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印度近期的一系列做法是在憋什么大招?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7月14日 10点54分 PT
  返回列表
70810 阅读
20 评论
侠客岛

印度边界驻军。图源:美联社

6月15日加勒万河谷事件以来,中印两国边境局势已渐趋降温。

7月9日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赵立坚证实,目前中印两国边防部队根据军长级会谈达成的共识,在中印边界西段加勒万河谷等地区已采取有效措施脱离一线接触。

然而,印度近期的一系列做法,如宣布退出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审查59项涉及中国公司的投资提案、与日本搞联合军演,颇有“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意味。

箭靶

加勒万河谷事件发生后,中印边境局势陡然紧张。此后,印度快速向中印边境西段集结重兵、运送战机等装备到拉达克,释放军事进攻信号。

与此同时,印度总理莫迪7月3日在国防参谋长拉瓦特和陆军总司令纳拉万的陪同下突访中印边境冲突前线拉达克,被印媒称作“令人惊讶的访问”。

外媒报道称,莫迪与印度第14集团军司令哈林德·辛格进行单独会谈并向其面授机宜。莫迪此行曾表态“扩张主义的年代已经结束……扩充主义的武力最终只会失败”。外界普遍认为,印度此举实际上是不点名地将矛头对准中国。

印度总理莫迪7月3日飞抵中印对峙的北部边境地区并发表演说。图源:法新社

与边境局势形成映照的,是印度在贸易等其他领域同步传递的对华信号:

印度宣布取消与中企合作的两个火力发电厂项目,叫停来自中国的投资项目,对中国产品采取“消极”清关策略;

6月29日,印度电子信息技术部称基于“安全问题”,禁用59款主要由中国互联网企业投资的APP应用,抖音海外版TiK ToK、微信、微博、QQ均在被禁行列;

此外,印度暗示将打破过去的做法,与某些西方国家一道批评中国在台湾、南海、香港、新疆问题上的政策,印度邀请澳大利亚参加马拉巴尔海军演习,要将美国的印太战略坐实;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高级政府官员近日表态,因为中印边境发生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印度拒绝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但凡“中国主导”的经济组织,印度都将选择退出。

印度的“退群”并非没有前兆。早在2019年11月4日晚第三次RCEP领导人会议结束后,印度总理莫迪就曾透露此意。如今旧事重提并牵出“中国主导”这一考虑,反映了印度复杂的对华外交心态。

不仅在外贸及国际事务层面,印度的反华情绪也漫溢到旅游餐饮行业。“德里酒店和餐馆所有者协会”称,旗下3000家酒店将不会给任何中国公民提供住宿服务。

至此,印度的反华情绪已生出非理性色彩,中国似乎成为其靶向攻击对象。

6月20日,印度孟买民众发起抗议示威,高呼“抵制中国商品”等口号。图源:美联社

溯源

印度的反华情绪究竟从何而来?岛叔认为,它是复杂因素交织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印度对华消极政策的综合结果。

伴随印度新冠肺炎疫情的加剧,该国政府“甩锅”、转移民众视线之举愈发频密,中国无疑是重要的“甩锅”对象。

此外,印度对华态度在疫情爆发早期暴露无遗。

1月23日,为遏制疫情进一步蔓延,武汉宣布封城。恰在此时,印度火速宣布从中国撤侨、停止对华签证,禁止生产口罩的原料棉花出口,封锁医疗用品出口渠道。印度媒体对中国抗疫也出语不善,称“武汉封城小题大做”。

不过,在目睹日韩等国在物资及精神方面支援中国抗疫后,印度取消了口罩禁令。

在中国取得抗疫成效后,印度的表现极富戏剧性——其反复宣扬“中国(武汉)病毒论”、“中国扩散论”、“世界卫生组织过错论”、“中国借机扩张论”。

一贯对中国持批判态度的印度前外交秘书西巴尔将西方指责中国的言论复述一遍,甚至提出对中国征收“武汉税(Wuhan tax)”。印度某不知名律师则通过皮包组织向中国“索赔”。

