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封控到今天 最令人担心的还是冰箱里的菜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4月4日 17点35分 PT
  返回列表
79697 阅读
24 评论
冰川思享号

能不能搞到绿叶菜,能搞到多少绿叶菜,餐桌上有没有一盘绿叶菜,考验着每一家主厨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对家庭成员的关怀程度。我有两个冰箱,一个装满了绿叶菜,另一个也装满了绿叶菜。

 

我每天的工作除了做饭,就是反复清点蔬菜种类和数量,反复权衡,决定先吃哪个,后吃哪个。

 

这是3月底浦西封控前一两天的抢菜所获。封控之初,外地亲友看到上海疯狂的抢菜风潮,都很关心我们的生活,我便拍照展示这俩冰箱的蔬菜。他们一看,也就放心了。

 

▲冰箱中的蔬菜(作者供图)

但水灵灵的绿叶菜耐不住放。更早一些买的绿叶菜出现了黄叶,洗菜的时候须得摘掉一大把。一开始不以为意,觉得反正就四五天吧,等到解封了,边吃边黄,也就消耗完了。

 

等到4月2号第一次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不仅我们小区有感染者,楼里似乎也有感染者,这就是个麻烦事了。

 

根据媒体朋友未经证实的说法,如果楼栋里有阳性,那就要封闭14天不能出楼,如果小区里有阳性,那么7天不能出楼,7天不能出小区。

 

也就是说,原计划 4月5号解封已经不可能,我心里有些发毛了。

 

实际上,因为老婆是“次密接”,我们已经在3月中旬被关过一次,为期一周,具备了丰富的隔离经验。

 

但现在是“老革命遇到新问题”,上一次被关在家的时候,小区基本还是开放的,其他人可以进出。听到我们被隔离,住在附近的同学老迅立刻就把蔬菜送来了;同事小张住在同一个小区,我们买了什么,他也帮我们拿回来;还有小区的自愿者,也主动提供服务。

 

现在的问题是,不仅老迅被隔离了,所有能帮得上忙的上海朋友,都被隔离了,如果快递小哥进不了小区,更不能到家门口,找谁帮你送东西去?

 

图/网络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一箱从保定订购的新疆香梨,10天前送到苏州就停了下来,到现在还纹丝不动,我估计只能烂在那里,到不了我们手上。

今年过年前,我们到乡下买了200多斤优质大米,送了一些给朋友,还有一百多斤,冰箱里各种肉还有不少,甚至还有前年我亲手制作的酱肉,肥而不腻。老婆几次想扔掉,被我严厉制止,我说将来说不定用这几块小小的酱肉可以换一辆宝马,她很鄙视我,说我疯了。

我说谁知道呢,等着看吧。

 

因此,即便求不上人,没有蔬菜水果吃,也可以挺上一两个月。

 

喜欢吃绿叶菜大概是南方人特有的一种“陋习”,抽烟喝酒烫头不算啥,但一天不吃绿叶菜,心里便惶恐不安,觉得生活十分不健康,死期不远了。

 

能不能搞到绿叶菜,能搞到多少绿叶菜,餐桌上有没有一盘绿叶菜,考验着每一家主厨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对家庭成员的关怀程度。

 

浦东比浦西先封控几天,理论上浦东已经解封,我于是向浦东的同学打听蔬菜是否可以买到。她说4月1号没有如期结束封控,社区居民立刻行动,自发团购,现在冰箱全部重新塞满,只是,菜比较贵。

 

至于其他社区发的蔬菜,她说目前还没见到过。我们昨天倒是发了一箱,目测是爱心蔬菜,应该是兄弟省市相赠,长途运输加上分拣包装,有些坏了。不过“千里送鸿毛,礼轻人情重”,哪怕送来一句问候,也当重谢。

 

▲一位上海网民感谢外省蔬菜(图/微博)

我的同学还特别告诉我,不要吃到最后一天还没补上。这句需要划重点。我又去盘点了一下我的冰箱,思考一天天腾出来的空间该怎么办。

 

团购和网上订购蔬菜的事,老婆其实平时也没少干,并不是陌生业务,只是,非正常时期的团购,还是有些疑虑。

 

比如,还在封控前,网上订购说好的明天上午9点半送来,结果等到后天晚上才到,买的鸭子已经臭了。非常时期,配送能力是个大问题。设身处地地想,你不得不体谅人家的筋疲力尽,只好自认倒霉。

 

又比如,送来的东西放在小区门口,由于包装分散,有的东西被人误拿,也只好自认倒霉。

 

还比如,团购的蔬菜通常总是以“套餐”形式出现,但具体是什么品种的蔬菜也很模糊,都是“五选三”之类,结果成了拆盲盒,具体拿到手才知道是什么,有个别蔬菜并不是你所想要,或者已有很多存货。

 

至于短斤少两的问题,在面对面交易的时候都是存在的,现在非常时期,又是套餐,又是开盲盒,谁还算得清几斤几两?

