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中国6月经济企稳回升,下半年将有望保持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7月14日 11点10分 PT
  返回列表
75404 阅读
48 评论
观察者网

7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上半年经济形势媒体吹风会。

发言人金贤东介绍,近期,上半年及二季度经济数据正在陆续发布,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今天吹风会的主题包括3个方面:一是二季度及上半年宏观经济和重点地区经济运行情况;二是保障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有关情况;三是价格形势及走势。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司长袁达介绍,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国内疫情反弹、乌克兰危机等超预期因素冲击影响陡然增加,经济运行在3月下旬到5月中旬出现波动。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力有效推进,重点区域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稳经济政策效应逐步释放,6月份经济实现较快企稳回升。

从产业运行看,夏粮再获丰收,工业、服务业明显好转。夏粮总产量2948亿斤,增产29亿斤。工业运行在经历了4月份的短暂下降后,5月份重回正增长,6月份生产继续加快,全国统调发电量同比增长4%,明显快于上月;制造业PMI为50.2%,比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服务业经营好转,6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3%,比上月回升7.2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上升5.8个百分点至61%。

从市场需求看,投资、出口带动作用明显,居民消费持续回升。从投资先行指标看,前5个月新开工项目数同比增长26.1%,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23.3%。近期又新增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8000亿元,创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3000亿元,项目建设保障力度加大,投资关键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外贸增速有所加快,6月份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14.3%、22%、4.8%,增速比上月分别加快4.7个、6.7个、2个百分点。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居民消费稳步恢复,端午节期间市场消费明显回暖,网络零售较快增长,6月份全国电影票房比上月大幅增长1.7倍。

从重点地区看,积极变化不断增多,经济大盘保持稳定。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专项督查的12个省份,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2/3,目前看大多数省份保持正增长、增速有望快于全国,比如福建、山东、湖北、湖南等省份较好发挥支撑拉动作用。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好于全国整体水平,江西、重庆、贵州、甘肃、宁夏等省份经济保持较快增势。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的省份经济明显好转,上海、吉林等地区企业更是“铆足了劲”,加速回补前期“缺口”,上海重点企业用电量是去年同期的1倍多。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省份,在采矿业及部分原材料行业生产较快增长等因素带动下,经济增速明显高于全国水平。

从经济走势看,稳经济各项政策进一步落地见效,下半年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回升势头。面对内外部阶段性、突发性因素冲击,我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企稳回升,展现出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这充分说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宏观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下半年经济有望继续回升、运行在合理区间。

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金贤东: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媒体吹风会。回首刚刚过去的上半年经济运行轨迹,前2个月我国经济开局良好,3月下旬受疫情反弹和乌克兰危机等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下行压力陡然增大。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经济要稳住、疫情要防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实施稳经济大盘各项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5月下旬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持续企稳回升,积极因素不断增多。

近期,上半年及二季度经济数据正在陆续发布,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为积极回应媒体等方面对经济形势有关问题的关切,今天我们举办吹风会,解读有关情况,回答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天吹风会的主题包括3个方面:一是二季度及上半年宏观经济和重点地区经济运行情况;二是保障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有关情况;三是价格形势及走势。围绕这3个方面,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司长袁达先生、运行局局长李云卿先生、价格司司长万劲松先生、产业司副司长霍福鹏先生、高技术司副司长赵志丹先生、经贸司副司长张国华先生,共同出席今天的吹风会,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欢迎媒体记者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媒体。

新华社记者:今年以来,疫情反复、外部环境超预期变化给中国经济带来较大冲击影响,请问如何评价二季度以来的中国经济形势以及下一步走势?各地区特别是重点省份经济恢复发展态势如何?

