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烧烤凉了 为何政府扶持的好口碑总也留不住客?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7月13日 14点53分 PT
  返回列表
90082 阅读
48 评论
凤凰网

作者丨关不羽

财经专栏作家

淄博烧烤凉得那么快,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北方地区的烧烤行业有明显的季节规律,春季启动,夏季到达顶峰,入秋客流减少。十月、十一月后,烧烤店或歇业或转入室内经营,进入“冬眠”状态。这一周期性规律,主要是气温条件和节假日的复合因素形成的。

然而,3月份被大学生“特种兵”带火的淄博烧烤,连暑期档都没坚持住。五一假期后客流大幅减少,端午假期已经不复人流如织的盛况。6月以来,淄博烧烤店发布转让信息的高峰期。媒体记者搜索58同城,显示的转让信息多达上百条。大量的店铺转让信息“反季节”的提前出现,证明很多淄博烧烤的经营者误判了市场趋势,踩了个不大不小的坑。

淄博烧烤的流量,没有转化成“留量”。很多评论者照例吐槽“流量经济不行”,或许不久以后,就有经济学者把淄博烧烤写进“市场失灵”的最新案例。用不同的姿势论证“市场失灵”,可算是中国经济学圈子的显学。

然而,淄博烧烤的勃兴骤凉,确实是“流量经济”,却不是“市场失灵”,而是一场微型产业政策试验的失败案例。

被高估的淄博烧烤

所谓“流量经济”,并不是什么神奇的新发明。“流量”本质上还是供需关系的市场信息,互联网技术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一些市场信息集中释放,形成了“流量”。和其他形式传播的市场信息一样,市场主体需要分辨“流量”真伪、分析其中的市场趋势,然后决定经济行为。决策的关键是信息质量,信息发布者、主要传播者的公信力是关键中的关键。在淄博烧烤热事件中,地方政府和众多官媒的大力宣传、拔高定位,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

如果没有官方的高调背书和舆论引导,3月份大学生特种兵“报恩”式消费只能算作社会新闻,而不是经济要闻。大学生在疫情期间与淄博结下了善缘,封控结束后压抑的消费欲望需要释放,两者叠加形成了短期的消费热点,是特定条件下的情绪化行为。情绪可以维持十天半个月,能否转化为持久的消费动力,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产品质量。

淄博本身并不具备发展文旅业的基础,在山东省内都算不上出色。淄博烧烤的情形也差不多,在高度“内卷”的鲁菜体系中,没有突出的优势和鲜明的特色。即便在顶流高光时刻,对淄博烧烤的赞誉,也只是两块一串的物美价廉和烧烤小哥长得帅之类的周边。各方美食博主齐聚淄博,也只是口径相似的“尬吹”。

这不是说淄博烧烤不好,而是好得没特色。在花式吃饼闻名全国的山东,淄博烧烤夹着面饼吃都被说成是特色,可见是真没特色。餐饮没特色,风景很普通,配套服务没基础。3月份的大学生消费“报恩”,应该止步于民风淳朴、好心有好报的好新闻,并不是强推烧烤的商机。

用力过猛的政策干预

但是,淄博政府用力过猛了。烧烤公交、烧烤专线等举措,还可以算是烧烤人流激增后增加的治理和服务临时措施。开通高铁“烧烤专列”开通,筹办烧烤节系列活动的“档期”一口气排到了11月,释放了地方政府力推“烧烤经济”产业方向的信号。

大大小小的官方媒体也不遗余力地推波助澜,定调越来越高。仅仅热了十天半个月,淄博的烧烤热就成了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的范本。这多少有些反常——在绝大部分网络热点事件中,官方媒体都比网络舆论要谨慎得多。

经过淄博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官方媒体的高调宣传,淄博烧烤被赋予了产业经济的特殊意义。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的高屋建瓴、种种地方政策出台专门政策措施保驾护航,就是一套产业政策的组合拳。这些都使得淄博烧烤的热度越来越不正常了。

大量新手涌入,新店开张做烧烤,老店转行做烧烤,“人间烟火气”变成了扰民的油腻气味。供给陡然放大,依然不能满足涌入淄博的游客。淄博并不发达的文旅设施配套,很快就捉襟见肘了。住宿价格上涨,交通严重拥堵,外地游客和淄博地方政府都陷入了困境。

