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个坎!糟糕的速度比你想象的要快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2月29日 14点50分 PT
  返回列表
67721 阅读
6 评论
北美留学生日报

>还有3天,我们就要告别2019年,迎来2020新的一年。

2019年你是怎么过的?

还在校的你都过科了吗?今年够努力了吗?是又虚度了一年还是长进了一岁?

步入社会的你,升职了吗?加薪了吗?找到对象了吗?个人价值实现了吗?

面对这一头暴击,无论你怎样扪心自问这一年你是怎么过的,2019都即将成为回不去的一年。

悔恨也好,惋惜也罢,哪怕你给出的答案全是否定,又能怎样?毕竟,即将到来的2020年,你还有可能过得更差。

前阵子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位网友抱怨,家里有个远房亲戚,硕士留学回来想在北京找份工作,却困难重重,还需要找人帮忙。

并非学校野鸡或是专业太水,那名海归本科就读某211英语专业,还自己念了个财务的双学位。研究生去了英国排名前五的学校读财务,之后又去德国某大学读了个德语硕士。

光是学历,就已经非常拿得出手了。211双学位,还通英语、德语。比一般的留学生条件好很多。

然后底下有人回复,“你这个亲戚吧,怎么说呢,看似学历不错,其实全都经不起推敲。”

对此,还专门做出了分析:

图源:微博

简单总结一下,回复意思就是,

第一,学英语专业就等于没有专业,这名海归看似学历很高,实则只有辅修的财务有用。

第二,英国硕士就是水,回来找工作也唬不住人,更别提后来又去德国学的德语小语种,从业范围过窄。

这种出国留学,实际就是贪玩儿在外浪费青春。然后得出一个北京高学历人才严重过剩的结论。

而他们讨论的这个关于学历过剩的问题,在2020年将延续下去。

这是学成归来的留学生们在面临找工作时不容忽视的大环境。

已经在岗的人,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一张各大互联网公司2019年裁员计划,还没到年底,就开始在网络上铺张开来。

“瘦身”、“不开放职位”、“变相裁员”,还有那些冷冰冰的裁员数字,都让就业形势愈显严峻。

图源:微博

滴滴裁员15%、京东裁员10%、美团某部门裁员50%、苏宁裁员10%、知乎裁员20%……

年底了,人们却更焦虑了。

再来看看2019年,我们失去的那些人和物。

今年3月,四川凉山木里境内森林大火,27名消防员和4名参与救火的地方干部群众牺牲。

法国当地时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一场熊熊大火,烧毁了800年文明历史。

巨大的浓烟滚滚进入城市的天际线,顷刻间吞噬了这座历史建筑的大部分。

这一天,可以说得上是2019年全人类“最伤心的一天”。

而在7月18日,我们又经历了动漫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日本京东动画制作公司突显恶性认为爆炸事件,随后发生严重火灾。至少3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工作室所在三层楼,约700平方米面积,均无幸免,被尽数烧毁。更别提那些珍贵的画稿,皆付之一炬。

接着,8月份亚马逊热带雨林连绵不绝地燃烧了1个月之久。

10月,美国加州山火蔓延。

11月,澳大利亚森林大火肆虐,上千只考拉死亡,面临功能性灭绝。

同时,今年北冰洋异常高温、海冰消融加快的新闻也不绝于耳。

虽然一些不实报道中或有夸大的成分,但海冰消融、且速度越来越快,的确在我们身边无声无息地上演着。

据悉,由于气候变暖,格陵兰天气持续大幅变暖,岛屿一天内损失超20亿吨冰。

还有海洋中塑料垃圾积聚、海冰消融、海平面上升……

那些人为的争端和伤害,同样在侵蚀着这个世界。

待收尾的香港问题、法国层出不穷的打砸抗议、英国境内货车39名越南偷渡者遇难丧生……

离我们更远的地方还有战争、饥饿。据联合国最新统计,全球有超过7080万人被迫逃离家园,包括2590万名难民,且其中超过半数是未成年人。

这个世界在变糟的速度可能远比你想象中要快。

今年文学界我们失去了台湾作家林清玄、《西游记》编剧邹忆青、诗人流沙河;

图源:新京报,下同

时装界我们失去了“老佛爷”卡尔·拉格斐;

建筑界我们失去了大师贝聿铭;

动画界我们失去了“葫芦娃之父”胡进庆、《黑猫警长》导演戴铁郎;

“两弹一星”元勋我们失去了其重要参与者汤定元、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还有湾仔码头创办人臧健和,

