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少挨骂,鲁迅怎样证明自己不是境外势力?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5月5日 12点10分 PT
  返回列表
35271 阅读
18 评论
黑噪音


1934年,鲁迅在《新语林》杂志发表文章《从孩子的照相说起》,结尾是这么一段话:

我在这里还要附加一句像是多余的声明:我相信自己的主张,决不是“受了帝国主义者的指使”,要诱中国人做奴才;而满口爱国,满身国粹,也于实际上的做奴才并无妨碍。

当时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忍不住大笑了几声——原来鲁迅也曾如此竭力证明过自己不是“境外势力”……

为什么呢?

首先可见鲁迅当年面对过的谩骂也绝不会少。那时候倒是没有网络评论这种东西,鲁迅面临的“喷子”主要来自文化界名人。

在那个年代,文化界秉持“天朝上国”思想的人还是不在少数,甚至还有辜鸿铭这样、虽然精通西方文化却依然坚持妇女裹小脚、男人留辫子的奇葩学者,就可以想见鲁迅必定要承受相当多的文化界骂名。

当然,来自读者的谩骂肯定也不在少数。虽然那时候没有即时可见的评论,但读者来信却是正常的事情。在没有网络的时代,名作家每天收到几封信是常态。估计鲁迅也收了不少挨骂的读者信,否则也不会这么积极主动“自辩”。

让鲁迅这种铁打一般的人无奈自证不是“境外势力”,那一定是骂名已经到了影响他名誉甚至生活的地步。

那咱们就看看这篇小文鲁迅到底写了啥,一定要自证一下才敢“发帖”。

开头,鲁迅先吐槽了下别人给他的“催生”冷脸:因为长期没有生孩子,鲁迅也曾被别人另眼相看。房东太太甚至有时嫌弃他,不让自家的孩子过来玩。

然后,鲁迅讲了生孩子后发现中日两国孩子的不同:

中国和日本的小孩子,穿的如果都是洋服,普通实在是很难分辨的。但我们这里的有些人,却有一种错误的速断法:温文尔雅,不大言笑,不大动弹的,是中国孩子;健壮活泼,不怕生人,大叫大跳的,是日本孩子。

尽管鲁迅觉得这种刻板印象不妥,但他还是分析了一下中日孩子性格区别原因究竟为何。

他的结论大致是:中国家长严厉的打压教育,习惯于压制孩子的天性、对孩子批评和否定,长久下来孩子便容易倾向于内敛和“驯良”。

说到这里,他甚至讲:考虑到保护孩子的天性,他倒宁可自己儿子骂自己、反叛自己。

然后鲁迅总结道:

但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名之曰"有趣"。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凡是属于"动"的,那就未免有人摇头了,甚至于称之为"洋气"。

这段还是关于孩子教育,但他立刻笔锋一转,来到了社会议题:

又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壮健,我偏生病……这才是保存中国固有文化,这才是爱国,这才不是奴隶性。

这段是什么意思?

联想到现在,大抵就是:外国人礼貌文明?那不过是虚伪,看咱们性格多真实;外国人做事讲原则?那不过是死脑筋、死性——傻老外;外国人总喝冰水?你看,他们就是野蛮吧,都没进化到喝开水;他们还有什么“皿煮”?那更是笑料。

其实鲁迅的意思并不是啥都效仿西方便好,而是说有些该改进的地方,总得改进,而不是因为洋人是那样,便以仇视的态度作为不改进的理由。

所以鲁迅说:

其实,由我看来,所谓"洋气"之中,有不少是优点,也是中国人性质中所本有的,但因了历朝的压抑,已经萎缩了下去,现在就连自己也莫名其妙,统统送给洋人了。这是必须拿它回来–恢复过来的–自然还得加一番慎重的选择。

这段又如何理解?

我看春秋战国史,人的性格跟现在咱们中国人这种内敛压抑的状态很不一样,而是天真、率性、自然、奔放。那时的人说爱就爱、说恨就恨,直爽而不绕弯,也很少在权贵面前当奴才,大臣甚至平民跟国君杠上几句也是常见的事情。

但是秦以后,中国人的天性就一步步被中央集权压制,到了明清抵达巅峰。以至于外国人在清朝刚来中国访问的时候,惊讶于那种面对权力的极度奴性。

到了这里,鲁迅终于敢提出学习发达国家先进方面的主张:

即使并非中国所固有的罢,只要是优点,我们也应该学习。即使那老师是我们的仇敌罢,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在这里要提出现在大家所不高兴说的日本来,他的会模仿,少创造,是为中国的许多论者所鄙薄的,但是,只要看看他们的出版物和工业品,早非中国所及,就知道"会模仿"绝不是劣点,我们正应该学习这"会模仿"的。"会模仿"又加以有创造,不是更好么?

这段发到现在的网上,恐怕会被网友们喷死:你说学习美国我还要考虑考虑,你竟然敢说学习日本?