游客的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消费体验变差。尽管在正面舆论引导的庞大声势暂时压制了抱怨的嘀咕,却不能改变糟糕的消费体感。淄博烧烤的排队长龙蔚为壮观,产品却没有相匹配的稀缺性,导致淄博的烧烤之旅只能是一次性消费。

淄博地方政府的困境是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牺牲了经济利益,也很难提升烧烤经济的真实水平。烧烤热持续升温,供需严重不平衡,市场反应是涨价。淄博政府为此出台了限价政策,这一做法收到了舆论的表扬。然而,限价反而让供需关系的市场调节机。原本大大超出当地接待能力的消费人群会被价格上涨劝退,却因限价继续涌入淄博。限价并不能增加供给,那些为限价政策点赞的客流,并不会有更好的消费体验,也不会因为限价的诚意成为回头客。

限价赚了些许舆论口碑,但这点“口碑收益”并不能成为淄博烧烤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以吸引客流持续增加,也不足以让一次性的猎奇消费、情绪消费转化为长期消费。任何产业领域,没有产品真实支持的好口碑,都是没有长期经济价值。这已经在很多“网红事件”的流量经济中被反复证明过了,淄博烧烤的乍暖还寒,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特种兵”大学生没有再来“报恩”,不吝惜点赞的网民也没有在这个烧烤季涌入淄博,被限价限掉利润的经营者无心再战。淄博确实大火了一把,但在热点快速切换的互联网时代,如火如荼的3月人间烟火气能留下多少记忆?淄博还是那个淄博,撸串也只是撸串,在传统烧烤旺季过去之前,“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的神话已经幻灭。

淄博烧烤是产业政策的微型试验。虽然规模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产业政策的所有特征、操作手法齐全。政府根据市场信息挑选出重点产业,出台相关政策,投入包括媒体资源在内的各种公共资源,再以大量政策深度干预目标产业的市场活动。

淄博烧烤最终“凉了”的结果,也和很多产业政策失败的结局一样。政府、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都是输家。政府的公共资源投入没有相应的经济成果,大部分市场经营者白忙一场,消费者也没有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暴露的种种缺陷,也具有典型性,印证了很多对产业政策质疑观点。

产业政策真能“大力出奇迹”吗?

产业政策的争议由来已久。产业政策成为“经济法宝”的成神之路,始于上世纪日本经济巅峰的八十年代初,最初是为解释日本经济高增长量身定做的理论。这一理论诞生伊始,就颇受争议。日本经济因泡沫经济破裂陷入长期低迷,事实胜于雄辩,质疑政府主导产业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更多的质疑。

甚至,产业政策最积极的拥趸世界银行,在2000年初出了一本题为《东亚奇迹的反思》的论文集,检讨产业政策的得失。尽管没有明确的反对结论,但也承认产业政策并不总是有效的。而这套理论灵感来源的日本,经济学家更是“粉转黑”,提出了尖锐的质疑,最尖锐的批评观点是“如果政府对产业前景的判断和市场一致,那么产业政策是多余的。如果不一致,政府比市场主体的判断更准确吗?”我国内经济学界,也有类似的质疑。支持产业政策学者也给出了正面的回应,他们认为政府掌握的信息更多更全面,能够比市场主体做出更正确的判断。

在淄博烧烤事件中,政府的市场判断并不正确:这座资源枯竭的老工业城市急切寻找转型方向的心情,干扰了产业政策冷静分析和判断。大学生特种兵突击消费的短期热点,被政府误认为是产业转型的方向。

政府积极参与并主导后的进程,佐证了对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其他质疑。淄博政府确实诚心诚意地投入了大量公共资源,也出台了深度干预的政策。但是,没有“大力出奇迹”:政府产业政策的有形之手,改变不了自身的基础条件限制,没有提升产业的真实竞争力,更改变不了市场的大趋势。至于限价、一切为烧烤让路的“服务”,或多或少违背了市场规律,很难说是正确的决策。

至于后果,与市场自发的分散试错相比,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试错成本更高。3月份淄博烧烤热兴起,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但是,没有政府的背书、官媒的拔高,当初不会有那么多新手入局,现在也不会有那么多店铺转让出局。淄博政府针对烧烤的积极推动、下场干预,确实起到了引导作用,但也增加了集中谬误的风险,最后交了更多的“学费”。

