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国内朋友关心,疫情之下,加美发生抢购潮,不但狂囤大米和面粉,还囤枪囤子弹。囤枪囤子弹属于谣言,昨天我们已经发布文章辟谣,具体可看:新冠疫情爆发后,美国老百姓真的急着囤枪囤子弹吗?
今天我们再来关心下粮食和蔬菜。先看两张图。
据《明报》加拿大版近日报道,在华人聚集的大多伦多地区万锦市,当地的Costco当中的大米、面粉等食品曾一度被人抢购一空。一时间,社区陷入了更大恐慌,在其他的华人与西人超市当中,抢购的视频也频频流入社交媒体当中。在视频当中,人们争先恐后,仿佛世界末日已经来临。《明报》的采访中提到,有市民看到朋友圈内疯转的抢购视频,将货架上的米全部买走,并且爬到货架上取米,令人感到不安。
紧接着,另一个图片在华人群也热传,很多人都看得笑出泪来。
一、为什么在美国加拿大不用抢粮食?
就在“囤货”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Costco等超市便表示,货物供应不会出现问题,而随后社交媒体当中的图片便显示,在抢货大军扫荡之后,Costo很快便再一次充满了大米和粮食,等待下一波扫货大军随时光临。您可以抱怨加拿大缺乏人口,您可以抱怨加拿大地广人稀,您可以抱怨加拿大没有人气,但是您如果抱怨或者担忧加拿大没有足够的食物,恐怕您生活在一个并非由事实所支撑的平行世界当中。
一位在加拿大的华人朋友调侃:
抢口罩还可以理解,抢粮食,是欺负人家Costco可以无限期免费退货吧?全球粮食产量2019年是27.15亿吨,中国的情况,有人估算一人一天需要一斤,差不多14亿人一天需要70万吨,全球70亿人一天需要385万吨,全年需要大概14亿吨。当然考虑到各种浪费,运输和贫富差距问题,饥饿问题在全球会长期存在,就像我们在中国看到的一样。但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粮食其实只是一个价格问题。身在北美各位华人同胞要是知道这个,会不会把大饥荒带来的习惯放一放呢?抢点优惠商品做代购靠谱多了。
华人民众抢购大米,有些人还跑到了货架上 来源:明报加东版
一些读者可能会有疑问,未雨绸缪是否应该被认定为一种优秀的品质?而这些抢购粮食的民众,实际上是在做出有利于家人的防范。可实际上,作为粮食大国的加拿大,出现“粮食短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根据加拿大农业部的数据,2018/19年度所有小麦产量预计为3110万吨,所有小麦出口量在2240万吨左右,三分之二以上的小麦用于出口。
此外,加拿大农副产品行业每年为国家贡献1100亿加元的产值,这一数字比世界三分之二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高。加拿大同时还是世界第五大食品出口国,有230万加拿大人受雇用于食品制造行业。自美国与欧盟之后,加拿大也是世界第三大肉类出口国。https://www.agr.gc.ca/eng/canadian-agri-food-sector/we-grow-a-lot-more-than-you-may-think/?id=1251899760841
再看美国。澎湃新闻报道,得益于优渥的自然地理条件,大型农场经营和机械化,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发达国家。虽然农业人口仅占2%,但是其粮食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5,玉米、大豆、小麦产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一和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和印度(据驻美国使馆经商参处公开信息),其中玉米和大豆产量全球占比超1/3。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2018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超过1440亿美元。
从产量上看,北美完全按不需要抢购粮食,完全可以敞开肚皮供应。
但还是有聪明的网友指出另一个担忧:有个问题你没考虑到,就是一旦一个地方成重灾区,运送粮食的卡车不愿意去了的时候会出现部分地区缺食物的现象,国外很难粮食统一调配吧。
还有网友说:有粮食真到用的时候你能买得到?反正我觉得囤积半年的物资是没错的。你有充足物资不代表关键时刻能买得到,口罩有得是,你去药店买看看好买不?
需要囤积半年的物资的说法,笔者无力反驳,这是一个智商问题。但我想说下,不需要太担心运粮食卡车的问题,北美主要通过火车在全境运送粮食。不同于国内,在北美,火车主要是运送货物的,而且北美还没修高铁,火车站往往位于市区中心。还有,读者朋友可以搜搜北美的火车轨道有多长。。。
二、华人圈中流传的信息为何总是演变为谣言?
