从着后疫情时代的新生活方式,做好自我的防护,同时也对其他人的健康负责。

在日本整个三年的防疫方向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民众对于日本相关政策的推进和配合,始终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他们相信科学,依靠理性而有序的生活惯性认真生活,而不是甘做政府和社会的巨婴,在天灾的打击面前被动承受,自怨自艾。

一颗沙砾和一棵浮萍究竟有什么区别?

沙砾在狂风的洗礼下可以形成风暴,而浮萍终究只能是浮萍而已。

最近国内一些地方迎来了发烧的高峰。

医护人员,无疑是最最辛苦的人群。他们能否坚守下来,他们的身心状况如何,是普通老百姓能否安然度过这一段特殊时期的关键。

这两天有新闻出来说,上海市的医护人员陆续收到了6000元的一次性津贴。这无疑是很好的示范效应。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初的核酸检测员,每月的巨额薪水高达2-3万元,甚至核酸公司内部普通员工月薪达到七八万。

这样看,对于一线最辛苦的医护工作人员,六千还真不算多。

我强烈建议,我们应该发更多更多的钱。这段特殊时间,让这些可爱的天使拿上四五六七万的薪水。

你说过不过分?

K
Ki11
1 楼
cnmb 共产党
K
Ki11
2 楼
cnmb 共产党
X
XXyourOO
3 楼
: 你病情又恶化了!有伤人倾向了,得赶紧给你换病房,不能再跟别的精神病患者一起住普通病房了! [2评]
4 楼
给人扣精神病的帽子是你们北方垃圾政府镇压民间的基本操作 你作为北方的奴民如此具有主人翁心态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笔名太长不好记
5 楼
"日本国内新冠确诊感染人数已连续7周居全球之首,并数次单日新增超过20万例" 《=== 这个锅不能背啊
l
lanjian45
6 楼
发这个不是故意给包子难看吗?
R
RM
7 楼
得了吧,日本过去一年超死率照样在0~20%间浮动,平均一下大约也有个6~7%和老美10~20%比起来是好一点,但高危人群中了一样照死。日本感染少是民众不信任日本政府,全都自己戴口罩才有的数据。
金三
8 楼
爱党爱国的中国老人都快死绝了,还关心日本。中国自己家坟头不哭,总哭别人家的。这民族有希望吗?
键盘虾
9 楼
北亚应该是俄罗斯吧? [2评]
C
Cuisiner
10 楼
切,中国的新冠死亡率,远低于福利彩票头奖中奖率,直接震碎宇宙
键盘虾
11 楼
我也觉得毛子那套不行,不然同样是朝鲜族,怎么朝鲜生活差韩国那么多?
h
hualishunihao
12 楼
又开始转移国内焦点。说什么日本, 怎么不说说国内?共产党是怎么定义新冠死亡的,为什么这件事不合国际接轨?
m
myth999us
13 楼
看文章的别比较
14 楼
北亚文明分两种 一个是最劣等低端的游牧文明以蒙古匈奴为代表 这种文明残忍野蛮愚蠢 生产力极低,创造力为零,破坏性极强 第二种是陕西河南发源的农耕文明 生产力极高,社会秩序较稳定,创造力较强 游牧文明在蒙古时期达到顶峰然后迅速消亡 但是其千年的交流冲突仍然对华夏文明和欧洲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创造出俄罗斯和中国北方这两个带有浓厚北亚色彩的欧亚文明主体 跟受海洋文明深刻影响的西欧和中国东南沿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同文明区域的欧亚大陆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个体价值观都有深刻的差异 今天的中国北方早就不是当年唐宋时的中原了 创造力,价值观,文明程度都不配 [1评]
X
XXyourOO
15 楼
光给你吃药看来是不管用了,病情根本控制不住,得给你上物理疗法了!八万伏电疗,每周四次,每次30分钟,希望能对你有效。。。。。。 [1评]
J
JackLin1988
16 楼
: 你的担心算个屁 [1评]
17 楼
看来你丫就一低端人口 半天也憋不出一句像样的话 你还是人从其名 xx村妇的oo去吧 [2评]
X
XXyourOO
18 楼
: 你算个屁
X
XXyourOO
19 楼
: 你就是个地域歧视的神经病疯狗!快点滚回精神病院吧!
20 楼
: 这么激动? 歧视的是你的弱智,低端和没教养不是你的地域 什么时候学会了说人话再来谈论你的尊严问题
k
kilbirnie
21 楼
五毛就喜欢到处认爹
k
kilbirnie
22 楼
论捏造数据共产党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键盘虾
23 楼
😂。。。。
d
dingding6
24 楼
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以14亿人口死亡几千人,比较日本以一亿人口死亡几十万人,高下立判,差的不是一点点。
d
dingding6
25 楼
回复 kibirnie: 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以14亿人口死亡几千人,比较日本以一亿人口死亡几十万人,高下立判,差的不是一点点。
d
dingding6
26 楼
即使是中国在瘟疫中死亡的几千人都是老人,也比日本在瘟疫中死亡的几万老人要小的多。
榴莲车
27 楼