尽管不能以淄博烧烤的微型产业政策试验失败,就得出否定产业政策有效性的结论。但是,很多国家的产业政策最终以相似的结果失败,甚至胜少败多,也是事实。产业政策即使在特定条件下有一定的有效性,也要高度谨慎。经济活动和所有的人类活动一样,都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但是,政府主导产业政策存在的集中谬误风险、大量公共资源投入的成本放大,不可不慎。

当然,淄博政府推动烧烤产业的初衷是好的,转型焦虑也可以理解。这个失败的微型试验,付出的代价也不至于对地方经济造成多严重的冲击,大可不必苛责。淄博政府的服务意识可圈可点,比如解决电动车牌上牌不滥用“强硬手段”,不扣车不罚款当场办照,让人印象深刻。

一次失败的产业转型尝试,瑕不掩瑜。这也提醒我们,即便是政府的治理水平再高,也不见得能比市场主体的决策判断更准确。政府要敬畏市场,慎用行政权力和公共资源,市场主体也不能盲从政府决策。轻信盲从,还谈何“主体”呢?

D
DonaldTramp
1 楼
烧烤这个东西哪里没有,拿不出特色的话终归只是场狂欢而已。
K
Ki11
2 楼
😂😂共产党懂个屁经济 要是它懂就不会叫共产党了 它就是要消灭钱这个东西 毕竟现在的共产党就是个集权主义 它现在想要的或者说习近平需要钱吗???😂😆开玩笑 它现在就只需要你入心 入脑 入魂就可以了 jambox 你妈死了
W
Wuyueshanren
3 楼
政府有機頭🐷會去吃
s
slimmer6p
4 楼
本来就是季节性食品,我在老家那也就是春秋季节时烧烤摊会很多,阖家团聚游玩时烧烤,现在我住的地方多是夏天烧烤的多,傍晚时分和朋友几瓶啤酒下肚,去去烦热。
l
lalala
5 楼
呵呵 跑这种地方 吃个烧烤?去过的人脑子也是有病
W
Wuyueshanren
6 楼
監獄裡的韭菜五毛人礦蝗蟲🦗們的最愛 獄警們能讓自由吃嘛
y
yorkgrass
7 楼
烧烤这种低成本高利润原材料周期短的买卖,最不怕凉,说白了昨天还净赚上万,今天就千八元了,你就把摊位换成奶茶就完了。没摊位的更是可以拍屁股走人了。就怕有人误判以为烧烤可以干一辈子,又开店又签长期合同,那纯属他没有经商的脑子怪不得旁人。
s
spacebound
8 楼
烧烤有什么好火的,一个街头小吃 都已经那个样子几百年了 本来就是政府作秀而已
q
qnzyz03575
9 楼
夏天热死了,谁还跑老远,就为吃烧烤
莱德土著
10 楼
就一个破网红景点,能火几个月已经很不错了,互联网的记忆也就一个礼拜
人生就是游戏
11 楼
不符合经济规律
W
Wuyueshanren
12 楼
肏你媽 厲害的👍牆國監獄裡的韭菜五毛人礦蝗蟲🦗們的 屏幕🖥️上 罵我的厲害的👍牆國監獄裡的韭菜五毛人礦蝗蟲🦗們 牢犯吃完了? 回敬你們的 和獄警們的就是 🐷習老婆 彭麻麻兩腿之間的 唇唇最近增長 歡迎👏 參觀 習明澤 你媽屄的 要肏到底你的屄
j
joesmith0001
13 楼
因为不符合旅游的自然规律。人们旅游是为了见识自己不熟悉的生活方式,但是烧烤谁没见过? 人们旅游也是为了吃美食,但是烧烤算什么了不起的美食? 人们旅游也是为了小奢侈一把,但是烧烤真的只是消费降级罢了。能火一时就不错了,心长期火,并不现实。
英国流氓
14 楼
花园就能自己烤。。。 [1评]
h
hackneyGina
15 楼
现在国内烧烤假肉太多了,各种鸭肉当羊肉卖 虽然吃不死人,但是如果自己烤一次买的鲜羊肉,口感完全不同 感觉现在烧烤工具挺齐全的,与其去烧烤店,还不如自己找公园阴凉地方自己跟朋友们烤着吃 外卖送菜也方便
h
hackneyGina
16 楼
在英国不就得在自家后院烤 中国餐都是广东菜,烧烤少之又少 而且英国肉类,以及猪肝,牛肚,这些内脏下货超便宜 自己在家烤肯定爽
胖大爷
17 楼
能跑大老远只为了一顿烧烤的人,肯定不是为了吃,而是凑个超级新鲜,这样的人肯定不会再大老远跑一次,因为新鲜劲过了。
