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民调机构无法准确掌握哪些选民实际去投票,可能导致川普和贺锦丽的民调结果出现误差。(法新社) 法新社指出,本届美国总统大选堪称历来最胶著,选前民调数字显示川普和贺锦丽旗鼓相当,但鑑于2016、2020年大选,以及2022年的国会期中选举,民调都出现明显的误差,这次的民调数字或许仅供参考。纽约时报分析,民调的盲点可能在于,难以预测究竟哪些人会实际去投票。 美国本次总统大选选情紧绷,综合主要民调数字的538网站(Fivethirtyeight.com)指出,川普的全国支持度为46.8%,贺锦丽为48%,双方在误差范围内。在七大摇摆州,两人在宾夕法尼亚和内华达打成平手,贺锦丽在密西根和威斯康辛领先1%,川普则在亚利桑那领先2%,在乔治亚和北卡罗来纳领先1%。 538为不同民调设定权重的选举模型显示,川普在100次模拟中胜选52次;知名统计学家席佛(Nate Silver)的模型显示川普胜选机率为50.4%;“经济学人”模型的100次预测中,两人各赢50次。 然而,华盛顿美利坚大学教授康贝尔(W. Joseph Campbell)质疑选举结果会像民调一样难分高下,毕竟在2016年,川普民调表现全面落后,最后却逆袭成功,而在2020年,拜登的胜选幅度也小于民调预期。无独有偶,2022年的国会期中选举,几乎所有民调都预估将出现“红色浪潮”,但共和党最后仅取得微弱的众议院多数。 从历史上来看,1980年的总统大选,民调显示时任总统卡特与挑战者雷根支持度不分轩轾,但雷根最终以10%的优势胜出。康贝尔强调,这种情况今年未必会重演,但必须牢记此事。 事实上,在前两届总统大选,川普的支持者人数一直被低估,迫使民调机构不得不调整统计方法。纽时首席政治分析师寇恩(Nate Cohn)也解释,民调机构正在努力修正川普时代出现的系统性偏见,以“纳入”川普支持者,但这也可能意味,目前的调查方法低估了贺锦丽的选情。 此外,部分专家则质疑,民调机构可能受困于“羊群效应”,一旦自身调查结果与“共识”显著相悖,就会刻意进行调整,使结果更接近其他民调,这样至少不会为自身声誉产生不利影响。 纽时另指出,民调有一定程度失误,主要是因为民调机构必须去猜测谁实际上会去投票,以便将样本与投票人口相匹配。 由于民调机构预测投票率的工具相当有限,例如明确的投票意向、对选举的兴趣、对结果的重视程度、以往投票率等,如果这些工具在某场选举中不那么有用,民调机构就可能犯下同样的错误。 整体而言,谁实际去投票,对于哪一位候选人获胜,具有关键影响力。
专家指出,民调机构无法准确掌握哪些选民实际去投票,可能导致川普和贺锦丽的民调结果出现误差。(法新社)
法新社指出,本届美国总统大选堪称历来最胶著,选前民调数字显示川普和贺锦丽旗鼓相当,但鑑于2016、2020年大选,以及2022年的国会期中选举,民调都出现明显的误差,这次的民调数字或许仅供参考。纽约时报分析,民调的盲点可能在于,难以预测究竟哪些人会实际去投票。
美国本次总统大选选情紧绷,综合主要民调数字的538网站(Fivethirtyeight.com)指出,川普的全国支持度为46.8%,贺锦丽为48%,双方在误差范围内。在七大摇摆州,两人在宾夕法尼亚和内华达打成平手,贺锦丽在密西根和威斯康辛领先1%,川普则在亚利桑那领先2%,在乔治亚和北卡罗来纳领先1%。
538为不同民调设定权重的选举模型显示,川普在100次模拟中胜选52次;知名统计学家席佛(Nate Silver)的模型显示川普胜选机率为50.4%;“经济学人”模型的100次预测中,两人各赢50次。
然而,华盛顿美利坚大学教授康贝尔(W. Joseph Campbell)质疑选举结果会像民调一样难分高下,毕竟在2016年,川普民调表现全面落后,最后却逆袭成功,而在2020年,拜登的胜选幅度也小于民调预期。无独有偶,2022年的国会期中选举,几乎所有民调都预估将出现“红色浪潮”,但共和党最后仅取得微弱的众议院多数。
从历史上来看,1980年的总统大选,民调显示时任总统卡特与挑战者雷根支持度不分轩轾,但雷根最终以10%的优势胜出。康贝尔强调,这种情况今年未必会重演,但必须牢记此事。
事实上,在前两届总统大选,川普的支持者人数一直被低估,迫使民调机构不得不调整统计方法。纽时首席政治分析师寇恩(Nate Cohn)也解释,民调机构正在努力修正川普时代出现的系统性偏见,以“纳入”川普支持者,但这也可能意味,目前的调查方法低估了贺锦丽的选情。
此外,部分专家则质疑,民调机构可能受困于“羊群效应”,一旦自身调查结果与“共识”显著相悖,就会刻意进行调整,使结果更接近其他民调,这样至少不会为自身声誉产生不利影响。
纽时另指出,民调有一定程度失误,主要是因为民调机构必须去猜测谁实际上会去投票,以便将样本与投票人口相匹配。
由于民调机构预测投票率的工具相当有限,例如明确的投票意向、对选举的兴趣、对结果的重视程度、以往投票率等,如果这些工具在某场选举中不那么有用,民调机构就可能犯下同样的错误。
整体而言,谁实际去投票,对于哪一位候选人获胜,具有关键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