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为何许多香港居民不欢迎内地医疗援助?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4月1日 9点57分 PT
  返回列表
64060 阅读
32 评论
纽约时报

在已废弃的一条香港机场跑道上为新冠患者建设的隔离设施。 JEROME FAVRE/EPA, VIA SHUTTERSTOCK

香港——一场致命的奥密克戎疫情压倒了香港的医疗系统后不久,北京紧急提供帮助。内地施工队建造了庞大的隔离设施。中央政府派出10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治疗和检测中心,为了帮助稳定当地的肉类供应,还派出了屠夫。

对在北京支持下的香港政府来说,中央政府的援助是一场及时雨。当地领导人林郑月娥前往与内地接壤的边境,向抵达的医务人员鞠躬表达深切的感激,这是香港很少采用的表达方式。

但对于香港和中国内地的许多人来说,疫情只是暴露了这座1997年回归中国的前英国殖民地城市与该国其他地区之间的政治和文化鸿沟。

一些香港居民批评北京推行的严厉措施,例如集中隔离病人和大范围封锁建筑物,称这些措施破坏了该市长期以来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然而,内地人将这种态度描述为自私和缺乏遏制病毒所必需的国家责任感。

2月,香港领导人林郑月娥欢迎中国内地的医疗专家。 HONG KONG INFORMATION SERVICES DEPARTMENT, VIA REUTERS

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香港的750万人口中有一半以上已被感染。疫情的严重程度迫使政府放弃了一些更严格的计划,例如实施封锁以进行大规模检测。香港还未遏制住疫情就计划放松对新冠病毒的控制措施,内地的许多人都对此感到震惊。

著名的内地评论人甄浩源在微博上写道:“让香港继续实验。让我们的医务人员回来,确保我们的边境是封闭的。”

在双方公众的这些激烈情绪之前,北京实施举措将香港全面置于中央政府更直接的控制之下。2020年,北京颁布了一项国家安全法,消除了广泛的异议,并且为了摧毁亲民主反对派阵营,彻底改革了地方选举法。

北京从政治视角描绘其对香港抗疫提供的支援。在医务人员启程前往香港之前,共产党的党旗展示在显眼位置,人们在仪式上高唱国歌。新建的隔离设施醒目地张贴着“中央援港,同心抗疫”的红色横幅。

许多香港居民对此不以为然。在香港流行但在内地被禁止的Facebook平台上,他们抓住安装蹲便器等问题批评隔离设施不够标准,香港普遍不使用蹲便器。

周二,香港青衣地区的临时新冠隔离场所。 DALE DE LA REY/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现年33岁的凯西·冯(音)曾是一名护士,她在3月初检测呈阳性时与丈夫和母亲一起被送往隔离设施,她说这种隔离是一种不必要的麻烦。

“这真的扰乱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她说。“这和在家隔离有什么区别?”

凯西·冯想知道花在隔离设施上的钱是否可以更好地利用,例如帮助失业者。“香港真的需要这个吗?为什么香港政府不能说不?”她问。

该市领导人林郑月娥和其他官员表示,无法偏离中央政府消除地方疫情的目标。为了让内地重新开放与香港的边境,香港一直试图降低感染率,但到目前为止未能成功。

前香港医院管理局首席执行官梁柏贤在Facebook发文批评香港政府盲目跟随内地做法,依赖“政治正确的金刚罩”而非科学来指导抗疫。

2月,中国内地派到香港的移动核酸检测点。 LAM YIK/REUTERS

一些香港医护人员对内地的帮助表示欢迎。

当地一家公立医院41岁的支援小组主管庄伟麟(音)说,他和他的同事已经被疫情推到了极限。由于人员和空间不足,医院被迫将遗体留在病房,旁边还有其他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

“在一个晚上,我和另一位同事一起搬运了80多具遗体。整个医院都需要内地的支持,”庄伟麟说。然而,他承认,他的观点并未得到同事的广泛认同。

3月,在一家医院外,工作人员将遗体装车时,旁边仍有患者在接受治疗。 BILLY H.C. KWOK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长期以来,当地医生一直抵制引进内地医务人员在香港执业,称他们缺乏对当地情况的了解而且英语不流利,英语是香港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政府上个月动用紧急权力,允许内地医生和护士在香港执业。香港的医疗许可制度与内地不同。

关于内地医生执业资格的公开辩论在一次简报会上出现了不利的转折。香港一家新闻媒体的记者询问官员,如果发生意外,公众如何对内地医生提出投诉。

官媒谴责了这名记者。亲北京的活动人士发起了网上请愿,指责该记者散布针对内地医务人员的仇恨言论,并可能违反了国家安全法。该记者的雇主Now新闻在不断增加的压力下作出道歉。

48岁的公司文员梅维斯·冯(音)说,她认为记者缺乏尊重。“她是在暗示内地医生肯定会犯错,”梅维斯·冯说(她与凯茜·冯没有亲属关系)。她说,她和其他中央政府支持者付费在市中心的商业广告牌上表达对医务人员的支持。

内地医务人员的部署凸显了根深蒂固的文化分歧,以及许多内地人感觉他们在香港受到歧视。在微博上广泛分享的一篇帖子指出,被派往香港的内地护士被要求为病人喂饭和换纸尿片。内地观察人士认为这是有辱人格的,因为这些通常是技术水平较低的工种负责的工作。

