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18日报道了六位中共新一届常委名单:习近平,王沪宁,赵乐际,李强,李希,丁薛祥。
报道引述接近中共领导层的人士透露,63岁的李强可能会被提拔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也被认为是明年春季中国人大会议上将任命的总理热门人选。其他可能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人包括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和广东省委书记李希,李希曾为与习近平家人过从甚密的一位中共革命老将担任过秘书。
报道说,李强若获晋升,将是出人意料的政治上的东山再起。他今年处理上海新冠疫情实施的封控引爆民怨,又激起一些民众与防疫人员的肢体冲突,一些分析人士曾由此预测,李强已失去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机会。
报道引述分析人士称,接替李克强的其他候选人包括,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以及目前中国四位副总理中最年轻的胡春华。近几十年来,中国历任总理都有担任副总理的经历,汪洋和胡春华符合这一标准。
报道说,一些外国官员和学者认为,汪洋和胡春华是倾向于市场原则的自由主义改革的旗手。尽管二人都公开支持习近平的政策,但他们被认为不在习近平的圈子里,是得到了其他政治元老的提携。接近中共领导层的人士称,胡春华可能无法进入政治局常委会。知情人士表示,在可能入常的新常委中,自2017年起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李希可能会被提拔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下一任书记。
《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称,丁薛祥有望在明年初被任命为国务院常务副总理。现年60岁的丁薛祥是习近平的助手。知情人士透露,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王沪宁和反腐沙皇赵乐际有望同习近平一道,成为本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仅有的连任委员,不过前两人可能会被赋予新的职责。
《华尔街日报》报道中未提出第七位常委人选。
常委名单可以说是每一届中共党代会最大的谜题,美台港三家媒体18日各自刊出独家掌握的信息,引起关注。
台湾《联合报》18日报道新一届常委名单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赵乐际、丁薛祥、陈敏尔、胡春华。丁薛祥、陈敏尔、胡春华为“六零后”。汪洋任总理。
香港《南华早报》18日刊出文章指出“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上塑造中国最高领导层时,出现了比预期更大的变化”。报道指出,目前七名政治局常委中,四名可能会退休。
报道指出,栗战书、韩正、李克强可能离任,目前还不清楚第四个退休的人是谁。
《南华早报》说,年龄限制曾经是改组的主要决定因素,但在习近平的领导下,年龄限制已不再那么具有限制性。相反,候选人是根据各种因素的矩阵进行评估的—包括背景和能力,尽管年龄仍被考虑。
报道说,丁薛祥是获得席位的主要候选人。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尽管早些时候在处理疫情时出现失误,但也在竞选之列。广东省委书记李希是另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还有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
二十大入常分析各异 专家指习近平需防火墙
随著二十大召开,新一波“入常”预测名单再传出,众说纷纭。《华尔街日报》引述据称与中共领导层关系密切的消息指,习近平可能更大幅度地让“习家军”上位,这与先前诸多分析差异颇大。德国之声采訪专家,请他作出分析。
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料将成功连任,取得第三任期,但对于入常名单预测却各异。
中共二十大开幕后,外界关注谁将跻身中南海权力核心,进入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简称入常)。美媒《华尔街日报》周一(10月17日)引述消息指出,“习近平可能将政治盟友打包(入常)以展现实力”。
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料将成功连任,取得第三任期,但对于入常名单预测却各异。《华尔街日报》引述“亲近党内领导人”指,习近平正准备任命对他忠诚的人担任党内高位,以加强掌控。报道预测,现任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广东省委书记李希、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书记丁薛祥将入常,李强更有望接任总理。
李强可能出任总理?
