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是化学品,用鸡精蘑菇精”爱吃吃不吃拉倒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4月13日 17点12分 PT
  返回列表
62407 阅读
23 评论
果壳

流言:听说味精吃多了不好,所以我们家现在完全不吃味精了,我们做饭都用鸡精和蘑菇精的!

真相:味精在都市传说中具有许多危害,这些“危害”在不同的传说版本中也不尽相同。许多人“相信”味精有害,除了这些都市传说,很重要的原因是认为它是“化学工业品”。——但事实并非如此。

味精是什么东西?

人体能够体验到的基本味道之中,有一种叫做“鲜”。亚洲人很早就用各种浓汤作为调味品,来增加食物的“鲜味”,比如鸡汤、骨头汤、海带汤等等。1907年,日本人蒸发大量海带汤之后得到了谷氨酸钠,发现这个东西尝起来像许多食物中的鲜味。这个东西就是我们说的味精。

最初的味精是水解蛋白质然后纯化得到的。现代工业生产采用某种擅长分泌谷氨酸的细菌发酵得到。发酵的原料可以用淀粉、甜菜、甘蔗乃至于废糖蜜,使得生产成本大为降低。这个过程跟酒、醋、酱油的生产是类似的。生产过程中并不使用什么“化学原料”。如果把酒、醋和酱油当作“天然产物”的话,味精就应该也是天然产物。如果因为发酵和纯化是工业过程,而把它当作“化工产品”,那么至少白酒也应该被划为“化工产品”。

白酒……你确定?

谷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但是,被束缚在蛋白质中的谷氨酸不会对味道产生影响,只有游离的谷氨酸才会呈现谷氨酸盐的状态,而产生“鲜”味。在含有水解蛋白的食物中天然存在谷氨酸钠,比如酱油是水解蛋白质得到的,其中的谷氨酸钠含量在1%左右,而奶酪中还要更高一些。有些水解的蛋白质,比如水解蛋白粉,或者酵母提取物,其中的谷氨酸钠含量甚至高达5%以上。还有一些蔬菜水果,也天然含有谷氨酸钠,比如葡萄汁、番茄酱、豌豆,都有百分之零点几的谷氨酸钠。这样的浓度,比起产生“鲜味”所需的最低浓度要高多了!

当今市场上的味精是高度纯化的发酵产物,我国国家标准要求谷氨酸钠含量至少在80%以上,而高纯度味精则要求99%以上。

味精与“中餐馆并发症”

196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了吃中餐的奇怪经历。大致是说开始吃中餐之后15到20分钟,后颈开始麻木,并开始扩散到双臂和后背,一般持续两个小时左右。

这篇文章引发了世界性的对于味精的恐慌,被称之为“中餐馆并发症”。后来有一些针对“中餐馆并发症”的研究,但是无法证实它的存在。不过,基于“没有证实不代表不存在”的莫须有怀疑精神,这个故事很快广为流传,但是针对它的研究也就没有人关注了——

味精的安全性

针对味精安全性的研究很多,没有发现过它能产生危害。只有个别动物实验发现在“大剂量”下,对于某种非常敏感的老鼠有产生神经毒性的可能。不过所需要的大剂量远远高于人类食物中可能使用的量,也没有进一步的后续研究。

美国FDA、美国医学协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JECFA)、欧盟委员会食品科学委员会(EFSA)都进行过评估和审查。JECFA和EFSA都认为味精没有安全性方面的担心,因此在食品中的使用“没有限制”。美国FDA的一份报告认可“有未知比例的人群可能对味精有所反应”,但是针对整体上的味精,他们赞同JECFA的结论。

鸡精或者其他精又如何?

“鸡精”这个名字起得非常成功,再配以包装上画的大母鸡,给人感觉鸡精是“鸡的精华”。鸡精的销售,也大有取代味精之势。

其实呢?

鸡精的主要成分还是味精,只是味精是单一的谷氨酸钠,而鸡精是一种复合调味料,其中的谷氨酸钠含量在40%左右。鸡精中除了味精之外,还有淀粉(用来形成颗粒状)、增味核苷酸(增加味精的味道)、糖、其它香料。增味核苷酸本身也能产生鲜味。跟味精混合之后,所得的鲜味会大大超过二者单独的鲜味之和。这就是所谓的“协同作用”。

严格说来,鸡精里还应该有一些来自于鸡的成分比如鸡肉粉、鸡油等等,来产生鸡的味道。但是,由于来自于鸡的成分比较贵,为了降低成本,厂家可能完全不用鸡的成分。所以说,你买的鸡精中是否含有来自于鸡的成分,完全取决于生产厂家,消费者基本上不可能从产品来进行判断。

