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儿女,是2023年全民关注度最高一个“职业”。职场的失败、生活的所迫、无奈的啃老,这些标签都贴在了他们身上。而网络上关于全职儿女的故事越传越离谱,让全职儿女成为了大众舆论中最沉重的名词。
“全职儿女能干几年?”、“全职儿女,让人尊严尽失的一份工作”、“全职儿女是花式啃老,还是新型职业?”……类似这样标题的文章越来越多,观点越来越乱,父母们也越来越慌。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给全职儿女发了offer的父母们,都想使出全身力气,为孩子寻找新的出路。
01
宁愿当全职儿女听流言蜚语
都不愿重返职场
今年春天,关于全职儿女的文章铺天盖地而来。已经习惯了儿子在家“伺候”她和老公的张莉,被舆论搅扰到经常失眠。她决定要推儿子一把,帮助他重返职场,成为一个澳大利亚金融硕士该有的样子。
第一步,张莉决定“辞退”儿子。一年半前,儿子从上海的一家外资银行辞职了。退掉上海的房子,他拿着仅有的一万块钱回到了合肥。
一到家,儿子就告诉张莉:“妈,从今天起,我暂时在家呆一段时间。从明天开始,我就送你和爸去上班,晚上你们回家,我给你们做饭。这些年在外留学工作,我的厨艺可好了,包你们满意!”
看着儿子两个硕大的黑眼圈,黑发中明显的白头发,张莉心疼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一点精气神都没有。算了!既然孩子累了就回家休息一下。反正儿子有硕士学位、外资银行的工作经验,还有上海户口,还担心什么?
张莉承认,儿子作为全职儿女,她和老公是太满意了。“上岗”后,儿子的服务态度太好了!每天早上六点半,儿子就下楼买好了早餐、热好了车,等着送她去上班。吃着儿子准备的热腾腾的早餐,当了三十年初中英语老师的她,赶着上早自习熬成的老胃病一次也没犯过。
而张莉老公对儿子的满意度更高。他告诉张莉:“如果不是为了面子和儿子的前途,我愿意让儿子一直当全职儿女。”张莉的老公是教历史的教授,在大学里算是边缘学科,学生一年比一年少,课时费也每况愈下。为了“开源”,在十年前他进入了股市,一亏也是十年。去年儿子回家后,接过了股市账户,一年过去了,帮张莉老公赚到了十来万。
这么优秀的儿子,怎么能让他窝在家里呢?应该把他的才能用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可是,这广阔天地又在哪里?该怎么用好儿子的才能?张莉不知道。但是她知道,只有失去了全职儿女的工作,儿子才会有动力去找新的工作。
张莉狠下心来骂儿子:“你一个大小伙子,这么呆着觉得有意思吗?不嫌丢人吗?”
儿子听了呵呵一笑:“丢人!得活得像人,才有得丢呀!在银行上班时,我当的是‘社畜’,白天被国内的领导虐,晚上被境外的客户骂。我已经没脸皮了,什么也丢不了!”
