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无法估量!有多少故宫文物被运往中国台湾?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8月11日 9点54分 PT
  返回列表
74561 阅读
50 评论
国家人文历史

数据来源/郑欣淼 《天府永藏:两岸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概述》

故宫流失的文物数字几乎无法统计,原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曾经这样说:

故宫和中南海、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沈阳故宫等是一个整体,古代都是宫苑禁地,它们的文物都是互相交流的。《女史箴图》原来在故宫的建福宫花园摆放,后来放到了圆明园,从圆明园流失了,现在在大英博物馆。好多不是故宫流失出去的,但也是皇宫的一部分,特别是圆明园。所以很难说故宫流失了多少,不如整体地去看清代皇家宫廷到底流失了多少,也许更容易厘清一些。但要想找到准确的数字,那是非常难的。

目前世界上有几十个国家的博物馆藏有清宫旧藏文物,这些文物流失于各个历史时期,多数有战争和政治原因。

01

内阁大库档案废纸价拍卖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溥仪走了,带走能带走的,带不走的就成了有些人眼中的肥肉。1927年1月8日,北洋政府开始变卖故宫不易长期存放的消耗品,如食品、药材、茶叶、洋烟、洋酒、皮货、绸缎等。1928年10月,国府委员经亨颐提出“废除故宫博物院,分别拍卖或移置故宫一切物品”,并提出五个论点:故宫博物院名义不通;办院是为了做皇帝者的准备;博物院不应据有图书与文献;逆产应当拍卖;保管不善难免以伪换真,使“保管”变为“保完”的黑手。这一提案竟然被顺利接受,一时舆论大哗。此事之后故宫博物院虽未停办,拍卖却一直继续。1932年2月,拍卖不仅处理了永寿宫的银锭和金砂,还变卖了一些文物、贡品。

工作人员正在将挑选好的瓷器放在垫好的衬纸上面准备包装。来源/故宫文物南迁史料展

金银被拍卖,档案竟也难逃。王国维曾作《库书楼记》,详细记述罗振玉发现内阁大库档案的流失和收购经过。清朝二百多年,宫廷公文档案堆积如山,都集中收藏于内阁大库。1909年内务府修缮内阁库房,将年代近一些的档案搬移到文华殿,而准备将年代久远的档案予以销毁。时任学部大臣的张之洞和在学部供职的罗振玉建议将所有档案移交学部图书馆收藏,此后搬运了一部分到国子监,仍有大批档案留在内阁大库,直到清朝灭亡。1912 年,民国政府在国子监成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以内阁档案作为藏品,后来筹备处迁到紫禁城午门城楼,又将内阁档案从国子监搬移到午门外朝房和端门的门洞里。如此波折,自然有不少文献损失散佚。

1921年,教育部为筹发历史博物馆职员薪金,将大部分档案装成八千多麻袋(一说是九千多袋),按废纸价格卖给西单牌楼北大街的“同懋增”纸品店。1922年3月,曾入职小朝廷的罗振玉在北京书肆发现洪承畴的《洪文襄揭帖》和朝鲜国王贡品表,立刻察觉到它们的价值。得知这些文献来自内阁大库,由当时的历史博物馆出售给废纸商人,他追踪找到纸品店,以高价悉数买下。罗振玉曾打算筑楼以收藏这批难以计数的档案,但由于财力原因,未能如愿。不久,他将这批档案卖给藏书家李盛铎。1928年,北平历史语言研究所作价从李盛铎处将内阁档案收购,才最终将其归属国有。

02

北平沦陷时期的文物流失

九一八事变后,故宫博物院文物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故宫文物南迁迫在眉睫,准备工作千头万绪。几百万件文物不可能全部运走,也不可能细细筛选,结果有些精品未被收入,次品却整箱带走。这些被选中的文物包括书画、铜器、瓷器、象牙、珐琅、善本等,共分5批,计19690箱62万件。

图中的建筑物为宝蕴楼。两个工友正在将空箱子抬上去准备装箱。楼门口站立者为古物陈列所的工作人员。宝蕴楼修建于民国时期,是古物陈列所用来存储文物的仓库。来源/故宫文物南迁史料展

文物装箱前的准备工作。来源/故宫文物南迁史料展

由当时的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负责,开始做文物迁运前的筛选打包工作,为此他们还专门聘请了极富这方面经验的文物古董商指导。打包文物采用的方法是,根据文物的形状用稻草做衬,以棉花贴紧,外面包上优质棉纸,这种专业的文物打包方式经得起长途跋涉和剧烈颠簸。几十万件文物在上万里的运输过程中竟一件未损。