抢购大米,这并不是此类事件第一次发生在海外华人社区当中。在此前的几周内,在大概率是同一批社区民众的努力下,加拿大和美国的医用口罩,以及对防止病毒毫无用处的工业口罩,乃至平日无人问津的洗手液均集体脱销。在这样的情况下,有计划粉刷自家墙壁,准备做些小装修的加拿大民众可能会感到疑惑:寒冬二月,为什么家家都开始了粉刷墙壁、装修新房。恐怕知道了事情真相的他们,会一时间无法接受,哭笑不得。
目前,加拿大的新冠确诊患者案例数量并不显著,但恐惧的气息已经在华人聚集的区域开始蔓延。此前,加拿大公共卫生部长海度曾建议,如果家中有人生病,家庭准备一周左右的食物。不过,众多公众号和小报并没有将部长原本的前半句话放在心上,在微信当中,流传更广泛的版本却成了:加拿大疫情或大爆发,卫生部长已经认了!华人疯狂抢购囤货!只可惜,在上面这样危人耸听的标题当中,除了华人抢购囤货之外,其他的部分都不算是真的。
加拿大万锦市costco被抢购一空的货架。来源:national post
卫生部长在说明囤积粮食问题时,原本提到的前提条件,是家中如果出现疑似病患,需要在家隔离的情况下,家庭应该准备好一周所有的,可以长期保存的食物。但这一前提条件在随后的媒体报道中被有意或者无意地漏掉。这滋生了随后出现超市抢购潮。
在这里,还需要提醒各位读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防控中心,以及加拿大卫生部的信息,在没有病症的情况下,佩戴医疗口罩对防止患病并没有显著的作用。请看到这句话的各位不要感到诧异,虽然在亚洲地区,佩戴口罩似乎成为了一种被人们默认的防疫方式。但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得到世界各地公共卫生专家的认可。
三、“如果那边的疫情失控了,就快回来吧”
眼前的一幕,不禁让人想起了2011年疯狂抢夺碘盐的中国民众。当时发生在日本福岛的事件,以及后来流传的“碘盐”能够防辐射,也成为了当时社交媒体上的一场闹剧。在后来,有人还拿着当时高价抢到的碘盐前往超市要求退货,这也成为了网民与社交媒体当中的笑料。九年过去,着实期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在加拿大和美国发生,试想如果华人排着长队从购货变成退货,这多么让老外看笑话。
要说起为何这样的抢货行为会出现在社区当中,在目前的社交媒体上,已经流传了许多个版本:有人说这是源于原本在短缺经济之下的惯性思维,有人说这就是一种人云亦云之下的拥挤恐慌。的确,即使在笔者的微信当中,也有不明真相的亲朋好友鼓励囤货。还有依旧留在中国的亲友扔下这样一句令人不知道如何回应的话:“如果那边的疫情失控了,就快回来吧。”
几万个病例的地区的人们,在担心几十个病例的地区是否会出现疫情失控的问题?我真是哭笑不得。
温哥华本拿比,排队结账的人流。
我们更加需要正视的,是目前听风就是雨的社交媒体内容。我们曾经谈到过关于中文世界当中,假新闻泛滥的问题。这一问题,将会随着这个社区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时间,被更加频繁的提起。
此前,加美必读曾经报道过在SARS时期的假新闻以及刻板印象。而在那个关于内容信息源的系列短片中,公益组织Historica Canada留下了值得每一个人铭记的金句:质疑你所听到的,看到的,和阅读到的。对那些争夺您注意力的信息持有批判思维。
Question what you see, hear and read. Think critically about the messages fighting for your attention.
相关报道:美国人抢购物资惊呆好市多员工:我现在很害怕上班!
北京时间3日消息,美国最大会员制仓储超市好市多(Costco)周一股价大涨近10%,除了受大盘涨势带动之外,去看看会员门在网上分享的照片就能知道个中原因了:对新冠病毒疫情的担忧正驱使美国人疯狂采购日用品!