陆媒不代表政府,就像法广德声代表不了法德政府一样。愚蠢的反华狗。 [1评]
高级铅笔头
28 楼
为什么不好好分析一下四针结果呢?为什么大多数香港老人有这么牛逼的mRNA还是选择灭活疫苗呢?光列数据是不行的,得分析。 [1评]
s
sheng诸葛
29 楼
所有人都有一个疑问,为何奥秘可容在中国造成的重症和死亡病例远远高过在欧美日。 奥秘可容从去年11月以来在欧美的表现一再证明了他的两个特点,高传染率,低毒性。他不可能也特意和中国人过不去。 所以我们只能从其它方面找原因。 我相信,下述两种可能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 1. 国内的过度医疗,有可能破坏呼吸道的自然免疫系统,使得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能够长驱直入,引发肺炎。而肺炎是目前北京上海重症暴增的主要原因。 2。 国内长期的环境污染对人体产生种种恶性后果。许多国内民众有过肺部感染,但自己并不知晓。而环境污染同时又消弱了呼吸道的自然免疫系统。在奥秘可容的攻势之下。呼吸道的免疫系统全面崩溃,使得空气中的细菌病毒有可能长驱直入,引发肺炎,乃至于白肺。 新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过度医疗,和环境污染。
w
wwe420
30 楼
幸灾乐祸的狗娘养政府👎
牛皮方糖
31 楼
媒体是党的喉舌,你这畜生想颠覆政府吗?!
j
jeffinvade
32 楼
: 中国现在没有人能打第四针 你让我分析四针的结果? 事实摆在面前,掩耳盗铃,只能说明你屁股坐歪,分析100针的结果也没用的 [1评]
高级铅笔头
33 楼
你要分析疫苗效果,然后你不分析所有的数据? [2评]
j
jeffinvade
34 楼
: 你要数据,我给你 1,智利卫生部数据,mRNA有效性强于Sinovac https://www.minsal.cl/las-vacunas-sinovac-y-pfizer-biontech-muestran-en-chile-un-90-y-98-de-efectividad-para-prevenir-el-ingreso-a-uci-respectivamente/ 智利卫生部官网,1500万人统计,在2021年1-6月疫苗对防止感染的有效性: 中国Sinovac 63.6% 辉瑞mRNA 90.9% 2,多米尼加数据:两针Sinovac都探测不到对omicron的中和抗体,Sinovac三针相当于mRNA两针 https://news.yale.edu/2022/01/20/vaccine-used-much-world-no-match-omicron-variant 耶鲁大学校报,比较Dominican Republic数据,研究结果在Nature上发表: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1705-6 3,巴西数据,对比中国疫苗和AZ: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am/article/PIIS2667-193X(21)00150-2/fulltext 柳叶刀论文,7600万巴西疫苗接种后的据统计结果: AZ疫苗,也就是不如mRNA已经被淘汰的,对预防住院有效率是: 91·4%;ICU是:91.1%;死亡是92.3% 中国CoronaVac疫苗,对预防住院有效率是: 71.2%:ICU是:72.2%;死亡是73.7% 4,泰国论文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1.08.27.21262721v1 这是泰国科学家拿中国疫苗和阿斯利康相比,得出的结论,还是不如AZ When using the anti-SAR-CoV-2 total antibody level(≥132 U/ml) criteria, only 71.3% HCWs in the SV group had seroconversion, compared to 100% in the AZ group. 5,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820940/ 香港论文,Comparison of the immunogenicity of BNT162b2 and CoronaVac COVID-19 vaccines in Hong Kong 结论:打了第二针一个月后,mRNA抗体比CoronaVac高得多 "BNT162b2 elic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antibody avidity levels than CoronaVac." 6,新加坡卫生部部长说,按每10万人的死亡率计算,接种中国产国药疫苗后仍死亡的人数为11;接种科兴疫苗后仍死亡的人数为7.8;接种辉瑞和莫德纳疫苗后仍死亡的人数分别为6.2和1。 https://www.straitstimes.com/singapore/politics/555-of-the-802-covid-19-deaths-in-2021-were-not-fully-vaccinated-ong-ye-kung 而且新加坡卫生部强烈建议打中国两针疫苗的人,加强剂换打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指保护力较佳。
