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五角大楼近日提交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创纪录军费预算,但美国媒体发现,包括海军F/A-XX第六代战斗机、“星座”级护卫舰以及高超音速导弹在内的多项美军重点武器项目依然没有得到足够拨款,显示它们前途未卜。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表示,尽管美国军费连创新高,但五角大楼多个重点项目依然难以维系,证明美军研制新武器的难题显然不是仅靠“有钱”就能解决的。
F/A-XX被“冻结”
美国海军学会网站6月27日称,美国海军下一代舰载战斗机F/A-XX的命运仍不明朗,特朗普政府尚未决定是否推进这种海军版本第六代舰载战斗机研制计划。在美国海军2026财年预算中,F/A-XX项目仅获得7400万美元的研制费用,相比之下,美国空军第六代F-47战斗机项目的拨款为35亿美元。一名五角大楼高级官员在预算简报会上表示,目前美国海军F/A-XX项目将“维持最低限度的开发资金”,以保持利用F-47技术成果的能力,同时避免过度浪费军事工业基础资源。
美国海军F/A-XX战斗机概念图
美国“动力”网站“战区”频道6月30日称,五角大楼高级官员透露,之所以放弃同步推进美国海空军两种第六代战斗机,“是因为我们相信,当前美国工业基础只能支持一个项目的快速发展,而总统提出的要求是全力以赴开发F-47,并把这个项目做好。”报道称,预算文件显示,为保证F-47项目的全力推进,五角大楼已经将5亿美元的预算从F/A-XX项目转给F-47项目。
报道称,F-47和F/A-XX项目分别是美国空军与海军的第六代战斗机项目。按照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要求,由波音公司研制的F-47将在2028年年底首飞,剩余时间非常紧迫。美媒提到,虽然F-47的部分成熟技术可以用于F/A-XX项目中,但由于美国海空军对于未来战斗机的任务需求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很难用同一种战斗机满足双方的需求,这意味着美国海军不太可能选择F-47的舰载版本。例如美军现役F-35系列隐形战斗机虽然在名义上实现海军和空军共用,但其实海军舰载版F-35C与空军版F-35A只有约20%的零件通用,完全没有达到“技术共享节省成本”的效果。
报道称,美国军方在规划任何潜在的印太区域冲突时,核心考虑因素是战斗机的航程,因此F-47和F/A-XX项目都对航程提出了特别要求。面对F/A-XX战斗机项目被“冻结”的现实,美国海军只能对现有的F-35C“挖掘潜力”。为了应对在太平洋方向的作战需求,五角大楼在2026财年预算中专门拨款用于研制F-35系列战斗机配套的隐形外部燃料箱。但仍有反对者认为,相比西太平洋上有限的少数陆地机场,能够在辽阔海域高速机动的超级航母生存性更好,因此五角大楼应该将发展重心从美国空军的F-47转向海军的F/A-XX项目。
悬而未决的高超音速导弹
美国“防务一号”网站6月30日称,开发高超音速导弹被认为是美军的首要任务,五角大楼2026财年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多个高超音速导弹项目提供超过39亿美元拨款。其中最意外的是美国空军在2026财年预算中为AGM-183A“空射快速反应武器”(ARRW)项目拨款3.871亿美元,标志着这种原本已下马的高超音速导弹再获新生。但美媒提到,该导弹在试射中屡次失败的糟糕表现,意味着它的最终命运依然悬而未决。
美国空军AGM-183A高超音速导弹
报道称,AGM-183A属于助推-滑翔类高超音速导弹,只能由B-52战略轰炸机这样的大型空中平台携带,发射后第一级助推器将乘波体战斗部送入高空后分离,战斗部能够以5马赫或更快的速度飞行,并在飞行过程中进行机动。美国空军为这种高超音速武器花费了约14亿美元的研发资金。但该导弹在研制期间出现了一系列挫折,多次发射失败,导致美国空军在2024年叫停该项目,在2025财年预算中也没有划拨任何采购资金,外界普遍认为该项目已经下马。
报道称,美国空军在2026财年预算中列入AGM-183A的采购费用,标志着这种高超音速武器从陷入困境的开发和测试阶段过渡到正式采购和生产,但相比之下,其相关费用远远低于美国空军另一种高超音速武器——高超音速攻击巡航导弹(HACM)获得的8.028亿美元。有分析认为,HACM体积较小,可以由战斗机携带,因此在使用方面更为灵活。但这种高超音速导弹采用难度更高的火箭助推+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技术路线,目前仍处于早期测试阶段,何时能够服役还是未知数。因此美国空军决定少量采购此前表现不佳的AGM-183A,很可能只是为了填补HACM服役前的战力空白。
“星座”级护卫舰被取消?