袁达: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国内疫情反弹、乌克兰危机等超预期因素冲击影响陡然增加,经济运行在3月下旬到5月中旬出现波动。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力有效推进,重点区域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稳经济政策效应逐步释放,6月份经济实现较快企稳回升。

从产业运行看,夏粮再获丰收,工业、服务业明显好转。夏粮总产量2948亿斤,增产29亿斤。工业运行在经历了4月份的短暂下降后,5月份重回正增长,6月份生产继续加快,全国统调发电量同比增长4%,明显快于上月;制造业PMI为50.2%,比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服务业经营好转,6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3%,比上月回升7.2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上升5.8个百分点至61%。

从市场需求看,投资、出口带动作用明显,居民消费持续回升。从投资先行指标看,前5个月新开工项目数同比增长26.1%,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23.3%。近期又新增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8000亿元,创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3000亿元,项目建设保障力度加大,投资关键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外贸增速有所加快,6月份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14.3%、22%、4.8%,增速比上月分别加快4.7个、6.7个、2个百分点。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居民消费稳步恢复,端午节期间市场消费明显回暖,网络零售较快增长,6月份全国电影票房比上月大幅增长1.7倍。

从重点地区看,积极变化不断增多,经济大盘保持稳定。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专项督查的12个省份,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2/3,目前看大多数省份保持正增长、增速有望快于全国,比如福建、山东、湖北、湖南等省份较好发挥支撑拉动作用。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好于全国整体水平,江西、重庆、贵州、甘肃、宁夏等省份经济保持较快增势。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的省份经济明显好转,上海、吉林等地区企业更是“铆足了劲”,加速回补前期“缺口”,上海重点企业用电量是去年同期的1倍多。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省份,在采矿业及部分原材料行业生产较快增长等因素带动下,经济增速明显高于全国水平。

从经济走势看,稳经济各项政策进一步落地见效,下半年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回升势头。面对内外部阶段性、突发性因素冲击,我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企稳回升,展现出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这充分说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宏观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下半年经济有望继续回升、运行在合理区间。

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入夏以来全国持续升温,各地也在加速复工达产,对电力等能源需求攀升。请问今年围绕能源安全稳定供应采取了哪些措施?能源迎峰度夏保障情况如何?

李云卿: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对于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至关重要。今年以来能源供需总体平稳,受重点行业用电增长、气温升高等因素影响,入夏以来全国日发电量快速攀升,7月13日全国调度发电量达到278.54亿千瓦时,最高调度负荷达到12.22亿千瓦,均创历史新高,用能需求明显回升。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有关方面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综合协调,强化调度平衡,狠抓措施落实,全力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

一是持续提升资源保障能力。组织各产煤省区在确保安全清洁高效利用的前提下积极挖掘增产潜力,有效释放先进产能。1-5月,全国煤炭产量18.1亿吨,同比增长10.4%,6月份以来保持较高产量水平。进一步提升发电能力,截至目前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4.4亿千瓦,煤电非计划停运和出力受阻规模降至多年来最低水平,燃气发电顶峰出力明显增加。油气增储上产成效显著,1-5月全国原油产量8569万吨,同比增长4.1%;天然气产量92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

二是多措并举强化供需衔接。组织开展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和履约监管,确保电煤稳定供应和价格平稳。统筹做好运力安排,运输平稳有序,上半年国铁电煤运输6.9亿吨,同比增长9.1%。目前,统调电厂存煤1.7亿吨,同比增加近6000万吨,可用26天。逐企制定成品油增产保供方案,组织供气企业和各地基本完成全年和供暖季合同签订,为持续稳定供应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优化电网调度,多发水电减少电煤消耗,保持核电安全满发,促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多发满发、能用尽用。1-5月,全国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2.4%,远高于近12年7.6%的平均增速。大力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目前第一批项目已开工超过9500万千瓦。

四是加快推进能源储备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储煤设施建设,稳步提升存煤能力,保障高峰期用煤需求。加强油气储备能力建设,做好生产运行调度,保障成品油供应充足稳定、天然气供需平稳,目前地下储气库已完成全年注气计划进度的60%。大力推动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鼓励发展新型储能设施。

通过综合采取上述措施,能源保障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入夏以来能源供应总体平稳有序,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下一步,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持续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紧扣保供稳价目标,抓好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做好能源保供各项工作,确保迎峰度夏能源供应安全稳定,确保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中国日报记者:上半年,美欧等主要经济体通胀居高不下,请问我国物价形势如何?

