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22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爆料一则“大新闻”,称英国伦敦一名6岁女孩从英国TESCO乐购超市买到的一张圣诞贺卡,是上海青浦监狱关押的外籍囚犯生产的,因为贺卡里竟然被人写上了求救的内容。
这起诡异离奇的事件,也很快被英国BBC、天空新闻网等几乎所有的英国媒体报道。多家常年在境外针对中国进行各种妖魔化和反华宣传的中英文媒体,也纷纷在炒作此事。
然而,我们《环球时报》记者今天通过采访和实地调查获得的证据却显示,此事并不属实。
诡异的圣诞贺卡
我们先来看英国媒体昨天抛出的那个离奇的“贺卡故事”吧。
从最初“爆料”此事的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以及英国BBC的报道来看,这个贺卡是伦敦一名6岁女童在当地一家TESCO乐购超市购买到的。
当时这个女孩从乐购超市购买了一组贺卡,可当她回家写贺卡的时候,却发现其中一张印有一个带着圣诞老人帽子的猫咪图样贺卡,已经被人使用过,而且里面还用英文大写字母写着这么一段文字:
“我们是中国上海青浦监狱的一群外国人,被强迫劳动,违反了我们的意愿。请帮助我们通知人权机构,并联系Peter Humphrey先生”。
接下来,让人费解的地方就出现了。根据《星期日泰晤士报》和BBC的报道,那个小女孩发现这个奇怪的贺卡后,立刻将此事告诉了自己的父亲。而这位在英国刑事犯法系统工作的公务员父亲,很快就“意识到”这个贺卡“不是恶作剧”,而是“很严重的事情”,并联系了贺卡上提到的那个叫Peter Humphrey的人。
“巧合”的是,这个Peter Humphrey,就是数年前曾因葛兰素史克案被中国法院判刑、并于2015年被驱逐出境的那个被称为“韩飞龙”的英国人。根据中国媒体的公开报道,这个韩飞龙2013年时曾受雇于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来中国调查一个举报该公司行贿的举报人。期间,他和她的妻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得了这名举报人的信息,因此被中国警方逮捕,并因非法获取公民信息被判服刑两年。当时他服役的监狱就是上海青浦监狱。
但更“巧”的是,《星期日泰晤士报》这篇报道,本身就是韩飞龙自己写的!
图为韩飞龙和他的美籍妻子虞英曾
韩飞龙就是《星期日泰晤士报》这篇报道的作者
耿直哥不清楚为何韩飞龙会被《星期日泰晤士报》安排撰写这么一篇涉及自己的报道,而不需要进行利益回避。但这篇报道确实充斥着许多他自己的主观情绪和内容,比如他一边称自己在青浦监狱服刑时,就曾被“强迫劳动”;一边还找来曾经在同一监狱服刑的“狱友”,称他们曾经在监狱里给西方知名企业做过包装。
但他并没有透露这名所谓的“狱友”到底是谁、叫什么名字,也没有透露这些品牌到底包括谁。
在报道的最后,韩飞龙还把这个“贺卡事件”朝着“中国在通过监狱里的囚犯,获得制造业上的不正当优势”和“压榨侵犯囚犯人权”这两个让人看着很“眼熟”的套路上“引导”,甚至还引用了一个美国国土安全部的人的说法,称这种“利润巨大”的监狱产业在中国很“庞大”。
BBC则在其后续的报道中提到,给乐购制作圣诞贺卡的是中国浙江一家印刷公司,目前乐购方面已经给出回应,称他们对这一报道感到“震惊”,因为乐购绝不会允许囚犯劳工出现在其供应链中。乐购还称他们正在调查此事,并已经“暂停”了浙江那家企业的生产。
图为英国媒体宣称是“中国外籍囚犯”包装的圣诞贺卡,截图来自英国BBC
当事企业:这纯粹是胡说八道!
