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76周年即将来临,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军事纪实》栏目制作了中国海军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专题报道《加速向深蓝》。到大伊万写这文章的时候一共播放了两集,建议大家都去看看,了解一下“山东”舰入役五年以来光荣的航迹,也了解一下人民海军的进步和发展。
纪录片打码的细节
不过,咱们今天主要要说的,并不是“山东”号航母本身,而是它的舰载机,说一说舰载机的作战和训练细节。这部《加速向深蓝》专题片,估计大家看完之后,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打码打的太多了(笑),作为早都已经公开了的舰载机,歼-15型舰载机在《加速向深蓝》中一样被各种打码。
比如最典型的那个被不少大佬拿出来反复说的、3架歼-15型舰载机打开减速板超低空飞掠航母的镜头,歼-15的机首部位被直接做了模糊处理,甚至一些“山东”舰的甲板运作画面,还有些舰载机整个都做了模糊处理,完全不清楚是什么飞机在舰上了。
关于这些“打了厚码”的模糊处理,有些大佬觉得没啥可关注的,大伊万反而觉得有些意思。毕竟我们都知道,“山东”舰的舰载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去年公开的“山东”号和“辽宁”号组成的双航母战斗群视频,没有一点预兆地就把歼-15T型舰载机给公开了,而我们之前甚至一直都以为歼-15T型舰载机还在试飞状态。再比如去年11月的中国航展,除了直接把歼-15T原型机弄到航展现场参展,还顺带着把歼-15D型随队电子对抗飞机给公开了,而该型飞机我们之前只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完全不知道该机的试飞过程、装备过程究竟是怎样的。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山东”舰服役五年来,其主战机型的战术性能完成了从第四代战斗机(歼-15)到四代半战斗机(歼-15T)的跨越,固定翼舰载机机队编制完成了从单一机型(歼-15/歼-15T)到多机种机型(歼-15D)的跨越,“山东”舰舰载机机队的更新换代始终在路上,且这种更新换代得益于目前我国日新月异的航空工业发展,未来有可能会进一步加速。之前我们认为可能要作为主战机型、服役数十年的舰载机,现在来看说不定只会作为过渡机型了。
因此这时候公开的“山东”号航母专题片,又是给歼-15舰载机的机首部分打码,又是给部分在舰上运作的舰载机打码,其用意,是不是有些新的舰载机,或者有些新的有意思的玩意儿上了“山东”舰,不方便给我们看呢?这一点咱们没法说,只能等待下一个节点正式公开之后才能得到答案。
歼-15的作战能力
其次是歼-15型舰载机携带的反舰导弹,在《加速向深蓝》中,再一次公开了“山东”舰搭载的歼-15型舰载机搭载反舰导弹的画面。从报道中出现的画面看,歼-15型舰载机搭载的是YJ-83K型空射反舰导弹。该弹是一种战术反舰导弹,体积较小,发射重量较轻,外贸型战斗部重量和AGM-84H“鱼叉”差不多。
相比早期使用火箭发动机的YJ-8K型反舰导弹,更换了小型涡喷发动机,整体性能和AM-39、Kh-35等战术反舰导弹比较类似。目前和YJ-91反舰导弹一样,装备在我们的歼轰-7A型战斗轰炸机和歼-16型双重任务战斗机上,和空射的YJ-21、YJ-12型战役反舰导弹,共同组成中国海空军航空制海、航空反舰作战体系。
从歼-15型舰载机挂载YJ-83K型反舰导弹的细节来看,该型舰载机具备比较强的对海、对面打击能力,毕竟可以挂YJ-83K的话,挂载K/AKD-88型空面导弹问题不大,挂载中国航展上歼轰-7A型战斗轰炸机携带的K/AKD-88C型空面导弹、K/AKF-98A型空射布撒装置等也一样没有问题。相比空军航空兵的歼-11B型战斗机往往都是以空对空挂载构型出现,绝少出现空面挂载的情况,这多少体现了海军歼-15型舰载机所具备的双重任务能力。当然歼-15型舰载机的双重任务、比如使用YJ-83K型反舰导弹实施反舰的能力差不多也就解决有无问题。
毕竟以“山东”号航母一次能放出去的攻击波计算,在全甲板攻击的情况下最多同时放出去14架舰载机,这14架舰载机中间还需要4到6架飞机组成2到3个双机编队用于护航,其余10架飞机视情况而定每架飞机挂2枚或者4枚YJ-83K的话,可以确保不同的作战半径,就以最多的40枚YJ-83K型反舰导弹计算。以目前美国海军“伯克”级驱逐舰的拦截能力,大约2到3艘“伯克”级驱逐舰就可以把这40枚反舰导弹基本都拦截下来。
如果有美国海军的舰载机协同参战,用AN/APG-79V1雷达搜索加上使用AIM-120D、AIM-9X拦截的话那 拦截效率更高,基本上2艘伯克和1个F/A-18E/F中队就能把这40枚反舰导弹全部拦截下来了,毕竟作为亚音速反舰导弹的话目前的现代化防空舰从发现到拦截难度不大。