万劲松:今年以来,国际能源、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美欧等主要经济体通胀居高不下,最近几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达到8%以上,创近40年或有纪录以来新高,昨晚美国发布的6月份CPI涨幅更是高达9.1%,再创新高。而我国物价持续运行在合理区间,上半年CPI平均上涨1.7%,涨幅明显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与国际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稳物价工作。今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加强粮食、煤炭等重要商品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以国内保供稳价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有力地保障了物价基本稳定。粮食等重要民生商品方面,全力稳定粮食生产,加强调控稳定生猪产能,强化蔬菜产销衔接,千方百计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乌克兰危机以来,我国食品价格平均上涨1.4%左右,远低于美欧国家7.5%—9.5%的涨幅。能源方面,我国持续加大煤炭增产增供力度,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通过稳煤价来稳电价、稳定用能成本,居民用电、用气价格始终保持基本稳定。而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居民用电、用气价格大幅上涨,比如5月份欧元区电力价格同比上涨30%左右、燃气价格同比涨幅高达50%左右。

总的看,上半年稳物价工作成绩来之不易,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也反映出我国重要民生商品、重点大宗商品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保供稳价工作体系更加健全。

中国证券报记者:请问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如何?我们知道,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较快,是工业经济运行的一个亮点,能否重点介绍一下汽车产业运行的有关情况?

霍福鹏:感谢您对工业经济的关注。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今年以来,受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工业经济平稳增长面临新的挑战。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委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努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一是着力加强政策供给。经国务院同意,我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聚焦解决企业普遍面临的困难问题,推出18项政策措施。文件出台后,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围绕财政税费、金融信贷、保供稳价、投资外资外贸、用地用能和环境等方面,不断细化实化政策举措,加快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二是指导地方抓好落实。指导各地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实际出台实施方案,千方百计稳定大企业生产经营、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活力、稳定传统产业外需市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市场信心、提振发展预期。目前,31个省份均已出台振作工业经济运行的综合性政策文件。

三是推动企业复工达产。认真落实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针对部分区域、部分企业阶段性停工停产的新问题新挑战,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态势的调度分析,着力打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卡点,协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复工达产,努力保持疫情防控中制造业企业和工业园区生产经营秩序,尽量减少疫情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在各地方、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工业稳增长系列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据我们向重点地区初步了解,工业生产、投资、预期均趋于改善,工业经济总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为下半年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特别是您刚才提到的汽车产业,产销量在上半年也实现了较快恢复。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49.9万辆与250.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9.7%和34.4%,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3.8%。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211.7万辆与1205.7万辆。上半年累计出口121.8万辆,同比增长47.1%。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上半年销售260万辆,同比增长120%,占新车销售比例达到21.7%。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增加值约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汽车零售额约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其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就业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委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举措,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增加限购指标、发放购车补贴等配套措施。我国汽车产业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全产业链优势,汽车产业具有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基础。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全年汽车销量将有望超过2700万辆,同比增长3%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创历史新高。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制造业企业生产,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扩大有效需求,强化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协调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的困难问题,巩固工业经济恢复势头,努力保持工业基本盘稳定,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坚实支撑。

澎湃新闻记者:今年以来国际粮食市场大幅波动,我国能否有效应对外部冲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张国华:感谢您的提问。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促进粮食市场平稳运行。

近年来,受疫情冲击、异常天气、主要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国际粮价快速上涨、高位运行,今年又叠加乌克兰危机、近期主要发达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等影响,全球粮食市场剧烈波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总体看,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较好,有能力、有底气、有条件应对外部冲击,端稳端牢“中国饭碗”。具体来看,一是粮食生产稳步发展。2021年粮食产量达到6.8亿吨,比10年前增加了近1亿吨,连续7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的高位。二是今年夏粮再获丰收。而且小麦质量好于常年。夏粮收购总体呈现进度快、质量好、价格稳、市场活的特点,截至7月1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小麦3433万吨,同比增加160万吨。三是国内粮食市场总体平稳。我们先看国际粮食市场,今年3月7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麦期货收盘价涨到了475美元/吨,同比涨了一倍;7月12日又大幅回落至298美元/吨,比3月7日的高点下跌37%。玉米的情况也是类似的。与国际粮价“过山车”式的剧烈波动相比,国内粮食市场运行平稳,价格波动的幅度远远低于国际市场。四是粮食物流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国粮食流通体系安全可靠,粮食仓储设施总体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应急供应网点布局逐步完善,应急响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实践检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相关部门统筹加强粮食安全保障,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谢谢!

东方卫视记者:今年以来,内外部因素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造成一定影响。请问当前保链稳链工作有什么成效?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形势如何?