但是,我们《环球时报》通过两个独立渠道采访这家浙江的印刷企业后,均被告知英国媒体的报道是纯粹的“污蔑”和“胡说八道”。
今天上午,《环球时报》英文版的记者尹野平先拨通了这家企业网站上留有的电话,并与该企业的一位高管询问了此事。
这位高管表示,他也是通过媒体的询问才得知此事,并颇为愤怒地表示他们企业从来没有英国媒体所宣称的“使用囚犯”或“与监狱合作”的情况,“我们是绝对不会有这种事情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媒体会这么说,我们也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情”。
这位高管还表示,相关外国媒体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污蔑他们公司,那么公司也会通过法律途径投诉此事。
该公司网站显示英国TESCO乐购超市确实是该公司的客户
之后,在今天中午,我们《环球时报》英文版的记者lanlan和杨辉还专门从上海出发前往这家企业进行了实地采访。
从两人的实地考察和他们发回的照片来看,这家坐落于浙江南北湖山脚下的企业,从外观来看与其他工厂无异。没有电网铁栏,厂房门半敞开,办公楼窗户打开,从周围民居楼上可以看到厂房内,没有严格的安保措施。工人也可以随意进出。
换言之,这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企业工厂。
图片为杨辉拍摄
之后,我们的两位记者又联系到了目前人正在杭州的该企业的负责人,这位负责人亦表示他也是今天中午才从公司员工那里得知英国媒体所报道的情况,因为有很多媒体都打电话到公司询问此事。他也同样对英国媒体对企业的栽赃污蔑感到愤怒。
“不可能的,我们怎么会这样做呢?”这位负责人在被问到英国媒体所宣称的“企业使用囚犯生产和包装贺卡”的事情时,这样回答到。他进一步介绍说,他的企业用工是合法的,80%左右的员工都是浙江本地人,从生产到包装也是一条龙自己做的,更不可能去外包给什么上海青浦监狱。
“没有没有没有没有”,这位负责人说,“青浦监狱我连电话都没有一个的,(外媒的报道)完全乱七八糟的”。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媒体说话要讲法律讲证据的,不能仅凭一张贺卡就污蔑企业,因为按照这样的逻辑,那他也可以怀疑那张贺卡是不是英国一些人自己写的。他说会通过客户去“打假”此事,让客户把这件污蔑他们企业的事情和外媒搞清楚,并表示TESCO方面并没有与他们停止合作。
在与这位负责人通话后,经过这位负责人协调,我们的两位记者又进入到工厂内,参观了工厂的车间,发现那里机器正在运转,数十男女员工在忙碌手中的工作,地上堆着一些印好的纸张,巨大的窗户没有拉窗帘,有的直接向外敞开。一切都和普通工厂的车间没有两样。
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里的员工确实80%以上都是浙江本地人,员工雇佣也正规合法,根本没有所谓的监狱成分。员工实行正常的八小时工作制。
对于乐购方面是否会暂停企业的供货,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还没得到确切的消息。但称前不久乐购方面曾派人来工厂进行过审计调查,当时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外交部发言人:青浦监狱根本就不存在外籍罪犯强制劳动
最后,在今天下午的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也回应了此事。
耿爽说,我看到了英国媒体的有关报道。这都是韩飞龙自己编造出的一出闹剧。韩飞龙先生总是耐不住寂寞,时不时就要跳出来自我炒作一番,生怕人们把他遗忘了。但他这次编造的闹剧实在是有些老掉牙了。“我奉劝他,如果希望博眼球,至少能够搞出一些新花样。”
耿爽还表示,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经向有关部门了解,上海青浦监狱根本就不存在外籍罪犯强制劳动的情况。
(注:虽然英国媒体已经披露了这家浙江企业的名字,但应这家企业的恳请,我们选择在报道里隐去该企业的名字、以及相关高管和负责人的名字。不过,对于他们的采访我们均保留了录音)
