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告世界!我国引力一号发射成功,全球首个载入史册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1月14日 8点55分 PT
  返回列表
88362 阅读
34 评论
罗马博识

海上又传来好消息?2024年一开局,我国就喜讯连连。

先是80000吨福建舰首次公开亮相,向美方宣示我国仅用10年时间,就有了一艘装备顶尖电磁弹射器的高吨位航母。而日前,在山东海域附近,我国更成功发射全球运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顺利将三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火箭发射并非在陆地深处,而是选择海面船体上,同时固体燃料发动机也是典型的洲际导弹动力方式。

有专家分析,这不仅意味着我国将可以随时随地发射卫星、导弹,也再一次明着告诉世界:“中国技术已经更上层楼”!

01 创造多项纪录,“引力一号”牛在哪里?

我国近日成功发射的火箭,名为“引力一号”,在它创造的多项纪录中最值得点赞的,莫过于迄今为止——全球最大固体运载、全球第一款芯级与助推力全固体运载火箭。根据资料细节透露,高达405吨的起飞重量,更是相当于2枚俄罗斯“萨尔马特”洲际导弹。

同样作为非国家运营的商业型火箭,人们很容易联想到马斯克的SpaceX星舰,并且发现我国“引力一号”600吨的起飞助推力远不如前者宣称的7590吨。

但事实上,马斯克的星舰全箭发动方式是由39台液体发动机捆绑、组合而成的,其中最大的推动力不过才285吨,充其量就是一个没成功的组装货而已。而我国固体单箭助推力,目前已经达到世界之最。

除了海上发射与固体燃料强强组合、全面领先世界的推动运力,“引力一号”甚至支持百公斤级卫星“一箭30星”发射,设计具备24小时快速应急发射能力。如此迅速、规模化的优越性,既丰富了我国运载火箭型谱,更将先进技术主动权再次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谁掌握了先进技术,无疑就拥有了话语权。此前,在被欧美视为统治区的尖端生科领域,基于端粒研究理论衍生的“生理年龄检测”技术,不仅以高价收割出境体验的国人,甚至被一些机构挟持,借此叫卖未经证实的衰老干预物质。

而后数年间,国内对端粒学说加紧研究。先是钟南山院士根据其计算得出“人类最长寿命可以达到120岁”的准确结论,而后一项名为“时光尺”的老衰检测工具,更是建立了最大的60000+端粒样本数据库,让国人真正实现对机体老化的“分子级认知”。

02 大国技术再崛起,向欧美释放什么信号?

从工业军事、到民用生物领域,过去近十年,中国的技术崛起之路不可不谓之曲折艰难,亦不可不谓之全面多彩。成绩喜人的同时,也向欧美释放了一些更强硬的信号。

“测试中心达产后,将实现年产20发运载火箭的能力,形成一站式海上发射服务体系”,根据“引力一号”生产企业首席运营官魏凯介绍,未来有望5公里内实现全箭总装、测试及发射全流程,甚至一艘船一周就能完成一次发射任务。

这也意味着,我国商业火箭运营并非只是技术性试水,而是瞄准规模化、产业链的高度进行筹备。同时,它也极有可能像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一样,成为国家经济另一大高技术附加值的增长点。毕竟,能造火箭的国家本就不多。

这并非盲目自信。登录上述“时光尺”老衰检测预约官网发现,其不仅在被欧美生科企的唱衰声中实现TRF与qFISH的黄金标准手法全方位检测,超越硅谷科技大佬布莱恩每年花重金享用的PCR技术,甚至率先建立了领先全球的“五维衰老评估”体系。

基于上述衰老评估体系,除了最受关注的端粒检测机制外,诸如代谢、炎性与免疫、细胞、以及器官等更全面的老化机制,也已助力国人提前掌握机体局部老衰,及时跟踪健康风险。

“不但知道身体哪里老得更快,也明白该从哪里开始干预了”,根据一位在“时光尺”官网预约老衰检测服务的曾先生透露,国内相关服务产业化发展,已有超越海外的趋势。

一条条搭载着先进技术的产业链,似乎正在经济崛起层面,成为与欧美分庭抗礼的底气。

03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大国势不可挡

“但凡我的祖国取得一点点进步,我都非常欣慰”

近些年,我国从空间站、火星车、货运飞船,到万米载人深潜船、10万吨半潜船,不断实现稳扎稳打的技术攻克,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除了大国重器,过去在工程、工艺、技术等13大领域、摘下的156项工业明珠,更是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开启了下一个新时代,奠定了居功至伟的基础。