儿子的这番话,让张莉心疼不已。在外资银行上班表面风光,看似收入和福利都很高,但是要配合国外的时差工作,又要应付国内的人事关系,儿子早在畸形的职场生活中磨成了“厚脸皮”。
现如今回到家里,有父母的疼惜和轻松的生活,外人的几句闲言碎语,根本就撼动不了儿子要把全职儿女这份工作干到底的决心。
02
都市的未来值太低
打工两年归来仍是月光族
面对儿子,无论是劝返职场,还是劝返上海,张莉都是不会放弃的。既然儿子不愿意回上海,张莉决定亲自为儿子探路,到上海看一看。她不信,这座充满活力、蕴藏着巨大机会的城市,就没有让儿子心动的地方。
第一站,张莉抵达了儿子曾经租住过的世纪大道地铁站附近。儿子当初落户上海后,张莉帮他租的第一个房子就在这里。一套三居室里的一间房,儿子和两个来上海闯荡的小伙子合租。
张莉联系到和儿子合租的小伙子,一个去了北京发展,另一个叫小王的已经准备年底退租,离开上海去香港分公司工作。
小王告诉张莉,当初他们这帮留学生、特别是从名校毕业的学生,对上海是充满期待的。可是几年呆下来,不少人都被上海吓退了。不是上海不好,只是上海不适合他们罢了。
小王拿自己举例子,他是从全球排名前30的美国名校毕业的,跟张莉的儿子一样学的是金融,在一家券商做股票分析员,月薪到手两万。证券行业收入浮动比较大,会“捞”的年收入百万,不会的两万月薪就算不错的收入了。租房、养车直接花去一半,剩下的吃饭、应酬、娱乐一圈下来,再翻下兜里,已经只剩下几个钢蹦了。
在上海生活,真不敢想以后和未来。买房?只能靠父母,家底不厚的人也就只能看着眼馋了。生娃?养先不说,就说五花八门的兴趣班和“卷”到没有方向的升学,都让人感到绝望。
他决定去香港发展,就是为了将来能娶妻生子。小王说,哪怕是享受活在当下的青年,也会考虑明天。他在香港的一家证券公司重新找到职位,保底就有近百万年薪,但工作内容和上海的差不多。他干上五年,就能在香港买房了。从他个人的角度看,上海的未来值是低于香港的。
第二个和张莉提到未来值的是儿子的前女友Vivian。她是上海女孩,留学时和儿子同校。留学的寂寞和年轻时的热情,让两个年轻人并没有考虑未来就陷入了热恋。但是三年前,儿子跟着Vivian回到上海,现实很快把他们的关系拉到了谷底。
Vivian说:“其实,我们一起在上海继续生活的未来值很低。我不想跟一个月光族,一个看不到前途的人在一起。在澳大利亚时,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因为那里没有亲戚朋友,没有被父母催婚。但是现在工作了,就不得不考虑我们之间的未来。没有未来,大家在一起也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早点分开。听说他现在又当上了全职儿女,就这么放弃大好前途,哪怕是博一博也好呀!就这么收拾行李回家了,太没有男子气概了。”
在上海走了一圈,张莉很沮丧,沮丧自己的无能为力,哪怕是卖了合肥的房子,也难凑出在上海买房的首付,帮助儿子提升未来值;沮丧的是,他们夫妻当初借钱让儿子去留学,却换来儿子紧巴巴的在职场、情场饱受委屈。
03
海归就业已没有明显优势
卷不赢也躺不平
年轻人分两类,一类是自食其力奋斗型,一类是彻底躺平啃老型。而全职儿女介于两者之间,躺也躺不平、卷又不赢。尴尬,很尴尬。
面对如磐石一样坚硬,不愿意从全职儿女岗位上下来的儿子,张莉很无奈。但是作为母亲,她一直告诉自己要坚持。她苦苦哀求儿子在领英上投递简历,赶紧找到合适的工作,回到上海去。哪怕是不回上海,在合肥找份正经工作先干着也行。
一个星期、一个月,一下子就过去了。儿子一次都没去过上海,一次都没有主动提及过找工作的事情。每当张莉提起,儿子都敷衍她:“正找呢!就是没有合适的!”张莉想,哪怕是海投,也不会石沉大海呀!就算是一天投十个岗位,总得激起点浪花吧!张莉很疑惑,难道就业市场已经如此惨淡了吗?她不信,每年她都会关注各种就业数据,虽然海归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儿子学的是金融专业,从十年前的就业数据到今年的,都排在就业率和薪资收入的前三名。
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下,还会找不到工作吗?张莉认为,儿子是准备一直摆烂下去。她逼着儿子证明自己投递过简历,强迫儿子打开领英,检查简历投递情况。
她说:“第一次亲眼看到儿子投递简历的数量,我相信了新闻里说的投一千份简历、才收到一个面试的事实。看到密密麻麻的回复都是感谢投递、抱歉不符合岗位要求之后,我觉得我犯了大错。跟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一样,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却伤了儿子的心。”
张莉把看儿子领英简历投递的事情告诉了老公,老公除了叹息,就是摇头。他说:“你必须向儿子道歉,一直要弥补,直到儿子原谅你为止。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桃李满天下的人,说你无知都太轻了。你身边那么多学生,不是失业、就是创业失败的例子,难道你不知道就业行情吗?”