相关报道:英国最大百货巨头与中国供应商暂停合作!五年前造假,135家超市曾卖给中企
据媒体12月最新报道,近日英国媒体发布了一则消息,英国最大的连锁超市巨头乐购(以下简称Tesco)因故宣布暂停与一家中国供应商的合作。据悉,这家中国供应商负责为Tesco印制圣诞贺卡。12月23日当天,该中国供应商已对这一事情进行回应,并且否定了Tesco的怀疑。
综合各方媒体的报道来看,尽管宣布了暂停与中国供应商合作的消息,但是Tesco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调查,似乎仅仅凭借着一张圣诞卡片就得出了结论。据报道,Tesco的发言人指出,上个月刚刚对这家供应商进行了独立的审计,没有证据显示他们违反我们禁止使用的规定。在发现没有证据之下,Tesco的发言人随后又对自己目前的行为解释道,"一旦某个供应商违反这些规定,我们将立即并永久将他们除名。"
这家英国超市又是什么来头呢?资料显示,Tesco成立于1919年,是英国最大的零售公司,也是世界三大零售商之一。除了在英国本土的691家大型购物中心外,该公司42%的店铺分布于中欧与东南亚各国,是一家跨越全球的超市巨头。然而,这个在多国市场做到了"家大业大"的英国超市巨头,却在亚洲市场遭遇了节节败退。
据媒体报道,就在今年的12月9日,Tesco宣布在对亚洲业务进行战略评估,包括考虑出售泰国和马来西亚业务的可能性。目前,Tesco在泰国的门店有1967家、在马来西亚的门店为74家。外界分析指出,若出售东南亚业务终成定局,则意味着Tesco全面退出了亚洲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4年Tesco就开始进军中国市场。然而,自2014年Tesco被曝出财务造假丑闻,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一直就不乐观。到了2014年5月,Tesco与中国华润创业集团以220亿港元完成股权交易,据此,Tesco在华的135家超市随即更名"华润万家",也为其在华十年耕耘画上句号。
不仅仅在中国市场,Tesco在亚洲其他市场也混不下去,据媒体统计,2011-2016年间,Tesco相继退出了日本、美国、中国、韩国和土耳其市场。
环球网社评:英媒编造的“中国监狱故事”太假了
英国媒体上周日突然爆出一个新闻,称一名来自伦敦南部的6岁女孩在一盒圣诞卡片中发现了一条“来自上海囚犯的求助信息”,留下该信息的人表示,他们是上海青浦监狱的一群外国人,被强迫劳动,要求帮助通知人权机构并联系Peter Humphrey(中文名韩飞龙)先生。
该消息迅速引爆英国媒体,出售该圣诞卡片的英国零售商乐购表示“震惊”,并宣布暂停与相关中国浙江一家工厂的供货关系。
蹊跷的是,最早报道这件事的就是韩飞龙自己。环球时报记者迅速采访了相关的那家浙江生产商,那是一家高度开放、看不出有任何严格安保措施的印务公司。该公司断然否认了相关指控。星期一中国外交部也否认了上海青浦监狱存在外籍罪犯强制劳动的情况。
这个故事太像小说或电影里的情节了,而西方当下的语境很欢迎这样的故事。韩飞龙2014年至2015年曾在青浦监狱服刑,当年的狱友仍记得他,并且向他求救,藏有信息的贺卡真的就飞到了英国,最终落到他的手里,这需要幸运之神出几次手,才能把一个低概率的情节搞得天衣无缝,并且如此煽情。
顺便说一下,韩飞龙曾是私人侦探,2013年受雇于英国葛兰素史克制药公司在中国调查一名揭发该公司在中国行贿的举报人,因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罪而被捕入狱,服刑23个月。他一度咬定自己很冤枉,但是2017年韩飞龙又起诉葛兰素史克公司,称该公司雇用他时误导了他。事情的前前后后可谓一地鸡毛。另外韩飞龙十分记恨中国,曾宣称他在监狱里参与生产了一些西方牌子的产品,但没有被那些公司验证。
现在西方舆论猛攻中国“人权”,偏偏这时韩飞龙抛出了圣诞贺卡求救事件。类似的故事太合今天西方舆论场的口味了。西方不会有人热衷于查证指控真伪的,新鲜的故事出炉,舆论场热闹地消费一番,又黑了中国一把,即使是个假故事,消费已经完成,不会受到严厉追究。