赵志丹:今年以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明显增多的风险挑战,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疏通卡点堵点,着力提升产业韧性,着力畅通经济循环,推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保持总体安全稳定。

一是重点领域保持平稳运行。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重点行业稳健发展,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9.9%。有序有力推动大宗商品、关键原材料、核心零部件元器件等保供稳价,有效防范了供给和价格过度波动可能对产业链供应链带来的系统性冲击。

二是关键环节支撑持续增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取得突破,多个领域实现从无到有、从不可用到好用的重大跨越。一批大国重器成为国家名片,头部企业产品畅销全球,中小企业加快专精特新发展。同时,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成为创新发展新高地、区域经济新引擎、保链稳链新载体。

三是转型升级势能加快积聚。高技术产业、技术改造等成为投资新增长点。1—5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5%,制造业企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5.7%,分别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4.3、9.5个百分点。随着投入效益逐步显现,将为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四是国际竞争优势持续提升。5月,工业出口大幅回升,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1.1%。5G网络设施和应用全球领先。显示器件出货面积全球占比超过50%,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光伏组件产量全球占比超过3/4,累计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输变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技术水平国际先进。我国长板产业优势不断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位势持续攀升。

今年3月份以来,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影响,部分地区出现人员流动受限、跨区域物流受阻、疏港运输不畅等问题,对部分地区、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造成一定冲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切实加强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进一步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体系建设,落实风险报告制度,强化风险预警处置;督导有关地方建设和启用物资中转站,着力畅通运输通道保障生产物资通达;建立并动态调整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着力推动重点产业链和重点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达产。经过各部门各地方和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实现总体稳定运行,成绩来之不易,充分彰显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市场优势、产业体系优势。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加强统筹协调,会同有关方面继续扎实推进保链稳链工作,持续补齐短板弱项,持续破除瓶颈制约,持续强化风险防范,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目前来看,下半年国际粮价仍可能高位运行,猪肉价格可能继续上涨,请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如何做好稳物价工作?

万劲松:今年下半年,受国际通胀高企、乌克兰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物价运行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但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年3%左右的CPI预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第一,做好下半年稳物价工作,我们有底气。我国商品和服务市场供给能力总体充裕,煤炭优质产能持续释放,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今年夏收小麦产量高、品质好,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充裕,近期能繁母猪存栏还在进一步增加,牛羊禽蛋和蔬菜水果生产正常、供给充足,保供稳价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做好下半年稳物价工作,我们有信心。大家可以感受到,近几年,经过应对疫情做好生活必需品供应的实践、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冲击的实践,各地保供稳价工作体系逐渐完善,预案逐步成熟,调控手段更加丰富,部门间、地区间的协调协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应急调控能力明显增强。

第三,做好下半年稳物价工作,我们有能力。我们将继续密切跟踪物价总水平和重要商品价格走势,持续加强市场调控,抓好各项保供稳价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力稳定粮食生产,进一步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必要时适时投放中央猪肉储备,指导地方联动投放储备,充分发挥猪肉储备对稳肉价、稳物价的作用。以煤炭为“锚”继续抓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通过完善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强化市场预期管理等措施,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同时,指导各地认真执行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及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牢牢兜住民生底线。

金贤东:谢谢六位司长!今天的吹风会到此结束。大家后续如果还有关注的问题,可以与我委新闻办联系。谢谢大家!

