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买是中国的损失?加拿大“天坑”拿什么填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6月26日 5点42分 PT
  返回列表
59410 阅读
54 评论
瞭望智库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由于中国自去年以来对进口自加拿大的油菜籽实施“限制措施”,加拿大“到目前为止损失逾50亿加元”。

对此,加拿大国内业界呈现两种论调:

加拿大相关行业协会、企业和种植大户多次表示“希望中国高抬贵手”,也多次呼吁联邦政府“设法解决问题”;

另一派则称“欧盟市场仍有很大潜力可挖”“中国不买是中国的损失”。

6月11日,加拿大农业专业网站“AGRICENSUS”援引《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CASDE)指出,中国预计在截至2020年9月的当前销售年度中,植物油作物进口量增加47万吨至835万吨,增幅6%,而国内油菜籽产量预计减少46万吨至507万吨,加拿大“并非没有机会”。

到底谁说的有理?

加拿大的油菜籽离得开中国吗?

中加贸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文丨陶短房 旅加学者

1

到底是谁的损失?

加拿大是全球油菜籽生产和出口大国,全国有多达4.3万个农场以种植油菜籽为主,其中,2.3万个集中在萨斯喀彻温省,约2万个集中在临近的曼尼托巴省,每年油菜籽产业总值高达42亿加元(约合218.3亿元人民币)左右,是上述两个农业大省的经济支柱之一。

加拿大是全球油菜籽生产和出口大国,中国从加拿大进口的双低油菜籽(菜籽中芥酸含量在3%以下)曾达到500万吨/年的惊人水平。

根据加拿大农业专业网站“AGRICENSUS”的数据,过去两年间,中国每年进口200万吨油菜籽,加拿大占其中40%-50%份额。在“加中油菜籽贸易出现问题”之前,中国从加拿大进口的双低油菜籽(菜籽中芥酸含量在3%以下)曾达到500万吨/年的惊人水平。

2019年4月,加拿大最大的谷物加工商理查森国际有限公司(Richardson International Ltd)指出,2018年(加中油菜籽贸易出现问题前的最后一年),油菜类产品对华出口价值超过40亿加元(约合207.9亿元人民币),占加拿大对华出口总额15%以上,其中油菜籽27亿加元(约合140.3亿元人民币),对加拿大农业、工业和更广阔的经济领域意义重大。

加拿大曼尼托巴省,一株双低油菜籽植物接近开花期。

加拿大农业部今年5月中旬数据显示,2019-2020贸易年头八个月,欧盟跃居加拿大双低油菜籽第二大买家,总采购量高达139万吨,是上年同期的5倍有余,而日本则以146万吨高居第一,中国同期进口116万吨,已下滑至第三位。

在一些官方和业内分析里,仍然充斥着乐观情绪,称“中国不买是中国的损失”。

北美谷物市场分析师、来自油菜籽生产大省萨斯喀彻温省的特纳(Brennan Turner)坚信,“中国增加在其他国家的油菜籽进口,会导致国际市场油菜籽供应缺口,并将其他国家的需求驱赶到加拿大这边”,并相信“欧盟市场仍有很大潜力可挖”,他坚持认为“2020年1月双低油菜籽价格已见底”,未来“随着欧盟需求的增加,情况将越来越好”。

2019年3月6日,在北京一家超市的货架上摆放着由加拿大最大的谷物加工商——理查森国际有限公司生产的菜籽油。

加拿大油料作物市场分析专家肖恩·普拉特(Sean Pratt)近期多次发表分析文章,称“加拿大农民最好选择将油菜籽卖给美国人,因为美国人出价比中国人更高”,他还对市场上认为“欧盟市场潜力挖掘殆尽”的论调进行了驳斥,认为“这是危言耸听”。

更有人说服大家相信“中国自己也绷不住”:尽管设置重重限制,但2020年3月,中国从加拿大进口了36.78万吨双低油菜籽,这个数字差不多是2019-2020贸易年月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

2

欧洲市场能替代中国吗?