据称“亲近党内领导人”的消息人士向《华尔街日报》透露,习近平的盟友之一、现年63岁的李强“很可能”被提拔为政治局常委,且被认为是接班总理之位的主要竞争者。
这与过去诸多分析预测,现任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或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可能出任总理的看法相异。该消息人士甚至表示,胡春华可能无法入常,也不看好汪洋留任。
至于其他可能入常的人选,报道指出,现年66岁的李希可能出任中共最高党最高反腐监督机构的中央纪委书记;60岁的丁薛祥则瞄准国务院副总理之位。王沪宁和赵乐际则很可能与习近平一起留任,不过两人都可能被赋予新的职责。
亲近中共党内领导层的消息人士与政治分析家向该报表示,他们预料习近平不会提拔任何潜在的继任者入常,因为这样将损及他作为最高领导人的权威。
不过该报道也强调,“亲近党内领导人”的消息人士表示,入常名单的最终结果仍要等到周日(23日)才会揭晓。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没有对该报的置评请求作出回应。
七上八下与年龄考量
《华尔街日报》引述消息报道的最新入常预测名单,习近平亲信入常比例相较先前诸多预测分析差异略大。比如,台湾立场亲国民党的《联合报》周二(18日)引述不具名的“最新消息”报道,原先经北戴河协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政治局会议,常委人选名单是:习近平、李克强、汪洋、赵乐际、王沪宁、丁薛祥、胡春华。
但在最后征求意见阶段时,收到的意见均反映该常委名单平均年龄较大,“不符合中共党内期待”。因此,栗战书、韩正与王沪宁离任后,剩余名单调整为排序前四名的常委习近平、李克强、汪洋、赵乐际不动,3名“六零后”丁薛祥、陈敏尔、胡春华入常。
该报还指,习近平将续任中共总书记,李克强转任人大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之位则由汪洋出任。
专家:习近平“没必要”这样
在解读两份各自称掌握“消息”的入常预测名单时,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贤表示,他认为《华尔街日报》的版本较“极端”;《联合报》的虽然较“合理”,但名单中没有李强与他的分析有所出入。
“《华尔街日报》的名单,是我在做的(预测)版本里最极端的。”王信贤告诉德国之声,一般在做二十大入常分析预测,会有几个极端版本,一端是“两上两下”(即栗战书、韩正离任);另一个极端是只留习近平,其他6个位子都安排他自己的人马。他说,该版本“很多东西不符合中共晋升的规则”,且“差异是蛮大的”,“比较像是另外一个极端。”
王信贤指,《华尔街日报》的名单“当然是习的嫡系完胜,原本的团派就是聊备一格放在比较不重要的位子”,但这样的安排“比较不合理”。
他认为,如果李强出任国务院总理,代表打破了诸多规则,因为过去担任过国务院总理的人都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过去三十年来都是如此,“你说习近平权力再大,他要去做这件事情吗?我自己是有点怀疑。所以大家才会去猜国务院副总理的经验,那就是汪洋跟胡春华这两个人去挑一个,去推估一个。这是第一个我认为不是这么合理的原因,(李强)直接从上海市委书记跳到国务院总理。”
此外,王信贤认为,中国现在遭遇的经济跟社会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之最,而且是全国性的问题”,因此习近平需要一个有全国性治理能力跟经验的人来担任总理。
最后则是,他表示从习近平与李克强过去十年的互动来看,“李克强对习近平来讲有一个很大的功能,就是他是一道防火墙,或著是甩锅”,但若都安排自己嫡系的人坐大位,“现在又不是太平盛世,现在是很多事情要处理,冲击就直接冲击到习自己身上。”
王信贤告诉德国之声:“即便你权力这么大,你有必要去打破这个东西吗?...如果大家都知道这个人是他提拔上来的人,如果出问题他又没办法处理,那不是直接烧到自己身上吗?为什么要去干这种事情呢?”