印度首都新德里,政府工作人员询问人们有无新冠肺炎症状。图源:GETTY IMAGES

印度对疫情及对华关系的思考显然未止步于此。

在印度精英人士眼中,抗疫成效已成为展示政治体制优劣性的窗口。“中国政治体制是疫情大爆发的‘原罪’”,“印度一旦抗疫成功将会为世界民主体制打造样板”,“印度政治体制将是中国的最大‘威胁’”等论调在印度甚嚣尘上。

可惜,印度抗疫成效不彰,没给为世界民主体制“打样”创造机会。不过,这不妨碍印度前外交秘书、前驻华大使顾凯杰给全世界“讲故事”的热情。

6月4日,顾凯杰在《纽约时报》发表题为《中国不想推翻全球秩序,而是想接管它》(China Doesn't Want a New World Order. It Wants This One)的文章,称“如果西方无法恢复对民主普世力量的信念,从印度到印尼,从加纳到乌拉圭,中国可以如愿占领全世界。”

这番言论,堪称印度版的“铁幕演说”。

“接盘”

印度为何突然这么“刚”?在岛叔看来,中美愈发激烈的战略竞争,让印度的机会主义者看到“弯道超车”的可能。

当美日鼓吹经济上与中国“脱钩”时,印度立刻表示考虑拿出与两个卢森堡一般大的土地(461589公顷)吸收从中国转移出去的产业,重点布局医疗设备、电子设备、重型机械制造等十大制造行业,力推“印度制造”崛起。

印度如此渴望成为产业转移的“接盘侠”,能否如愿以偿?一个字:悬。

近年来,在改善“印度制造”软环境方面,印度罕有产生实效的举措。企业做跨境投资,看准的是实打实的营商环境和产业基础,而非招商引资国家的良好愿景。退一万步讲,就算有制造业企业撤出中国,如何确保它们一头扎进印度“温暖的怀抱”?

印度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甭管未来收效如何,都给外界留下浓重的“针对中国”印象。

最典型的莫过于4月18日印度工业和内贸促进局(DPIIT)突然修改外资政策,要求与印度有陆地边界国家的所有外国直接投资必须先获得印度政府批准。句子有点长,但细读后不难发现,政策修改摆明是冲着中国。

过去,印度一直被中国观察家视为美国“印太战略”中的摇摆国家,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印度的立场不再模糊。

在欧洲、澳大利亚对来自中国的投资政策大变之际,印度也对相关政策做出修改,至于政策是暂时性还是永久性,印度并未明言。在美日澳等国扬言推动各自国家企业与中国“脱钩”时,印度也在酝酿出台“接纳”脱钩企业的政策。

印度既搭上中美竞合的快车,也积极配合、主动争取,力求取代中国在产业竞争上的有利地位。从这个角度看,加勒万河谷冲突只是印度对华政策的自然结果。

目前,由加勒万河谷事件引发的紧张局势已逐渐降温,此后印度会不会与中国相向而行?岛叔认为,变数依然很大。

为何这么说?从印度对华外交史来看,“对标中国”是其外交传统。时而防范戒备、时而共叙合作,但“既生瑜何生亮”的心态从未改变。

在中国抗疫面临难关时,印度曾冷嘲热讽;在新冠肺炎疫情于印度本土蔓延时,印度“甩锅”中国、制造敌对。印度的这些做法无异于缘木求鱼、饮鸩止渴,既不利于印度自身发展,也损害中印关系及地区利益。