张莉怎么会不知道,作为学校英语教研室主任,她每年都要负责新老师的招聘、面试。十年前,她所在的初中就只招收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老师了。这两年更凶,几乎面试到最后一轮的都是海归硕士,国内只看985硕士。
就业市场的卷,她是深知的。像儿子这样的金融硕士更是一抓一大把,在今天的就业市场上早就没有了明显优势。儿子告诉张莉,才辞职的时候,他也后悔过,因为投出简历后,通知他去上班的岗位都是要从银行柜员开始做起。他一听就不想去,内心的傲娇,让他根本就看不上基础岗位。没想到,在家里当了一年多的全职儿女,现在连柜员的岗位都不找他了,真是印证了那句歌词:有些事,错过了就无法重来。特别是现如今的职场,机会转瞬即逝,年轻人的选择权越来越少。
04
动用人脉帮儿子找工作
体制内外都难有顺途
到底儿子的全职儿女要干多久?张莉的心里是没数的。她看网上的全职儿女其实都很有规划,不是陪伴生病的家人,就是准备考公务员、研究生。和这些“有志”青年相比,儿子太拉垮了。
儿子嘴上说着,要考个证券从业资格证,以后可以进军证券行业,还可以进入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上市公司、投资公司、大型企业集团……
在张莉听来,这些一点价值都没有,考来考去都是为了就业,难道不能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吗?她决定动用关系,给儿子在合肥安排一份工作,不管他愿不愿意,先逼着他走出家门再说。
第一个成为张莉目标的是她一个学生的爸爸,在安徽一家上市公司当董事会秘书。正好学生今年在张莉带的毕业班。张莉就决定“以权谋私”一次。虽然老公强烈反对,但是她还是和学生爸爸见了面。
张莉说:“我也不是第一次用学生家长了,以前老人看病,也找过家长寻点便利。这次给儿子安排工作,我觉得事情太大,很尴尬,又很无奈。”
好不容易才迈出这一步的张莉,却被学生爸爸的回复震惊到了。学生爸爸告诉她:“是可以安排来上班,就到金融投资部门,正好专业对口。但是只能从零时工开始,工资也只有正式员工的70%。只要肯熬上三年,就能签约为正式工,到时候收入和福利都能跟上。”
学生爸爸的一番话,让张莉感到五味杂陈。这是答应了吗?但是这个临时的还要打折的工作,儿子肯定是不会去的。这是没有答应吗?学生家长诚恳解释了他们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作为私企,靠市场生存,用人方面难免苛刻,这也是企业降低用人风险的惯常方法。
思索再三,张莉决定还是要把目标锁定在体制内,有了编制,就有了保障。还没等张莉出击,儿子就让她打住了。儿子明确表示,体制内这条路,他不想走。儿子说:“首先是我的个性不适合,面对数字,比面对领导更简单。第二,体制内的学历已经“卷”到白热化,我的文凭早就跟草纸一样了。第三,现在体制内的同学都恨不得是996工作制,这样的状态还不如去干柜员呢!”