“太空行走第一人”阿列克谢·列昂诺夫,

“上海滩七大歌手”最后一位——姚莉,

二战“胜利之吻”照片男主角乔治·门多萨,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78人。

还有骤然离世的明星崔雪莉、具荷拉、高以翔,

还有那些日报曾经报道过的在海外不幸去世的留学生们,

还有更多没有被记录在这里的名字……

木里森林火灾壮烈牺牲的30名参与救火人员

这是这个世界运行的真实速度。

万物皆有其运行法则,我们总以为还有时间,还有机会,很多事情最终却成为来不及完成的遗憾。

我们永远不知道哪一天临出门前的随意告别就变成最后的告别,哪一次擦肩就变成最后一面。

我们无法预测与我们密切相关的那些悲痛将来临的速度,也无法预测它将以什么形式出现。

但那些灾难和不幸,只是这个世界正在运行的其中一面。将它翻转过来,你会发现,你见识过这个世界最坏的一面,也就能更加无畏坦荡的去迎接未来。

而那些失去的“群星”将永远在黑暗中闪烁着指引人类前行。

翻过头来,再回到文章开始那个陷入困境的海归就业话题。

即使没有大环境的经济影响因素,伴随着14亿的庞大人口,中国的就业环境向来也只有严峻和更严峻之分。

你会发现,所谓的“学历过剩”还是源于没有真才实学。

捧着高学历却不专精,或者说没有自我明确的职业规划,无论去北上广还是其他城市,这样的毕业生都会陷入相似的就业迷茫。

如果那位海归留学期间踏实刻苦,哪怕就以英语作为本职,也未必不能开拓出自己的领域。

而各大公司裁员,也是每年“职场老鸟们”冷眼司空见惯了的优胜略汰、新旧更迭。保持高效、保持热情、做好本职、拓展能力,才是职场立足的制胜关键。

有时候,我们需要有忽视焦虑的能力,才会获得更高的幸福感。

尽管这个世界依然纷杂庞乱,我们目光所及的枪击案件和留学生失踪遇害的新闻依然层出不穷,

但如果将这些概率上的问题都一视同仁,惶惶度日,就会失去生活中最重要的发现幸福的能力。

世界在变糟,但世界也在发展。

留学圈章莹颖案的未解之谜,今年终于尘埃落定迎来终判;

2019,世界迎来5G时代;鬼斧神工的大兴机场投入使用;

香港问题有乱港分子,却也不乏爱国人士始终奋力护港;

身边有挚爱的人离开,也会有其他爱你的人在向你走来;

还未解开的那些结,就留给时间。

无论2020会变得更好还是更糟,2019年我们都走过来了,不是吗?

2020年我们也依旧会咬牙走下去。

别担心明天会变得更好还是更坏,生活总是一如既往,时间只是人类的循环,一切最终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而眼下2019这道坎,我们只要轻轻迈过去就好了。

[
[公孙弘]
1 楼
请问哪一年不死名人?把2019年死掉的名人罗列一下就叫糟糕了? 换句话说这些人死了关我屁事
灯塔路
2 楼
年代末效应
走马读人
3 楼
坎岸坑門檻 與九就有關 二零更未知 或過或被砍
c
cbyyz
4 楼
大外宣有长进啊,先是提下就业形势严峻,然后话题一转,丝毫不提他国经济,只谈世界死了多少名人,出了多少天灾,然后话题又一转说大环境恶化,留学生找不到工作是因为没有真才实学,大家要迎难而上,共克时艰。虽然我全程黑人问号脸,但大外宣绕弯弯避重就轻的能力见涨,这点还是要给予肯定的。
纵观长河
5 楼
这篇东西可以看出北美留学生报的龌蹉水平了。连编辑都这糟糠水平,年末出来丢脸现污,可见如今的留学生还有什么水平?你出来留个学滚一身臊,染一层屎,就能一定应该在北京,在大公司找工作吗?你如果在国内镀金,在国内从基层当个技术员,或者技工,当个村官等开始镀金,说不定前途大好。现在的留学生,特别是学经济,金融,,艺术,心理,教育的,闻着臭,用着更臭,粘着无比臭,一无所长,只会矫情,所以各单位远离留学生是人家的聪明。别再秀自己的底儿潮底儿污了。如果是学理工医农的,算了,估计留学生根本就学不了这些,能学也就不会出来混了。出来混个几年就想回国做好的工作,已经说明如今的留学生就是无能的投机分子了。
遗精的美好
6 楼
文科的在国内不是那么吃香,毕竟发展还得靠理工科。美国的衰弱和重文轻理也有一部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