岛叔认为,印度需要的不是反华民族主义情绪,而是对自身的检讨和反思,把制造假想敌的力气省下来,踏踏实实地搞经济建设,用阳光心态处理外交关系。

“我们可以抵制中国,但是要付出何种代价?”图源:《印度时报》

t
terryipip
1 楼
話說這次中印邊界比拳腳,印度瑜珈不敵中國螳螂拳,死傷一個營的兵力,印度人滿腔不甘心,發誓用一个月的时间摆脱中国的软件,用一年的时间摆脱中国的硬件;砸,砸,砸,砸中國貨。。。 消息传到中国,有些憤青不由得跟風起舞,也想找些印度的东西砸一砸。可是找了半天,不但家里没有印度货,连親朋好友家裡大賣場裡也找不到印度货,暈氣氣暈。。。 可是印度來華的旅遊者還是被中國人民嚇到了,他們看到了 滿大街的標語:激光打印,雙面打印,彩色打印,三維打印。。。他們嚇得沒敢冒著生命危險出Hotel, 第二天急急忙忙回了印度。。。 ------------------------------------------------------------------------ 中印兩國的實力和民眾的態度已經顯示了勝負,阿三還是省省啊,再鬧事只能被更羞辱。
w
wawa128
2 楼
中印两军高层就边境问题,经历了8小时漫长谈判,印军代表胡搅蛮缠,毫无诚意。 谢军长推开中方翻译,怒声吼道:“那就打!我们是屁股对屁股呢?还是肛门对肛门?” 印方翻译听得目瞪口呆:“军长阁下,这个我没法翻译,据我所知,这方面印军是不会害怕的!” 看着印方翻译首次表现出来的自信,谢军长忽然明白了什么: “你不害怕我害怕!你听着,刚才我说的是英语,那我一字一句再说一遍:那就打! 是People对People?还是Government对Government?”
大老虎伍兹
3 楼
作 继续作
土人回家
4 楼
接触过印度人的都知道印度人没有占到便宜就算吃亏,对付这种人啊,就得用狼牙棒狠狠的打。
龙树
5 楼
印度会配合中国收复台湾。
m
m137
6 楼
除了美俄,印度真的不配做中国对手,别恶心人了。
t
tumu2020
7 楼
丑陋阿三,上层社会盲目无边自信,下层阶层肮脏龌龊,干起来还嫌恶心,,
精甚瞻仰
8 楼
印度🇮🇳好
全球华人
9 楼
大家知道留园转一次大陆官媒的文宣,能赚多少钱啊?去年中国时报在美国买版面,就花了1900万美元。
全球华人
10 楼
打错字,是《中国日报》买美国的版面,花了1900万美元。
y
yuanfangzhi
11 楼
在欧洲、澳大利亚对来自中国的投资政策大变之际
a
anywho
12 楼
印度🇮🇳的“迷之自信”无法理解…一个松散各邦凑合在一起的种性国家,还不务实低调发展,整天瞎折腾,也不知道图了点啥
A
AndrewZhang
13 楼
所有被殖民过的地方都有谜之优越感,似乎只要会说英语,标榜自己民主社会就是最牛B了
陷疯稻谷
14 楼
转一次法广美阴能赚多少钱?
H
Helenla
15 楼
印度借题纠缠,可以得到所有西方国家的支持,因为现在只要反中美国就肯定大力支持。印度借这个机会不仅会获得世界其他国家的 先进武器,而且短期内都会聚齐,印度军事大大加强。另一方面,印度可以借此机会获得西方好感,很多企业从中国撤走,转移到印度,印度接下来10年将高速发展。印度这个机会非常好,而且玩的很聪明,这是为啥印度这么借题纠缠。中国只有解决好中美关系才能下好棋,可是美国不愿意,这步棋不好走。2020-2021中国何去何从,真的挺担心,希望中国政界能有这个智慧处理好
R
Ray_brisbane
16 楼
赶紧把法轮功信徒拿走。
还骂轮子傻逼
17 楼
被打死20多人,光叫嚣不开战。 印度其实摆明了不想打,也等于承认了不敢打。 临时抱佛脚采购军火,都说明了印度还不是一个自信的国家。 大国之间的战争考验的是国家潜力,印度对战争的承受力连越南都不如,仗着一批买来的军火连巴基斯坦都摆不平,中国早就洞若观火。 没有经历过长期的卫国战争的国家是经不起战争考验的,印度连立国都不用战争,一直以来跟邻国摩擦就心力憔悴,拿什么去跟中国正面硬钢? 打起来中国无非就是让印度明白一个道理:靠人不如靠自己,买来的东西再好也不管用。
天地正气
18 楼
又不努力务实,国家大方向目标遥远不切实际,眼高手低,叫嚷挑拨,幻想他人为敌,但他人从未视你为对手!不羞耻吗?
g
gdby
19 楼
快来看,垃圾国让世界老二草木皆兵了。
泰利海
20 楼
到最后恐怕是招没憋出来,屎喷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