美国海军学会网站还注意到,美国海军的2026财年预算中没有提及新一代“星座”级护卫舰,这让外界怀疑美国海军是否还会继续推进这种麻烦不断的新型战舰。
报道称,“星座”级护卫舰面临一长串挑战。由于此前濒海战斗舰项目的失败,美国海军迫切需要补充一种相对廉价的轻型主力水面作战舰艇,改变只能由昂贵的“阿利·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打杂”的局面。美国海军在2020年选择以法国和意大利设计的欧洲多任务护卫舰为蓝本,通过“快速和低风险的改造”,确保“星座”级护卫舰能够尽快服役。但美国国会下属的政府责任署调查报告发现,“星座”级护卫舰进度严重拖延,已经比原计划晚了3年,连整体设计都没有完成,成本也快速上涨。更糟糕的是,“星座”级护卫舰的排水量比最初设计增加了759吨,超标近13%。“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控制,将减少未来升级的潜力,并可能影响性能。”报告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造船厂基础设施和人力不足,同时美国海军在建造过程中不断修改设计、提出新要求,“如今它与欧洲多任务护卫舰几乎没有共同之处”。
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表示,美国国防工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光靠拨款就能解决,而是出现了从研发生产体制到基础设施的系统性问题。
尽管五角大楼近日提交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创纪录军费预算,但美国媒体发现,包括海军F/A-XX第六代战斗机、“星座”级护卫舰以及高超音速导弹在内的多项美军重点武器项目依然没有得到足够拨款,显示它们前途未卜。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表示,尽管美国军费连创新高,但五角大楼多个重点项目依然难以维系,证明美军研制新武器的难题显然不是仅靠“有钱”就能解决的。
F/A-XX被“冻结”
美国海军学会网站6月27日称,美国海军下一代舰载战斗机F/A-XX的命运仍不明朗,特朗普政府尚未决定是否推进这种海军版本第六代舰载战斗机研制计划。在美国海军2026财年预算中,F/A-XX项目仅获得7400万美元的研制费用,相比之下,美国空军第六代F-47战斗机项目的拨款为35亿美元。一名五角大楼高级官员在预算简报会上表示,目前美国海军F/A-XX项目将“维持最低限度的开发资金”,以保持利用F-47技术成果的能力,同时避免过度浪费军事工业基础资源。
美国海军F/A-XX战斗机概念图
美国“动力”网站“战区”频道6月30日称,五角大楼高级官员透露,之所以放弃同步推进美国海空军两种第六代战斗机,“是因为我们相信,当前美国工业基础只能支持一个项目的快速发展,而总统提出的要求是全力以赴开发F-47,并把这个项目做好。”报道称,预算文件显示,为保证F-47项目的全力推进,五角大楼已经将5亿美元的预算从F/A-XX项目转给F-47项目。
报道称,F-47和F/A-XX项目分别是美国空军与海军的第六代战斗机项目。按照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要求,由波音公司研制的F-47将在2028年年底首飞,剩余时间非常紧迫。美媒提到,虽然F-47的部分成熟技术可以用于F/A-XX项目中,但由于美国海空军对于未来战斗机的任务需求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很难用同一种战斗机满足双方的需求,这意味着美国海军不太可能选择F-47的舰载版本。例如美军现役F-35系列隐形战斗机虽然在名义上实现海军和空军共用,但其实海军舰载版F-35C与空军版F-35A只有约20%的零件通用,完全没有达到“技术共享节省成本”的效果。
