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占房”潮:80岁老人沦落到和猫抢地盘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7月31日 13点56分 PT
  返回列表
50868 阅读
5 评论
新欧洲

在法国东部,莱芒湖畔的小城Neuvecelle,空气总是带着湖水的湿润与山林的凉意。这里有一栋安静的老宅,外墙爬满了藤蔓,铁质门扉痕迹斑驳。几位志愿者蹲在大门前,绝望又苦涩地望向镜头,两只猫咪趴在地上无处可去。

身后曾是他们的家园,如今却再也无法提供庇护。

它是“自由猫学校”(École du chat libre)的所在地——一个由志愿者运营的动物救助站,安置着无数流浪猫,接纳着那些被人遗弃的小生命。

可现在,它被霸道地占据,又毫无办法。

2020年秋天,协会负责人帕特里夏·多尔夏尼(Patricia Dolciani)出于善心,将一位无家可归的老年女性连同她的宠物一起收留在救助站里,“只是暂时过渡,直到她找到新的住处”。

然而,没人想到,这个看似单纯的善举,却演变成一场长达五年的噩梦——这位八旬老妇占据了房屋大部分空间,换锁、霸占物资、挥霍协会资金。志愿者们称她为“无情的占屋者”。

帕特里夏至今记得那天:“她的狗和三只猫被带到我们这里,当时她已经无处可去。让她流落街头?我们做不到,”她哽咽着说。于是,协会破例接纳了她——一间临时的房间,供她安身过冬,直到找到办法。

然而,仅仅数月后,这位老妇就悄然将自己的物品堆进了用于隔离猫咪的房间,接着又占据了兽医护理区。最令人震惊的是,有一天,帕特里夏发现:房门锁被换了。“我们甚至再也进不去了。”

“她把自己当成这里的主人,却不给我们留下任何余地,”志愿者阿曼丁回忆道:“我们还要帮她打扫房间!”

随着这位老人住进来,救助站的卫生状况迅速恶化,志愿者不得不为她清理垃圾、打扫卫生。十五名志愿者因无法忍受辱骂和压迫离开协会,只剩少数人苦苦支撑。

繁重的劳动甚至不是最痛苦的,更大的打击来自财务。暴涨的电费更是压垮救助站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位老妇“全年开足暖气,甚至夏天也不关窗”,于是电费翻了一番,涨到7500欧元。救助站预付了8000欧元,帮她安置财物,她至今一分没还。

自行车坏了,她就偷救助站的车,光明正大用了一年,帕特里夏花了1000欧元才修好。她甚至擅自收取猫咪寄养费,把钱揣进自己口袋,还理直气壮说24小时都在照顾猫。

“那绝对是谎话,”帕特里夏愤怒地说。一次好心,却让整个救助站被无赖的老人吸干了血。

帕特里夏终于忍无可忍。他们花费2500欧元请来司法执行官,又投入2000欧元聘请律师,试图挖去这块寄生的毒瘤。2024年11月19日,托农(Thonon)法院终于判令老妇搬离。但判决形同虚设——她拒绝离开,警方也未采取行动,理由是“需医疗评估”。

“如果继续下去,自由猫学校将被迫关闭,”这位负责人几乎绝望。去年,他们安置了180只小猫和50只成猫,但如今资金紧张,收容数量大幅下降。她不断向地方官员呼救,却无人回应。

“我们感觉好人没有活路,”她说,“暴徒做什么都行,伸出援手的人却被碾得粉碎。”

释放善意却被深深伤害的不止是帕特里夏,在法国南部,一名房主也深陷类似的泥潭。

意大利籍的Y女士患有艾滋病,需要在一栋公寓附近的医院长期治疗。恰好,P先生在这栋公寓有间房子。于是,他出于好心,把房子借给Y女士居住,这是20年前的事,也是纠纷的开端。

他们是老朋友了,P先生为人慷慨大方,租金合同统统不需要,只凭一句口头承诺——“等你生活稳定,再把房子还我”。

然而23年过去,时间让善意变得模糊,界限彻底消失。2023年,P先生提出收回公寓,但Y女士却拒绝搬离,坚称这是一份“终身借用”,直到她去世才算结束。

她还搬出了法国民法典当“武器”:第1875条关于“使用借用”(prêt à usage)的条款,认为“自然期限”是她的死亡。简单来说,她的意思是:我要住到死!

