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的城堡不是童话的城堡,而是他自我的城堡 文/河岸 《人物》那篇刷屏的《马原的城堡》看得很难受。文章写得极好,克制、平静的叙述下我能感受到作者的不平和不安。写的好的文章我都特别注意看作者,我看到作者署名是“罗兰”。 作家马原和他的妻子李小花,儿子马格居住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南糯山一座自己修建的城堡。2022年六月一日,正是儿童节,13岁的男孩马格突发心脏病倒地,因居住地离医院太远(救护车一个小时后才到),没有及时抢救过来,不幸去世。一周后,马原在朋友圈说:“马格没出任何意外,没有任何痛苦。是上天突然接走他。” 文章看完后,我有两个最强烈的感受。第一就是偏执、无知、对科学的抵制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大家都知道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的故事。他在做肾和泌尿系统的CAT检查时查出胰腺癌,医生建议他马上动手术,但是他对现代医学持怀疑态度,觉得自己通过调理、饮食可以去除癌魔,一直拖到9个月后才同意做手术,但已经太晚了。而马原的事情更甚,因为他认知的偏差,最后付出的代价却是他孩子的生命。 跟据人物的报道,搬到南糯山后,小花发现马格不时会心跳得很快,小花想带孩子去医院检查,马原不同意。他觉得可以用『掩耳盗铃』、『视而不见』和『自欺欺人』来面对疾病。之所以选择不治,就是因为这些东西治也治不好。治不好的病,干嘛要费那些神呢。「治不好」,是因为马原觉得心脏不能动。 《人物》截图 是真的治不好还是马原太无知太偏执? “马原的大儿子马大湾发现了弟弟的异样,带他去医院检查,诊断为心脏二尖瓣膜闭锁不全,需要做微创手术。” 心脏二尖瓣膜闭锁不全是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瓣膜病,动个微创手术就能治好,但马原却坚持不让儿子动手术。“或许是对待肺部肿瘤的经验给了马原信心,他再一次反对带马格去检查、手术。小花和朋友们轮番劝说,马原的态度始终很坚定:心脏怎么能动?不能动的除了心脏,还有脑。”马原还执意不肯搬到低海拔的景洪市,那样的话,至少孩子发病救护车会快点到来,或许孩子还有救。 他的执迷不悟,付出的代价是他自己孩子的性命。这个孩子本来可以不死的。 “2008年,马原查出肺部长了一个6公分多大小的肿瘤,做穿刺显示「未见癌细胞」”,他选择放弃治疗,搬到海南。他幸运地康复了,或许就是他自己成功的经验,让他在儿子的事情上坚持己见。命运的陷阱,又有谁能说得清楚?从这个意义上说,或许不能把马格的死完全归于马原的无知和偏执,真的就是命吧,命运的每一次馈赠后面都是有伏笔的。 但他对于孩子,对于妻子强烈的控制还是让人不吐不快。这是我看这篇文章第二个强烈的感受。 真正爱一个人是要给他自由,爱一个人的最基本就是尊重这个人,而真正的尊重就是尊重他自己的意愿,尊重他的生命权。 马原不让孩子正常上学,自己在家里教他。马格喜欢学校,“马格对小花表达过,自己想上学,上学有玩伴。马格经常抱着篮球在家门口拦一辆路过的车,坐到山脚下的学校找同学打球。”其实,这个岁数的孩子,上学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找到同龄的玩伴,孩子需要友谊,需要社交,这些,马原都给不了他。但马原要马格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他要把自己打造的童话城堡强加给马格。他觉得马格不需要读书去做什么律师,医生,将来写作,做茶农就行了。但马格说他这辈子都不想当茶农,太辛苦了。 而小花在这个家里又有多少发言权?“马格心率超过130次/分钟,她想带孩子去检查,马原不同意”,“她提出带马格去海拔较低的景洪市区住,那样孩子的心脏可能会舒服些,马原不同意”。“他喜欢的那些东西,都是别人做出来给他喜欢的。欣赏和美都是要代价的。长久付出代价的小花觉得太累了。她想下山到市区,过城市生活,但马原一直不同意。”她一直都在妥协,在服从。一个活得太累太苦,没有自我没有话语权的女人,这是我从这篇文章里读出来的。 马原这种有强烈控制欲的人周围其实也不少,程度不同而已。这样的人,总是以自己的意愿为上。这样的人,做他的朋友你感受不到,但如果是和他是有亲密关系的,比如说伴侣,比如说孩子,那么就会深受其害。