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阳 怎么就你不一样?”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2月31日 16点26分 PT
  返回列表
92777 阅读
11 评论
雷叔写故事

 01 

虽然现在没有数据统计了,但大多数人都能明显地感觉到,身边感染过新冠的朋友越来越多了。

以至于我最近和朋友们的聊天开场白,都变成了雷打不动的问候三件套:“好点了没?”“烧退了吗?”“喉咙怎么样?”

感觉自己成了没有感情的中央空调。

生病的人多了,大家慢慢也发现这病毒着实挺狡猾的,在不同人身上的症状相差甚远。

比如有人变得一丝胃口也无,吃什么都觉得反胃,一趟病下来瘦了好几斤;但也有人恰好相反,胃口大开,食欲大振,吃嘛嘛香。

有人和高烧缠缠绵绵好几天,退了又烧,烧了又退;也有人小烧一天后,就立刻进入下个流程,和喉咙里的刀片认真斗争。

这些症状都是病毒造成的表象,因人而异也算正常,但有人无法理解这种差异,看到那些和自己情况不同的,就立刻指责别人是胡说八道。

前阵子刷到过一个视频,说有位男士生病后喉咙疼,喝水时五官扭曲、面目狰狞,仿佛喉咙里放了把刀子,咽水下去如同吞一万根针。

看这症状实在再常见不过,很多人都经历过,却依旧引来了一阵讽刺之声。

有人惊呼,这人是不是没生过病?没得过上呼吸道感染吗?这症状这么普遍,没必要拿出来说。

有人摆摆手,说吃点药就好了,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这样也配上新闻吗?

潜台词自然是指当事人哗众取宠。

“巨婴”“矫情”“做作”。。。

更多的形容被扣在这个人身上。

在他们看来,生病了、不舒服都是不必说出口的禁语,只有一个人闷声扛才算成熟和坚强。

甚至有人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就自己一眼看穿了真相,——这人就是图流量演的!

然而事实上,视频里的男子只是和大多数生病的人一样,直白地表达出了自己的不适。

与男子“同病相怜”的人,还有许多。

有位博主分享了感染后的经历,得出结论说该吃药吃药,不要听别人说烧到多少度以上再吃药之类的,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不舒服就要治。

原本是一片好意,想要给其他人作为提醒。

结果评论里有人质疑,“他不是阳”,疑点是“他连嗓音都没变”,怎么看都不合理。

有网友说自己阳了以后精力不济,只能躺着,也没办法照顾家人,只能各自顾着自己。

偏偏有人不服气,——你不过就是阳了而已,有什么不能动的,凭什么说不能照顾家人,难道你父母病了就不照顾你了吗?

说这些话的人着实有些想当然。

有人生着病还能活蹦乱跳上房揭瓦,那么有人无精打采全身疼痛也可能是事实,甚至还有人一病不起,怎么也不该一概而论吧。

不止如此。

还有网友代表农村人说出自己的不解,“怎么我们乡下人阳了啥事没有,药都不用吃就扛过去了呢,就你们城里人生点病就要昭告天下”...

也不知道其它生病的“城里人”怎么想,反正在互联网上,他们全都是吃不了苦的娇贵人,只知道为一点“小病”大呼小叫,死去活来。

想起以前常常看到有癌症病人被网友们围攻,要求他们自证病情,仅仅因为他们和网友们想象中不一样:没有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神情恍惚;没有光着头或戴假发,面目苍白;没有每天怨天尤人,闷闷不乐,过自暴自弃的生活...

如今,相似的故事又在重演。

一群没事做的网友,非要和病人们争论“你生病的姿态不好看”、“你生病的样子不对”、“生病的人才不会这样”,好像只有自己最懂生病。

可惜,恐怕就连病毒自己都不知道,该让人怎样生病才属于“正常情况”。

个体的感受总是片面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体素质,同样的病毒也会表露出不同的症状,以个人经验推论其它,实在过于浅薄。

他们用单一的看法和经历去审视他人,试图挖掘出那些不同背后的“阴谋和假象”,却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性,也暴露出冷漠与无情。

 02 

有些人不仅想指挥病人生病,还试图指挥别人生活,——依旧以想当然的方式。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个热搜。

就在上半年的上海,一个姑娘冲进超市里大呼“我要买咖啡”的故事在网络上流传甚广。

一部分人表示感同身受,认为咖啡就是自己的日常必需品,喝不上咖啡的自己就像离开水的鱼、吃不上鱼的猫、没有根的花,那叫一个可怜。

自然也出现了反对的声音。

“这都什么时候,那么多人饭都吃不上,菜都买不到,就你们矫情,还想着喝咖啡?”