j
jeffinvade
35 楼
疫苗有效性数据又不是只有香港,智利,巴西,香港,新加坡,土耳其,多米尼加,泰国,数据都说明mRNA比AZ有效,AZ比灭活疫苗更有效.几千万人的数据,不存在备统计学意义?全世界的数据都一致,也不能说明问题是不是? 8, 自然杂志报道,研究表明中国灭活疫苗保护时间不如mRNA,免疫力随着时间推移下降更多。“three months after receiving the second CoronaVac shot, the antibody prevalence dropped to just 12%.”打完第二针中国疫苗三个月后,抗体水平下降到1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2796-w#ref-CR1 9,另一篇自然杂志报道,针对omicron,说明对于预防感染(抗体浓度),灭活疫苗还不如mRNA,要知道2针mRNA对预防omicron感染只有25-30%的有效率。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0079-6
高级铅笔头
36 楼
好吧。你高兴就好。mRNA疫苗可以实现全民免疫的文章你也可以列出来高兴高兴。这版原来有个有序脱钩的狗粮现在也不知道到哪儿去了,还是挺想念的。 [1评]
j
jeffinvade
37 楼
: 数据事实面前,就只会顾左右而言其他?就只会人身攻击? 唉 所以我早就说了,“ 事实摆在面前,掩耳盗铃,只能说明你屁股坐歪,分析100针的结果也没用的” [2评]
z
zaku2ass
38 楼
辐射变异了,更强大了
灯塔路
39 楼
死不起 2023开启新冠疫情第二轮 很残酷很惨冷很无奈 “拼人口”模式
高级铅笔头
40 楼
很好奇啊,我的发言里面那句是在人生攻击啊。到是你已经给我扣了不少帽子。当然,你的屁股在mRNA,数据分析你是学不会的,这个帽子还是要还给你。估计你也是支持给婴幼儿打mRNA的,科学嘛。
高级铅笔头
41 楼
哎呀,不好意思,我是骂人了,我骂有序脱钩的是狗粮,难道那个就是你的马甲,伤到你了?
F
FaceTimes
42 楼
别转移视线。
榴莲车
43 楼
是你个畜生反华狗想颠覆政府。做梦吧。
那就好好生活
44 楼
这文章是智商低谷。没有震惊内容。至于说到最后,想说给医护发钱来搅和。其实你不知道的是,别人平时的收入,比你知道的还要高。你多在地下室写文章,不知道市面上的平均收入吧。
那就好好生活
45 楼
不要和jeffinvade那个打工发帖的争论。他网络搜索,把不相干的数字之类的,似是而非,列举很多,拷贝粘贴,就算你说服他了,他下次还是拷贝粘贴。他没有头脑,也没有是非。他网络水军打工仔。靠发帖数量恶心中文网站使用者。有一点,他可能是大陆出来的,反华的人,给大陆出来的人,发一份薪水,也蛮好的。
游荡一路
46 楼
: 还是担心,狗粮够不够 [1评]
w
wilburwang
47 楼
别吹了。日本的各种统计还在用fax,一天一台机器上限就300来份。看看新冠刚开始爆发的两个月每天都是稳定的300例就知道都是狗屁
X
XXyourOO
48 楼
: 滚!
抬头看天
49 楼
请多关注国内的老人,一群被清零放弃的老人,呼天不应,呼地不理的状态。日本共产党不是执政党,没有人民政府,为什么要和日本比呢?
R
RM
50 楼
【只能减轻症状?丹麦研究:mRNA 疫苗未降低总体死亡率】 新冠 (COVID-19) 疫苗可降低重症机率,但疫苗是否能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目前还有疑问。先前制药公司自己研究就发现,接种 mRNA 疫苗的全因死亡率,即所有原因导致的死亡并未低于未接种疫苗组,一项丹麦研究也显示,mRNA 疫苗并没有降低全因死亡率,反而是腺病毒疫苗的这种非特异性效益比较明显。 专家认为,对比没接种疫苗的人,疫苗组的全因死亡率较高,这是个危险信号。去年底辉瑞提交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的报告指出,为期半年实验,疫苗组和安慰剂组各有 2 万多确诊参与者,分别有 21 人和 17 人死亡,疫苗组的全因死亡率约 0.0998%,安慰剂组为 0.0817%,几乎没有差别。 最近哥本哈根大学 Christine Stabell-Benn 教授领导的丹麦研究团队首次针对两种疫苗研究总体死亡率,发现在新冠疫苗随机试验,与随机分配安慰剂的人相比,基于腺载体的疫苗,包括阿斯利康 (AZ) 和娇生 (Johnson&Johnson) 疫苗,可降低参与者的全因死亡率,却没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证据显示 mRNA 疫苗可降低全因死亡率,且这组人包括心血管疾病等其他因素导致的死亡人数甚至增加了。 有评论者认为根据丹麦研究结果,接种 mRNA 疫苗者虽然 COVID-19 死亡人数减少,但心血管死亡人数却增加,虽然两者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对腺病毒载体疫苗,新冠肺炎和心血管死亡人数都出现统计学意义下降,这不太可能是偶然。 专家指出,从公共卫生角度看,预防新冠病毒症状,不如预防死亡或疾病传播重要,甚至认为,大多数使用 AZ 疫苗的英国,比欧洲逐步淘汰 AZ 疫苗的国家总体死亡率更低,疫苗差异或许是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