但在香港,这些是护士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凯茜·冯曾在香港做过护士,她的姐姐是内地的护士。她说,她相信大部分争议源于人们对香港和内地医疗工作的差异缺乏了解。

“如果你不了解这里的政策,你怎么能只用一只眼来判断,”她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香港的教授田飞龙说,香港对内地的新冠疫情控制方式的抵制是痴迷于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和对政治改革感到不安的结果。他在香港报纸《明报》最近的一篇专栏中写道:“香港社会存在对近年制度变革的不适应和内心抵触,存在对国家权威和制度的不认同。”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学客席教授林和立说,2019年抗议运动之后的政治镇压也加剧了紧张局势。

“人们只是不希望他们的生活受制于北京,”他说。“但严格控制香港人的言论让情况变得更糟。”

一名患者走向香港新田社区隔离设施的病房。 JEROME FAVRE/EPA, VIA SHUTTERSTOCK

s
sw1799
1 楼
挑拨离间!太坏了!
灯塔路
2 楼
因为你们这种傻逼贱媒造谣啊
红旗生产队
3 楼
牛屎报以造谣为生,在大陆早就臭大街了
p
pz
4 楼
纽约时报的主编是反华骨干;纽约时报煽动挑拨造谣,暴露了纽约时报已经黔驴技穷没有其他真实事件可以报道, 只能造假博版面。
b
bett
5 楼
因为,因为,狗逼的嘴是肛门!
土豆泥eight
6 楼
一些, 许多, 都是这样的含糊之词。 用意就是糊弄鬼。
不渴而饮
7 楼
傻逼时报
f
fengfengloup
8 楼
外媒能够报道香港居民欢迎内地医疗援助吗? 抹黑就要不遗余力。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性。 反正,纽约市自己死了多少无所谓。
h
hho0we9m
9 楼
许多是多少?300个 3000个 30000个?他妈的美国接近一半的参加投票的人不支持拜登当选 LOL
有空来喝茶
10 楼
香港民意选举又不是没有过,压倒性的票数国内谁提封谁号。真那么有信心,开放下报道呗
f
figaro0610
11 楼
因为美国媒体不欢迎啊
w
wind007
12 楼
因为国内的护士做惯了大爷(病人护理工作都让护工干了),所以不愿意做护理工作,也做不好护理工作,香港的老百姓当然不满意了。在香港乃至其它很多国家,哪有什么护工?护理病人,喂饭倒屎都是护士份内的事。
z
zlang2020
13 楼
牛屎报在放毒,,,
b
bingfenglu
14 楼
牛屎为什么不报道?世界人均最高医疗费用的国家预期寿命已经低于中国。 淘汰了老弱病残是不是心里正暗暗高兴呢?
s
szacy
15 楼
被西方洗脑和挑拨的港渣的确不配接收大陆大量的医疗支援和无私奉献,这是中央政府让这些辛苦的内地医疗队受尽了委屈和羞辱。这些港渣的作恶丧心病狂,必有恶报,希望被新官病毒带走的都是这些港毒人渣。
R
RM
16 楼
为病人喂饭和换纸尿片?香港不会加钱啊? 抠门又爱嫌,内地这次是看港仔瞎搞扑街太多去人道帮忙的,不是像港仔歧视的外劳一样去打工的 “在香港,医护人员薪资酬劳高,除了医生待遇非常不错,其实护士工资也比较高。有媒体此前报道,香港护士工资是内地的十倍。 内地护士的工资约为3,000至5,000,香港护士的工资是内地护士的10倍,可达3万至5万元。”
左中右
17 楼
因为黄狗的精神母国是霉痢贱,常年颅内移民,身体却无法移民,悲惨的香港黄狗
E
Edmondon
18 楼
那些不喜欢中国的港灿应该去大阴蒂国
勿食我黍
19 楼
内因是一国两制让港人蔑视敌视大陆,外因是西方洗脑挑唆。
猜猜了
20 楼
港渣接受不了穷人接济富人
我要干冰冰
21 楼
胡扯吧,现在很多黄丝都承认医疗队的服务比香港本地的还好
風風風
22 楼
为何紐約時報如此噁心?
南十字煞星
23 楼
你是在哪个外国?
南十字煞星
24 楼
民意操纵又不难,共狗一样可以搞出压倒性票数。傻逼才有信心了。
文强
25 楼
是这样 否则叫什么护士 没想到香港这次那么快放弃清零没跟着刁帝走
s
spirithorse
26 楼
香港人没有不欢迎,医护人员来宣传,干实事,市民感激。只是不喜欢中联办这帮人动不动就拉横幅,写标语地大肆搞宣传罢了
h
haiin6park
27 楼
香港缺的是德。还有火化工人。应该从钢铁厂调工人建小高炉就地火化。
多于
28 楼
牛屎的标题绝对正确。90%不欢迎是许多,1%不欢迎也是许多。牛屎在说实话。
c
cantonese
29 楼
香港真的需要这个吗?为什么香港政府不能说不?-----小母狗-------问。
韩慢
30 楼
造假塔红班独裁包子造的孽
无视生非
31 楼
牛屎真是垃圾啊,这节奏带的,小编满满的恶意
y
yuba
32 楼
一港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