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离世 他们说了7句大实话 超级变异在华出现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2月24日 2点4分 PT
  返回列表
102510 阅读
114 评论
INSIGHT视界

12月20日,著名设计师、清华大学教授吴冠英,感染后离世,享年67岁。这让我想起:

关于当下疫情,非常重要却被忽视的这7句大实话——

虽然,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和过去既往流行的其他变异株相比,致病率有所减弱,但依然存在着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而且重症和死亡风险,在各个年龄段都会有所体现。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

刚开始放开时,我们很多人都错以为,只有幼童、老年人和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感染后才面临重症和死亡风险。

如今看,事实并非如此。

仅媒体曝光的37岁辽宁足球教练、32岁的四川博士老师,我们就不难看出:

重症和死亡风险,在壮年中也不罕见。

昨天,著名设计师、清华大学教授吴冠英,因感染去世,年仅67岁。

吴冠英是2008年北京残疾人奥运会吉祥物“福牛乐乐”的设计者,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设计者之一。

伴随奥密克戎席卷中国大地,感染越来越多的人,也带来越来越多的悲剧,我们对它的认知也在不断改变:

它的毒性的确在变弱,但一点儿都不能小觑。

任何年龄段,在感染后都有导致病死的凶险。

新冠这个病的特点,不是来就是重症,而是在感染5-7天后才出现重症。

所以,重症的高峰,会比感染高峰晚。

另外,感染新冠后引发的基础疾病的加重,也有个时间过程。

综合分析,未来一到两周内,我们会迎来重症高峰。

  ——北大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

我身边很多朋友和家人感染后,头三天只是发烧,甚至比感冒症状还轻。

有的人就在心存侥幸中,误以为自己是幸运的无症状或轻症感染者。

没想到,被打脸很快到来。

发烧之后,也就是王广发主任说的,5-7天时,很多人就开始出现“鼻子封水泥、喉咙吞刀片、内脏咳出胸”的难受症状。

患有基础疾病的脆弱人群,也是在这个阶段,最容易出现生命危险。

广西那个10岁女孩,也是在发烧第5天突患高热惊厥离世。

王广发主任的大实话,告诉我们:

病毒的狡猾在于,先轻后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感染高峰一两周后,才是重症高峰。

而重症高峰,才是我们最难的时候:

关乎医疗挤兑,关乎生死离别。

BQ.1和XBB是奥密克戎新的变异分支。

国际上,在一些欧美国家,它们已经显示出超强的传播优势。

主要表现为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

但其致病力和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重症率和死亡率也没有明显增加。

近3个月来,一共有130多个奥密克戎的亚分支输入我国,其中包括BQ.1和XBB。

目前,BQ.1和XBB尚未形成优势传播。

但随后会逐渐增强。

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预防。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

BQ.1和XBB是奥密克戎的两个新变异分支,已经在欧美国家展现了龙卷风一样的超强传播能力。

目前,我国9个省份已经检测出它们的踪迹。

专家们说:

以中国这么庞大的人口基数,奥密克戎在传播过程中,大概率还会发生新的变异。

钟南山院士为什么提醒我们,不要怀着侥幸心理“应阳尽阳”“主动感染”?

就是因为大规模的感染会导致更凶险变异分支的出现。

纪录片《非典十年祭》的片尾,有这么一句话:

“人类虽然走到了物种的最顶端,但病毒更早是地球的主人,比人类的存在更古老。

我们不知道它因何而来,也不知道它为何而去。”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真的很渺小。

现在奥密克戎有多种亚型毒株,在感染一种亚型之后,还有可能感染另外一种亚型。

最终其可能像流感病毒一样,具有季节性感染以及区域性感染的特征。

人体在感染多种病毒亚型后,在免疫记忆压力下,最终迫使病毒的毒力不断下降。

目前,国内人群接种的第一批次疫苗,来自原始毒株。

病毒在经过多次变异之后,疫苗的保护效果越来越弱,很难阻止新冠病毒的再次感染。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

我们必须承认: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自掏腰包给我们打的疫苗,很好地保护了我们。

直到现在,疫苗依然在发挥着防护屏障的重要作用。

但,我们也要看到这样的事实:

病毒在不断变异,根据原始毒株研发的疫苗,对现在新变异病毒的防护作用,的确在减弱。

这么说,绝非是低估疫苗的作用,而是提醒我们:

不要以为放开了,感染过一次,就万事大吉。

一定要做好防护,避免重复感染。

阳了后转阴,又检测出“阳性”,这个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转阴后,又检测出阳性,是发生在“阳康”后一个月内,这叫“复阳”。