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制度:文物在点查、提集及装箱时均有军警在场监盘以昭信天下。文物南迁时更是如此。来源/故宫文物南迁史料展

1933年2月5日晚间,北平全城戒严。13491箱文物从神武门广场出发,由几十辆板车轮流运往火车站,军队全程护送,沿途军警林立。不到120天的时间里,五批文物循序运往上海,后又辗转至南京朝天宫。

图片文物集中于库房准备装箱情形。来源/故宫文物南迁史料展

集聚在午门前预备南迁的故宫文物 1933年6月23日发稿。来源/私人收藏家提供

但随着战事不断深入,南京也不是安全之地,文物继续分三路西迁,因为没有交通工具,最后剩3000多箱滞留南京。“这次西迁历时8年,行程万余里,运送文物的车辆、人员艰难行走于四川蜀道。沿路敌机轰炸,遭遇匪类,不断临时更改行走路线和临时存放地点。最后以微小的损失完成了这场历时长久、数量巨大的文物迁徙之路,被国内外人士称为奇迹。”

文物南迁。来源/视觉中国

故宫大批文物南迁后,总务处长张庭济奉命留守。日伪政权下的故宫博物院艰难维持,尽力周旋。1937年11月,沦陷初期张庭济曾代表北平留守职工向国民政府行政院汇报现状,寻求保护。

目睹当时情况的美国汉学家珍妮特、沈大伟说:“日军在 1937年9月占领北平的时候,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已带了部分珍宝西迁,……以后马衡不在的日子里,负责故宫工作的是总务处处长张庭济。日本方面妄图派日本人担任故宫的院长或顾问,但由于遭到故宫工作人员的坚决抵制而未果。日本人也不得随意进入故宫,除非带有介绍信,否则会被留守的工作人员拒之门外。”

在这沦陷的八年中,“留守人员虽然不像随文物南迁的人员那样辛苦奔波、风餐露宿,但在日伪统治下也非常难得,不卑不亢,可以说是不辱使命。”由于大量文物珍品外迁,加上日伪的干扰、破坏,只能勉强维持分路开放,但游人寥寥,门庭冷落。

1938年6月,宪警两次闯进故宫博物院太庙图书馆搬走撕毁大批图书资料,书籍242种,340册,杂志369种,10682册。书籍中有反日抗日、谈及日伪政权和满洲的一律销毁,包括大量印有国民党青天白日标志的图书,另外含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内容的绝对销毁;有关司法、教育、财政等的书籍杂志也必须销毁。这次查没销毁对故宫文献资料库藏是一个巨大打击,日本希望借助这种方式推行奴化教育。

不久的献铜运动再次把故宫博物院拖入泥潭。1945年3月,侵华日军北京陆军联络部致函伪北京特别市市长,要求“北京特别市官民”,“献纳(供出)各自存有之一切铜类,以资直接增强战力,藉以实现大东亚共荣圈之确立。”各家各户和单位被强行征收铜铁,作为日军造炮弹和子弹使用。“这个运动波及到千家万户,故宫这样的文化机关也没有幸免。”

尽管多次抵制,最终为确保故宫整体安全起见,不得不将一些散落于各院落无号的铜缸铜炮等1095斤交了出去。但金品献纳委员会和日军对此量均不满意,要求故宫必须捐献更多,因为仅北京一市日本军部下的铜铁征集任务就高达40万公斤。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最终命令将不能断明年代的铜缸54件以及2尊铜炮运走检送。

在此之前的1944年6月22日,日军已经从故宫劫走铜灯亭91个,铜炮一尊。这批文物刚运到天津,还未及转运到日本,日军即宣告投降。张庭济等会同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平津区助理代表王世襄,前往天津接收运回这批文物,看到的情形是“有的已残破、毁坏,共重4460公斤,较劫走时少了971公斤,而此前被劫走的 54 个铜缸也不见踪影。”根据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的统计,“本院(沦陷期间)被征用之铜品2095市斤外,计铜缸66口,铜炮一尊,铜灯亭91件。”

八年抗战中,北平故宫文物被日本掠夺了铜器149件,太庙图书馆大批图书杂志遭破坏,文献馆的张鼓峰舆图被劫走。

03

迁台以书画、细软居多

抗日战争胜利、赶走侵略者后,故宫的许多文物却没有等到“回乡”的那一天。

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分散在四川境内三地的文物被集中到了重庆。院方为感谢四川人民对文物保护所做的努力,在成都中正公园举办了一次“北平故宫博物院在蓉书画展览会”。展览的作品包含从晋朝到清代一千五百多年中八十八位画家的一百幅作品,几乎是南迁书画文物中最重要家底。为了协办展出,市政府想尽办法保障安全,除了军警还请川地的袍哥组织予以协助。