“少喝一杯咖啡会怎么样,又不影响生活,至于这么死乞白赖,搞得声势浩大的吗?”

“你们上海的,就是吃不了苦哦。”

也因此,上海很快被冠上了“咖啡市”的名号。矫情、小资也成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标签。

回头想想,想要喝一杯咖啡又有什么错呢?

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即将经历的是什么,只是依照着日常的生活习惯,储备食物和用品,而其中包含平日里常喝的咖啡,也很正常。

而在后来的一段时间,相似的事情反复出现,被针对的也不仅仅是咖啡,而是更大的范畴。

每每有人想要牛奶、香蕉等等一系列听起来不那么日常的食物时,就会有人跳出来指责:

“不懂得大局为重”,“忍一忍就过去了”,“有吃的就不错了,别强求吃的是什么”,。。。

那时候我采访过一些团长,他们说自己遇到最大的困扰就是部分居民的不理解。

有人极力反对他们进行团购。他们认为家里有米、灶上有酱油,就能应付出一碗酱油拌饭;至于别的添头,除了平白增加小区被感染的风险,都是白费,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

还有人在社区发放免费牛奶的时候大发脾气,边踹箱子边怒吼,“我们缺的是蔬菜、米、肉、蛋,而不是这些破牛奶。”

然而,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是不同的,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对日常用品也有着不同的需求。你觉得无用的东西,对别人可能是救命的。

很多妈妈想方设法买牛奶,因为孩子必须喝;

老年群体能摄入的食物有限,需要靠牛奶补充蛋白质,需要吃香蕉缓解便秘;

很多病人需要忌口,只能吃固定的食物;

还有家里没有厨房的人,给他们蔬菜也是浪费,还不如准备更多泡面和速食...

难道就忽略这些需求,让他们将就、忍耐吗?

想来在某些人眼里,这些需求都不算什么生活需求,仅仅是矫揉造作罢了。

他们看不到事实和真相究竟如何。

很多大学生也一度面临相似的诘问。

过去三年,大学生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已经不用我们再重复赘述了。他们的苦处同样被冠上了“矫情”的标签,成为承受能力不行的表现。

有人用他们和那些不得不待在家里、没法工作、失去了收入来源的人群进行比较,觉得大学生们虽然失去了某些体验,但至少不用为生活发愁,依旧有吃有喝,未曾背负起真正的负担。

用这种逻辑类推,好像只要有比你更苦的人存在,你的苦就可以一笔勾销了似的。

就连在很多大学生分享自己破防瞬间的文章下面,也能看到有大教育家给人灌鸡汤,教导他们要接受自己的使命,看清真实的世界。

可是,有些话自己说给自己听是鼓气,听别人说就只能传递出某种高高在上的傲慢。

那些质疑的人从未理解过。因为他们是远远站在岸上的人,才能轻松地对在水里挣扎的人指手画脚,指责他们求生的姿态太莽撞、不周到。

他们未曾意识到,有朝一日如若自己掉进同一片水潭,恐怕会更加歇斯底里、惊慌失措。

 03 

更多人正在成为被批判的对象,仅仅因为他们做不到某件事情,或者说做得不够符合期待。

之前有位老师因为网课入侵而猝死,却被人肆无忌惮地嘲笑,认为她是“心理素质不过关”。

而每当有人因患上心理疾病,甚至导致自杀时,同样有人把问题归责在受害者身上,认为他们是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没有判断能力。

还有那些被家暴却没有决然离开的人,总是被评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有人觉得她们不争气、没出息,还有人骂她们“活该”。

但实际上她们中的大多数,都缺少独自赚钱生活的能力,还顾及着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同时她们被长期的家庭生活磨平了棱角,往往还因家暴留下了心理创伤,难以抚平。

这样的她们就算跑也不知道该往哪跑,不知道该如何寻求帮助,更不知道自己怎样做是正确的。

她们的所作所为只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与此相对应,也有人因自己做到的某件事情超出他人的想象,而成为被批判的对象。

前几天,谷爱凌在微博分享自己一整年的收获,提到自己在斯坦福第一学期所有课程获得满分。

结果有人跳出来质疑她成绩有水分,说“(这成绩)绝对没有高考理综300满分厉害”。

还信誓旦旦分析了很多,认为选课和作业都是团队精心计划后的结果,就是为了用这些不够有深度、没代表性的课程造出优秀的满分人设。

有人直接说了,“除了量子物理其他都是水课”,又用自个的情况做比较,字里行间就为了表达一个意思,“换我我也行”。

谷爱凌挺硬气的,直接本人上阵回应质疑,强调了没有所谓的团队,又郑重声明成绩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才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即便如此,指责她的人依旧会指责她。