澳大利亚不久前出了一个叫王立强的“中国投诚间谍”,西方媒体集体炒作,后来因为那个故事太假,实在兜不住了,澳大利亚方面出来说那个所谓的投诚间谍“有可能夸大了自己的角色”。但编造假新闻的澳大利亚相关媒体并未遭到西方舆论的谴责。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监狱里,囚犯的改造过程是包括力所能及劳动的,这是合法的监狱治理,得到中国社会的普遍支持,从来不是一个争议。一些西方国家对此有不同看法,但通常也只限于不接受中国对西方的出口中包括在监狱生产的产品。对中国监狱的劳动改造理念本身,西方并没有进行过大规模反对。
经过早年的磨合,中国已经非常清楚西方对监狱生产产品的态度,生产过程包括监狱环节的那些商品不参与对西方的出口成为了中方自觉的一项外贸原则。中国充分尊重西方人这方面的感受,并且为不出现相关摩擦做出了努力。但是西方一些人却没有用同样的尊重来回报中国人。
这些年不断有一些西方人鸡蛋里挑骨头,甚至设计圈套,试图从以百亿计、千亿计的中国出口商品中抓出个别可以在西方宣称是“中国监狱产品”的例子,再配上一个煽情的故事,来证明中国是个多么“不人道的国家”,中国的监狱又是如何在“践踏人权”。
这是一个以抹黑中国为目的的极其肮脏的舆论构陷运动,它向西方公众掩盖了中国加强法治建设以及文明治狱的基本事实,伪造了中国到处是“黑监狱”的虚假图景。西方一些媒体任凭韩飞龙这样的人“爆料”胡说,看似客观,实际上它们在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细节制造针对中国的宏观假象。不能不说,这很可耻。
背景新闻:英国当事企业针对英媒报道回复央视:经审核 无证据!
近期,有英国媒体报道中称,有一英国女孩在英国乐购超市购买的节日贺卡中发现上海青浦监狱服刑人员的信息,英媒据此报道称:中国浙江云广印业有限公司强迫在上海青浦监狱内服刑的外籍囚犯劳动制作圣诞贺卡。当地时间24日,英国乐购超市书面回复了央视记者的采访请求,称:“(乐购)我们有非常完善的审核系统,这些供应商最近的独立审核在上个月刚刚完成,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供应商违反了禁用监狱劳工的规定。”并称他们已经发起了调查,并将继续与供应商会面。
(央视记者 陈明磊)
昨天(12月22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爆料一则“大新闻”,称英国伦敦一名6岁女孩从英国TESCO乐购超市买到的一张圣诞贺卡,是上海青浦监狱关押的外籍囚犯生产的,因为贺卡里竟然被人写上了求救的内容。
这起诡异离奇的事件,也很快被英国BBC、天空新闻网等几乎所有的英国媒体报道。多家常年在境外针对中国进行各种妖魔化和反华宣传的中英文媒体,也纷纷在炒作此事。
然而,我们《环球时报》记者今天通过采访和实地调查获得的证据却显示,此事并不属实。
诡异的圣诞贺卡
我们先来看英国媒体昨天抛出的那个离奇的“贺卡故事”吧。
从最初“爆料”此事的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以及英国BBC的报道来看,这个贺卡是伦敦一名6岁女童在当地一家TESCO乐购超市购买到的。
当时这个女孩从乐购超市购买了一组贺卡,可当她回家写贺卡的时候,却发现其中一张印有一个带着圣诞老人帽子的猫咪图样贺卡,已经被人使用过,而且里面还用英文大写字母写着这么一段文字:
“我们是中国上海青浦监狱的一群外国人,被强迫劳动,违反了我们的意愿。请帮助我们通知人权机构,并联系Peter Humphrey先生”。
接下来,让人费解的地方就出现了。根据《星期日泰晤士报》和BBC的报道,那个小女孩发现这个奇怪的贺卡后,立刻将此事告诉了自己的父亲。而这位在英国刑事犯法系统工作的公务员父亲,很快就“意识到”这个贺卡“不是恶作剧”,而是“很严重的事情”,并联系了贺卡上提到的那个叫Peter Humphrey的人。
“巧合”的是,这个Peter Humphrey,就是数年前曾因葛兰素史克案被中国法院判刑、并于2015年被驱逐出境的那个被称为“韩飞龙”的英国人。根据中国媒体的公开报道,这个韩飞龙2013年时曾受雇于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来中国调查一个举报该公司行贿的举报人。期间,他和她的妻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得了这名举报人的信息,因此被中国警方逮捕,并因非法获取公民信息被判服刑两年。当时他服役的监狱就是上海青浦监狱。
但更“巧”的是,《星期日泰晤士报》这篇报道,本身就是韩飞龙自己写的!