然而,更多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抬高加拿大输华双低油菜籽门槛,为加拿大油菜籽产业刨出了逾300万吨/年的“天坑”,如此“天坑”,单靠中国市场以外的“闪转腾挪”是难以补平的。

2019年7月23日,加拿大西部的一处农田油菜花盛开。

肖恩·普拉特所“驳斥”的“危言耸听”,实际上主要来自美国农业部5月中旬的一份报告。这份报告预计,2020-2021年欧盟油菜籽/菜籽油进口量将仅增加20万吨,达到600万吨,远远低于某些加拿大分析师及加拿大联邦农业部的预期。而且,这增加的20万吨需求,很可能会被性价比更高的乌克兰油菜籽所填补,加拿大将难有所得。

利夫菲尔德商品研究(LeftField Commodity Research)分析师德利格(Jon Dryger)认为,美国农业部的上述分析是有根据的。

与中国情况不同,近年来,欧洲油菜籽进口量之所以激增,源于欧盟“新能源政策”强制性要求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化石能源消费,这使得人造柴油需求量大增,而欧洲人造柴油的最大宗原料正是菜籽油(占比39%,欧盟进口油菜籽中80%用于人造柴油生产)。

经过起步阶段的疯涨,欧盟人造柴油的消费增长曲线本已走缓,突如其来的新冠(COVID-19)肺炎疫情令整个欧盟成品油消费量骤降,据欧盟方面数据,2020年3、4两个月,欧盟人造柴油产量下降了50%-60%。

尽管德利格等人认为“未来不会一直这么糟”,2020年欧盟人造柴油需求下降“应该在15%左右”,但是,鉴于新冠肺炎疫情“二次传播”威胁增大,餐厅对菜籽油的需求量也会大幅下滑,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欧盟对进口油菜籽需求的增长——至少不可能再来个“八倍有余”。

今年稍早时候,加拿大统计局(StatsCan)曾预计,2020年全加油菜籽播种面积将达到2060万英亩。

2019年7月23日,一位加拿大农民开车经过盛开的油菜田,加拿大的油菜籽种植主要集中在萨斯喀彻温省和曼尼托巴省。

但是,即便持乐观预估的特纳等人也承认,“越来越多市场人士和专业人士”认为,这样的指标“在加中油菜籽争端僵持不下的情况下”,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如果勉强推动实现,只能是“自己砸自己的盘子”,导致市场上双低油菜籽价格暴跌,从而令加拿大从种植户到贸易商的一连串油菜籽业者,遭遇更为惨重的损失。

3

加拿大人的“两端态度”

事实上,中国没有全面叫停加拿大对华油菜籽出口,而是以技术理由封停了加拿大对华双低油菜籽出口的“大户”。

2019年4月12日,一位加拿大阿尔伯塔(Alberta)省从事油菜籽种植的农民巡查油菜籽存储仓。

2019年3月5日,加拿大最大的谷物加工商——理查森国际有限公司,被宣布吊销对华油菜籽出口许可证(GMO);26日,嘉能可(Glencore)旗下农业分支企业、总部位于加拿大最大的油菜籽产地——萨斯喀彻温省省会里贾纳的威特发(Viterra Inc)被中国海关总署网站公布吊销对华油菜籽出口许可证;4月2日,加拿大联邦农业部长毕博(Marie-Claude Bibeau)称,收到“更多类似的吊销许可证通知”。

理查森CEO沃森(Curt Vossen)称,中国有关机构先向加拿大出口商发放违规通知,随后宣布“暂停”该出口商相关产品的入境许可。

2019年4月12日,一位加拿大阿尔伯塔(Alberta)省的农民检查存储仓存储的油菜籽。

2019年4月2日,加拿大第二大油菜籽产地——曼尼托巴省省会温尼伯市的《温尼伯自由新闻报》刊出社论,指出加拿大第一个品牌油菜籽品种就是号称“油菜之父”的曼尼托巴科学家斯特凡松(Baldur R. Stefansson)注册的。

油菜籽和菜油产业是该省的骄傲和经济基础,2017年该省油菜籽和油菜产品出口创汇17亿加元(约合88.4亿元人民币)。“如果曼尼托巴人对油菜籽出口遇阻表现出恐慌和沮丧,那理由只有一个——’关心则乱’。出现问题不是生产者的责任,而是政治家们的责任——但付出代价的却是油菜农户和企业”。