而很多时候,这些的控制是以“爱”的面目出现的。看看周围多少父母的托词是为你好。马原自己喜欢的山居生活,未必也是他的孩子和妻子喜欢的。并不是反对这种不同于主流生活的桃花源生活,而是觉得他应该给孩子选择权,让孩子去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让孩子来做出选择,尊重孩子的意愿,也尊重他妻子的意愿。 溯源而上,有控制欲的人的本源就是自私。说是爱孩子,其实爱的是自己。马原说的这段话可能是无意识的,但却是他内心真实的流露:“有时候看到马格的遗物,我也会掉眼泪,但我难过的是那么好的孩子以后不能陪我了,仅仅是这件事。他去了没有烦恼,没有苦恼的地方,不在我们这个充满不幸的世界里。他走了我不难过,我难过的就是他不能再陪伴我。”他伤心的不过是孩子不能再陪伴他了。孩子不过是他情感表达的需要,是能给他陪伴给他快乐的工具。他自始至终落脚点都是他自己。 马原是有才华,但才华不能成为他免于被指责的盾牌。我和许多人一样,从这篇文章里看到马原的偏执和自我,我相信《人物》这篇报道是给他看过后才发出来的。很显然,他没有意识到这些是什么大问题,这才是最可悲的地方。偏执盲信的人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甚至是孩子的死,都不能让他意识到这一点。 其实《人物》的这篇报道很公允了,这位记者是带着善意来写这篇文章的,至少它让我了解到马原过往写作和经商的经历是如何一点点影响他的性格,他自己生病,以及在西藏的经历和对神灵的敬畏如何影响到他对孩子生病不治的决定。但了解不等于认同。 许多人说他已经够可怜了,再这样指责咒骂他多么缺乏人性和同情心。这话也没错,属于政治正确的一类。我相信许多责骂马原的人也是同情马原的,但更同情不应该死去的马格,同情活得行尸走肉痛苦得想要出家的小花。既然他接受采访,文章也是公开发表,公众就有发表自己观点的自由。咒骂他自然是不对,但是公正客观的分析这个事情倒是很有必要,因为周围饱受强烈控制欲之害的孩子和女性实在太多了。如果读者的愤怒和指责能敲醒马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对他自己,对他的妻子李小花,倒不失为一件幸事。 图源网络 同时,这样的悲剧也是给那些控制欲强的父母和伴侣提个醒,放手吧,不要总是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优先权,爱你的孩子,你的家人,就是给他们自由,给他们选择。 卡夫卡的《城堡》马原一定读过,K奔波得筋疲力竭,至死也未能进入城堡。马原修筑在南糯山的那座城堡,不是一座童话的城堡,而是他自己精神的枷锁,他穷其一生,也没能走出他自我的城堡。 或许这一次,那个有着明亮眼睛的孩子的死能够让他走出来。
马原的城堡不是童话的城堡,而是他自我的城堡
文/河岸
《人物》那篇刷屏的《马原的城堡》看得很难受。文章写得极好,克制、平静的叙述下我能感受到作者的不平和不安。写的好的文章我都特别注意看作者,我看到作者署名是“罗兰”。
作家马原和他的妻子李小花,儿子马格居住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南糯山一座自己修建的城堡。2022年六月一日,正是儿童节,13岁的男孩马格突发心脏病倒地,因居住地离医院太远(救护车一个小时后才到),没有及时抢救过来,不幸去世。一周后,马原在朋友圈说:“马格没出任何意外,没有任何痛苦。是上天突然接走他。”
文章看完后,我有两个最强烈的感受。第一就是偏执、无知、对科学的抵制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大家都知道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的故事。他在做肾和泌尿系统的CAT检查时查出胰腺癌,医生建议他马上动手术,但是他对现代医学持怀疑态度,觉得自己通过调理、饮食可以去除癌魔,一直拖到9个月后才同意做手术,但已经太晚了。而马原的事情更甚,因为他认知的偏差,最后付出的代价却是他孩子的生命。
跟据人物的报道,搬到南糯山后,小花发现马格不时会心跳得很快,小花想带孩子去医院检查,马原不同意。他觉得可以用『掩耳盗铃』、『视而不见』和『自欺欺人』来面对疾病。之所以选择不治,就是因为这些东西治也治不好。治不好的病,干嘛要费那些神呢。「治不好」,是因为马原觉得心脏不能动。
《人物》截图
是真的治不好还是马原太无知太偏执?