儿子的这番话说的斩钉截铁,张莉的心里却是翻江倒海。体制外的企业,讲的是市场和竞争,拿业绩说话。体制内的单位,讲的是人脉和能力,看为人处事。儿子是两头不靠着,跟一尊佛一样,不愿低下高傲的头。那就只能在不会开除他,没有KPI考核,甚至都没有竞争上岗压力的全职儿女“职位”上,继续耗下去了。
堵心,就是堵。只要儿子一天不重返职场,张莉就一天不会放过他。她说,该用的手段都用过了,现在就等着儿子何时自己觉醒了。但是这个觉醒时间,谁都不知道,她能做的只有等待。
全职儿女,是2023年全民关注度最高一个“职业”。职场的失败、生活的所迫、无奈的啃老,这些标签都贴在了他们身上。而网络上关于全职儿女的故事越传越离谱,让全职儿女成为了大众舆论中最沉重的名词。
“全职儿女能干几年?”、“全职儿女,让人尊严尽失的一份工作”、“全职儿女是花式啃老,还是新型职业?”……类似这样标题的文章越来越多,观点越来越乱,父母们也越来越慌。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给全职儿女发了offer的父母们,都想使出全身力气,为孩子寻找新的出路。
01
宁愿当全职儿女听流言蜚语
都不愿重返职场
今年春天,关于全职儿女的文章铺天盖地而来。已经习惯了儿子在家“伺候”她和老公的张莉,被舆论搅扰到经常失眠。她决定要推儿子一把,帮助他重返职场,成为一个澳大利亚金融硕士该有的样子。
第一步,张莉决定“辞退”儿子。一年半前,儿子从上海的一家外资银行辞职了。退掉上海的房子,他拿着仅有的一万块钱回到了合肥。
一到家,儿子就告诉张莉:“妈,从今天起,我暂时在家呆一段时间。从明天开始,我就送你和爸去上班,晚上你们回家,我给你们做饭。这些年在外留学工作,我的厨艺可好了,包你们满意!”
看着儿子两个硕大的黑眼圈,黑发中明显的白头发,张莉心疼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一点精气神都没有。算了!既然孩子累了就回家休息一下。反正儿子有硕士学位、外资银行的工作经验,还有上海户口,还担心什么?
张莉承认,儿子作为全职儿女,她和老公是太满意了。“上岗”后,儿子的服务态度太好了!每天早上六点半,儿子就下楼买好了早餐、热好了车,等着送她去上班。吃着儿子准备的热腾腾的早餐,当了三十年初中英语老师的她,赶着上早自习熬成的老胃病一次也没犯过。
而张莉老公对儿子的满意度更高。他告诉张莉:“如果不是为了面子和儿子的前途,我愿意让儿子一直当全职儿女。”张莉的老公是教历史的教授,在大学里算是边缘学科,学生一年比一年少,课时费也每况愈下。为了“开源”,在十年前他进入了股市,一亏也是十年。去年儿子回家后,接过了股市账户,一年过去了,帮张莉老公赚到了十来万。
这么优秀的儿子,怎么能让他窝在家里呢?应该把他的才能用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可是,这广阔天地又在哪里?该怎么用好儿子的才能?张莉不知道。但是她知道,只有失去了全职儿女的工作,儿子才会有动力去找新的工作。
张莉狠下心来骂儿子:“你一个大小伙子,这么呆着觉得有意思吗?不嫌丢人吗?”
儿子听了呵呵一笑:“丢人!得活得像人,才有得丢呀!在银行上班时,我当的是‘社畜’,白天被国内的领导虐,晚上被境外的客户骂。我已经没脸皮了,什么也丢不了!”