受场地局限,一百多幅书画珍品一次性展出有点困难,院方决定分为两次,每旬换一次,共历时二十多天,接待来自川内和西南各地的参观者数以万计,堪称八年抗战文化史上的一大盛况。

遗憾的是,此次展览成为这批国宝最后一次在中国大陆的亮相。

1947年,这批文物由重庆向家坡运往南京朝天宫的故宫博物院分院,后被秘密运往中国台湾。国民政府还下令当时的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将其余故宫文物运往南京,再和南京分院的文物一起运往中国台湾。经马衡多方周旋和拖延,此计划搁浅,北平文物得以保留在中国大陆。最终运台文物数量相当于整个南迁文物的四分之一,未来得及运走的文物原地未动,仍留在南京朝天宫。

数据来源/郑欣淼 《天府永藏:两岸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概述》

即便没有侵略者的袭扰,这一次故宫文物的“渡海”之旅仍旧充满艰险。第一批迁台文物由曾经参与过文物南迁的庄尚严先生运送。他曾向自己的老师、时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徐森玉先生庄重承诺,“人在文物在”。可现实却远远超过他的想象:原本应当专门用来运送文物的“中鼎舰”,不仅被其他机关预装了许多货箱,船上所载乘客亦岌岌于超载的边缘。船上乘客的烟灰、呕吐物等,都会顺着船板的缝隙漏在装在文物的箱子上。除此之外,“中鼎舰”在航行途中多遇风浪,又年久失修,漏水严重。下了船后,厄运也没有结束。从基隆到杨梅的途中遇上大雨,直接漏湿了六箱文物。

如今的我们已经很难体味庄先生写下记述这一路遭遇的报告时的心情。然而,文物迁台并没有因为恶劣的条件而停止。1949年1月6日,第二批迁台文物共3502箱(其中故宫博物院1680箱)被装上“海沪轮”。这批文物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便是《四库全书荟要》。虽然看起来是《四库全书》的缩减本,可由于是只供皇帝一人阅读的版本,许多内容没有经过大规模删改,仍保留着所收图书的原貌,学术价值不言而喻。自从八国联军侵华将藏于“味腴书屋”中的《四库全书荟要》烧毁后,被运到中国台湾的这套《四库全书荟要》便成了孤本。直到2005年,这套图书的影印本才在中国大陆正式出版发行。

1949年1月28日,值国民党败局已定之际,第三批文物被迁往中国台湾。据当时负责运送文物的褚廉方先生记述,为了在挤满逃离官兵和军眷的“昆仑舰”上放下这些文物,只好将装着文物的大箱子从寝仓、饭厅一直堆到医疗室。即便如此,在临开船时,仍有四箱文物被送来。

1949年4月,迁台文物登记造册,统计文物总数为231910件又27张692页。国民政府两院理事会延续了故宫博物院的点查制度,先后出版《中华文物集成》《故宫书画录》 《故宫名画300种》等著录。196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台北近郊双溪建成,定名为中山博物院,至今已五次扩建。1989年至1991年,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清点计划研究小组成立,开始对文物全面清点,1991年完成时,对外发布数字为:历代文物总数645784件(后有又多方捐赠扩充)。

台北故宫博物院。摄影/Robert CHG 来源/图虫创意

对于故宫大量流失在外的文物,一代一代的故宫人从未停止过让文物“回乡”的努力。对此,如今已成网红的故宫前任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态度十分明确:

“文物只有在原生地展示,才最有尊严,如果像孤魂野鬼一样流失海外,就没有尊严。”

参考资料:

[1]傅振伦.故宫藏瓷的播迁聚散[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S1):97-99.DOI:10.16319/j.cnki.0452-7402.1995.s1.013.

[2]禚柏红.罗振玉、王国维与故宫文物的保护、研究述论[J].东岳论丛,2015,36(05):156-160.DOI: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5.05.028.

[3]黄金. 举步维艰—析沦陷时期的北平故宫博物院事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4]胡建中.皇宫珍宝流失记[J].紫禁城,2000(01):9-15.

[5]傅锡志.故宫文物秘密迁台前的最后一次露面[J].文史博览,2010(10):23-24.

[6]祝勇.故宫部分文物迁台的经过[J].关东学刊,2021(03):149-157.DOI:10.19470/j.cnki.cn22-1417/c.2021.03.016.