这些照片大多由抢购物品的人群和已经空空如也的货架组成:
照片下的评论区内,有好市多员工感叹:“我们昨天卖光了卫生纸,这在好市多30多年历史上从未发生过。这是可怕的一天,想到今天还要上班我怕死了。”
有人感叹:“这特么是彻底的无政府状态!”
“超市贴出了告示,说他们卖光了卫生纸、纸巾和瓶装水。即使是这样,里面的人仍在囤积食物,饮料......几乎所有东西。人们在过道上走来走去,看到货架空空如也,人们装满了他们的手推车......这种超现实的恐慌性购买正在发生。”
一位Instgram用户上传了他拍下的一家好市多的告示,称他们的卫生纸已经卖光了。这位用户称:“我相信不久塔吉特和沃尔玛也将被抢购一空。”
华人疯狂囤米囤水囤卫生纸 老美不解:为何要抢?
武汉肺炎疫情疯狂传播。2月底,美国确诊病例一直上升,其中加州确诊人数最多。最近,南加州乃至全美华人(专题)密集的社区,突然出现抢购潮,但凡华人聚居的地方,都如临大敌,一夜之间备荒备战。而在抢购的华人人群中,似乎又以新移民(专题)比老移民多,“新新”移民又比新移民多。对此,老美十分不解,一位老美表示,他在美国生长50年,从70年代到现在,记忆中真不记得有过任何时候需要抢水抢粮,即便是发生区域性火灾、水灾、地震重大灾难,都不会担心没吃没喝。
华人聚居地现抢购潮 老美不解
2月底3月初,美国华人聚居地方出现抢购潮的新闻不时见诸于报。从大米到方便面,从食油到面粉,从瓶装水到卫生纸,从冷冻罐头肉类到狗粮猫粮,甚至枪枝和子弹。
有人在纽约(专题)一COSTCO分店拍到一名华人女子,一下子买了10大包面粉。据这名女子称,她本来要到华人超市买大米,去到时发现大米已经被人抢光了,于是马上转战COSTCO,把10大包面粉搬上购物车。
这次华人抢购潮中似乎有个特点:新移民比老移民多,而“新新”移民又比新移民多。
在加州还有一个特点,同样面对疫情,白人没在抢,拉丁裔没有,非裔也基本没有,甚至同是亚裔,其它族裔也比华人少。然而在圣盖博谷华人聚居城市好市多(Costco),食品和日常用品纷纷被掏空的同时,非华人社区的好市多却是仍如日常。
不过,在纽约地区的抢购人潮中,也偶尔看到白人的身影。当然,因为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消费模式有所不同。中国人讲究“新鲜”,习惯每天采购食材,美国人即习惯一周出去购物一次,每次就拉一大车食品、水、生活用品回家。在这次抢购潮中出现的白人身影,也很难分辨是“抢购”还是正常购买。
在华人密集社区城市的好市多,纷纷贴出“抱歉,我们的水和卫生纸统统卖光了”的同时,非华人社区的好市多的瓶装水和卫生纸却如常一样堆成小山,民众从容自如,生活有序。
上周末,橙县一家好市多也出现抢购风,工作人员在门口手举“水和手纸售罄”招牌,告知进门民众。
居住在美国东岸维州里士满的华人姜女士说,3月2日,她到当地一家COSTCO购物,鲜有的看到门口贴出一张告示,说消毒纸、消毒喷剂、大米、糖等物品只能限购5份。
姜女士还说,在她看告示的时候,一名白人女子也上前查看,面露十分不解的表情。姜女士说,她在当地生活了近20年,COSTCO商店除了偶尔在大风雪来临前贴出限购水的告示外,很少很少贴出限购通知。而现在里士满早已过了风雪季节,在这个时候贴出限购告示,让很多老美不解。
姜女士于是简单给身边的白人女士解释,疫情下,纽约华人聚居的地方,很多人抢购这些物资以致售罄。也许这个原因,我们这里的COSTCO也贴出限购告示……那位白人女士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不过姜女士进入COSTCO后,发现里面货架上的大米、水、糖等物品依然十分充足。
生活在同一块土地,华洋为何有如此大的区别?
华人“抢购” 心态大不同
为什么要抢?一位华人表示,武汉和中国的情况就是很好的例子。疫来如山倒,一旦出现大规模感染,即便在美国,也不排除封城封市,封城意味封商,现在不抢,等待何时?