于是,鲁迅写出了开头我引用的那一段:

我在这里还要附加一句像是多余的声明:我相信自己的主张,决不是“受了帝国主义者的指使”,要诱中国人做奴才;而满口爱国,满身国粹,也于实际上的做奴才并无妨碍。

终于,鲁迅自证不是“境外势力”了。可见一些“爱国者”们的思路至今没有什么变化——你主张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方面,那你便是卖国贼。但如果你说中国一切都是最好、一切都最文明,不需要再学习,甚至还要西方来学习我们,那你便是爱国。

鲁迅这篇文章发表于1934年,可能为了少挨骂,他当时署名是“孺牛”。

时间过去了刚好90年,鲁迅如果还活着,他现在当作何感想?

z
zzlbentley
1 楼
鲁迅如果活到现在当年的这番辩白想必是不敢发的。毕竟当年面对的是北洋军政府,儿现在面对的是穷凶极恶的晚清独裁者,当年发这段话不但不会掉脑袋还能登报纸写书刊,而现在讲这种话就算不掉脑袋估计也得进秦城监狱待一辈子了
s
sgbigsell
2 楼
放现在,至少是寻衅滋事罪。说不定间谍罪,国安直接抓。 对国家维稳大局不利,给境外势力递刀子,可杀。都能想象得到那些夹头粉会这么说。
洋知青
3 楼
马列不是中国特产,中国现在的统治者就是境外势力。
c
cwang28
4 楼
哈哈哈 这类指责的复制太容易了
凉呀凉
5 楼
鲁迅如果还活着,他现在当作何感想?他要还活着,一定是在监狱里!他还能说啥?给监狱长习包子说点好话,也许能赐他二两茴香豆!
m
m92f
6 楼
鲁迅好就好在恰逢其时地死了,滚蛋蛋37年就是汉奸,活到47年就会被暗s,活到57年就是右派,活到67年就是反革命,活到77年落实政策。活到87年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典型,活到97年爱国爱港,活到07年就是公知,活到17年就是抑郁症……
6
63戒
7 楼
鲁迅一生竭尽全力试图唤醒沉睡的中国人, 结果他老人家闹出个大笑话, 因为中国人并没有睡,只是在装睡, 用江总书记的话形容鲁迅就是 too simple, too naive。
w
wenxuechengbuhuanying
8 楼
这个妄想唤醒中国人的鲁迅现在遭到了很多中国人的谩骂 连当年文化圈里的人的那些子虚乌有的传言都成为鲁迅是个流氓汉奸卖国贼的证据 哈哈哈 这个鲁迅真真地是自取其辱于一个特色奇葩的族群 必有因果 因为鲁迅骂中国人是骂到了骨子里 而且乱投医瞎用药 岂不招很多中国人的骂
老李子
9 楼
鲁迅要是生活在现在,早就被包子关起来了。
t
truth_hurts
10 楼
自由,民主这些东西本来就不是中国本土的,说是外部势力也说的通。
驻日评论员
11 楼
鲁迅是近代第一个看透酱缸本质并试图医治的勇士。。 相信他的领悟多少是来自和东瀛的类比。。 明明都是东亚文化为何那么不同? 鲁迅愚钝没有想通的是,自诩天朝上国的骄傲酱缸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倭人的领导秩序的 所以才最终导致酱缸战争的爆发。。 战后美国不信邪也想用自诩的文明方式教化 结果现在大家也知道了 吸取教训放弃幻想。。
洋知青
12 楼
老李子 发表评论于 2024-05-05 07:33:06 鲁迅要是生活在现在,早就被包子关起来了。 ======================= 鲁迅要是活到毛泽东时代,他就是汉奸,叛徒,反革命,右派。 鲁迅要是活到习近平时代,他就是境外势力,卖国,亡我之心不死。
洋知青
13 楼
truth_hurts 发表评论于 2024-05-05 08:26:48 自由,民主这些东西本来就不是中国本土的,说是外部势力也说的通。 ===================== 马列主义也不是中国的,怎么他的信徒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代表?
驻日评论员
14 楼
但必须承认,酱缸最成功的就是偷学日帝模式 将马列毛共党神格化类似日帝天皇居然将一盘散沙合拢起来 美英还是小看了共产主义的魔性甚至还与苏共结盟 还是当年日德邪恶轴心看得准所以视共产主义为洪水猛兽。。
驻日评论员
15 楼
但酱缸无论多么强大始终是酱缸 也许身在其中的享受食者会陶醉 但在外久吸新鲜空气的人只会掩鼻 更让人担心的是酱缸不断肿大要将世界都变成酱缸 而造成这个局面的其实不是日帝的责任而是新秩序缔造者们。。
w
worley
16 楼
100年过去了,中国人还在睡
中華盛頓
17 楼
所以必须将他从中学课本中完全移除!
S
Sam大树
18 楼
虾扯蛋! 人家鲁迅最喜欢的就是骂和对骂,题材、机会越多越好, 根本不希望少挨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