从这一作战想定分析,“山东”号和歼-15型舰载机,在大规模海上交战的情况下,使用舰载机遂行战役级航空制海任务,意义不大。释放一次攻击波可能无法对主要假想敌的特混舰队级单位(CSG)造成有效损伤,且挂载反舰导弹整备时间较长,需要进行全甲板攻击,还有可能占用宝贵的防空作战出动架次数。因此,“山东”舰在大规模舰队决战的条件下,使用YJ-83K型反舰导弹的场景,可能只会限于如下场景:
比如有一些小舰队、单艘次级舰需要处理,比如一艘前出作为雷达哨舰的LCS濒海战斗舰或者“星座”级护卫舰,此时出动战役级反舰兵力明显过剩,但对于这种雷达哨舰又不能不处理,因此使用歼-15中队带着反舰导弹打一打还是可以的,比如发现的无人艇或者半潜式无人潜航器等,甚至被发现浮在水面上的潜艇、露出水面的潜艇潜望镜通气管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不值得动用战役级反舰兵力,但一样也不能不予处理,此时出动舰载机带着战术反舰导弹正合适。
歼-15的战术任务
那么“山东”舰搭载的歼-15型舰载机主要承担怎样的战术任务呢?其实,随着“山东”舰舰载机机队逐步多元化和合成化,“山东”舰舰载机机队能够承担的任务也在逐渐增多。
比如我们之前一再提到的,舰载机向主要威胁方向展开防空拦截线,以8架为一组使用轮转出动的方式维持持续的空中战斗巡逻,确保整个航母战斗群的空防,为航母战斗群实施直接掩护等。这依然是“山东”号航母舰载机担负的主责,只不过现在有了歼-15D型随队电子对抗飞机后,每一组出动的飞机可以得到随队电抗机的掩护,作战能力进一步上升。如果可以得到陆基预警机掩护的话则空域控制能力还会进一步提高,综合作战能力会进一步增强。
除此之外,“山东”舰舰载机还可以承担的任务,现在显而易见加上了对海态势感知和电子支援。毕竟歼-15D型舰载机配备的电子战吊舱性能十分完备,态势感知和电子支援能力是要远远强于歼-15舰载机的。甚至歼-15舰载机升级到歼-15T之后,对海态势感知能力也是成倍提高的,完全可以遂行一部分对海监视任务,作为整个舰队的眼睛存在,一旦发现对手的战役级目标。
那最后一击,明显是交给编队中的大型驱逐舰等来完成——使用战役级反舰导弹齐射,这才是“山东”舰编队正确的打开方式。总之,关于“山东”舰的一切,我们继续高度关注。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76周年即将来临,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军事纪实》栏目制作了中国海军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专题报道《加速向深蓝》。到大伊万写这文章的时候一共播放了两集,建议大家都去看看,了解一下“山东”舰入役五年以来光荣的航迹,也了解一下人民海军的进步和发展。
纪录片打码的细节
不过,咱们今天主要要说的,并不是“山东”号航母本身,而是它的舰载机,说一说舰载机的作战和训练细节。这部《加速向深蓝》专题片,估计大家看完之后,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打码打的太多了(笑),作为早都已经公开了的舰载机,歼-15型舰载机在《加速向深蓝》中一样被各种打码。
比如最典型的那个被不少大佬拿出来反复说的、3架歼-15型舰载机打开减速板超低空飞掠航母的镜头,歼-15的机首部位被直接做了模糊处理,甚至一些“山东”舰的甲板运作画面,还有些舰载机整个都做了模糊处理,完全不清楚是什么飞机在舰上了。
关于这些“打了厚码”的模糊处理,有些大佬觉得没啥可关注的,大伊万反而觉得有些意思。毕竟我们都知道,“山东”舰的舰载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去年公开的“山东”号和“辽宁”号组成的双航母战斗群视频,没有一点预兆地就把歼-15T型舰载机给公开了,而我们之前甚至一直都以为歼-15T型舰载机还在试飞状态。再比如去年11月的中国航展,除了直接把歼-15T原型机弄到航展现场参展,还顺带着把歼-15D型随队电子对抗飞机给公开了,而该型飞机我们之前只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完全不知道该机的试飞过程、装备过程究竟是怎样的。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山东”舰服役五年来,其主战机型的战术性能完成了从第四代战斗机(歼-15)到四代半战斗机(歼-15T)的跨越,固定翼舰载机机队编制完成了从单一机型(歼-15/歼-15T)到多机种机型(歼-15D)的跨越,“山东”舰舰载机机队的更新换代始终在路上,且这种更新换代得益于目前我国日新月异的航空工业发展,未来有可能会进一步加速。之前我们认为可能要作为主战机型、服役数十年的舰载机,现在来看说不定只会作为过渡机型了。
