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赛道上墙火了!不过你还真不能怪刹车片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4月12日 7点18分 PT
  返回列表
77557 阅读
20 评论
差评

这张小米 SU7 的赛道 “ 不雅照 ” ,大伙儿都看到了吧?

这下,小米赛道上墙的事是彻底火了。

事情是这样的。

前几天,一位汽车 UP @ 堂主撩车,在天马赛道测试小米的时候,突然刹不住车,直接飞出赛道,一发上墙。

这一幕,恰好被边上的哥们拍下,直接发到网上,一时间全网沸腾,。

有人说是堂主不会开赛道,也有人说小米刹车不行,总之不管米粉还是米黑,全员都开始吃瓜。

不过,小米官方的动作也是很快啊,立马在《 小米 SU7 答网友问( 第十二集 ) 》里作出回应。

直言:不建议下赛道!

下面它也解释了原因,简单说就是,小米 SU7 的刹车片用的是 NAO 材料,虽然在普通刹车里用的算好的了,但它还是一般的民用刹车片,处理不了赛道工况。

你要说这事儿,堂主其实也知道,算是赛道圈的常识,一般原厂配置的民用车在赛道上跑几圈玩玩还行,你拿它刷圈,就……

不过车手嘛,有时候总是过于自信。

最后,甚至感觉到刹车不妙了,他都还是想再冲一冲。

在堂主发视频前,其实就有消息透露出来,所以大伙儿都在猜事故的原因是啥。

有人推测是因为刹车热衰减,也有人说是刹车油沸腾,还有说是线控刹车没有脚感变化,导致误判。

结果堂主今天自己回应了,说以上都不是,原因是刹车片彻底磨没了。

说白了就是,民用刹车片不够耐用,上不了赛道。

要知道,赛道用的刹车和民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民用要求舒适、静谧,而赛用则是耐热、抗造,二者往往不可兼得。

首先,刹车的原理是通过刹车片和刹车盘的摩擦,让车轮减速,所以刹车片和刹车盘都是消耗品,就算平时正常开, 3-5 万公里也要换刹车片, 7 万公里左右要换刹车盘。

赛道对刹车的磨损就更严重,更别说,它还是个电车,车身更重,惯性大,刹车的力度也需要更大。

像堂主这次,咔咔刷五个飞行圈,小米这刹车片就彻底报废了。

赛用刹车片如果极限去跑,大概要 2-3 千公里才会坏,但如果平常开,就压根不用考虑这件事。

此外,刹车的过程也容易积攒热量,知道摩擦生热不?

在赛道上,你的每一次过弯基本都要地板刹踩到底了,虽然一两次没什么问题,但不停踩就会持续过热,因为赛道的减速点远比你想象的多。

大伙儿可以看看天马的这个俯视图,一圈足足 13 个弯,全程几乎是刹车油门轮回踩。

这时候如果温度较高,刹车片和刹车盘表面上的分子会快速运动,从而变得光滑,导致摩擦力骤然下降,当超过一个临界点,刹车就会在瞬间失控,这就是刹车热衰减。

咱们正常开车,刹车瞬间的温度通常在 110 ° C 左右,就算是急刹车,也就到 150 ° C 。

所以一般民用刹车片的极限,是在 300 ° C 左右,如果热量只是一瞬间的话,这个数值还可以更高,你放心,正常开是不可能开出刹车失灵的。

你要真开出来了,那也没机会找我麻烦了。

但是在赛道上,民用刹车片就吃不消了。

根据刹车片的摩擦系数,温度去到 200-400 ° C 都是小意思,所以赛用刹车片,通常可以长时间在 550 ° C 的高温下保持稳定,甚至 1000 ° C 都没事。

而为了实现这些能力,最关键的就是选取刹车材料。

要打造一款赛道专用的刹车片,主要是需要较高的耐热性,一般金属含量越多,越容易导热,耐热性就越好,所以真正的赛道级刹车片,往往是要掺点金属的,但金属的噪音会比较大,就价格相对便宜。

除此之外还有陶瓷类刹车片,可以在没有掺金属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较高的耐热性和耐磨能力,而且噪音更小,只不过价格会贵点。

当然,如果你愿意多花点钱,还可以选择碳纤维或者碳陶材料,这种材料简直逆天,是天生的赛道装备,不仅耐热、强度高,整体质量也会更轻,不过缺点也有,不管低速还是高速,都可能吱吱作响,平常开肯定不舒适。