中共二十大开幕后,外界关注谁将跻身中南海权力核心。
至于《联合报》引述消息的入常名单,王信贤表示,据他了解,这与近日香港部分媒体的分析一致。但王信贤也表示,由于上海市市委书记一般都是培养入常的历练职位,所以若要解释这个版本为何李强没如外界预期入常,应是受上海今年的疫情与封城影响。
但他告诉德国之声,他认为习近平反而会正面看待李强的上海疫战:“上海疫情这么大的,他可以封城七十几天不出大事,对习来讲,也不算是完全是失败,反而是另外一种政绩。他完全配合中央动态清零。”
就王信贤来看,他认为《联合报》引述消息所发布的入常名单较偏理性,因为中国共产党新老交替的原则,该版本有做到。他重申:“我觉得习近平不会完全打破中共人事安排的潜规则。你去打破,你要花的成本蛮高的。你要去说服别人。另一个是,有些人事安排是有功能性与预防性的。面对现在全国社会经济这么大的问题,你有必要一定安排自己的人上去吗?你一定要找一个有经验跟有能力的人坐在那个位置。汪洋跟胡春华跟习近平的关系还是比较好。”
《华尔街日报》18日报道了六位中共新一届常委名单:习近平,王沪宁,赵乐际,李强,李希,丁薛祥。
报道引述接近中共领导层的人士透露,63岁的李强可能会被提拔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也被认为是明年春季中国人大会议上将任命的总理热门人选。其他可能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人包括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和广东省委书记李希,李希曾为与习近平家人过从甚密的一位中共革命老将担任过秘书。
报道说,李强若获晋升,将是出人意料的政治上的东山再起。他今年处理上海新冠疫情实施的封控引爆民怨,又激起一些民众与防疫人员的肢体冲突,一些分析人士曾由此预测,李强已失去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机会。
报道引述分析人士称,接替李克强的其他候选人包括,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以及目前中国四位副总理中最年轻的胡春华。近几十年来,中国历任总理都有担任副总理的经历,汪洋和胡春华符合这一标准。
报道说,一些外国官员和学者认为,汪洋和胡春华是倾向于市场原则的自由主义改革的旗手。尽管二人都公开支持习近平的政策,但他们被认为不在习近平的圈子里,是得到了其他政治元老的提携。接近中共领导层的人士称,胡春华可能无法进入政治局常委会。知情人士表示,在可能入常的新常委中,自2017年起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李希可能会被提拔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下一任书记。
《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称,丁薛祥有望在明年初被任命为国务院常务副总理。现年60岁的丁薛祥是习近平的助手。知情人士透露,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王沪宁和反腐沙皇赵乐际有望同习近平一道,成为本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仅有的连任委员,不过前两人可能会被赋予新的职责。
《华尔街日报》报道中未提出第七位常委人选。
常委名单可以说是每一届中共党代会最大的谜题,美台港三家媒体18日各自刊出独家掌握的信息,引起关注。
台湾《联合报》18日报道新一届常委名单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赵乐际、丁薛祥、陈敏尔、胡春华。丁薛祥、陈敏尔、胡春华为“六零后”。汪洋任总理。
香港《南华早报》18日刊出文章指出“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上塑造中国最高领导层时,出现了比预期更大的变化”。报道指出,目前七名政治局常委中,四名可能会退休。
报道指出,栗战书、韩正、李克强可能离任,目前还不清楚第四个退休的人是谁。
《南华早报》说,年龄限制曾经是改组的主要决定因素,但在习近平的领导下,年龄限制已不再那么具有限制性。相反,候选人是根据各种因素的矩阵进行评估的—包括背景和能力,尽管年龄仍被考虑。
报道说,丁薛祥是获得席位的主要候选人。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尽管早些时候在处理疫情时出现失误,但也在竞选之列。广东省委书记李希是另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还有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
二十大入常分析各异 专家指习近平需防火墙
随著二十大召开,新一波“入常”预测名单再传出,众说纷纭。《华尔街日报》引述据称与中共领导层关系密切的消息指,习近平可能更大幅度地让“习家军”上位,这与先前诸多分析差异颇大。德国之声采訪专家,请他作出分析。
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料将成功连任,取得第三任期,但对于入常名单预测却各异。
中共二十大开幕后,外界关注谁将跻身中南海权力核心,进入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简称入常)。美媒《华尔街日报》周一(10月17日)引述消息指出,“习近平可能将政治盟友打包(入常)以展现实力”。
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料将成功连任,取得第三任期,但对于入常名单预测却各异。《华尔街日报》引述“亲近党内领导人”指,习近平正准备任命对他忠诚的人担任党内高位,以加强掌控。报道预测,现任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广东省委书记李希、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书记丁薛祥将入常,李强更有望接任总理。
李强可能出任总理?