这些人自己做不到,就认为别人一定也做不到;即使做到了,也是钻了空子或借助了外力。

无独有偶,另一位名人也在被骂。

一条来自隔空喊话bot的微博对贾樟柯十分不满,认为他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能拿出两万块拍电影,根本不可能是穷苦人家,还试图把自己的不成功归结为“学了电影,但没钱”。

来自贾樟柯的回复足以击碎这种“自以为是”。

“需要钱就去赚钱”,总有办法解决。无论是给报纸写评论,还是帮师兄写电视剧,都是方法,而且依靠的都是积累的人脉和实力。

质疑者总是下意识把他人的成功与某些外力的帮助结合起来,偏激地觉得如果自己也有相似的际遇,定能走到更高处。他们无法理解,个体的努力和能力并非真的不值一提。

这类论调之下,优秀是什么成绩是什么成功是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另辟蹊径地提出怀疑和质问,才足够表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好在茫茫人海中博取那么一丁点可怜而稀薄的存在感。

或许,他们不是不理解,而是不愿理解。

 04 

每个人能看到的世界都是有限的,尽管人们知道不该以“身边即世界”的主观臆断来下结论,但落实到实际生活中,还是很难彻底做到。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很难彻底共情他人的原因。个体的感受都具有差异化,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标准因个体的经验不同,会引发天壤之别的情绪。

新闻里,有位骑手大姐因为接到了商家打赏20块钱的大单而兴高采烈,好似捡到了大便宜。

同样的,我也见过有人一周赚了几十万还觉得懊恼不已,因为他看到有人趁机赚得更多。

如此两个人能彼此共情吗?恐怕很难。

大多数时候,人类的共情都是经过衡量的。

很多人能理解与自己处境相似的人,却很难体谅与自己截然相反的人;他们能为利好自己的故事鼓掌欢呼,却不愿读懂利益相悖的情况。

又哪有什么真正的感同身受呢?

此时此刻,我又想起鲁迅先生写过的画面: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终归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过好自己的就行,别试图在别人的生活里找自己的药方。