儿子的这番话,让张莉心疼不已。在外资银行上班表面风光,看似收入和福利都很高,但是要配合国外的时差工作,又要应付国内的人事关系,儿子早在畸形的职场生活中磨成了“厚脸皮”。
现如今回到家里,有父母的疼惜和轻松的生活,外人的几句闲言碎语,根本就撼动不了儿子要把全职儿女这份工作干到底的决心。
02
都市的未来值太低
打工两年归来仍是月光族
面对儿子,无论是劝返职场,还是劝返上海,张莉都是不会放弃的。既然儿子不愿意回上海,张莉决定亲自为儿子探路,到上海看一看。她不信,这座充满活力、蕴藏着巨大机会的城市,就没有让儿子心动的地方。
第一站,张莉抵达了儿子曾经租住过的世纪大道地铁站附近。儿子当初落户上海后,张莉帮他租的第一个房子就在这里。一套三居室里的一间房,儿子和两个来上海闯荡的小伙子合租。
张莉联系到和儿子合租的小伙子,一个去了北京发展,另一个叫小王的已经准备年底退租,离开上海去香港分公司工作。
小王告诉张莉,当初他们这帮留学生、特别是从名校毕业的学生,对上海是充满期待的。可是几年呆下来,不少人都被上海吓退了。不是上海不好,只是上海不适合他们罢了。
小王拿自己举例子,他是从全球排名前30的美国名校毕业的,跟张莉的儿子一样学的是金融,在一家券商做股票分析员,月薪到手两万。证券行业收入浮动比较大,会“捞”的年收入百万,不会的两万月薪就算不错的收入了。租房、养车直接花去一半,剩下的吃饭、应酬、娱乐一圈下来,再翻下兜里,已经只剩下几个钢蹦了。
在上海生活,真不敢想以后和未来。买房?只能靠父母,家底不厚的人也就只能看着眼馋了。生娃?养先不说,就说五花八门的兴趣班和“卷”到没有方向的升学,都让人感到绝望。
他决定去香港发展,就是为了将来能娶妻生子。小王说,哪怕是享受活在当下的青年,也会考虑明天。他在香港的一家证券公司重新找到职位,保底就有近百万年薪,但工作内容和上海的差不多。他干上五年,就能在香港买房了。从他个人的角度看,上海的未来值是低于香港的。
第二个和张莉提到未来值的是儿子的前女友Vivian。她是上海女孩,留学时和儿子同校。留学的寂寞和年轻时的热情,让两个年轻人并没有考虑未来就陷入了热恋。但是三年前,儿子跟着Vivian回到上海,现实很快把他们的关系拉到了谷底。
Vivian说:“其实,我们一起在上海继续生活的未来值很低。我不想跟一个月光族,一个看不到前途的人在一起。在澳大利亚时,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因为那里没有亲戚朋友,没有被父母催婚。但是现在工作了,就不得不考虑我们之间的未来。没有未来,大家在一起也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早点分开。听说他现在又当上了全职儿女,就这么放弃大好前途,哪怕是博一博也好呀!就这么收拾行李回家了,太没有男子气概了。”
在上海走了一圈,张莉很沮丧,沮丧自己的无能为力,哪怕是卖了合肥的房子,也难凑出在上海买房的首付,帮助儿子提升未来值;沮丧的是,他们夫妻当初借钱让儿子去留学,却换来儿子紧巴巴的在职场、情场饱受委屈。
03
海归就业已没有明显优势
卷不赢也躺不平
年轻人分两类,一类是自食其力奋斗型,一类是彻底躺平啃老型。而全职儿女介于两者之间,躺也躺不平、卷又不赢。尴尬,很尴尬。
面对如磐石一样坚硬,不愿意从全职儿女岗位上下来的儿子,张莉很无奈。但是作为母亲,她一直告诉自己要坚持。她苦苦哀求儿子在领英上投递简历,赶紧找到合适的工作,回到上海去。哪怕是不回上海,在合肥找份正经工作先干着也行。
一个星期、一个月,一下子就过去了。儿子一次都没去过上海,一次都没有主动提及过找工作的事情。每当张莉提起,儿子都敷衍她:“正找呢!就是没有合适的!”张莉想,哪怕是海投,也不会石沉大海呀!就算是一天投十个岗位,总得激起点浪花吧!张莉很疑惑,难道就业市场已经如此惨淡了吗?她不信,每年她都会关注各种就业数据,虽然海归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儿子学的是金融专业,从十年前的就业数据到今年的,都排在就业率和薪资收入的前三名。
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下,还会找不到工作吗?张莉认为,儿子是准备一直摆烂下去。她逼着儿子证明自己投递过简历,强迫儿子打开领英,检查简历投递情况。
她说:“第一次亲眼看到儿子投递简历的数量,我相信了新闻里说的投一千份简历、才收到一个面试的事实。看到密密麻麻的回复都是感谢投递、抱歉不符合岗位要求之后,我觉得我犯了大错。跟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一样,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却伤了儿子的心。”
张莉把看儿子领英简历投递的事情告诉了老公,老公除了叹息,就是摇头。他说:“你必须向儿子道歉,一直要弥补,直到儿子原谅你为止。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桃李满天下的人,说你无知都太轻了。你身边那么多学生,不是失业、就是创业失败的例子,难道你不知道就业行情吗?”