 

讨价还价的现象基本已经消失,因为无法比价,无法货比三家,菜贩子说了算,是多少就是多少,你不买,说不定明天你们小区就封了,你找谁要菜吃去?

 

▲一位上海居民晒分发到手里的菜(图/网络)

所以这个时候,做一名菜贩子应该幸福感很强,既有大钱赚,又有帮困济难的好名声,名利双收。未经考证的消息说,有个别基层干部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已经将辖区内的卖菜权定向地授予了他们认为可靠的菜贩子。

 

但毕竟以前蔬菜市场的终端已经完全市场化,卖菜权还来不及垄断起来,因而蔬菜的来路现在还是五花八门。

 

封控前夕,我在我们小区门口看到过一辆车拉着蔬菜,车门一开就开始做生意,蔬菜看起来很新鲜,价格也不比超市贵,我于是买了一袋青菜。不过走在路上,总有些不放心,担心这些蔬菜是否做过农产品检验检疫。

 

买卖还在进行,但这已经不是市场交易了。

 

就在写这篇文的时候,我在老乡群看到一位年轻女孩子因为合租的房屋里有室友阳性,被封在家里,按规定也不能出门。而未经标准化消毒,居委会也不敢上门相助。她的蔬菜明天将吃光,接下来可能每天都是吃大白米饭。

 

现在很多年轻人忙于工作,都不怎么亲自做饭,除了泡方便面,厨艺一片空白。遇到封控在家,我不知道他们如何度过未来这不确定的封控期。

y
yuba
1 楼
把病毒杀死才是大事
g
granddad
2 楼
组织送菜到每个小区有那么难吗?
B
BostonUncle
3 楼
可以将蔬菜真空包装
c
cantonese
4 楼
较累症------平时也没买这么多菜😂
a
azkaban
5 楼
矫情,把他们放大饥荒年代啥毛病都没了。
俺样
6 楼
不吃绿叶菜能死么?替代品有的是……没有防灾意识,倒是问题的根本
c
coolya2808
7 楼
菜算什么?怕的是永无止境的封城,失业,公司倒闭潮。
人生没有智慧
8 楼
叽叽歪歪的,饿几天死不了。饿的时候想想电影长津湖
m
mamamiya100
9 楼
感谢政府吧,是他们的为人民服务,让你们能活着
a
abc868
10 楼
饿几天死不了。饿的时候发个中国梦就有幸福感了!
6
6parkgeist
11 楼
呵呵 替病毒笑一下
最高评价
12 楼
这胡萝卜🥕都“烂了。。都出现黑斑了怎么吃。。?哎。。。惨
曾祖爷爷
13 楼
楼主名副其实啊
14 楼
: 傻逼,2000万人,你送个试试看。
h
hualishunihao
15 楼
冠以决战病毒而封城的目的是消灭老年人口和低端人口,减少社保压力。病毒杀人效率低下,且占用医疗资源,还是用高效率封城的办法好。活下来的人都是逆来顺受好韭菜,放心的去割吧!
随便踹两脚就走
16 楼
粉蛆吃屎也能活一年。
L
Laoseguiman
17 楼
觉得上海人真矫情,这两年全国断断续续没少封城,就你们天天装逼叫屈,两天不吃菜能要上海人的命?有种来欧洲,来英国,菜管够,就着病毒吃,敢吗?
p
phillipgtr
18 楼
人祸啊感觉是
挂羊头
19 楼
笔尖瘦肉高端残剂核食🐸,呱呱呱
l
liuming0101
20 楼
不要抢菜,可怜可怜买不到的人吧
l
liuming0101
21 楼
不要抢过多的菜,可怜一下那些买不到的人吧
s
spirithorse
22 楼
不用怕,老大说我们有制度优势,而且人定胜天
a
abcloverr
23 楼
五毛说了,死的越多越好
c
chempapa
24 楼
嗨,第一次感觉到了大国无力感,怎么可能是上海发生的事儿呢?但又的确是每天发生的实际,很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