也有华人认为,这次疫情肯定会造成物价上涨,现在囤点货没坏处。还有华人表示,他本来不想抢的,但通过社群看到周边华人朋友都在抢,“心里发生共振”,愈想愈慌,不由自主加入囤货行列。
老美不解:在美50年,即便大灾难从不担心没吃没喝
一位老美表示,“我倒是很奇怪为什么这几天都在抢”。这名老美在美国生活了50年,从70年代到现在,记忆中还真不记得有过任何时候需要抢水抢粮。他表示,即便是发生区域性火灾、水灾、地震重大灾难,他都不会担心没吃没喝。
一位参与过多次美国急难救援的红十字会老美也表示,按照美国长期惯例,一旦发生区域性重大灾难,美国政府会首先介入,保护当地基本民生物价,包括以往的各种天灾人祸。
一旦该地区宣布成为灾区,联邦政府不仅会马上协调控制物价,拨下专款,而且会紧急调配各地物资给予大力支援。另外,如果该地宣布成为灾区后,如果商店提高物价会被视为违法。美国历届政府对国际支援的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对国内灾区的鼎力救助则都是不遗余力。
抢与不抢 囤与不囤 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有关
其实,因此抢与不抢,囤与不囤,紧张与淡定,担心和放心,很大程度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以及过往的生活经验有关。也有很多在美国生活多年的老华人表示,自己一点也不担心在美国没吃没喝。
其中一名华人表示:“囤大米不是怕买不到大米,而是希望瘟疫来的时候,可以待在家里不用出门,这没什么不妥,何况米总是要吃的,多留一袋米在家又不影响什么。”
在纽约一超市刚提走两包白米的华人男子即表示,自己并非存货,他是因日前从外州回来,发现家中没米,才到附近杂货店购买,结果才发现白米断货。他表示,尽管了解大家的恐慌心态,但抢购食品没有必要吧?
更加有华人呼吁,这次你抢购、囤货都不是你的错,但如果你现在囤积的食物,发现以后吃不完,请不要拿回去退货。因为根据美国法律,即便未开封的食品,卖场接收退货之后,也需全部丢弃,非常浪费!
如果你这次买多了吃不完,请在食品未过期的情况下,捐赠给慈善机构或给需要的家庭,不要让别人看不起。因为每个人的面孔不仅仅代表你自己,也代表着你族裔的形象。
日本之后,美国人也把厕纸给抢空了…
万万没想到继日本抢空厕纸之后
迷之厕纸慌又轮到美国了一刚
先稍微回顾下上集的日本
前几天日本人是这么抢厕纸的
每个人这么抢哪个超市吃得消啊
于是纸巾货架就变成了这样
然后公共厕所里
厕纸的使用情况 就变成了这样
要么停止使用厕所
要么就把整卷厕纸给上锁了....
“……”
让我们来看看美国人是怎么抢的...
美国一COSTCO超市里
货架上的卫生纸全部被抢光
以至于超市贴出缺货告示致歉
货架能被一个不落的
一扫而空的原因 当然是...
每个人也这么一推车一推车的抢
同一片蓝天,同一波扫货群众
像极了之前的日本民众
(你们抢厕纸的时候也戴一戴口罩啊!!!)
真的 抢的太凶了
凶到网友都费解了
这次爆发的是新冠肺炎
不是新冠腚炎啊!!
还是说症状不一样?
我们是咳嗽,他们是拉稀?
有沙雕网友一语道破
这这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
安?之乱?!
当然了 抢厕纸的同时
大家也在抢食品饮用水和消毒用品
毫不意外也是一拖车一拖车的抢
字面意思:抢满一车
推特上一位密歇根的网友
晒出了自家地下室囤的物资
真的是壮观...叹为观止
这样的囤货力度下
超市的各类货架不可避免的被扫空...
各种限购断货...
如此空荡荡的COSTCO真是难得一见
洛杉矶一超市
前来囤货的顾客排队排到户外
COSTCO的入口也是大排长队
顺便一说
“抢厕纸潮流”还影响到了土澳
▼视频1分钟
由于抢厕纸的人太多
有COSTCO贴出告示
厕纸已经售完
25020年3月1日才能到新货
啊?还要等23000年啊?!