张莉怎么会不知道,作为学校英语教研室主任,她每年都要负责新老师的招聘、面试。十年前,她所在的初中就只招收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老师了。这两年更凶,几乎面试到最后一轮的都是海归硕士,国内只看985硕士。
就业市场的卷,她是深知的。像儿子这样的金融硕士更是一抓一大把,在今天的就业市场上早就没有了明显优势。儿子告诉张莉,才辞职的时候,他也后悔过,因为投出简历后,通知他去上班的岗位都是要从银行柜员开始做起。他一听就不想去,内心的傲娇,让他根本就看不上基础岗位。没想到,在家里当了一年多的全职儿女,现在连柜员的岗位都不找他了,真是印证了那句歌词:有些事,错过了就无法重来。特别是现如今的职场,机会转瞬即逝,年轻人的选择权越来越少。
04
动用人脉帮儿子找工作
体制内外都难有顺途
到底儿子的全职儿女要干多久?张莉的心里是没数的。她看网上的全职儿女其实都很有规划,不是陪伴生病的家人,就是准备考公务员、研究生。和这些“有志”青年相比,儿子太拉垮了。
儿子嘴上说着,要考个证券从业资格证,以后可以进军证券行业,还可以进入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上市公司、投资公司、大型企业集团……
在张莉听来,这些一点价值都没有,考来考去都是为了就业,难道不能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吗?她决定动用关系,给儿子在合肥安排一份工作,不管他愿不愿意,先逼着他走出家门再说。
第一个成为张莉目标的是她一个学生的爸爸,在安徽一家上市公司当董事会秘书。正好学生今年在张莉带的毕业班。张莉就决定“以权谋私”一次。虽然老公强烈反对,但是她还是和学生爸爸见了面。
张莉说:“我也不是第一次用学生家长了,以前老人看病,也找过家长寻点便利。这次给儿子安排工作,我觉得事情太大,很尴尬,又很无奈。”
好不容易才迈出这一步的张莉,却被学生爸爸的回复震惊到了。学生爸爸告诉她:“是可以安排来上班,就到金融投资部门,正好专业对口。但是只能从零时工开始,工资也只有正式员工的70%。只要肯熬上三年,就能签约为正式工,到时候收入和福利都能跟上。”
学生爸爸的一番话,让张莉感到五味杂陈。这是答应了吗?但是这个临时的还要打折的工作,儿子肯定是不会去的。这是没有答应吗?学生家长诚恳解释了他们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作为私企,靠市场生存,用人方面难免苛刻,这也是企业降低用人风险的惯常方法。
思索再三,张莉决定还是要把目标锁定在体制内,有了编制,就有了保障。还没等张莉出击,儿子就让她打住了。儿子明确表示,体制内这条路,他不想走。儿子说:“首先是我的个性不适合,面对数字,比面对领导更简单。第二,体制内的学历已经“卷”到白热化,我的文凭早就跟草纸一样了。第三,现在体制内的同学都恨不得是996工作制,这样的状态还不如去干柜员呢!”
儿子的这番话说的斩钉截铁,张莉的心里却是翻江倒海。体制外的企业,讲的是市场和竞争,拿业绩说话。体制内的单位,讲的是人脉和能力,看为人处事。儿子是两头不靠着,跟一尊佛一样,不愿低下高傲的头。那就只能在不会开除他,没有KPI考核,甚至都没有竞争上岗压力的全职儿女“职位”上,继续耗下去了。
堵心,就是堵。只要儿子一天不重返职场,张莉就一天不会放过他。她说,该用的手段都用过了,现在就等着儿子何时自己觉醒了。但是这个觉醒时间,谁都不知道,她能做的只有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