据称“亲近党内领导人”的消息人士向《华尔街日报》透露,习近平的盟友之一、现年63岁的李强“很可能”被提拔为政治局常委,且被认为是接班总理之位的主要竞争者。
这与过去诸多分析预测,现任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或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可能出任总理的看法相异。该消息人士甚至表示,胡春华可能无法入常,也不看好汪洋留任。
至于其他可能入常的人选,报道指出,现年66岁的李希可能出任中共最高党最高反腐监督机构的中央纪委书记;60岁的丁薛祥则瞄准国务院副总理之位。王沪宁和赵乐际则很可能与习近平一起留任,不过两人都可能被赋予新的职责。
亲近中共党内领导层的消息人士与政治分析家向该报表示,他们预料习近平不会提拔任何潜在的继任者入常,因为这样将损及他作为最高领导人的权威。
不过该报道也强调,“亲近党内领导人”的消息人士表示,入常名单的最终结果仍要等到周日(23日)才会揭晓。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没有对该报的置评请求作出回应。
七上八下与年龄考量
《华尔街日报》引述消息报道的最新入常预测名单,习近平亲信入常比例相较先前诸多预测分析差异略大。比如,台湾立场亲国民党的《联合报》周二(18日)引述不具名的“最新消息”报道,原先经北戴河协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政治局会议,常委人选名单是:习近平、李克强、汪洋、赵乐际、王沪宁、丁薛祥、胡春华。
但在最后征求意见阶段时,收到的意见均反映该常委名单平均年龄较大,“不符合中共党内期待”。因此,栗战书、韩正与王沪宁离任后,剩余名单调整为排序前四名的常委习近平、李克强、汪洋、赵乐际不动,3名“六零后”丁薛祥、陈敏尔、胡春华入常。
该报还指,习近平将续任中共总书记,李克强转任人大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之位则由汪洋出任。
专家:习近平“没必要”这样
在解读两份各自称掌握“消息”的入常预测名单时,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贤表示,他认为《华尔街日报》的版本较“极端”;《联合报》的虽然较“合理”,但名单中没有李强与他的分析有所出入。
“《华尔街日报》的名单,是我在做的(预测)版本里最极端的。”王信贤告诉德国之声,一般在做二十大入常分析预测,会有几个极端版本,一端是“两上两下”(即栗战书、韩正离任);另一个极端是只留习近平,其他6个位子都安排他自己的人马。他说,该版本“很多东西不符合中共晋升的规则”,且“差异是蛮大的”,“比较像是另外一个极端。”
王信贤指,《华尔街日报》的名单“当然是习的嫡系完胜,原本的团派就是聊备一格放在比较不重要的位子”,但这样的安排“比较不合理”。
他认为,如果李强出任国务院总理,代表打破了诸多规则,因为过去担任过国务院总理的人都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过去三十年来都是如此,“你说习近平权力再大,他要去做这件事情吗?我自己是有点怀疑。所以大家才会去猜国务院副总理的经验,那就是汪洋跟胡春华这两个人去挑一个,去推估一个。这是第一个我认为不是这么合理的原因,(李强)直接从上海市委书记跳到国务院总理。”
此外,王信贤认为,中国现在遭遇的经济跟社会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之最,而且是全国性的问题”,因此习近平需要一个有全国性治理能力跟经验的人来担任总理。
最后则是,他表示从习近平与李克强过去十年的互动来看,“李克强对习近平来讲有一个很大的功能,就是他是一道防火墙,或著是甩锅”,但若都安排自己嫡系的人坐大位,“现在又不是太平盛世,现在是很多事情要处理,冲击就直接冲击到习自己身上。”
王信贤告诉德国之声:“即便你权力这么大,你有必要去打破这个东西吗?...如果大家都知道这个人是他提拔上来的人,如果出问题他又没办法处理,那不是直接烧到自己身上吗?为什么要去干这种事情呢?”
中共二十大开幕后,外界关注谁将跻身中南海权力核心。
至于《联合报》引述消息的入常名单,王信贤表示,据他了解,这与近日香港部分媒体的分析一致。但王信贤也表示,由于上海市市委书记一般都是培养入常的历练职位,所以若要解释这个版本为何李强没如外界预期入常,应是受上海今年的疫情与封城影响。
但他告诉德国之声,他认为习近平反而会正面看待李强的上海疫战:“上海疫情这么大的,他可以封城七十几天不出大事,对习来讲,也不算是完全是失败,反而是另外一种政绩。他完全配合中央动态清零。”
就王信贤来看,他认为《联合报》引述消息所发布的入常名单较偏理性,因为中国共产党新老交替的原则,该版本有做到。他重申:“我觉得习近平不会完全打破中共人事安排的潜规则。你去打破,你要花的成本蛮高的。你要去说服别人。另一个是,有些人事安排是有功能性与预防性的。面对现在全国社会经济这么大的问题,你有必要一定安排自己的人上去吗?你一定要找一个有经验跟有能力的人坐在那个位置。汪洋跟胡春华跟习近平的关系还是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