(完)
最近很多国内朋友关心,疫情之下,加美发生抢购潮,不但狂囤大米和面粉,还囤枪囤子弹。囤枪囤子弹属于谣言,昨天我们已经发布文章辟谣,具体可看:新冠疫情爆发后,美国老百姓真的急着囤枪囤子弹吗?
今天我们再来关心下粮食和蔬菜。先看两张图。
据《明报》加拿大版近日报道,在华人聚集的大多伦多地区万锦市,当地的Costco当中的大米、面粉等食品曾一度被人抢购一空。一时间,社区陷入了更大恐慌,在其他的华人与西人超市当中,抢购的视频也频频流入社交媒体当中。在视频当中,人们争先恐后,仿佛世界末日已经来临。《明报》的采访中提到,有市民看到朋友圈内疯转的抢购视频,将货架上的米全部买走,并且爬到货架上取米,令人感到不安。
紧接着,另一个图片在华人群也热传,很多人都看得笑出泪来。
一、为什么在美国加拿大不用抢粮食?
就在“囤货”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Costco等超市便表示,货物供应不会出现问题,而随后社交媒体当中的图片便显示,在抢货大军扫荡之后,Costo很快便再一次充满了大米和粮食,等待下一波扫货大军随时光临。您可以抱怨加拿大缺乏人口,您可以抱怨加拿大地广人稀,您可以抱怨加拿大没有人气,但是您如果抱怨或者担忧加拿大没有足够的食物,恐怕您生活在一个并非由事实所支撑的平行世界当中。
一位在加拿大的华人朋友调侃:
抢口罩还可以理解,抢粮食,是欺负人家Costco可以无限期免费退货吧?全球粮食产量2019年是27.15亿吨,中国的情况,有人估算一人一天需要一斤,差不多14亿人一天需要70万吨,全球70亿人一天需要385万吨,全年需要大概14亿吨。当然考虑到各种浪费,运输和贫富差距问题,饥饿问题在全球会长期存在,就像我们在中国看到的一样。但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粮食其实只是一个价格问题。身在北美各位华人同胞要是知道这个,会不会把大饥荒带来的习惯放一放呢?抢点优惠商品做代购靠谱多了。
华人民众抢购大米,有些人还跑到了货架上 来源:明报加东版
一些读者可能会有疑问,未雨绸缪是否应该被认定为一种优秀的品质?而这些抢购粮食的民众,实际上是在做出有利于家人的防范。可实际上,作为粮食大国的加拿大,出现“粮食短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根据加拿大农业部的数据,2018/19年度所有小麦产量预计为3110万吨,所有小麦出口量在2240万吨左右,三分之二以上的小麦用于出口。
此外,加拿大农副产品行业每年为国家贡献1100亿加元的产值,这一数字比世界三分之二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高。加拿大同时还是世界第五大食品出口国,有230万加拿大人受雇用于食品制造行业。自美国与欧盟之后,加拿大也是世界第三大肉类出口国。https://www.agr.gc.ca/eng/canadian-agri-food-sector/we-grow-a-lot-more-than-you-may-think/?id=1251899760841
再看美国。澎湃新闻报道,得益于优渥的自然地理条件,大型农场经营和机械化,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发达国家。虽然农业人口仅占2%,但是其粮食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5,玉米、大豆、小麦产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一和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和印度(据驻美国使馆经商参处公开信息),其中玉米和大豆产量全球占比超1/3。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2018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超过1440亿美元。
从产量上看,北美完全按不需要抢购粮食,完全可以敞开肚皮供应。
但还是有聪明的网友指出另一个担忧:有个问题你没考虑到,就是一旦一个地方成重灾区,运送粮食的卡车不愿意去了的时候会出现部分地区缺食物的现象,国外很难粮食统一调配吧。
还有网友说:有粮食真到用的时候你能买得到?反正我觉得囤积半年的物资是没错的。你有充足物资不代表关键时刻能买得到,口罩有得是,你去药店买看看好买不?
需要囤积半年的物资的说法,笔者无力反驳,这是一个智商问题。但我想说下,不需要太担心运粮食卡车的问题,北美主要通过火车在全境运送粮食。不同于国内,在北美,火车主要是运送货物的,而且北美还没修高铁,火车站往往位于市区中心。还有,读者朋友可以搜搜北美的火车轨道有多长。。。
二、华人圈中流传的信息为何总是演变为谣言?