t
twotrees
18 楼
忍不住想问,山长水远专门跑到淄博去吃烧烤的人,你们的头是不是被门夹了?
p
park5.5.5
19 楼
一哄而上,必是一哄而下。
d
dajidan
20 楼
不管烧烤凉不凉,这都是一次成功的运作,有多少人因为这个知道了山东还有淄博这么个不太坑人的城市,赞一个
r
realSTFU
21 楼
中国公园没有专门烧烤的地方~ 不过却有专门烧烤的特色景区~ 说白了就是想烧烤?你要交钱~ 农村现在也管的严了~自家院子还可以但树林子和野地里是有人监管的 ~抓不抓你全看心情 [1评]
阿乌乱
22 楼
特地去吃淄博烧烤的全是傻逼蟑螂🪳 [1评]
飞翔的鱼头
23 楼
吗的我现在全国到处是烧烤模式 哪里还用去淄博
飞翔的鱼头
24 楼
应该把这些外省去的全他妈做成人肉包子
来臭臭热闹的
25 楼
这是中国人卷的又一个例子,卷到大家都没有活路。
h
hackneyGina
26 楼
我家一楼有后院的,一般都是在家烧烤了 中国城市现在很多那种迷你小型的休息乘凉的公园,我看很多人都在这里烧烤,大公园估计肯定得查交钱。
木石前盟
27 楼
这东西要是能一直火才反常吧!
r
richino
28 楼
资本介入被打压,失败后这是要玉石俱焚。
x
xiaoyong
29 楼
这是必然的呀。运动式经济怎么可以持久。刚火时我就说了这个事了。还是要立足实际需求。烧烤图的是就近,方便。集中起来,大老远跑来吃烧烤。那是有病
风清杨
30 楼
40°高温吃什么烧烤?天凉了自然会恢复。淄博烧烤已经是一个品牌了 [1评]
雁过留言机
31 楼
问问北京那头怎么回事?
雁过留言机
32 楼
据说是过度投入的烧烤企业搞坏了淄博烧烤。这玩意和运动式反腐一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比如搞活经济的关键在于用市场来决定,反腐的关键在于法治。 现在这些玩意都是靠最高领导人拍脑袋来决定,最高领导人脑子好用还好,不好用的时候只会让事情更糟。
s
samtheman
33 楼
网红的东西本来就不持久,和哪个城市无关
l
liuyuanwang99
34 楼
言之有理,你是明白人!
吕洞宾怕狗
35 楼
不宰客是最低标准,在某地却成了宣传典范
p
pk6034
36 楼
没见过什么地方只是靠单一的一种小吃吸引游客到不是旅游城市的地方,能吸引周围几个县市就不错了,全国那么多美食,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就因为一口吃的跑过去周围也没风景的?
m
malailj00
37 楼
恢复常态而已
脸皮10厚
38 楼
傻逼日本好,全家火葬场
活在裆下
39 楼
后悔当初没有开高价宰游客一刀了吧?
b
bignoseyan
40 楼
哈哈哈,淄博的地表温度37度,所以去的人都受不了,估计天气凉下来后会继续疯狂!必定中国人喜欢吃烧烤哈啤酒!反华分子就别瞎扯了!什么事都拿来攻击中国政府,恶心至极!
X
XXyourOO
41 楼
今天中共官员,习思想入脑,入心,入魂,满脑子都是诸如“大干100天,实现XXX的伟大胜利!”的东西!中国的未来,有希望啦!🤏😥
p
playatom
42 楼
左转曰: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种没有根基硬炒上去的,必然被大家抛弃的也很快,中国人比较从众和感性,热量一过就没人关心了
文强
43 楼
谁去谁傻逼
H
Holycow
44 楼
天凉了没人去你表演吃屎吗?
d
danial
45 楼
啥时候能改了这个 乌央乌央 的毛病?
y
yuba
46 楼
国进民退共同富裕
英国流氓
47 楼
: 啥。。。都在英国了还吃什么下水啊 牛肉 羊肉 串起来 这个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