“复阳”,是身体间歇性排毒导致的时阴时阳。

这个不要害怕,说明你身体免疫力在恢复,在清除最后的病毒。

既往的原始毒株,有5%到15%的“复阳”率。

如果转阴后,又检测出阳性,是发生在“阳康”后一个月后,也就是超过一个月的时间,那大概率是重复感染。

对于脆弱人群,重复感染的危害性还是很大的。

《自然科学》论文显示:

与仅感染一次新冠的患者相比,重复感染者的死亡风险增加一倍多。

患肺部疾病和心脏病的可能性,高出三倍多。

  ——综合北大第一医院王贵强、北大佑安医院李侗、新浪新闻等

这段论述,给我们最大的提示是:

我们要做好和新冠肺炎长期斗争的准备。

感染一次,并不相当于得到了护身符。

挺过这一波,也不相当于战胜了病毒。

接下来的漫长岁月里,我们可能都要和它共处。

即便如此,能避免重复感染,还是要尽量避免。

因为,重复感染,会给身体造成致命伤害。

目前,我们处于第一轮疫情快速增长的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染人数增加、快速上升的态势会趋缓。

但是,一段时间后,随着大规模社会活动,包括春运或各种社交活动的广泛开展,可能还会有一轮新的疫情。

这种疫情波浪形的出现,最终可能形成一定的群体免疫屏障,发病率就会明显下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

昨天看到这样一句话:

“我长这么大,干什么事儿都没有耐心,但新冠肺炎耗尽了我所有的急躁,让我学会等待。”

大疫三年,我们一次次跌落绝望,又一次次心怀希冀,发出祈祷:

“但愿这是最后一场疫情。”

但现实,一次次事与愿违。

王贵强主任的话,再次提醒我们:

挺过当下这波大感染后,我们走出家门,开始社交,还会有新一波的感染。

挺过这一波又一波的感染,我们才能在螺旋上升的历史进程中,获得群体免疫,开始正常生活。

新冠病毒发生变异是必然的,这不是以人类意愿所决定的。

人类不是新冠病毒的唯一宿主,很多动物也是。

新冠病毒在动物身上的演变规律是怎样的?

我们并不清楚。

千万不要觉得新冠一定会越来越弱。

它的变异方向在人类社会也许是这样的,也许不是这样的。

如果动物身上出现一些对人类易感性更强的毒株,传播速度也更快,同时致病力也更强了,我们真的要提高警惕。

总之,我们对新冠病毒要实事求是,既不能完全轻视它,也不要视为洪水猛兽。

从科学上真正了解它,认识它,再制定我们的策略,切忌拍脑袋,切忌凭空猜想。

  ——北大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

之前,我们看到很多专家的观点是:

新冠病毒是越来越弱了,弱到不会再掀起大的风浪,就像流感病毒一样,和我们共存。

但王广发主任的这个存疑拷问,让我们再次陷入了思考中:

一切或许都不是绝对的。

因为我们目前所有的精力和研究,只是局限于病毒在人类的传播,远远没有涉猎到动物界。

就像可怕的禽流感一样。

从禽类传染到人类时,造成的死亡率是非常可怖的。

对于我们并没有研究,或者并不清楚的事情,存疑、敬畏、戒武断、戒侥幸,才避免被反噬。

最后,分享一句今日读书得来的话:

过去已去,未来没来。

我们现在唯一能够创造的奇迹,就是活下去。

砍瓜切菜侠
1 楼
这三年很多人都觉得中国抗住了,共产党的政权稳了,中国国运以后牛了逼了。结果一夜之间,发现自己还在渡劫。想起前几年那个故事,巨轮底舱的人还在喊厉害了我的国,不过现在已经听不到他们喊了,因为底舱已经注满水了。 [1评]
j
jeffinvade
2 楼
: 我们在说中国新冠死亡人数不合理,在瞒报,你都扯去美国枪支了,有你这样洗地的?牛 [2评]
d
devint
3 楼
死百万的白死了 [1评]
d
devint
4 楼
: 你们竟然说世界警察还喊韭菜拥抢自保,这样抹黑灯塔太卑鄙了! [2评]
j
jeffinvade
5 楼
可不是嘛,北京火化都要等一个月,然后中国政府统计,全国12月,一共因为新冠死了7个人,呵呵 照这个速度,中国要1万年才会死100万 [1评]
d
devint
6 楼
世界警察喊韭菜拥抢自保,丑国国民人均国债宇宙第一!丑国富强和韭菜何干???
d
devint
7 楼
独裁腐败!我们民主灯塔,乱葬岗万人坑就搞定一切
j
jeffinvade
8 楼
复读机?这样能算业绩的? 好好改造,早日 [1评]
j
jeffinvade
9 楼
好好改造,早日减刑 [1评]
g
granddad
10 楼
真他妈的好笑!一直希望中国崩溃的狗粮人渣开始指导中国怎样抗疫了……
d
devint
11 楼
好好卖p眼,争取提前出狱 美国仨女囚曝长期遭监狱长等人性侵被提前释放
d
devint
12 楼
美国仨女囚曝长期遭监狱长等人性侵被提前释放 恭喜提前释放
酷热夏天
13 楼
大数据显示确实是老年基础病为死亡的绝大部分,但并没有说青壮年0死亡,西方甚至有数据显示青少年打疫苗后有心肌炎死亡的不少例子
F
FaceTimes
14 楼
奥米克戎也是跟党走的,已经灭了许多老党员。 [1评]
d
devint
15 楼
死百万也是跟资本走
d
djtg
16 楼
有个研究显示奥密克戎比以前的变种并没有更轻,只不过大家因为接种疫苗和已经感染过别的变种而有一定的抵抗力,造成病毒减轻的错觉。 [1评]
只想一个人
17 楼
真的是好可怕啊
R
RM
18 楼
不是因为前几波已经让容易死的先死了?
我要干冰冰
19 楼
那些人举白纸要求全面放开的时候这些自媒体没一个反对的
F
FuckTibet
20 楼
美国数据有比较好的参考价值,当前死百万, 新冠排名从 2020以来排名第三, 2022 现在米国是全民都感染过的,基数比 2020, 2021, 大多了。 自己查,https://www.healthsystemtracker.org/brief/covid-19-leading-cause-of-death-ranking/ , 第一和第二是心脏病和癌症 。 那么中国躺平,将会死多少人?
灯塔路
21 楼
资本主义 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歧途毒瘤
牛皮方糖
22 楼
打造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特色毒株!气死欧美反对派!
b
bc007
23 楼
今天开始不编北京火葬场排队的故事了? 真的编不下去了。 地铁都开始有早高峰了! [1评]
b
bc007
24 楼
也不发街道空无一人的照片了。 舔狗们刚刚兴奋了几天就郁闷了。
遛狗专家
25 楼
五毛杂种说没死人,包子帝也说没死。那不管信不信,反正我信 [1评]
c
chinapope
26 楼
: 中国的核酸检测费用只有美国的几十分之一。西方人报道中国的新冠文章都是为政治服务,为自己的草菅人命转移话题。 [1评]
b
bc007
27 楼
北京已经恢复生机!从侧面反映出,死人很少,大家没感觉! 加拿大当初死了很多人, 几个月街上都没有人。 也没有人示威要共存的。 吓屁了。
出自网络
28 楼
不自由,毋宁死。再一次感谢白痴运动勇士们的8辈子祖宗。
j
jeffinvade
29 楼
: 单次检测费用的确低,但次数多得多。 中国2022年5月,每天检测5700万次 美国2022年9月,每天检测10万次 [1评]
路过青春
30 楼
草你们妈的,共产党不开放你们骂,开放了,你们还骂!你们这群傻逼是最应该死的。
b
bc007
31 楼
你觉得加拿大美国现在是用“窄口径”还是“宽口径”确定死亡? === 日本新冠死亡数据,用的是“宽口径”。也就是人死了,只要能检测出来新冠病毒,那么统统记为新冠死亡。 而有些国家用的是“窄口径”:比如,要求是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呼吸衰竭死的才算,如果诱发其他疾病、基础病,导致死亡的,就不算是感染新冠死亡。 [1评]
k
kcbcb
32 楼
"不自由,毋宁死"? 希望那些白痴革命的傻逼们全家死光光! 国家给了他们最好的保护,他们身在福中不知福,还学西方傻逼出来作妖?
k
kcbcb
33 楼
奖励你西方狗屎一桶!
d
djtg
34 楼
不知道你想说的是什么,加拿大安省统计的数据包括了全部新冠阳性死亡人数(就是你说的宽口径),里面也列出了直接新冠导致死亡和间接死亡的人数。还有,美国和加拿大统计数据大多数是省和州自己统计,国家级的统计往往不够详细。https://www.publichealthontario.ca/en/data-and-analysis/infectious-disease/covid-19-data-surveillance/covid-19-data-tool?tab=overview [1评]
远方的山
35 楼
国家的钱来自哪里呢?
b
bc007
36 楼
不知道安省如何计算的。 BC和阿省都是修改了死亡确认标准的。不是以前的“宽口径” 了。 和美国看齐的。 其实就是因为美国改了,我们这里也改了。 新闻里有。 卫生官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也宣布过。 最少一年了吧。 [2评]