抢购大米,这并不是此类事件第一次发生在海外华人社区当中。在此前的几周内,在大概率是同一批社区民众的努力下,加拿大和美国的医用口罩,以及对防止病毒毫无用处的工业口罩,乃至平日无人问津的洗手液均集体脱销。在这样的情况下,有计划粉刷自家墙壁,准备做些小装修的加拿大民众可能会感到疑惑:寒冬二月,为什么家家都开始了粉刷墙壁、装修新房。恐怕知道了事情真相的他们,会一时间无法接受,哭笑不得。
目前,加拿大的新冠确诊患者案例数量并不显著,但恐惧的气息已经在华人聚集的区域开始蔓延。此前,加拿大公共卫生部长海度曾建议,如果家中有人生病,家庭准备一周左右的食物。不过,众多公众号和小报并没有将部长原本的前半句话放在心上,在微信当中,流传更广泛的版本却成了:加拿大疫情或大爆发,卫生部长已经认了!华人疯狂抢购囤货!只可惜,在上面这样危人耸听的标题当中,除了华人抢购囤货之外,其他的部分都不算是真的。
加拿大万锦市costco被抢购一空的货架。来源:national post
卫生部长在说明囤积粮食问题时,原本提到的前提条件,是家中如果出现疑似病患,需要在家隔离的情况下,家庭应该准备好一周所有的,可以长期保存的食物。但这一前提条件在随后的媒体报道中被有意或者无意地漏掉。这滋生了随后出现超市抢购潮。
在这里,还需要提醒各位读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防控中心,以及加拿大卫生部的信息,在没有病症的情况下,佩戴医疗口罩对防止患病并没有显著的作用。请看到这句话的各位不要感到诧异,虽然在亚洲地区,佩戴口罩似乎成为了一种被人们默认的防疫方式。但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得到世界各地公共卫生专家的认可。
三、“如果那边的疫情失控了,就快回来吧”
眼前的一幕,不禁让人想起了2011年疯狂抢夺碘盐的中国民众。当时发生在日本福岛的事件,以及后来流传的“碘盐”能够防辐射,也成为了当时社交媒体上的一场闹剧。在后来,有人还拿着当时高价抢到的碘盐前往超市要求退货,这也成为了网民与社交媒体当中的笑料。九年过去,着实期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在加拿大和美国发生,试想如果华人排着长队从购货变成退货,这多么让老外看笑话。
要说起为何这样的抢货行为会出现在社区当中,在目前的社交媒体上,已经流传了许多个版本:有人说这是源于原本在短缺经济之下的惯性思维,有人说这就是一种人云亦云之下的拥挤恐慌。的确,即使在笔者的微信当中,也有不明真相的亲朋好友鼓励囤货。还有依旧留在中国的亲友扔下这样一句令人不知道如何回应的话:“如果那边的疫情失控了,就快回来吧。”
几万个病例的地区的人们,在担心几十个病例的地区是否会出现疫情失控的问题?我真是哭笑不得。
温哥华本拿比,排队结账的人流。
我们更加需要正视的,是目前听风就是雨的社交媒体内容。我们曾经谈到过关于中文世界当中,假新闻泛滥的问题。这一问题,将会随着这个社区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时间,被更加频繁的提起。
此前,加美必读曾经报道过在SARS时期的假新闻以及刻板印象。而在那个关于内容信息源的系列短片中,公益组织Historica Canada留下了值得每一个人铭记的金句:质疑你所听到的,看到的,和阅读到的。对那些争夺您注意力的信息持有批判思维。
Question what you see, hear and read. Think critically about the messages fighting for your attention.
相关报道:美国人抢购物资惊呆好市多员工:我现在很害怕上班!
北京时间3日消息,美国最大会员制仓储超市好市多(Costco)周一股价大涨近10%,除了受大盘涨势带动之外,去看看会员门在网上分享的照片就能知道个中原因了:对新冠病毒疫情的担忧正驱使美国人疯狂采购日用品!