而对P先生来说,这无异于赤裸裸的霸占。

一审,法官支持了Y女士。这听起来很荒谬,竟然不能收回自己的房子?于是P先生坚持不懈,继续上诉。终于,普罗旺斯上诉法院改判支持他收回公寓。

可Y女士又不服气,“是他说给我住的,没定明确期限!”而后,Y女士再次上诉至最高法院。

2025年5月14日,法国最高法院给出大快人心的判决:驳回Y女士请求,明确“无固定期限的借用可以随时解除,只需给予合理通知”。P先生的三个月通知完全合法,Y女士无权继续占有房屋。

这场历时数年的官司,让负责此案的Adonis律师事务所总结出一个残酷的事实:“没有书面协议,善意和友情也会演变为混乱。”当初的援手,很可能在未来变成无法摆脱的枷锁。

如果没有这场纠纷,P先生和Y女士的友情能否持续,我们不知道。但,一条口头合约,一栋出借20年的房子,早已成为横亘在两人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两位多年好友,早已分道扬镳。

一边是因同情而收留无家可归老人,却被拖向破产深渊的动物救助站;一边是因友情而出借房屋,却陷入拉锯战的房主。

这两起案件敲响警钟,捶打着人们关于“善良”与“边界”的思考:当援手伸出太久,是否就会被人攥住,无法抽回?

P先生是幸运的,终于后拿回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但代价是金钱、时间与心力的巨大消耗。而帕特里夏的猫舍还在苦苦支撑,不知何时能重现生机。

在法国,类似的占屋案并不少见。它们提醒所有人:再小的善意,也需要制度与规则来保护。否则,悲剧就会像蔓藤一样,沿着那扇本该温暖的门,一路疯长,直到吞噬一切。

屏幕前的你,如果遇到类似事件,还会选择帮一把吗?

大裤衩
1 楼
人可以流浪可以死 但猫狗不行 西方的脑瘤
节水型
2 楼
恶人自有恶人磨,无赖磨圣母
F
Flyingmirror
3 楼
我就奇怪了,踹開門一起把這個老流氓丟出去有那麼困難麼?既然法律這麼拖沓,那麼它也不見得會保護老流氓。
夜来风雨
4 楼
狗粮:中共革命小将变老了🤬。。哦,是白爹啊,那必须是民主的自由😅
苍天饶过谁2025
5 楼
看到你的留言,我不得不回复,因为当今世界太多你这样又蠢又坏,喜欢道德绑架的人啦! 第一,给你普及一下法律知识。动物救助机构都是非盈利单位,他们的运营资金靠的是善良有爱心的人的捐赠,以及,提供和动物相关的服务或产品,所有收入都不得进入个人腰包,都要用于动物的救助及相关的服务。按照法律规定,人家动物救助站的钱不是用于收留流浪汉的。 第二,大部分流浪动物,尤其是猫狗这样的伴侣动物,都是人为刻意繁殖,人为恶意抛弃的,所以人对他们的流浪是要负100%的责任的,出于良心和道义,善良的人出手救助这些流浪动物,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尤其是这些伴侣动物经过人工繁育和驯化,很多都丧失了在自然界生存的能力,尤其是在当今因为人为破坏而逐渐恶化的生态环境,更难生存! 第三,人类本身的存在也是完全依赖自然界的动植物的,没有动物的奉献,就没有人类,保护动物,保护自然,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动物,那么人类也将灭亡!所以,动物的命也是命,动物也有生存权! 第四,这家动物救助站已经无偿帮助了这个无耻的老太太5年的时间,这个坏老太不仅不感恩,反倒鸠占鹊巢,赶走动物,榨干救助站,试问,1楼大裤衩,你能让一个流浪汉在你家白吃白住白拿,最后还把你赶走,让你无家可归,还要掏钱养活她?我敢打赌,你根本做不到,我估计,你就是个喜欢占便宜,零元购的人,所以,才会如此道德绑架别人!你才是长脑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