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考虑削减对华关税以缓解贸易战紧张关系】 《华尔街日报》23日引用知情人士报道指出,为降低中美贸易紧张关系,特朗普政府正考虑消减对中国产品可高达245%的关税。https://t.co/Eq2RtjGdpx pic.twitter.com/QAjnjAk4Oh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April 23, 2025
《华尔街日报》23日引用知情人士报道指出,为降低中美贸易紧张关系,特朗普政府正考虑消减对中国产品可高达245%的关税。 报道指出,目前有数个考虑方案,但美国总统特朗普尚未作出最后决定。特朗普22日在白宫,首度松口对中国关税将会“大幅下降”,但“不会降到零”。 《华尔街日报》引用一位白宫高级官员和知情人士指出,对中国的关税很可能会降至大约50%到65%之间。同时,政府也在考虑一种分级制度,类似于众议院中国问题委员会去年底提出的方案:对被美国视为不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的商品征收35%的关税,对被认为具有战略意义、关系到美国利益的商品征收至少100%的关税,整个制度在五年内逐步实施落实。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23日例行记者会上,对特朗普的数度表态回应指出,“我们不愿打也不怕打。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当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进行对话”,外界解读这是北京愿意进行谈判的表态。《华尔街日报》引用与中国官员接触人士指出,中国政策圈内将特朗普周二的言论视为是他在“认输”的迹象。 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周二也针对中美关税战发言指出,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他预计这场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将会“降温”。根据美联社取得的一份发言稿,贝森特表示:“我确实认为,中美之间的谈判将是一场持久战,双方都认为现状无法持续下去。”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对主要贸易伙伴施加”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产品施加54%关税,此后中美双方互加报复性关税之争。4月11日中国宣布对美国产品关税加到125%,应对白宫在10日确认的对中关税145%。接着,白宫在美东时间4月15日,发布针对232条款的事实清单 (Fact Sheets)时又指出,因中国的报復行动,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面临可能高达245%的关税。美方表示,球在中国那边,现在是中国需要与美方达成协议的时候。 不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4月16日发言,要求美国停止威胁讹诈,要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与中方对话,强调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但也绝不怕打。同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指出,中方注意到,中国出口美国的个别商品累计各种名目的关税已达到245%,这充分暴露了美方将关税工具化、武器化已经到了毫无理性的地步。 特朗普自4月10日开始对中国松口,称自己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有著”良好关系”,并对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抱持乐观态度;17日,他又表示,“我认为我们会与中国达成一个非常好的协议”。 在22日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上,特朗普进一步对税率做出表态,“145%是非常高的”,并指出该税率可以通过中美谈判降低。 美国华盛顿智库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PI)副主席、美国前贸易副代表科特勒(Wendy Cutler)此前就对本台指出,她预期美中两国可能会在未来几周迎来谈判:“就像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时那样,我预计在接下来几周内,双方最终会认知到坐下来谈判符合共同利益,并有可能启动新一轮贸易谈判。” 华盛顿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资深研究员、经济和贸易专家史剑道(Derek Scissors),也在特朗普宣布暂停施加关税90天后,对本台指出,中美谈判很可能即将展开,不过双方是否能取得成果还很难说:“谈判能够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推动谈判启动的主要契机,可能会是其中一方做出让步,即使只是象征性的小让步,或者是美国与日本或其他贸易伙伴达成初步协议。”
《华尔街日报》23日引用知情人士报道指出,为降低中美贸易紧张关系,特朗普政府正考虑消减对中国产品可高达245%的关税。
报道指出,目前有数个考虑方案,但美国总统特朗普尚未作出最后决定。特朗普22日在白宫,首度松口对中国关税将会“大幅下降”,但“不会降到零”。
《华尔街日报》引用一位白宫高级官员和知情人士指出,对中国的关税很可能会降至大约50%到65%之间。同时,政府也在考虑一种分级制度,类似于众议院中国问题委员会去年底提出的方案:对被美国视为不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的商品征收35%的关税,对被认为具有战略意义、关系到美国利益的商品征收至少100%的关税,整个制度在五年内逐步实施落实。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23日例行记者会上,对特朗普的数度表态回应指出,“我们不愿打也不怕打。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当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进行对话”,外界解读这是北京愿意进行谈判的表态。《华尔街日报》引用与中国官员接触人士指出,中国政策圈内将特朗普周二的言论视为是他在“认输”的迹象。
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周二也针对中美关税战发言指出,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他预计这场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将会“降温”。根据美联社取得的一份发言稿,贝森特表示:“我确实认为,中美之间的谈判将是一场持久战,双方都认为现状无法持续下去。”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对主要贸易伙伴施加”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产品施加54%关税,此后中美双方互加报复性关税之争。4月11日中国宣布对美国产品关税加到125%,应对白宫在10日确认的对中关税145%。接着,白宫在美东时间4月15日,发布针对232条款的事实清单 (Fact Sheets)时又指出,因中国的报復行动,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面临可能高达245%的关税。美方表示,球在中国那边,现在是中国需要与美方达成协议的时候。
不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4月16日发言,要求美国停止威胁讹诈,要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与中方对话,强调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但也绝不怕打。同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指出,中方注意到,中国出口美国的个别商品累计各种名目的关税已达到245%,这充分暴露了美方将关税工具化、武器化已经到了毫无理性的地步。
特朗普自4月10日开始对中国松口,称自己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有著”良好关系”,并对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抱持乐观态度;17日,他又表示,“我认为我们会与中国达成一个非常好的协议”。
在22日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上,特朗普进一步对税率做出表态,“145%是非常高的”,并指出该税率可以通过中美谈判降低。
美国华盛顿智库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PI)副主席、美国前贸易副代表科特勒(Wendy Cutler)此前就对本台指出,她预期美中两国可能会在未来几周迎来谈判:“就像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时那样,我预计在接下来几周内,双方最终会认知到坐下来谈判符合共同利益,并有可能启动新一轮贸易谈判。”
华盛顿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资深研究员、经济和贸易专家史剑道(Derek Scissors),也在特朗普宣布暂停施加关税90天后,对本台指出,中美谈判很可能即将展开,不过双方是否能取得成果还很难说:“谈判能够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推动谈判启动的主要契机,可能会是其中一方做出让步,即使只是象征性的小让步,或者是美国与日本或其他贸易伙伴达成初步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