m
miaoshou123
1 楼
辛苦了,真是难为你了。
c
cliff
2 楼
信任危机都是自己搞出来的。
j
jeffinvade
3 楼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206/t20220615_1858261.html 2022年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5%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47亿元,同比下降6.7% 6月最新进出口数据,中国进口增速1%,出口增速18%,可见内需之疲软,外需之强劲. 消费都在下降,没有需求,不会供不应求,怎么会有通货膨胀?
可惜不是你g
4 楼
在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危机中,在各种违约,暴雷,烂尾声中,中国经济回升了
j
jeffinvade
5 楼
统计局自己官网里的数据: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206/t20220615_1858261.html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83亿元,同比下降11.1%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47亿元,同比下降6.7% 6月最新进出口数据,中国进口增速1%,出口增速18%,可见内需之疲软,外需之强劲. 消费都在下降,没有需求,不会供不应求,怎么会有通货膨胀?
可惜不是你g
6 楼
年底统计局轻松搞出5.8%的经济增长率来 [1评]
j
jeffinvade
7 楼
统计局自己官网里的数据: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206/t20220615_1858261.html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83亿元,同比下降11.1%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47亿元,同比下降6.7% 6月最新进出口数据,中国进口增速1%,出口增速18%,可见内需之疲软,外需之强劲. 消费都在下降,没有需求,不会供不应求,怎么会有通货膨胀? 消费在下降,发改委还在说企稳回升呢.就算统计局不能搞出5.5%,发改委一样可以继续重复这句话,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1评]
c
cccxxx
8 楼
统计局深切领会习思想,讲好中国故事,实现儿皇帝的白日梦!
老虎爱小米
9 楼
去看看河南银行挤兑,看看恒大绿地在各地的烂尾楼业主抗议事件,再来编这些数字骗人吧。
媚眼瞟瞟
10 楼
老子早就预言过, 中央说多少就是多少。
*
*爹*
11 楼
观察者网 哈哈哈
d
dingding6
12 楼
在西方国家经济纷纷衰退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一枝独秀,充分显示了中国的强大富裕先进。 [1评]
j
jeffinvade
13 楼
统计局自己官网里的数据: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206/t20220615_1858261.html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83亿元,同比下降11.1%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47亿元,同比下降6.7% 消费下降还在这里吹富裕先进呢 就和习近平说中国没有贫困人口了一样,你自欺欺人掩耳盗铃最强了 [1评]
m
matrixyard
14 楼
墙国真厉害。 别的国家没有封城,更没有停产, 都快要经济崩溃萎缩了 墙国还能经济企稳回升。 奇迹啊。
江南游侠
15 楼
傻逼狗粮,中国也就上海封了两个月,其它地区就不生产啦?上海占中国的经济比例已经远不如以前了。反正狗粮闭嘴一翻中国横竖崩溃了,😄
江南游侠
16 楼
中国反正已经崩溃三十年了,再崩溃三十年又何妨?
砍瓜切菜侠
17 楼
中国的经济,只要政府稍微刺激刺激就噌噌的往上窜,所以一点都不要担心,要100%相信党。
开心小黄人
18 楼
中国又不是美国不是靠消费驱动。你美爹呼吁你们赶紧花积蓄才能救通胀
p
push
19 楼
噗,消费少就没通胀??意思是美国欧盟这次通胀是因为人民和你舍得花钱了????真心建议你这个博士去读读economic101,别出来丢人😂😂😂😂
f
fangshuchun
20 楼
死了都说活了 这就是死鸭子嘴硬
搞清弄明
21 楼
保持个屁。还要清零那,经济也要清零。再他妈地清几年,中国的人口也清零了真他妈地操蛋。
d
dingding6
22 楼
中国外贸顺差非常多,这不是经济在蓬勃发展吗?
t
tonkgl
23 楼
吹风会就是不负责任的随便吹牛逼🤣 [1评]
沙漠之狐
24 楼
基本就是吹牛,“辟谣”。 回答又官僚,又长又臭。毫无营养。 - 无所谓,一切的重点是国家统计局。有它在一切都有可能。
看热闹啦
25 楼
这网站现在看来是被土共收买了
公鸭
26 楼
猪头思想牛逼之处 即便中国人都死光 只要是共产党领导 经济增长是一定的。 💤💤💤💤💤💤💤💤💤💤💤💤
27 楼
傻比,你绝对不是江南人
狼王2
28 楼
企稳回升?下半年要封几次城都不知道还敢说?
纽约宅宅羊
29 楼
真特么吹牛不用打草稿,什么都要就是脸不要。
罗马军团
30 楼
今年初我就说了,今年中国增长是负的。
遛狗去
31 楼