2018年2月12日,加拿大曼尼托巴省一处育种中心培育的油菜籽苗。

自那时起直至现在,加拿大油菜籽委员会(Canola Council of Canada)、萨斯喀彻温省双低油菜籽开发委员会(SCDC),以及萨斯喀彻温省和曼尼托巴省农业厅就不断向加联邦政府和农业部施压,要求“妥善解决加中油菜籽纠纷”“确保加拿大业者利益”。

加拿大联邦政府层面,包括总理杜鲁多(Justin Trudeau)、前国际贸易及多元化部长卡尔(Jim Carr)等都承诺“积极沟通”“尽快解决”,但一年多过去,加中间的油菜籽纠纷显然既没有“解决”,更谈不上“尽快”。

实际上,即便呼吁“重视中国市场”“积极解决问题”,在事件发生之初,加拿大方面仍抱持“两端态度”。

2018年2月12日,加拿大曼尼托巴省一处育种中心技术人员正在转移培育的油菜籽植株。

以曼尼托巴省农业厅长艾希勒(Ralph Eichler)为例,他一方面承认“中国市场举足轻重”“毕竟这是个年进口加拿大油菜籽500万吨的大市场”,另一方面又坚信这是个“政治手段”,相信“我们的产品无可替代,中国人就算走了也会再回来”。

4

油菜籽只是“一斑”

事实证明,“我们的产品无可替代”之类的自信,似乎有些过于托大了。

加拿大对华多项大宗农副产品出口,如三文鱼、软木、谷物,其中也包括油菜籽和菜籽油,原本就是不同程度上作为“其他市场的替代”才打开局面的,一旦消费习惯和进口渠道发生根本性变化,再扭转回来的难度很大。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一度热火朝天的加中贸易,许多曾经的“热门”不同程度地“遇冷”,油菜籽只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2019年11月1日,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农业冬季博览会上,一位观众在观察油菜籽样品。

2019年6月25日,因为从加拿大肉类产品中检到瘦肉精等饲料添加剂残留超标,中国暂停从加拿大进口肉类,经过努力沟通,到11月5日才恢复进口。

据加拿大肉类委员会(CMC)估计,中国暂停进口加拿大猪肉的行为,给加拿大造成近1亿加元(约合5.2亿元人民币)的直接财政损失,总损失则可能高达3亿-5亿加元(约合15.6亿-26亿元人民币),并导致大量就业机会流失,和一系列扩张产能的徒劳无功。

2020年6月16日,加拿大联邦商务部发言人尼伦(Ryan Nearing)称,加方在6月9日收到16个来自中国关于加拿大输华软木、硬木等原木产品“不合格通知”。

同日稍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证实,“近期相关口岸海关在进口加拿大原木中检出天牛、小蠹等活体检疫性林木害虫”,“中方为防范这些害虫传入,按照中国相关检疫法律法规,对相关原木进行了除害处理”。

尽管加拿大联邦商务部表示,“目前加拿大与中国间木材产品贸易尚未受到影响”,但正如许多观察家所指出的,油菜籽、肉类等产品在被“冻结”之前,都经历过收到中方“不合格通知”的阶段,因此担心加拿大对华原木出口步其后尘,也绝非杞人忧天。

加拿大是一个以资源出口为主的国家,农林产品和石油天然气类产品并列为该国两大经济支柱。随着国际油价的下跌,品质低、成本高的加拿大石油类产品出口正面临巨大困境,如果农林类大宗产品的出口再因中国这个举足轻重大买家市场份额的流失,导致重大损失,后果可想而知。

5

“纯技术原因”客观存在

在理查森等多家油菜籽企业对华出口被叫停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阿斯珀商学院教授拉尔森(Paul Larson)指责中国“借题发挥向加拿大施压”。

前加拿大驻华大使、一贯主张“对华只有施压施压施压”的赵朴(Guy Saint-Jacques)则扬言加拿大应“联络欧美盟友共同制裁中国”,甚至提出诸如“驱逐在加拿大训练的中国冬奥选手”之类让大多数加拿大观察家瞠目结舌的“高论”。