接过雷锋的枪
1 楼
因为他打了真的疫苗 不是葡萄糖😂😂😂
陷疯稻谷
2 楼
封城叽歪一次,解封得病再叽歪一次,巨婴们可以连闹两次,爽翻了
o
o祖宗o
3 楼
世界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周围人全阳了, 怎么就你不一样~😂😂
灯塔路
4 楼
早就说了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人类的新冠也不相同 背后深层次因果 尽在造物掌握 如果说 “新冠”是对全人类的一个警示甚至一种惩罚一种报应一种清算 那么 人类需要考虑的是“未来应该以怎样的方式维持生存生活” “个体免疫力”是关键的内因,我观察到的情况是:那些疫情三年以来还没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大多数是自律,欲望节制,日常饮食简单起居规律,适度但日常化锻炼身体(是锻炼 不是运动),善良友好本分…
媚眼瞟瞟
5 楼
共同度过这次难关
金三
6 楼
中国人被大白封捅三年,疫情控制不住了,包子突然躺平,一部分人大白肺,另一部分排队去火葬场。活下来是你的造化。
今日雨果
7 楼
🌲🌲🌲🌲🌲🌲🌲🌲🌲🌲🌲🌲🌲🌲🌲🌲🌲🌲🌲🌲 🌲🌲 https://HugoAujourdhui.org ——> 🌲🌲《La Veille du Grand Changement》《沧海剧变’ 前夜》 ——> 🍃🍃🍃 🌲🌲Auteur: Hugo Aujourd'hui 作者:今日雨果 🌲🌲🌲🌲🌲🌲🌲🌲🌲🌲🌲🌲🌲🌲🌲🌲🌲🌲🌲🌲 . ▲痛定思痛,不要再1次大规模出来祸害全世界了。 . 《宏观鸟瞰》夏明:世界格局是欧亚中俄轴心挑战民主海洋带 /*** 夏明:是,如果我们看看习近平,他的外交格局,基本上还是把中俄的结盟作为他的整个外交的主要的构架。尤其在今年二月的北京冬奥会上,普京跟习近平在大国的关系上,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他们两个情同手足,是一种铁杆兄弟。我们以为乌克兰战争进行了已经十来个月,可能习近平不再会跟普京继续地拉近,而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最近你看,习近平又说:普京还是我最好的朋友。这句话,习近平以前说过,而且他还说:我跟普京的性格是非常相似的。所以你可以看到,对普京和习近平两个人来说,他们乐于为对方站台、非常赞许,而且相互需要对方的支持。所以中俄关系跟普习关系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 . 当我们在说到中俄结盟的问题,当然中俄没有签订像以前中苏的这么一个正式结盟的条约。但是事实上来说,中俄在协调-在重大问题上,尤其在联合国的安理会上-都是在协调,事实上是一种结盟关系。这种结盟,对世界格局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我认为,当然对世界的整个进步、对全球化的深化是有破坏作用。所以全球化今天陷于停顿,很大的程度上是中俄主要努力的结果。因为在过去的三十年,俄国作为全球化的最大的失意者,其实不断在破坏全球化,尤其想搞黄东亚跟北美、跟西欧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得的利好。另外一个,就是中国在整个过程中,其实坚持了许多的⚠️反民主、反对市场化、反人权的各种的做法,使世界在进步的和全球化的过程中,也受到了这种挫折。所以我认为,中俄的结盟对世界格局来说,当然是一个负面的、非常反动的这么一个作用。 . 另外,在过去的一百年-甚至近两百年-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大国之间的关系,有一种主要的海权跟陆权的较量。因为陆权以德国到俄国这边,作为主要的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跟海权英、美、日本的崛起形成了这么一种挑战。今天中国跟俄国在欧亚大陆结盟,尤其是以上海合作组织结盟,再带动其他的、包括像伊朗、现在有土耳其这边的国家、还有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这些斯坦国家,当然就形成了一个陆权的欧亚大陆的这么一个心脏地带中心。他们在对抗一个海权,这个海权,主要是西方民主国家为联盟的、形成了一个海洋的外圈。所以世界的结构,因为有中俄的结盟,尤其是跟西方民主联盟的各种对抗,世界的整个格局-我把它叫成一种百吉饼(又叫贝果,Bagel)的结构-,就是中心是上海合作组织为主要的这些国家,外围就是西方国家的联盟。这种较量,其实终结在冷战结束以后的整个全球化的大国的合作,破坏了全球化当时需要的这种大国之间的信任,它们能够营造的冷战以后的和平,都遭到了破坏。所以今天世界上的各个国际组织也都处于一种非常被削弱、甚至是瘫痪的状态。现在在这么多重大危机的发生过程中,基本上很难听到联合国或者联合国安理会的声音了。这是中俄结盟对世界格局产生的一个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是人类进步的一个倒退。 . 最后一个影响是:让第三世界国家遭殃,因为无论是乌克兰战争,还是中国这边对新冠疫情的管理不善,给全球带来的灾难,其实就是穷国,现在不仅是灾难遭殃的问题,它们是要面临饥饿,要饿死的问题,所以现在饥荒在许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已经出现。我们可以预估未来的几年全球面临的危机,首先是第三世界穷国遭殃,甚至会带来大面积的生命的丧失。这些恐怕是中俄的结盟和它们的许多的政策给全球格局产生的重大的影响,尤其是许多负面的影响。 ***/ extrait | estratto | excerpt | 摘录 全文见: https://HugoAujourdhui.org ——> 《La Veille du Grand Changement》《沧海剧变’ 前夜》 ——> 夏明:世界格局是欧亚中俄轴心挑战民主海洋带 .
雁过拔毛机
8 楼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诡异的问题? 清零测核酸的时候,人们挤在一起,没有快速的感染。 不用测核酸了反而在家也被感染?疫情传播速度远高于其他国家,这个无比怪异的现象有人注意到了吗? 强国各地几乎同时陷入感染高峰。 这说明人们的生活环境中出现了大量的病毒!而且是突然出现的!这些病毒是哪里来的? 中共之前在四川某学校搞快速感染过峰试验...... 党国内部文件传达,能阳尽阳!督促人们尽量重返办公场所,公共场所...... 共党生产灭火疫苗,手里掌握天量病毒...... 一旦把这些线连在一起,不寒而栗!!!
r
robin1111
9 楼
逼逼
牛皮方糖
10 楼
是麻雀传染的,下一个群众运动就是消灭麻雀!
f
fybs
11 楼
看到"除了量子物理其他都是水课的时候",我不厚道的笑翻了,能做出这个评论的人已经是一个傻B了,原因是那量子物理也是水课。如果这都看不出来,就别上网评论了,纯粹是欺负人。结果还被作者拿来支持做"换我,我也行"的观点。这是一个事情么?最后又被小编拿来广而告之。太可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