楼下的一个个的傻逼狗粮,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中国数据是真是假的,和你们有半毛钱的关系? 和台湾的杂种党一个鸡吧德性。 想独立你就独啊,共产党没批准就不敢独? 然后各种骚操作。 杂种就是杂种。给你政权也是没胆儿。 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骗 [1评]
s
slimane
32 楼
当然有关系了,喜欢看福建河南监狱一毛气急败坏的样子,呵呵呵。 国内失业率都二十几了,好棒啊
s
slimane
33 楼
呵呵呵,香港保税区再回到国内保税区,你连这都不知道? 既然顺差高,还整天说外资持续加码,为啥外汇储备持续下跌呢? 多么凄惨的报告啊,居然拿强国穷逼省份增速来掩盖,这些省份经济总量加起来只有包邮区的一个零头,更不要说他们财政赤字巨大,一直需要中央补贴,其实也就是包邮区补贴,从经济层面来说,他们灭亡反而是好事。 对了,你在福建还是河南监狱里? [1评]
d
dingding6
34 楼
外汇储备下降是在脱钩美国,是在有计划抛售美国国债。
j
jeffinvade
35 楼
: 中国6月最新进出口数据,进口增长1%,出口增长18% 可见内需的疲软,外需的强劲. 果然经济在"蓬勃发展"
j
jeffinvade
36 楼
: 消费都在下降,没有需求,不会供不应求,怎么会有通货膨胀? 美国消费过于强劲,所以才通胀的 三大信用卡最新财报,美国消费上升超过物价上涨。 Mastercard第一季度刷卡总额上升17%,抛开汇率影响按年上升21% VISA第一季度财报,刷卡总额上升17%,交易次数上升19% America Express第一季度财报,抛开汇率影响会员消费按年上升35% 美国人刷卡额度上升17%-35%,但其实CPI只上升8%,所以美国消费者还是很健康的,经济还是过热的,所以美联储要加息来打击需求降低消费 MA数据: https://s25.q4cdn.com/479285134/files/doc_financials/2022/q1/1Q22-Mastercard-Earnings-Release.pdf "First quarter gross dollar volume up 17% and purchase volume up 21%, on a local currency basis" VISA数据: https://s1.q4cdn.com/050606653/files/doc_financials/2022/q2/Q2-2022-Earnings-Release-_FINAL.pdf "Payments Volume 17% Processed Transactions 19%" AXP数据: https://s26.q4cdn.com/747928648/files/doc_financials/2022/q1/Q1-2022-Earnings-Press-Release.pdf "Card Member spending growth of 35 percent globally on an FX-adjusted basis"
j
jeffinvade
37 楼
老子eco101没怎么去上课,基本靠考前熬夜干了一宿,就整了个85分,GPA4.0达到目的
d
dingding6
38 楼
中国经济是正发展,西方国家经济是负发展,也就是经济衰退。为什么伟光正的西方国家会经济衰退,而被污蔑是贫穷落后的中国会越来越强大富裕,可见西方国家的媒体是颠倒黑白,谎话连篇,不堪一击。 [1评]
j
jeffinvade
39 楼
: 颠倒黑白,谎话连篇,不堪一击。 你这话还是对自己说比较好 自欺欺人也得有个限度 [1评]
d
dingding6
40 楼
中国现在经济不是在正发展吗?西方国家经济不是在负发展吗? [1评]
j
jeffinvade
41 楼
: 今年各大机构已经在预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如美国了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2-05-20/us-growth-seen-outpacing-china-s-for-first-time-since-1976 是76年以来的首次 其实去年个别季度中国GDP增长已经不如美国了,比如去年第四季度,美国的经济增速就超过了中国。美国取得了5.5%的经济增长,而中国在那个季度的增长为4%,都是刨去通胀的实际增长率 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商务部公布的今年一季度GDP为59847亿美元,去年同期是53678亿美元相比,同比名义增长率是11.5%,刨去通胀的同比增长率是4.3% 中国第一季度同比增长是4.8%,基本差不多 美国4月失业率3.5%,是十年最低;中国4月失业率6.1%,两年来最高 美国4月零售同比上升8.2%;中国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 你说此时此刻中美哪国经济更好? [1评]
d
dingding6
42 楼
西方媒体几十年来都在造谣污蔑中国经济崩溃了,没有人会相信。 [1评]
j
jeffinvade
43 楼
: 统计局自己官网里的数据: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206/t20220615_1858261.html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83亿元,同比下降11.1%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47亿元,同比下降6.7% 果然统计局在污蔑中国
j
jeffinvade
44 楼
消费驱动的经济,才是实体经济,才是健康的经济 靠投资,靠政府支出,靠顺差(也就是外需)驱动的经济,才是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