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潘林枫从剑桥大学归国,加入上海交大任副教授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3月17日 9点34分 PT
  返回列表
67890 阅读
13 评论
澎湃新闻

据上海交通大学官方网站信息,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博士后潘林枫已于2025年3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任长聘教轨副教授,担任课题组长。

潘林枫的研究方向为光电催化:太阳能燃料与绿氢生产,集成光电转换器件;薄膜材料:气、液相沉积,薄膜晶体结构、缺陷、应力及光电性质(各向异性)研究;载流子动力学:原位高时空分辨光谱表征技术。

潘林枫 上海交通大学官网 图

根据官网简历显示,潘林枫2012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年硕士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年博士毕业于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继续在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做博士后,2020年11月至2025年2月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做博士后,2025年3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曾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

2024年5月,中国科学报社微信公号“中国科学网”在一篇名为《被引超3500次!90年博后再获重大突破,即将回国任教》的报道中介绍:潘林枫在Nature Catalysi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共计发表26篇论文,据Google Scholar,发表的文章总被引超过3500次,H指数为20。潘林枫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发表论文,在发展面临瓶颈的太阳能燃料领域获得重大突破。谈到回国缘由,潘林枫表示,“现在,国家对青年科研人才支持力度很大,我们都觉得现在回来是一个好时机。而且国内太阳能燃料的光谱测试研究很缺乏,我想利用在国外这么多年的知识积淀,在国内搭建起相关实验室,让这个领域的研究加速发展起来。”

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由教育部于2019年12月31日批准设立,定位于世界顶尖的分子科学科研机构,由上海交通大学负责建设运行,是上海交通大学校直属二级科研机构。中心将以分子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为对象,以开展国家分子科学与转化研究重大科研项目和高水平实质性国际合作为主要任务,逐步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分子科学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摇篮,努力成为在分子科学领域具有国际“领跑者”地位的学术高地。

t
tschus
1 楼
在英国研究新能源就像在新西兰学石油化工一样。英国除了经济管理学以外,都是野鸡专业。合理怀疑这货是国内某大佬的亲戚,拿着国内研究资源成果去剑桥搞联合顺便读个博士镀镀金。
t
tschus
2 楼
博士毕业一刚开始只能从助教或教授项目组干员开始做,十年能升上副教授的凤毛麟角。甚至很多博士后终其一生也没有这个机会。这人没内幕打死我也不信。 [1评]
中华街刀削面
3 楼
这就是人才呀!我们在国外后厨的就只能当劈柴
山药
4 楼
挖一挖他爹是谁。
d
dancingwater
5 楼
万一真的是个人才呢
t
tschus
6 楼
即便是人才,也要通过副教授职称考试,衡量你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差一条都升不上去。北大韦神是博士后,17年工作到现在也只是个助理教授,想跨过副教授这条坎可能终生无望。这小伙子在教育界类似于,刚参加完公务员考试,别人从科员慢慢干,他直接从处级开始。一个市的处级公务员300来个,而副教授都不到300个。而大多数公务员的极限就是个副处级退休。所以没内幕是不可能的。 [1评]
s
slimane
7 楼
上海市處級公務員怎麼可能300個,廳級可能都不止300。 當然了他肯定是有後台的,這麼爛的背景根本不可能直接副教授,連講師都不夠。交大直接給副教授的最低要求是起碼華五本科畢業美國前三十大學博士畢業還有一定拿得出手的科研經歷,就這樣副教授還是有聘用期的,歐洲不管啥大學在美國面前都是低人一等,別說清北了,華五都根本沒人申請牛劍。 [1评]
t
tschus
8 楼
我说的一般城市规模,不能用超大城市比。要是说级别北京更不可能300来个处级,部级都不止这数。
阿拉正港灿
9 楼
90后,太阳能燃料与绿氢生产,集成光电转换器件;薄膜材料:气、液相沉积,薄膜晶体结构、缺陷、应力及光电性质(各向异性)研究;载流子动力学:原位高时空分辨光谱表征技术。。。外行的一看都知道这单子拉的越长越是扯蛋
v
vet
10 楼
自己不行,别人行就这么看不开?
v
vet
11 楼
一派胡言,我三个朋友,没任何背景,博士毕业5年,一个副教授,两个教授,都在985中上游
v
vet
12 楼
非计算机,博士毕业五年,引用3500,可以的了
郑长仁
13 楼
青岛路虎婆,倒行逆施恶。毒打退伍兵,震惊共和国。 高压一面词,助纣真下作。法律是什么?谁来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