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严峻?李稻葵:警惕西方炒作中美经济差距拉大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7月18日 4点2分 PT
  返回列表
81866 阅读
43 评论
Economics一克纳米

一、如何判断当下经济形势

首先我想讲,如何判断当下的经济形势?

王文院长刚刚讲得特别好,当下的宏观形势应该被放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整体大环境中来考量。我的观点是,过去常说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恐怕已经变成了“治理与发展”。当下,全世界面临国与国之间的治理失序,很多问题必须从这个地方找根源、从这个角度来看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目前,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出现了较高的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两难,根本原因在于其在应对百年大疫情的过程中采取了非常简单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没有治本的方针。

在治理赤字的情况下,西方国家积极扩大货币发行,以美国为例,美国在近三个月内的新印钞票力度远远超过了2008年到2009年的操作,带来了持续一年半的股市大涨。在财政政策上,美国直接给很多家庭发支票,但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家庭手中的现金量是很少的,一旦有支票会马上转化为消费。这一轮美国经济简单来讲是过热,过热的来源是在没有治本的情况下简单地扩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关于国际形势,刚刚朱光耀部长谈得非常好,我补充一下我的一点观察。我判断,包含美国、欧洲和日本在内的全球主要央行会加息,收紧货币政策,但这一次的力度会相对温和。因此,高通胀的态势在发达国家可能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不会像1980年代里根时期那样快速抑制住。同时,他们的财政压力还会持续上升,经济将会有低迷表现,但不至于像80年代初那样进入一个阵痛的短暂衰退期。

换句话说,西方国家可能会进入到一个比较长的低增长、高通胀的时期,而不是因控制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在短期内巨幅下滑、然后较快的反弹。对此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

为什么有这个判断?

基本理由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是债台高企,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新兴市场国家是他们的债权国,作为债务国的西方主要国家对高通胀的态度是复杂的。对债务国而言,高通胀并不是坏事。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提出,发达国家应把通胀的基本标准从2%提升到6%。

其次,从个人背景、个性和研究经历来看,美国、欧洲和日本几大央行的掌门人都是鸽派,没有沃克尔那样的鹰派了。面对保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冲突,他们会倾向于保增长,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二、当下国际形势对中国的影响

那么,这样的国际形势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影响是多方面的,有正面也有负面。

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到了今年年底的时候,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可能会炒作一个话题:尽管今年中国的增长速度超过美国,但以美元计价的中国经济总规模与美国的差距可能会拉大。2021年中国经济中国与美国按市场汇率计算相差5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在今年可能会拉大。

为什么呢?因为美国以美元计价的GDP包括了通货膨胀的因素,全年平均通胀至少在8%以上,而中国经济通货膨胀率远低于美国,同时人民币兑美元可能略有贬值。因此,在这个背景下,以现价美元计算的中国GDP总量与美国的差距可能会拉大,将会成为西方媒体的炒作点。

但无所谓,因为经济增长说到底还是各国算各国的账,要按照购买力平价来计算而不是按现价美元计算,我们的基本面仍是好的。

另外,我不认为今年人民币会因为美元加息而大幅度贬值,因为我们的贸易顺差保持得很好,其中一个因素是服务贸易逆差大幅下降,今年的经常账户余额可能会创纪录。

演讲现场

三、中国经济怎么样

中国怎么样?刚刚时建中校长讲得非常好,坦率地讲,当下中国经济确实是遇到了疫情的冲击,经济运行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和面对。

该怎么应对呢?我认为,我们正在三管齐下来应对当下的困难。

第一只手抓宏观政策。

说得更具体一点,今年的财政政策恐怕还会更加地积极,远比名义的财政赤字量要来的大很多。政府的实际开支会较大上升,里面有很多具体的细节,财政刺激宏观经济发展的力度恐怕是近几年少有的。

同时,货币政策继续发力。

为什么货币政策要发力呢?有人讲,这是不是大水漫灌了?我想应该这么理解,由于经济碰到了下行压力,因此很多企业,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遇到了流动性的困难,历史上商业经营的困难和当下的宏观经济下行碰头,产生流动性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扩张型的货币政策反而是稳定性的政策。所以,我理解今年的货币政策导向是用扩张来求稳定,防止地产企业和其他一些行业大型企业的财务困难传递。