毕竟普通人买车,谁用碳陶啊

反观民用刹车片,通常会选择有机纤维、低金属,这些更便宜、更安静的材料。

比如说小米 SU7 的 NAO ,本意是 None Asbestos Organic ,也就是无石棉的有机材料,它们通常会更安静,而且更便宜。

但这不意味着在刹车制动效果上, NAO 就要比碳陶材料更差。

相较而言, NAO 的制动性能总体比较稳定,而碳陶往往是在高温状态下才能保持较好的制动效果,在低温反而不太行。你要是在普通道路上用起来,可能还不如 NAO 。

所以民用车用 NAO 是完全合理的。

只不过 NAO 的耐热性和耐磨性都不如赛用刹车皮,你要拿 NAO 去刷圈,那两三圈下来基本就歇菜了。

另外,刹车盘也是一个道理,在材料上主要分为铸铁盘和碳陶盘两种,跑赛道最好就用碳陶,和碳陶刹车片组一对耐热效果更佳,相对铸铁盘,重量还可以减 20 公斤。

除此之外,赛用的刹车盘还会用内部中空的通风盘,或者周边打孔的打孔盘,来提高散热。

所以啊,赛道刹车与民用刹车就像底盘的软硬,它俩根本就不是一个思路,并不只是价格高低的问题。

也正是因此,原厂配置一般不会给民用车配赛道级的刹车。

当然民用车想上赛道,也不是不可以,只要要注意跑完一圈飞行圈后多来几圈散热圈,或者在发现刹车脚感不对之后,立即停下。

除了刹车皮,这次还有一个争议比较多的设计,就是小米 SU7 搭载的博世 DPB+ESP 10.0 全解耦线控刹车方案。

这套线控刹车的方案,显然是对动能回收和智驾有很大帮助的。

但它也有个问题,就是可能让你的刹车脚感变得 “ 不真实 ” ,以至于在刹车片磨完或过热之后,都感受不到异常。

这一点我们去武义赛道刷圈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感受。

所以在赛道行驶时,车手就有可能会因为脚感没有差异,对刹车情况产生误判。

不过除了脚感,驾驶员还能根据加速度的变化,感受到刹车效果的强弱,而且刹车过热的时候仪表也会有提示,你真拿去赛用,稍微谨慎点,在出事前还是能反应过来的。

但脖子哥还是希望小米把这套方案,再多优化优化。毕竟圈速这么快的车,留着这么个遗憾多不好啊。

总之,关于这次米车上墙的事,有些争论其实没啥意义。

毕竟 SU7 虽然能算是性能车,但它绝大多数情况下也就是在城市道路里跑跑。要是为了赛道性能,给你配了又贵又吵的赛用刹车,反而会有更多人闹意见。

相信在坐的各位,咱大部分人都不会把赛道性能当作买车时首要考虑的点吧。

如果你真心热爱赛道,那与其纠结原厂刹车皮,不如多想想怎么改装更好。

就算咱预算不多,也可以买便宜的国产件嘛……毕竟咱国产改装件,现在有一个算一个,也挺牛逼的了。

智取其乳
1 楼
大哥你能活下来已经是个奇迹了。这是拿活人做撞车实验啊我去 [1评]
琪爷
2 楼
人家雷军都说了 大家别拿放大镜看小米汽车
金川
3 楼
问题的关键难道不是为什么这博主之前在赛道测过不下5种国产家用电动车和若干合资车,偏偏到小米就出事了? [1评]
y
yuba
4 楼
呵呵🤭
s
sbnygsss
5 楼
这什么逻辑?虽然刹车片有问题,但是你还活着呢,所以别抱怨了?
k
kelela
6 楼
我估计之前家用车马力都没小米大,包括重量
g
gign
7 楼
还真以为是保时捷了,二十几万的车成本上肯定有保留的地方
那就好好生活
8 楼
如果你真心热爱赛道,那与其纠结原厂刹车皮,不如多想想怎么改装更好。
w
wang68p2003
9 楼
这小米气囊还挺管用。应该是涨粉的广告。
p
pumaking0614
10 楼
能測出問題不是挺好的嘛? 雖然情況比較極端 就看看小米打算怎麽處理這個問題了
不好笑
11 楼
雷不死的破烂玩意最好拿去阿3那低价卖,然后被罚到光屁股。
大67
12 楼
那个真是气囊么。。。
Q
Quaker
13 楼
付驾位无人气囊是不是不应该弹出啊啊
白萝卜
14 楼
居然还只有人信,四到六万公里寿命的刹车片,15天刹完,平均一天刹正常人3000公里的量。除了赛道没干别的啊。
g
gescan
15 楼
你个傻逼雷军不是对标特斯拉吗?特斯拉能下赛道,你就不行?你不是遥遥领先吗?中共国造的工业垃圾,吹牛逼吹打发了,傻逼了吧。
j
jordangoodwjz
16 楼
这下看堂主咋个说 ;)
g
greentee
17 楼
我也在想,这车是新的,司机也不可能天天赛道吧。这么快就磨损完了,还是刹车片丢失了?
p
praxair001
18 楼
别拿放大镜看小米汽车,也别闭着眼夸小米!
俺样
19 楼
写这么长一篇文章,不是为了普及刹车片基础工作原理吧?洗地就洗地呗,毕竟赛道上处车祸,很正常。另外,刹车片真磨没了,踩刹车的时候是会有刺耳的摩擦警报声的。就如同转向灯坏了一个的话,剩下那一个闪灭的频率会变快一些,来告诉驾驶员该检查灯泡了一样。造车、不是一堆零件凑齐了跑那么简单。
c
cxy1223
20 楼
特斯拉也不能下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