R
RM
37 楼
高传染力,传染的人多,死亡率低,但死的多了一点。
R
RM
38 楼
不过以早就躺平的地区来说,个人感觉死的没有之前那样密集,毕竟先前几波高危人群的数量消耗太多。
d
djtg
39 楼
这是bc的,明显是宽口径的。Deaths. From January 2020 to April 1, 2022, deaths include those reported by the health authorities. As of April 2, 2022, deaths are any COVID-19 lab positive cases who have died from any cause (COVID-19 or non￾COVID-19, as recorded in Vital Statistics, BC Ministry of Health) within 30 days of their first positive lab result date. Death is reported by date of death. All-cause mortality is being used because cause of death takes approximately 8 weeks to be recorded. Retrospective evaluations of underlying cause of death will be done by the BCCDC, in addition to the data provided in this report, to better understand true COVID-19 mortality
d
djtg
40 楼
这是AB的,Definitions COVID-19 Deaths A death resulting from a clinically compatible illness, in a probable or confirmed COVID-19 case, unless there is a clear alternative cause of death identified (e.g., trauma, poisoning, drug overdose). 所以每个省的新冠死亡定义都有点区别,但大部分是你说的宽口径。
b
bc007
41 楼
问题是现在没人确诊新冠。确诊新冠需要额外的200 或者 100加币的费用。 所以死人就是死于心脏病,脑血栓。。 而在过去, 每个人死了要确定他是不是阳性, 阳性就是新冠死亡。 所以现在新冠死亡数量大大降低了。 所以现在是窄口径。
W
Wuyueshanren
42 楼
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的多多益善
c
cjk
43 楼
哈哈,共产党头痛的退休金池钱太少的问题被彻底解决了。
C
ChubbyChen
44 楼
: 那怎么解释没接种疫苗的症状也很轻呢
j
jujubi
45 楼
我敢打赌,包子打的是国外疫苗。 [1评]
遛狗专家
46 楼
武汉病毒到今天,彻底说明了这根本就不是一场自然界的灾害,而是人为灾害。
C
Cup3
47 楼
病毒狡猾,哈哈哈,是专家狡猾吧,怎么说都对,因为没脸也就无所谓要不要了。
3
3278500
48 楼
那中国人民真的快解放了
f
fck1234
49 楼
要是文章描述属实话,绝对是新变种
m
myoyster
50 楼
一看就知道在胡説八道。 誰説沒人確診新冠?! 那現在每天確診人數美國3、4萬,加拿大2、3千又是從哪裏來的? 因爲是重點人群PCR,不搞全民核酸那一套,這個數字只能作爲參考。但從大致5-10%PCR確認陽性比例,可以説COVID不是那些典型症狀的決定性因素。 美國確認死于新冠不需要PCR,抗體測試陽性就可以接受,甚至只要症狀確定即可。這個指導原則早就出來而且一直沒變。加拿大也是這個樣子,沒變過。 想象一下,無論何種疾病,只要症狀足夠嚴重或惡化,人們就會自覺到醫院接受治療。當下測試盒都可以讓民衆隨便拿去自測,醫院怎麽會連抗體測試也不做呢? 住院的重症病患,廣譜測試是肯定的,絕不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慢慢折騰病患。一次不只測一種病菌,而是對所有主要流行病菌一起測試。到底測什麽病菌,是由國家疾病監測中心不閒斷跟蹤測試統計結果來決定。醫生根據病患測試結果調整治療方案,如果效果不佳就可能要擴大診斷測試範圍。
h
heyuanzhi3
51 楼
鸦片鬼的身体素质,加上精神崩溃,加上土疫苗......
g
gfe411
52 楼
: 我的100个儿子在清华时的教授也过世了,现在清华没教授了...
春风吹
53 楼
台湾不是有很多小孩上了天堂.有人说了还被民进党政府骂吗?都忘了?
r
rally
54 楼
为什么广西女孩五天后突然发高烧? 不就是病症越来越严重,低烧没退烧药,高烧就没得治了。
b
bbunny63
55 楼
: 还全民奋斗了三年. 脑残。被关了三年。羡慕世界杯人潮,应该全民免疫的时候,放开了。晚了。错过最佳时机。三年封禁减弱免疫能力。随意放开引起死亡人数一定超过美国。等着看吧。 [1评]
混沌世界
56 楼
你会失望的。智障。
猜猜了
57 楼
: 大号流感,美国人都不戴口罩了,怕个屁啊!怂比
e
execom
58 楼
主要是中国人被西方人蒙骗了,西方是不主动报道,不公开宣传新冠,睁眼说瞎话的形式,让局外人感觉疫情在西方已经结束了,危险很小。结果很多中国人也信了,很容易受西方势力的鼓动,和政府对抗,中国政府也只有开放,受苦的还是中国人自己吧。现在的中国人真是哑巴吃黄连了啊
兰花菜
59 楼
说句实话毒运轮全家都死光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