这些照片大多由抢购物品的人群和已经空空如也的货架组成:
照片下的评论区内,有好市多员工感叹:“我们昨天卖光了卫生纸,这在好市多30多年历史上从未发生过。这是可怕的一天,想到今天还要上班我怕死了。”
有人感叹:“这特么是彻底的无政府状态!”
“超市贴出了告示,说他们卖光了卫生纸、纸巾和瓶装水。即使是这样,里面的人仍在囤积食物,饮料......几乎所有东西。人们在过道上走来走去,看到货架空空如也,人们装满了他们的手推车......这种超现实的恐慌性购买正在发生。”
一位Instgram用户上传了他拍下的一家好市多的告示,称他们的卫生纸已经卖光了。这位用户称:“我相信不久塔吉特和沃尔玛也将被抢购一空。”
华人疯狂囤米囤水囤卫生纸 老美不解:为何要抢?
武汉肺炎疫情疯狂传播。2月底,美国确诊病例一直上升,其中加州确诊人数最多。最近,南加州乃至全美华人(专题)密集的社区,突然出现抢购潮,但凡华人聚居的地方,都如临大敌,一夜之间备荒备战。而在抢购的华人人群中,似乎又以新移民(专题)比老移民多,“新新”移民又比新移民多。对此,老美十分不解,一位老美表示,他在美国生长50年,从70年代到现在,记忆中真不记得有过任何时候需要抢水抢粮,即便是发生区域性火灾、水灾、地震重大灾难,都不会担心没吃没喝。
华人聚居地现抢购潮 老美不解
2月底3月初,美国华人聚居地方出现抢购潮的新闻不时见诸于报。从大米到方便面,从食油到面粉,从瓶装水到卫生纸,从冷冻罐头肉类到狗粮猫粮,甚至枪枝和子弹。
有人在纽约(专题)一COSTCO分店拍到一名华人女子,一下子买了10大包面粉。据这名女子称,她本来要到华人超市买大米,去到时发现大米已经被人抢光了,于是马上转战COSTCO,把10大包面粉搬上购物车。
这次华人抢购潮中似乎有个特点:新移民比老移民多,而“新新”移民又比新移民多。
在加州还有一个特点,同样面对疫情,白人没在抢,拉丁裔没有,非裔也基本没有,甚至同是亚裔,其它族裔也比华人少。然而在圣盖博谷华人聚居城市好市多(Costco),食品和日常用品纷纷被掏空的同时,非华人社区的好市多却是仍如日常。
不过,在纽约地区的抢购人潮中,也偶尔看到白人的身影。当然,因为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消费模式有所不同。中国人讲究“新鲜”,习惯每天采购食材,美国人即习惯一周出去购物一次,每次就拉一大车食品、水、生活用品回家。在这次抢购潮中出现的白人身影,也很难分辨是“抢购”还是正常购买。
在华人密集社区城市的好市多,纷纷贴出“抱歉,我们的水和卫生纸统统卖光了”的同时,非华人社区的好市多的瓶装水和卫生纸却如常一样堆成小山,民众从容自如,生活有序。
上周末,橙县一家好市多也出现抢购风,工作人员在门口手举“水和手纸售罄”招牌,告知进门民众。
居住在美国东岸维州里士满的华人姜女士说,3月2日,她到当地一家COSTCO购物,鲜有的看到门口贴出一张告示,说消毒纸、消毒喷剂、大米、糖等物品只能限购5份。
姜女士还说,在她看告示的时候,一名白人女子也上前查看,面露十分不解的表情。姜女士说,她在当地生活了近20年,COSTCO商店除了偶尔在大风雪来临前贴出限购水的告示外,很少很少贴出限购通知。而现在里士满早已过了风雪季节,在这个时候贴出限购告示,让很多老美不解。
姜女士于是简单给身边的白人女士解释,疫情下,纽约华人聚居的地方,很多人抢购这些物资以致售罄。也许这个原因,我们这里的COSTCO也贴出限购告示……那位白人女士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不过姜女士进入COSTCO后,发现里面货架上的大米、水、糖等物品依然十分充足。
生活在同一块土地,华洋为何有如此大的区别?
华人“抢购” 心态大不同
为什么要抢?一位华人表示,武汉和中国的情况就是很好的例子。疫来如山倒,一旦出现大规模感染,即便在美国,也不排除封城封市,封城意味封商,现在不抢,等待何时?