有人说这是不是要走凯恩斯主义的回头路?疫情是一场寒风感冒,导致我们发烧,发烧了以后人会烧出毛病的。中国人讲急症治标,短期在疫情情况下宏观政策是治标。所以,今年第一只手是抓宏观政策的。

第二只手抓什么呢?投资和产业。

首先是基建。与2008年和2009年有所不同,我的观察是,这一轮基建的扩张和社会经济发展契合得比较好。比如,此时此刻正在加紧建设的是珠三角一带的大桥,从中山到深圳的深中大桥。这个桥非常有必要,因为整个珠三角是一个三角形,下面是港珠澳大桥,但最繁忙的是中间一段,现在只有虎门大桥。所以,我们国家的基建现状很有意思: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基建越缺。因此,这一轮的基建许多是发达地区的基建。

资料图来源:澳亚卫视

其次是产业投资。这一轮投能源,包含风电、光电在内的新能源。怎么碳中和?必须投入。国家反复讲双碳先立后破,先立什么?光电、风电,还有输电网。

我坚定认为风电、光电投资在未来会盈利,民营投资现在不进来没关系,以后可以转让给他们,以统一大市场的观点来看,未来碳排放一定是统一大市场,绝对不会各自为政。只要建立统一大市场,碳的价格会上来,碳排放价格会上来,煤炭石油燃烧的价格会上来,就会凸显出光电、风电项目的商业回报性。

第三只手抓改革。

经济方面改革抓手何在?就是要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市场经济应该是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富裕的本质就是让社会各个阶层在参与市场经济的活动中得到应有的、符合自己期望的回报。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坦率地讲,我认为有两个重要的社会的决策者,属于关键的少数,他们的积极性还没有被调动出来。

第一是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在过去一段时间,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的初衷是好的,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恐怕有一些问题。比如,没有以创新和发展为目标,往往机械执行,或者是算历史的旧账,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恢复他们投资和发展的信心。

第二是掌控经济决策的政府的工作人员。现代市场经济跟亚当斯密时候的市场经济的根本不同在于政府是市场经济重要的参与者。法国、北欧50%以上的GDP是政府分配的,美国是37%,我们在35%以上了,所以政府已经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

现代市场经济有很多重大的决策要协调,单个企业的决策往往不一定是符合全社会利益的,所以必须调动政府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对政府官员进行激励。这点是中国40年改革开放最重要的经验,也是我们在国际上创立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的初衷。

政府与市场经济学认为,我们需要重新调动地方政府以及中央经济部门政府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的行为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同步。这方面的改革必须到位,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就不可能被完全释放,高院长所说的老百姓向往美好生活并为之奋斗的热情就不可能完全释放。

我呼吁,面对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百年大疫情,中国不仅要搞好宏观政策和投资,更重要的是要认认真真地重塑我们改革的机制,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重修政府与市场经济学。