但更多人,尤其专业机构和业内人士承认,“纯技术原因”是客观存在的。

正如理查森事件发生后一些业内人士所指出的,自2016年以来中国一直抱怨加拿大油菜籽中含有杂草种子。早在2016年加拿大《环球邮报》就报道过此事,而针对理查森输华油菜籽“杂草种子超标”的中国海关正式通告,也是早在2018年底就发出的。

造成这种“技术原因”的根本症结,在于中加油菜籽生产方式的巨大差异。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一位农民采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

加拿大是“大农业”,采用全机械化、全自动化的方式收割和打包,在杂质控制等方面很难契合中国以“小块、劳动力密集”为特色的油菜籽质检标准,对此加拿大方面长期以来并未足够重视,甚至争议发生后也未正视这一客观矛盾的存在,更未采取积极、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其实,从中国海关对理查森发出正式警告到吊销许可证,期间经历了3个多月,而从中方发出非正式抱怨至正式警告,则经历了两三年时间。

然而,加拿大联邦、省两级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销售商,在“冻结”许可证前却一直显得漫不经心,直到“见了真章”才有所行动。

6

猪肉方案能解决问题吗?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冻结”中,肉类是唯一曾被全面“叫停”、又在数月后全面“解冻”的加拿大输华大宗农副产品,可以说,中加贸易间的“肉类纠纷”至少在目前已不复存在。

2019年6月26日,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处养猪场。

加拿大肉类委员会(CMC)、加拿大猪肉商联合会(CPC)这两个和肉类供销直接挂钩的行业组织,从一开始就反复呼吁“就事论事”。他们指出,突如其来的“猪肉危机”最根本的症结是“技术性”的。

北美猪肉普遍含有俗称“瘦肉精”的莱克多巴胺成分,这种成分在加拿大是合法的饲料添加剂,而在中国则已被列入限制成分。“瘦肉精超标”问题多次困扰中加肉类贸易,中国海关发现,一些加拿大出口商居然伪造兽医健康证明,试图蒙混过关。

2019年2月12日,加拿大多伦多,一名屠夫转运猪肉。

因此,在长达3个月的“冻结期”内,他们不论与中方协商,还是和加拿大联邦政府有关部门沟通,都一直坚持“就事论事”的主基调。

不仅如此,在肉类纠纷斡旋过程中,当时“新官上任”的加拿大驻华大使鲍达民(Dominic Barton)、联邦农业部长毕博(Marie-Claude Bibeau)和联邦商业部长卡尔(Jim Carr)也采取了类似方略,取得了一定效果。

在“肉类输华问题”解决后,CMC负责人怀特(Chris White)将之归功为“三大要素”,即“新任加拿大驻华大使的有效努力,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在技术层面解决了中方担心,以及CMC的积极作为”。

“瘦肉精超标”问题多次困扰中加肉类贸易。

当时加拿大最大的全国性报纸《环球邮报》》援引一位知情加拿大政府高级官员的说法,CFIA向中国海关官员提供了一份详细整改方案,这份方案足以确保不再发生假冒出口证明的问题。

许多有识之士一再指出,面对诸如“油菜籽难题”之类,效仿“猪肉危机”的“就事论事、相向而行、坦诚友好”解决模式,事态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动辄“上纲上线”“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能人为将原本就已经很浑的水搅得更浑。

当然,“就事论事”只能治标,在更多战略性政治、外交“大题目”上相向而行,恢复曾经拥有的互信、互谅,让近年来因“大题目”干扰而陷入冰点以下的双边贸易“气候”重新回归“小阳春”,才是最终治本之道。