报道称,美国军方在规划任何潜在的印太区域冲突时,核心考虑因素是战斗机的航程,因此F-47和F/A-XX项目都对航程提出了特别要求。面对F/A-XX战斗机项目被“冻结”的现实,美国海军只能对现有的F-35C“挖掘潜力”。为了应对在太平洋方向的作战需求,五角大楼在2026财年预算中专门拨款用于研制F-35系列战斗机配套的隐形外部燃料箱。但仍有反对者认为,相比西太平洋上有限的少数陆地机场,能够在辽阔海域高速机动的超级航母生存性更好,因此五角大楼应该将发展重心从美国空军的F-47转向海军的F/A-XX项目。
悬而未决的高超音速导弹
美国“防务一号”网站6月30日称,开发高超音速导弹被认为是美军的首要任务,五角大楼2026财年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多个高超音速导弹项目提供超过39亿美元拨款。其中最意外的是美国空军在2026财年预算中为AGM-183A“空射快速反应武器”(ARRW)项目拨款3.871亿美元,标志着这种原本已下马的高超音速导弹再获新生。但美媒提到,该导弹在试射中屡次失败的糟糕表现,意味着它的最终命运依然悬而未决。
美国空军AGM-183A高超音速导弹
报道称,AGM-183A属于助推-滑翔类高超音速导弹,只能由B-52战略轰炸机这样的大型空中平台携带,发射后第一级助推器将乘波体战斗部送入高空后分离,战斗部能够以5马赫或更快的速度飞行,并在飞行过程中进行机动。美国空军为这种高超音速武器花费了约14亿美元的研发资金。但该导弹在研制期间出现了一系列挫折,多次发射失败,导致美国空军在2024年叫停该项目,在2025财年预算中也没有划拨任何采购资金,外界普遍认为该项目已经下马。
报道称,美国空军在2026财年预算中列入AGM-183A的采购费用,标志着这种高超音速武器从陷入困境的开发和测试阶段过渡到正式采购和生产,但相比之下,其相关费用远远低于美国空军另一种高超音速武器——高超音速攻击巡航导弹(HACM)获得的8.028亿美元。有分析认为,HACM体积较小,可以由战斗机携带,因此在使用方面更为灵活。但这种高超音速导弹采用难度更高的火箭助推+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技术路线,目前仍处于早期测试阶段,何时能够服役还是未知数。因此美国空军决定少量采购此前表现不佳的AGM-183A,很可能只是为了填补HACM服役前的战力空白。
“星座”级护卫舰被取消?
美国海军学会网站还注意到,美国海军的2026财年预算中没有提及新一代“星座”级护卫舰,这让外界怀疑美国海军是否还会继续推进这种麻烦不断的新型战舰。
报道称,“星座”级护卫舰面临一长串挑战。由于此前濒海战斗舰项目的失败,美国海军迫切需要补充一种相对廉价的轻型主力水面作战舰艇,改变只能由昂贵的“阿利·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打杂”的局面。美国海军在2020年选择以法国和意大利设计的欧洲多任务护卫舰为蓝本,通过“快速和低风险的改造”,确保“星座”级护卫舰能够尽快服役。但美国国会下属的政府责任署调查报告发现,“星座”级护卫舰进度严重拖延,已经比原计划晚了3年,连整体设计都没有完成,成本也快速上涨。更糟糕的是,“星座”级护卫舰的排水量比最初设计增加了759吨,超标近13%。“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控制,将减少未来升级的潜力,并可能影响性能。”报告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造船厂基础设施和人力不足,同时美国海军在建造过程中不断修改设计、提出新要求,“如今它与欧洲多任务护卫舰几乎没有共同之处”。
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表示,美国国防工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光靠拨款就能解决,而是出现了从研发生产体制到基础设施的系统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