雅痞士
1 楼
你这话就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既然没运往台湾的,文革都砸了,那现在大陆的那些文物,是从哪里来的?怎么还在展览啊? [1评]
荣光归中华
2 楼
人家现在也是合法政府,只有民选的才有合法性
p
ppplu
3 楼
台湾有故宫南院就足够了。
小曉古今
4 楼
讀讀歷史,中國歷朝歷代哪個不掘墓,發丘校尉這種官員是幹嘛用,國民政府運走文物不為過,因為台灣也是中國一部分,如果運去美國,日本我想你也不會同意吧
二公子
5 楼
没人会同意把文物运去美国,台湾也是中国的国土,反正现在文物都在中国,说话别那么偏激。
小曉古今
6 楼
不知道2樓如何回答,嘻 [2评]
不同声音
7 楼
之前去广东旅游,老房子上面的“雕樑”是陶瓷做的,人物风景非常精美,但有很多被砸坏修补不上了,导游说是文革时红卫兵砸的,很惋惜。 老毛发动文革给中华民族所造成的伤害,真是历史罪人!希望中华民族永不再经历此浩劫。 [1评]
雅痞士
8 楼
: 它们那偏激的脑袋,有很多问题回答不出来。
小曉古今
9 楼
佛山石湾,不用修補,是歷史一部分,中國經歷四次滅佛,老毛文革算第五次吧。所有一切都可以批判,唯獨賣國不能為
r
renfei79
10 楼
多亏中华民国台湾保留了这么多华夏文明的精品。这些才是中华文明复兴的重要基石。
路人丫
11 楼
呵呵。。。难道不会有漏网之鱼,就算没有,文革后不能再挖出来吗?
c
csccpmz
12 楼
大陆现在除了地名,还有什么是真的?! [2评]
雁过留声机
13 楼
LOL 認日本祖宗的民國和中華何干
雁过留声机
14 楼
还有诈骗岛的骗子如假包换
光光大脚丫
15 楼
文革的时侯故宫也有部队把手保护。
大鱼喝水
16 楼
留在国内让康生都拿回家去藏着还是让红小将们破四旧烧了? [1评]
a
abcd12377
17 楼
把中国故宫文物运到美国,这个性质很恶劣,这是台独加汉奸!前几天一位网友说的 :敢运往国外,灭你九族。 民国四大家族1947年代贪污国库140多亿美元……全运往美国。贪哪
一人分饰两角
18 楼
如果当年这些国宝留在大陆的话,估计现在保护的更好。
t
tintin9999
19 楼
照你的说法,故宫是不是也都烧没了?
t
tintin9999
20 楼
故宫不是真的?台湾的骗子不仅骗人还自欺欺人。
共产国际中国支部
21 楼
价值无法估量,有多少文物被墙国的黄俄付之一炬?
西
西安以东
22 楼
难道留在中国大陆让毛泽东这个臭狗逼发动文革砸掉?
共产国际中国支部
23 楼
共产国际中国支部
24 楼
射刁英雄
25 楼
既然不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要做舔美媚日说闽南话的独立台蛙人,学校里中国史成了世界史,再窝藏中国文物就是贼。 这不一说起文物就心虚,赶紧拿出中华民国的牌子,一群挂羊头卖狗肉的无耻奴才
s
shibownbown
26 楼
康生拿去的,死后全部还回去了,而且还多了他自己收藏的。。。 有人听说过文革期间红卫兵进故宫打砸抢烧文物的吗?
共产国际中国支部
27 楼
故宫文物属于大清,大清向中华民国让与了统治权,但是,中华民国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让与了统治权了吗?如果没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大清的文物有毛关系?😄
r
rally
28 楼
中国的文物古迹不仅仅是那些王宫和庙宇,更多的是那些村那些庄,那些里那些巷,被赵产党拆毁的比运去台湾得多了去啦。
小曉古今
29 楼
明顯不是,跑題了。但我知道你是揶揄 [1评]
路人丫
30 楼
: 呵呵。。。那倒没有。文革的确毁掉了无数文物,土共毁掉的文物比以前中国历代侵略者包括日本鬼子加起来都多得多。例如日本鬼子对孔子墓还刻意保护,土共把孔子墓几乎铲平,然后孔子墓的孔子孙尸体拖出来鞭尸。这种事情历代没人敢干。现在还有脸说什么文物。
山药
31 楼
要没有运往台湾台北,留在中国北京早就毁得一干二净了。
c
cuc3
32 楼
有点常识吧,大都的宫殿在哪?明故宫在哪,谁造的?
似水牛年
33 楼
应该有步骤地送去美国和日本保管。
望和平
34 楼
名符其實的偷賊詐騙蛆!
t
tfera
35 楼
幸好存在台湾, 否则,文革时早已火烧了!
w
wml2013
36 楼
在台湾或在海外也比在五毛狗国被破坏了强
胡某人
37 楼
文革中大陆被毁的文物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