m
mrp
1 楼
俩在说对口相声(狗粮版)
s
sisizhe
2 楼
下面狗狗好多。汪的快高潮了,哈哈哈哈
j
jxxy1234
3 楼
狗杂碎纷纷表示洋屎很香甜
g
gajah88
4 楼
傻逼文章,马来西亚、印尼一大推棕榈油选择
a
anywho
5 楼
台灣省地溝油聞名日本,日本新聞有報導賤狗,
p
push
6 楼
傻逼狗粮,你加麻大爸爸抓了一个人,损失几十亿美元和两个公民,换来蓬佩奥一句,我们和加拿大盟友站在一起,哈哈哈
移动硬盘
7 楼
中国不买美国老大的东西就要被制裁,要买大豆小麦龙虾各种东西几千万亿的贸易协议,中国人自己抗疫都要上街摆摊,谁卖豆腐吃得起龙虾啊!损失就损失呗。。。
C
Cuisiner
8 楼
中国是外汇吃紧,别找理由好吗?
陷疯稻谷
9 楼
你这是歇斯底里症,得治啊
看疯狗吵架
10 楼
这事主要看中国,市场是当权者掌握,愿不愿意为坚持一些主权问题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还有缺口也的确巨大,不在这买也要重新投资开发别的市场~ 一时可以,一直这样当权利益集团也绷不住,估计小孟的事一结束又重新开始了~ 欧美也知道中共做法,所以一再触犯你的底线也不当回事~~ 愤青屁民讲话没用~~
郑长仁
11 楼
全世界都出现生产力过剩,主动权在买家手里。
t
tenvis
12 楼
就一拥有“傲人价值观”的资源国
F
FromDowntown
13 楼
萨省一共才一百多万人,居然两万个油菜籽农场。
R
Ray_brisbane
14 楼
腾出加拿大和澳洲市场。 去买老美的。 不要让现象蒙蔽本质。 还有一个是,永远站在市场那边。市场确定了生产厂家。
月下偷心人
15 楼
来了一队五毛
A
Aeer
16 楼
各种数据都证明了。中国人都是反复循环吃地沟油的。
f
fatmeat
17 楼
作为中国大陆人, 大家吃地沟油也不买大家拿的菜油。 顶!!!
曾祖爷爷
18 楼
老百姓都靠摆地摊赚钱了,还吃个什么进口菜籽油啊
s
sakuyo
19 楼
你妈被肏得块高潮了。傻逼!
z
zhucelebiming
20 楼
伪造证明?多么熟悉的名词?以前外国总说中国造假?然后自己造假?说中国抄袭?现在呢?tweetFacebook带头抄,呵呵
g
gajah88
21 楼
满嘴谎言、傻逼小便、傻文章,现在印马正愁棕榈油怎样扩大市场呢!
w
wjb2009
22 楼
俄罗斯有相同的环境可以大量种植,加上美国柬埔寨巴西阿根廷等国潜力也不小
g
givetome
23 楼
加拿大是为米国干的华为公主。米国人又不给好处,坑了加拿大
S
Sydneyguai
24 楼
切断加拿大,切断澳大利亚,省下钱来使劲的买美国货,中共舔美的姿势很像狗粮。
v
vanpig
25 楼
这也不买那也不买自己也不种继续生产挨风,之前某人说的吃树皮裤腰带不是空穴来风
乱世淫僧
26 楼
加拿大人节奏很慢很慢很慢……不死到临头不悔改的类型.....
乱世淫僧
27 楼
文章说了买乌克兰的替代,价格更低品质更好,中文看不懂?
M
Mnwang
28 楼
你以为都跟你一样?跟哈巴狗似的
狗馒头
29 楼
: 少他妈提中国人民群众,我们中国老百姓和走狗没有半点关系
30 楼
加拿大准备吃土吧 看看你美国爹会不会管你 当然它也可能比你线死
m
msft.ora
31 楼
留着自己慢慢吃吧 垃圾
t
targer
32 楼
中科院的院士的成果证明在墙国地沟油可以循环使用1000次,五毛狗只能喝循环10000次以上的。
k
kaikaikai1984
33 楼
上次好像对台湾也这么说?没想到限制自由行后台湾经济反而增长了,人才以及公司回归,没了大陆游客也防住了新冠
l
lier
34 楼
=================================== 呵呵,从没听说卖粮食的饿死的。 中国人民有志气,宁死不吃狗粮。给国人点赞。
b
billgatetan
35 楼
加拿大这只美国贱狗,一定要狠狠的打,让它知道做美国的贱国是没有好下场的
j
justice8