“马原的大儿子马大湾发现了弟弟的异样,带他去医院检查,诊断为心脏二尖瓣膜闭锁不全,需要做微创手术。” 心脏二尖瓣膜闭锁不全是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瓣膜病,动个微创手术就能治好,但马原却坚持不让儿子动手术。“或许是对待肺部肿瘤的经验给了马原信心,他再一次反对带马格去检查、手术。小花和朋友们轮番劝说,马原的态度始终很坚定:心脏怎么能动?不能动的除了心脏,还有脑。”马原还执意不肯搬到低海拔的景洪市,那样的话,至少孩子发病救护车会快点到来,或许孩子还有救。
他的执迷不悟,付出的代价是他自己孩子的性命。这个孩子本来可以不死的。
“2008年,马原查出肺部长了一个6公分多大小的肿瘤,做穿刺显示「未见癌细胞」”,他选择放弃治疗,搬到海南。他幸运地康复了,或许就是他自己成功的经验,让他在儿子的事情上坚持己见。命运的陷阱,又有谁能说得清楚?从这个意义上说,或许不能把马格的死完全归于马原的无知和偏执,真的就是命吧,命运的每一次馈赠后面都是有伏笔的。
但他对于孩子,对于妻子强烈的控制还是让人不吐不快。这是我看这篇文章第二个强烈的感受。
真正爱一个人是要给他自由,爱一个人的最基本就是尊重这个人,而真正的尊重就是尊重他自己的意愿,尊重他的生命权。
马原不让孩子正常上学,自己在家里教他。马格喜欢学校,“马格对小花表达过,自己想上学,上学有玩伴。马格经常抱着篮球在家门口拦一辆路过的车,坐到山脚下的学校找同学打球。”其实,这个岁数的孩子,上学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找到同龄的玩伴,孩子需要友谊,需要社交,这些,马原都给不了他。但马原要马格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他要把自己打造的童话城堡强加给马格。他觉得马格不需要读书去做什么律师,医生,将来写作,做茶农就行了。但马格说他这辈子都不想当茶农,太辛苦了。
而小花在这个家里又有多少发言权?“马格心率超过130次/分钟,她想带孩子去检查,马原不同意”,“她提出带马格去海拔较低的景洪市区住,那样孩子的心脏可能会舒服些,马原不同意”。“他喜欢的那些东西,都是别人做出来给他喜欢的。欣赏和美都是要代价的。长久付出代价的小花觉得太累了。她想下山到市区,过城市生活,但马原一直不同意。”她一直都在妥协,在服从。一个活得太累太苦,没有自我没有话语权的女人,这是我从这篇文章里读出来的。
马原这种有强烈控制欲的人周围其实也不少,程度不同而已。这样的人,总是以自己的意愿为上。这样的人,做他的朋友你感受不到,但如果是和他是有亲密关系的,比如说伴侣,比如说孩子,那么就会深受其害。而很多时候,这些的控制是以“爱”的面目出现的。看看周围多少父母的托词是为你好。马原自己喜欢的山居生活,未必也是他的孩子和妻子喜欢的。并不是反对这种不同于主流生活的桃花源生活,而是觉得他应该给孩子选择权,让孩子去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让孩子来做出选择,尊重孩子的意愿,也尊重他妻子的意愿。
溯源而上,有控制欲的人的本源就是自私。说是爱孩子,其实爱的是自己。马原说的这段话可能是无意识的,但却是他内心真实的流露:“有时候看到马格的遗物,我也会掉眼泪,但我难过的是那么好的孩子以后不能陪我了,仅仅是这件事。他去了没有烦恼,没有苦恼的地方,不在我们这个充满不幸的世界里。他走了我不难过,我难过的就是他不能再陪伴我。”他伤心的不过是孩子不能再陪伴他了。孩子不过是他情感表达的需要,是能给他陪伴给他快乐的工具。他自始至终落脚点都是他自己。
马原是有才华,但才华不能成为他免于被指责的盾牌。我和许多人一样,从这篇文章里看到马原的偏执和自我,我相信《人物》这篇报道是给他看过后才发出来的。很显然,他没有意识到这些是什么大问题,这才是最可悲的地方。偏执盲信的人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甚至是孩子的死,都不能让他意识到这一点。
其实《人物》的这篇报道很公允了,这位记者是带着善意来写这篇文章的,至少它让我了解到马原过往写作和经商的经历是如何一点点影响他的性格,他自己生病,以及在西藏的经历和对神灵的敬畏如何影响到他对孩子生病不治的决定。但了解不等于认同。
许多人说他已经够可怜了,再这样指责咒骂他多么缺乏人性和同情心。这话也没错,属于政治正确的一类。我相信许多责骂马原的人也是同情马原的,但更同情不应该死去的马格,同情活得行尸走肉痛苦得想要出家的小花。既然他接受采访,文章也是公开发表,公众就有发表自己观点的自由。咒骂他自然是不对,但是公正客观的分析这个事情倒是很有必要,因为周围饱受强烈控制欲之害的孩子和女性实在太多了。如果读者的愤怒和指责能敲醒马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对他自己,对他的妻子李小花,倒不失为一件幸事。
图源网络
同时,这样的悲剧也是给那些控制欲强的父母和伴侣提个醒,放手吧,不要总是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优先权,爱你的孩子,你的家人,就是给他们自由,给他们选择。
卡夫卡的《城堡》马原一定读过,K奔波得筋疲力竭,至死也未能进入城堡。马原修筑在南糯山的那座城堡,不是一座童话的城堡,而是他自己精神的枷锁,他穷其一生,也没能走出他自我的城堡。
或许这一次,那个有着明亮眼睛的孩子的死能够让他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