鸡精广告经常宣传自己是“真正含鸡肉”的,然而当禽流感闹起来的时候,他们又改口说根本没有……→_→

味精的成分单一,在食物中主要增加“鲜”味。鸡精、蘑菇精等复合调味料的的成分复杂,一般而言,“香”味更浓郁一些。不管是那种精,只要它能产生“鲜味”,就都含有味精——谷氨酸钠。只不过经过仔细的配方,复合香精产生鲜味的效率更高,也可以满足不同的特定需求。

结论:谣言破解

作为味精的化学成分是谷氨酸钠,是能够产生“鲜味”的谷氨酸盐的一种。除了发酵生产的味精,谷氨酸盐还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关于“味精会导致XX”的传言,科学家们努力了很久,也无法证实。在国际权威机构JECFA和美国、欧盟的监管体系里,味精的安全性都不用考虑,在食品中的使用也无限制。鸡精等肉味香精中也含有大量的味精。

你可真是个磨人的小妖精~

y
yangfeng1298
1 楼
糖才是人类健康的杀手!西方人只会以讹传讹!
p
pmnedc
2 楼
西人的甜品重得惨不入口,难道西人对甜味不敏感
陷疯稻谷
3 楼
让他们传吧,美国白猪都快把自己吃死了
霍顿
4 楼
楼下3位,这都能和西方扯上关系骂一通?? 我操一个科普文章还能扯到这块神经,累不累?
毒箭
5 楼
我从小到大,家里人都吃味精,今年我50多岁,没有感觉到吃味精对身体感到有害,家里的老人也没有癌症去世的,所以,吃味精得癌症这件事情在我家是没有发生过。
V
VBO
6 楼
就是氨基酸盐,对身体有屁危害
灯塔路
7 楼
不管有没有害 有什么好处吗 就为了好吃一点 好吃就会多吃 多吃就是有害的饮食习惯 爱用就用吧 不用味精鸡精十几年了 就连酱油都很少用 日常烹饪 油盐水就足够了
南方来风
8 楼
味精就是一种钠盐,吃多了会口干不舒服,另外盐吃多了本身对身体也不太好,其它没有问题。喜欢吃可以吃,但是要控制量。
维左维右
9 楼
因为西人以前能吃的起甜食是有钱的标志,造成后代往死里放糖
南方来风
10 楼
中国自古能吃得起甜的也同样是有钱的标志,但是现在很少有人喜欢超级甜的,倒是超级咸超级油的还有老一辈的人喜欢吃。 我认为这个跟各民族本身身体的感受不同有关,就像东亚人估计没有人会喜欢大夏天晒太阳,并且还上瘾的那种人。
m
mmjsh
11 楼
钠离子本身会影响血压 还是少吃点好 无论是 谷氨酸钠 还是 氯化钠
传播光与爱
12 楼
猪草沙拉、鸡巴热狗、月经牛排、白痴可乐!哈哈哈
巫师
13 楼
味精的污名化过程,就是愚民传播路线:从1960年代美国底层愚民开始,被跪拜西方的香港愚民在1980接手,再于1990传给广东景仰香港的愚民,然后再于2000年代传到全大陆愚民。
b
blass
14 楼
盐和糖哪个不是
l
lord
15 楼
味精是一种氨基酸,许多人对此过敏,就像对牛奶过敏一样。
搞清弄明
16 楼
味精,也就是谷氨酸(钠),是最重要的氨基酸,他可以在体内转化为其它氨基酸。吃味精是没有毒的,很有营养的。当然任何东西都有个度,吃太多当然也不好,就像喝水太多也不好,吸氧过度也能杀人一样。就好像盐是最重要的营养成分,缺盐有害。但是因为盐太便宜,加盐提味开胃,人们现在基本都是吃太多的盐。所以现在的宣传上好像盐是毒品,很多食品都注明无盐或少盐。但这并不说明盐是有毒有害物质,就好像味精一样。什么东西都有个度。
搞清弄明
17 楼
很多不懂科学的主妇们,咬定味精是有毒害的,厨房不允许味精的存在。
w
women168
18 楼
现在的白酒都不是晾灶的都是勾兑的,原酒都被工作人员先下一步。
没啥毛病
19 楼
又在说理想状态的味精如何如何。谁知道你买回家的味精是不是化学有毒物质做的?
c
carmensandiego
20 楼
按照老美做点心的配方操作,把他们糖的用量减半,仍然甜的让人难以下咽
21 楼
全世界美国是味精消耗大国,就说薯片,里面都有味精成分(谷氨酸钠)
不里莫
22 楼
家里没味精
只想一个人
23 楼
不是对身体很不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