36 楼
把加拿大人起诉、和印度挑起边境冲突、报复澳洲不断升级、海警船撞沉越南渔船、滋扰马来西亚海上采油、连续65天在钓鱼岛毗邻区航行引起日本抗议、频派军机侵犯台湾、在香港强推国安法,和美国就更不用说了,杨洁篪和蓬佩奥在夏威夷全面谈崩,失去美国给的最后机会。国内则是北京爆发疫情、南方严重洪灾、三峡告急,东北粮区蝗灾,民不聊生连李克强都喊出重返地摊经济......危机深重却与全世界为敌,想起那句话:上帝要让它灭亡,必先让它疯狂!中共覆灭,指日可待矣!抓紧时间脱离它,寻找光明!
j
justice8
37 楼
中共国现在只能用市场、订单来利诱,说白了就是让别人放弃良知和道义,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愿再与魔鬼做交易,更何况中共国经济也不行了,别人都在撤离它的市场、重新布局,与中共国脱钩。中共到这时还以为自己的市场如何如何呢,不知抛弃它的大时代已经来临。
j
justice8
38 楼
中共讲到报复别人时经常会在市场和产品上玩来玩去,说到不买对方产品,就说自己的市场如何重要,没了它就不行了。但转脸讲到自己的产品时,又说如果它不出口,别人就没办法,就要急了。这时它不说如果它不进口别人的产品,它也会急。举例说吧,它说如果它不出口给美国稀土,美国就抓狂,但讲到美国的大豆呢,它又说如果它不买,美国就要急。反正它永远是赢的,难道美国就一定要买它的稀土(早储存了20年的量,且还有其它国家提供,自己也有丰富稀土矿,为了环保一直未开采,宁愿进口),而中国就不像美国需要稀土那样需要美国的大豆?加拿大这个事也是一样。
l
liwuwei
39 楼
流氓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文化的流氓。。你说的这些,我私下也会说,但是不在网络上说,有时候争论时,一定要赢的一方,其实是已经没东西可以输了。。我就问你,中国政府怎么你了,你要这样?
l
liwuwei
40 楼
你仔细观察,你说的这些正好反应了,虽然外交上处于强硬,但是坚守了把事情全面爆发的底线,习和毛不一样,刚中带揉,换老毛事件就全面爆发了。。。至于说经济问题,中国人民的确很坚韧,我觉得能抗过去,美国人民就不行了,肯定上街打砸抢。灾害的话,其实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人口,这种事其实年年都有。
l
liwuwei
41 楼
地摊经济,就是消化掉本来要出口的产能而已,摆滩不是要做顾客生意,是做摊主生意。
l
liwuwei
42 楼
我个人还是看好中国的未来,要是说毛病,每个国家都会被宣传的跟地狱一样,但是每个国家又都有一群人生活的挺开心的。比如加拿大,被宣传的如何如何,人家一群几十上百亿资产的人都住的好好的,你一个月几千块的怕个鸟。说中国怎么水深火热,人家14亿人民一大堆该吃吃,该喝喝的,人家都过不下去了?所以说,庸人自扰,反而被新媒体做了一波营业。
l
liwuwei
43 楼
讲这些有的没的,都没鸡巴用,讲点实在的利益,就是哪里好赚钱,哪里有机会,这些才需要画重点。加拿大就适合一些养生有心脏病的人,赚点钱也没那么难,车房老婆大自然都会有,竞争少不需要太努力,适合没有背景和远大理想的人,一年一年过的很快,也不会发生什么事,很多地方10年20年一点变化都没有。中国就两极化,没背景没资本放不下脸的,基本都要饿死,毕竟竞争太激烈了,14亿人在一起竞争,弱肉强食,但是的确实有机会,适合那种爱刺激爱冒险的,每天都有事情发生,精彩的很。
l
liwuwei
44 楼
所以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一动一静,分散投资,一边投资公司,一边投资不动产。去中国奋斗,回加拿大休息。
l
liwuwei
45 楼
即不会被加拿大熬死,跟时代脱节。又不会被中国清场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