也有华人认为,这次疫情肯定会造成物价上涨,现在囤点货没坏处。还有华人表示,他本来不想抢的,但通过社群看到周边华人朋友都在抢,“心里发生共振”,愈想愈慌,不由自主加入囤货行列。
老美不解:在美50年,即便大灾难从不担心没吃没喝
一位老美表示,“我倒是很奇怪为什么这几天都在抢”。这名老美在美国生活了50年,从70年代到现在,记忆中还真不记得有过任何时候需要抢水抢粮。他表示,即便是发生区域性火灾、水灾、地震重大灾难,他都不会担心没吃没喝。
一位参与过多次美国急难救援的红十字会老美也表示,按照美国长期惯例,一旦发生区域性重大灾难,美国政府会首先介入,保护当地基本民生物价,包括以往的各种天灾人祸。
一旦该地区宣布成为灾区,联邦政府不仅会马上协调控制物价,拨下专款,而且会紧急调配各地物资给予大力支援。另外,如果该地宣布成为灾区后,如果商店提高物价会被视为违法。美国历届政府对国际支援的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对国内灾区的鼎力救助则都是不遗余力。
抢与不抢 囤与不囤 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有关
其实,因此抢与不抢,囤与不囤,紧张与淡定,担心和放心,很大程度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以及过往的生活经验有关。也有很多在美国生活多年的老华人表示,自己一点也不担心在美国没吃没喝。
其中一名华人表示:“囤大米不是怕买不到大米,而是希望瘟疫来的时候,可以待在家里不用出门,这没什么不妥,何况米总是要吃的,多留一袋米在家又不影响什么。”
在纽约一超市刚提走两包白米的华人男子即表示,自己并非存货,他是因日前从外州回来,发现家中没米,才到附近杂货店购买,结果才发现白米断货。他表示,尽管了解大家的恐慌心态,但抢购食品没有必要吧?
更加有华人呼吁,这次你抢购、囤货都不是你的错,但如果你现在囤积的食物,发现以后吃不完,请不要拿回去退货。因为根据美国法律,即便未开封的食品,卖场接收退货之后,也需全部丢弃,非常浪费!
如果你这次买多了吃不完,请在食品未过期的情况下,捐赠给慈善机构或给需要的家庭,不要让别人看不起。因为每个人的面孔不仅仅代表你自己,也代表着你族裔的形象。
日本之后,美国人也把厕纸给抢空了…
万万没想到继日本抢空厕纸之后
迷之厕纸慌又轮到美国了一刚
先稍微回顾下上集的日本
前几天日本人是这么抢厕纸的
每个人这么抢哪个超市吃得消啊
于是纸巾货架就变成了这样
然后公共厕所里
厕纸的使用情况 就变成了这样
要么停止使用厕所
要么就把整卷厕纸给上锁了....
“……”
让我们来看看美国人是怎么抢的...
美国一COSTCO超市里
货架上的卫生纸全部被抢光
以至于超市贴出缺货告示致歉
货架能被一个不落的
一扫而空的原因 当然是...
每个人也这么一推车一推车的抢
同一片蓝天,同一波扫货群众
像极了之前的日本民众
(你们抢厕纸的时候也戴一戴口罩啊!!!)
真的 抢的太凶了
凶到网友都费解了
这次爆发的是新冠肺炎
不是新冠腚炎啊!!
还是说症状不一样?
我们是咳嗽,他们是拉稀?
有沙雕网友一语道破
这这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
安?之乱?!
当然了 抢厕纸的同时
大家也在抢食品饮用水和消毒用品
毫不意外也是一拖车一拖车的抢
字面意思:抢满一车
推特上一位密歇根的网友
晒出了自家地下室囤的物资
真的是壮观...叹为观止
这样的囤货力度下
超市的各类货架不可避免的被扫空...
各种限购断货...
如此空荡荡的COSTCO真是难得一见
洛杉矶一超市
前来囤货的顾客排队排到户外
COSTCO的入口也是大排长队
顺便一说
“抢厕纸潮流”还影响到了土澳
▼视频1分钟
由于抢厕纸的人太多
有COSTCO贴出告示
厕纸已经售完
25020年3月1日才能到新货
啊?还要等23000年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