而回看此次“引力一号”火箭的成功发射,不仅向世界再一次证明了中国的实力,向欧美释放我国经济崛起的强硬决心,更向亿万国人传递“大国势不可挡”的重要信心!

h
hntil
1 楼
我们灯塔忙着全民搞基吸毒变性零元购拥枪自保呢
同小桌学
2 楼
中国军人是难不倒的。你火箭用液体,我把它换成水,你用固体,我就把它换成三合土。
j
jeffinvade
3 楼
"我国固体单箭助推力,目前已经达到世界之最。" 我国“引力一号”600吨的起飞助推力,是一个芯级和四个固体助推器合力提供的 NASA的太空发射系统火箭的固体助推器,每根助推器重725.7吨,能产生1632.9吨的推力
N
Noia
4 楼
有本事也绑二三十个自研的发动机呀,恐怕发出去就收不回来吧。何必酸人家马斯克,人家也没跟你比。
E
Ewq123ewq
5 楼
大国重器又射了,又高潮了 [1评]
斯文的地主
6 楼
要感恩中国共产党! . 解放台湾倒计时! 海外华人华侨支持中国共产党! . .
正中世界
7 楼
越来越好的中国和人民!
媚眼瞟瞟
8 楼
又短又粗, 像鸡巴。 [1评]
正中世界
9 楼
你老母又在你耳边念叨了
h
hugenage
10 楼
🐮👍
南方兔儿爷
11 楼
突然觉得理解了中国人的信仰,不是神不是超自然,是即使没有看到未来的先烈们宁愿牺牲自己也相信现在的中国一定可以做到。
那就好好生活
12 楼
当心小偷
灯塔路
13 楼
世界和平 感谢中国 人类文明 感谢华夏 加油 地球人
j
jhhking
14 楼
落后技术发展到极致也还是落后技术。 火枪时代的弓箭,ipod时代的cd,智能手机时代的翻盖……
c
cxy1223
15 楼
这个能说明中国的洲际导弹的水平。
y
yuanfangzhi
16 楼
怎么说的呢?习近平花大把的钱搞这些东西?而他却从不关心民生?国家面子是有了,但老百姓看不起病有啥用? 如果你把“全民医疗”先解决了?我双手支持你搞这些。
魔王
17 楼
固体燃料主要是军事价值大,可以24小时待命随时发射洲际导弹
z
zlr
18 楼
美国搞火箭民营,是怕失败(失败了是民营企业失败)。 中国搞火箭民营,是让民营企业来挖国家队的工程师,技工。。。来分国家队的资源
a
anywho
19 楼
詐騙𡷊支台巴只會搞所謂的以皿煮為幌子、河漂屍遍河、貪腐橫行的詐騙選舉
L
LLC
20 楼
狗屁,不能载人,不能载精密仪器,极难控制。就是一枚导弹而已
金川
21 楼
NASA的SLS是靠5段组合起来才实现的1600吨推力,这个是整体式固体运载火箭,单段就实现了600吨。
爷来也
22 楼
低调低调再低调。
c
ccdb99
23 楼
同样作为非国家运营的商业型火箭,人们很容易联想到马斯克的SpaceX星舰,并且发现我国“引力一号”600吨的起飞助推力远不如前者宣称的7590吨。 但事实上,马斯克的星舰全箭发动方式是由39台液体发动机捆绑、组合而成的,其中最大的推动力不过才285吨,充其量就是一个没成功的组装货而已。而我国固体单箭助推力,目前已经达到世界之最。 反中狗杂种刚刚舔完洋屁眼儿,喊那口屎比中国的饭都好吃🤣🤣🤣
j
jeffinvade
24 楼
…….串联和并联的区别不明白?
基地老二
25 楼
想法,无人核动力空天母舰,
l
las
26 楼
人家说是固體呀,不是液體越傻逼会中文吗? [2评]
j
jeffinvade
27 楼
……..SLS的助推器是航天飞机的改造的,是固体火箭
j
jeffinvade
28 楼
航天飞机固体燃料助推器曾经是最强的固体火箭,如今是sls
开心小黃人
29 楼
确实越来越厉害了
E
Edmondon
30 楼
这个SB罗马剥蚀搬罗马去吧,别他妈得丢人现眼,千万别用中文
b
bluej
31 楼
又是遥遥领先啊。
t
targer
32 楼
如果能把包子绑在火箭上发射进太空,那才是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巨大的贡献。
r
rry
33 楼
马斯克的SPACE X 虽推力巨大,但一连失败两次,航天员怎敢坐SPACE X 上月球。
郑长仁
34 楼
肯定是又偷了美帝们都没有的新技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