因此这时候公开的“山东”号航母专题片,又是给歼-15舰载机的机首部分打码,又是给部分在舰上运作的舰载机打码,其用意,是不是有些新的舰载机,或者有些新的有意思的玩意儿上了“山东”舰,不方便给我们看呢?这一点咱们没法说,只能等待下一个节点正式公开之后才能得到答案。
歼-15的作战能力
其次是歼-15型舰载机携带的反舰导弹,在《加速向深蓝》中,再一次公开了“山东”舰搭载的歼-15型舰载机搭载反舰导弹的画面。从报道中出现的画面看,歼-15型舰载机搭载的是YJ-83K型空射反舰导弹。该弹是一种战术反舰导弹,体积较小,发射重量较轻,外贸型战斗部重量和AGM-84H“鱼叉”差不多。
相比早期使用火箭发动机的YJ-8K型反舰导弹,更换了小型涡喷发动机,整体性能和AM-39、Kh-35等战术反舰导弹比较类似。目前和YJ-91反舰导弹一样,装备在我们的歼轰-7A型战斗轰炸机和歼-16型双重任务战斗机上,和空射的YJ-21、YJ-12型战役反舰导弹,共同组成中国海空军航空制海、航空反舰作战体系。
从歼-15型舰载机挂载YJ-83K型反舰导弹的细节来看,该型舰载机具备比较强的对海、对面打击能力,毕竟可以挂YJ-83K的话,挂载K/AKD-88型空面导弹问题不大,挂载中国航展上歼轰-7A型战斗轰炸机携带的K/AKD-88C型空面导弹、K/AKF-98A型空射布撒装置等也一样没有问题。相比空军航空兵的歼-11B型战斗机往往都是以空对空挂载构型出现,绝少出现空面挂载的情况,这多少体现了海军歼-15型舰载机所具备的双重任务能力。当然歼-15型舰载机的双重任务、比如使用YJ-83K型反舰导弹实施反舰的能力差不多也就解决有无问题。
毕竟以“山东”号航母一次能放出去的攻击波计算,在全甲板攻击的情况下最多同时放出去14架舰载机,这14架舰载机中间还需要4到6架飞机组成2到3个双机编队用于护航,其余10架飞机视情况而定每架飞机挂2枚或者4枚YJ-83K的话,可以确保不同的作战半径,就以最多的40枚YJ-83K型反舰导弹计算。以目前美国海军“伯克”级驱逐舰的拦截能力,大约2到3艘“伯克”级驱逐舰就可以把这40枚反舰导弹基本都拦截下来。
如果有美国海军的舰载机协同参战,用AN/APG-79V1雷达搜索加上使用AIM-120D、AIM-9X拦截的话那 拦截效率更高,基本上2艘伯克和1个F/A-18E/F中队就能把这40枚反舰导弹全部拦截下来了,毕竟作为亚音速反舰导弹的话目前的现代化防空舰从发现到拦截难度不大。
从这一作战想定分析,“山东”号和歼-15型舰载机,在大规模海上交战的情况下,使用舰载机遂行战役级航空制海任务,意义不大。释放一次攻击波可能无法对主要假想敌的特混舰队级单位(CSG)造成有效损伤,且挂载反舰导弹整备时间较长,需要进行全甲板攻击,还有可能占用宝贵的防空作战出动架次数。因此,“山东”舰在大规模舰队决战的条件下,使用YJ-83K型反舰导弹的场景,可能只会限于如下场景:
比如有一些小舰队、单艘次级舰需要处理,比如一艘前出作为雷达哨舰的LCS濒海战斗舰或者“星座”级护卫舰,此时出动战役级反舰兵力明显过剩,但对于这种雷达哨舰又不能不处理,因此使用歼-15中队带着反舰导弹打一打还是可以的,比如发现的无人艇或者半潜式无人潜航器等,甚至被发现浮在水面上的潜艇、露出水面的潜艇潜望镜通气管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不值得动用战役级反舰兵力,但一样也不能不予处理,此时出动舰载机带着战术反舰导弹正合适。
歼-15的战术任务
那么“山东”舰搭载的歼-15型舰载机主要承担怎样的战术任务呢?其实,随着“山东”舰舰载机机队逐步多元化和合成化,“山东”舰舰载机机队能够承担的任务也在逐渐增多。
比如我们之前一再提到的,舰载机向主要威胁方向展开防空拦截线,以8架为一组使用轮转出动的方式维持持续的空中战斗巡逻,确保整个航母战斗群的空防,为航母战斗群实施直接掩护等。这依然是“山东”号航母舰载机担负的主责,只不过现在有了歼-15D型随队电子对抗飞机后,每一组出动的飞机可以得到随队电抗机的掩护,作战能力进一步上升。如果可以得到陆基预警机掩护的话则空域控制能力还会进一步提高,综合作战能力会进一步增强。
除此之外,“山东”舰舰载机还可以承担的任务,现在显而易见加上了对海态势感知和电子支援。毕竟歼-15D型舰载机配备的电子战吊舱性能十分完备,态势感知和电子支援能力是要远远强于歼-15舰载机的。甚至歼-15舰载机升级到歼-15T之后,对海态势感知能力也是成倍提高的,完全可以遂行一部分对海监视任务,作为整个舰队的眼睛存在,一旦发现对手的战役级目标。
那最后一击,明显是交给编队中的大型驱逐舰等来完成——使用战役级反舰导弹齐射,这才是“山东”舰编队正确的打开方式。总之,关于“山东”舰的一切,我们继续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