时间关系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

不明智
1 楼
中共御用经济学家 发表过疫情两年 主要成就:发现疫情两年,中国人均寿命增加10天 [1评]
干欢你
2 楼
我只是听说 好像斯文的瘟猪全家吃狗屎长大的
荣光归中华
3 楼
连提前量都打好了,叼盘的最高境界:主人手里的盘还没出手,他已经超那个方向跑了。。。
w
whatiswrong
4 楼
全是老一套,管用不管用,先混过当下的难关再说!
青蛙
5 楼
这是又要习惯性甩锅爆出来的一方吗
海陆丰
6 楼
https://youtu.be/qUfA9Aa1YiA
J
Jagaa
7 楼
楼下的狗粮们都是吃屎长大
无视生非
8 楼
狗粮们日复一日的汪汪叫,中国经济却蒸蒸日上,狗粮们真是功不可没啊,反华有你们中国人民就放心了
财富绽放
9 楼
苦难行军
罗马军团
10 楼
什么警惕西方炒作,国内能看到这些炒作么?不如直说了,警惕屁民讨论下行问题。 = 我早就说过,今年中国增长是负的。这个问题要警惕屁民察觉。
鲜衣怒马
11 楼
皇上V5! + 中美经济差距拉大----如果是事实,干啥怕人家炒作? + 反正一切责任在美方,也不要砸脚,石头早用光了
罗马军团
12 楼
要相信党,相信政府,不要想那么多,低头吃草就好。
叹息
13 楼
李稻葵是谁?就是那个说中国清零让人均寿命增加10天的经济学家。一个经济学家,做这种研究......
小曉古今
14 楼
发現疫情後傷風感冒變少,這是事實
灯塔路
15 楼
很庆幸 中国现在有一大批民族至上能人智士
广
广角镜
16 楼
未来几年或许是民营企业的又一波发展期,利好将在年底显现
回一个
17 楼
14亿人创造巨额的美元经常账户余额很可能会被美国耍赖一笔购销,不得不防
云水禅心
18 楼
又是增加寿命这哥们
c
caoGB
19 楼
因为美国以美元计价的GDP包括了通货膨胀的因素?经济学家说出来的话怎么和偷渡政庇发愣狗一样
遛狗专家
20 楼
李稻葵是谁?就是那个说中国清零让人均寿命增加10天的经济学家。一个经济学家,做这种研究......
d
dong8788
21 楼
让一个管经济的总理凉一边 自己什么都管还兼几个组长 毛式治国 误国误民
一人分饰两角
22 楼
美国被中国甩开一大截,事实如此为什么不让说?不是说要自信吗?
雅痞士
23 楼
GDP重要吗?重要,但也不重要,主要还是得看GDP是不是实实在在的; 比如:2018年美国建筑业GDP增加值为8400亿美元,中国建筑业GDP增加值为9340亿美元,仅仅比美国多10% 而已。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惊讶,号称基建狂魔的中国建筑业和美国相比,规模上居然没有什么优势。 我们来比较一组数据,2018年,中国水泥产销量22亿吨,美国为8850万吨,是中国的二十五分之一。中国粗钢产量9.3亿吨,美国9500万吨,中国是美国的10倍。中国每年建成4000多公里的铁路,5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上万座桥梁。这几个数字在美国几乎都接近零。2018年中国建筑业房屋竣工面积413508万平方米,美国只查到2016年的数据是18780万平方米,仅为中国的不到5%。这些核心建筑业的产出数据中国都是美国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然而美国建筑业竟然贡献了和中国相当的GDP,可以想见其建筑成本的离谱程度。 总之,服务业占美国GDP高达80%。美国人开支的大头,并不是「衣、食、住、行」,而是「算账、看病、打官司」,当然,最大头还是一切背后的「金融服务」。
y
yuba
24 楼
哪里滴瓜
马党总书记
25 楼
美国市场上百年以上的老房子比比皆是,中国有吗?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美国明显要更长更耐用。中国的房子盖了拆,拆了盖,GDP是上去的了,可是有意义吗?能源原材料消耗,环境污染,这种损失计算过吗? [1评]
开心小黄人
26 楼
不封城的美国平均年龄降了一岁可是实在的。算了,跟一群1911年进宫当太监的人讲什么道理
阳光俊男
27 楼
美国即将完蛋,炒作中美差距缩小,岂不是说兲朝也要完蛋?
爱吃花生
28 楼
我判断,包含美国、欧洲和日本在内的全球主要央行会加息。。。也是一个伪专家。估计中国快撑不下去了,建议美国加大打压力度。
曾祖爷爷
29 楼
江南游侠
30 楼
居安思危还是需要的,西方唱衰中国算啥?中国已经被西方崩溃三十年了,都洗洗睡吧
寂寞de心
31 楼
可以了!在小组长的亲自部署亲自指挥的领导下,中国的经济已经超越美国5成!这样好吗?李砖家
雅痞士
32 楼
所以,美国建筑业的GDP是怎么创造上去的?为什么那么高?
先有09後有天
33 楼
留给美国的石头不多了
你有权不回答
34 楼
傻逼专家,反过来看看对不对不就完了:中美经济差距减小。今年的形势,你信吗
你有权不回答
35 楼
“ 我呼吁,面对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百年大疫情。。。”,哈哈,活学活用包子的话,这一百年全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还有千年雄安,我操,活得是什么年代?我说过中国是宇宙强国,韩国老二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十年老
36 楼
欧美日都是疯狂核動力印钞机,这万万学不得,自掘坟墓。
爱逛动物园
37 楼
比中国印的钞票少多了,这十年中国增发的货币远超美欧
爱逛动物园
38 楼
美国建筑业gdp占比多少?
m
mannlicher
39 楼
710也是美国人干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