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校正回归?中国「美化」青年失业率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1月22日 18点30分 PT
  返回列表
68193 阅读
10 评论
Newtalk新聞

中国国家统计局上周发布2023年12月「16到24岁」青年失业率,较同年6月发布的21.3%「大跌」近3成;官方说明统计采「新」方法,分母直接剔除多达6200万名在校生,宣称如此才能精准监测真正进入社会、需要工作的青年失业情况。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WSJ)直言,这个「经过修改」的数字,不足以让民众对就业状况产生信心,也无助于消除中国官方统计数据准确性的疑虑。

2023年6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16到24岁」青年失业率为21.3%,随后的7至11月份即以「劳动力调查统计需要进一步健全优化」为由,选择「盖牌」不公布。经过半年的「优化」后,2023年12月青年失业率一口气降到14.9%。中国国家统计局坦言,统计剔除了「在校学生」,仅以离开学校、进入社会,需要工作的青年为统计对象。强调在校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兼职工作,「如果把在校学生包含在内,会把在校寻找兼职和毕业后寻找工作的青年混在一起,不能准确反映进入社会真正需要工作的青年就业、失业情况」。

《华尔街日报》今天(22日)以「中国重新发布青年失业率,但新统计方法未打消一些经济学家的疑虑」为题报导此事,报导指出,将在校生「完全排除」在失业统计数据外的做法并不常见,根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订定的统计标准,如果学生在过去一个月内有在找工作,那就应列入失业统计数据计算;而中国改变标准之后,并没有完整揭露新旧计算方式对比,不能单纯就数字上看出中国的青年失业率到底是变好还变坏。经济学者认为,这种隐藏经济数据的「宏观调控」、「校正回归」的做法,将使外界疑虑愈来愈多。

界限
1 楼
剔除在校生有问题吗?呆蛙
樱桃儿熟了
2 楼
这就是学美式教育的恶果:教育商业化,快乐化,垃圾学科滋生化,结果培养出来的都是一些无能的笨蛋。
k
kk1977
3 楼
现在很多人是因为工作难找而去读研,而研究生毕业后还是难找工作。 这个统计里玩了两个花样。一个是把那些因为难找工作而去读研的划出去了。第二个是把年龄限制在20-24岁,把那些研究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划出去了。 实际上之前百分之二十几的失业率就有水分。有些学校为了保就业率,学生没有找到工作就不给毕业证。所以有些学生找个熟人的公司挂靠一下但不拿工资。这些都算在就业人数里。真正的失业率远比统计的高。
P
Phillip
4 楼
土共愚民方式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出的。
钟馗捉妖
5 楼
暴肏台独造谣狗杂种😁😁
一分为二好
6 楼
中国2023年经济增长5.2%,对于发达国家来讲,这是一个高不可攀的速度。 - 但是另一方面来讲,国内连快递员职位都竞争激烈到:顺丰只招聘25~37周岁的,美团“否认”配送服务年龄上限45岁,大学生就业...。相比起美国2023年的2.6%GDP增长,3.7%的失业率。经济增长数据常常于现实不合。
c
caopqcao
7 楼
在校生本来就不该计入,美国给大学生发失业金吗?
北美村夫
8 楼
误导中央的五毛能挣五毛 其它不重要 哈!
金水木火土
9 楼
中国美化林佬木诶糙基掰,干林孃诶懒趴逃卡。
M
Mattin
10 楼
要知道美國的失業統計基數不是所有失業的人口,所以那個失業率也不說明實際情況。其實,全球的狀況都不好,媒體造謠攻擊別人,也改變不了現狀,嘴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