图为韩飞龙和他的美籍妻子虞英曾
韩飞龙就是《星期日泰晤士报》这篇报道的作者
耿直哥不清楚为何韩飞龙会被《星期日泰晤士报》安排撰写这么一篇涉及自己的报道,而不需要进行利益回避。但这篇报道确实充斥着许多他自己的主观情绪和内容,比如他一边称自己在青浦监狱服刑时,就曾被“强迫劳动”;一边还找来曾经在同一监狱服刑的“狱友”,称他们曾经在监狱里给西方知名企业做过包装。
但他并没有透露这名所谓的“狱友”到底是谁、叫什么名字,也没有透露这些品牌到底包括谁。
在报道的最后,韩飞龙还把这个“贺卡事件”朝着“中国在通过监狱里的囚犯,获得制造业上的不正当优势”和“压榨侵犯囚犯人权”这两个让人看着很“眼熟”的套路上“引导”,甚至还引用了一个美国国土安全部的人的说法,称这种“利润巨大”的监狱产业在中国很“庞大”。
BBC则在其后续的报道中提到,给乐购制作圣诞贺卡的是中国浙江一家印刷公司,目前乐购方面已经给出回应,称他们对这一报道感到“震惊”,因为乐购绝不会允许囚犯劳工出现在其供应链中。乐购还称他们正在调查此事,并已经“暂停”了浙江那家企业的生产。
图为英国媒体宣称是“中国外籍囚犯”包装的圣诞贺卡,截图来自英国BBC
当事企业:这纯粹是胡说八道!
但是,我们《环球时报》通过两个独立渠道采访这家浙江的印刷企业后,均被告知英国媒体的报道是纯粹的“污蔑”和“胡说八道”。
今天上午,《环球时报》英文版的记者尹野平先拨通了这家企业网站上留有的电话,并与该企业的一位高管询问了此事。
这位高管表示,他也是通过媒体的询问才得知此事,并颇为愤怒地表示他们企业从来没有英国媒体所宣称的“使用囚犯”或“与监狱合作”的情况,“我们是绝对不会有这种事情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媒体会这么说,我们也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情”。
这位高管还表示,相关外国媒体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污蔑他们公司,那么公司也会通过法律途径投诉此事。
该公司网站显示英国TESCO乐购超市确实是该公司的客户
之后,在今天中午,我们《环球时报》英文版的记者lanlan和杨辉还专门从上海出发前往这家企业进行了实地采访。
从两人的实地考察和他们发回的照片来看,这家坐落于浙江南北湖山脚下的企业,从外观来看与其他工厂无异。没有电网铁栏,厂房门半敞开,办公楼窗户打开,从周围民居楼上可以看到厂房内,没有严格的安保措施。工人也可以随意进出。
换言之,这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企业工厂。
图片为杨辉拍摄
之后,我们的两位记者又联系到了目前人正在杭州的该企业的负责人,这位负责人亦表示他也是今天中午才从公司员工那里得知英国媒体所报道的情况,因为有很多媒体都打电话到公司询问此事。他也同样对英国媒体对企业的栽赃污蔑感到愤怒。
“不可能的,我们怎么会这样做呢?”这位负责人在被问到英国媒体所宣称的“企业使用囚犯生产和包装贺卡”的事情时,这样回答到。他进一步介绍说,他的企业用工是合法的,80%左右的员工都是浙江本地人,从生产到包装也是一条龙自己做的,更不可能去外包给什么上海青浦监狱。
“没有没有没有没有”,这位负责人说,“青浦监狱我连电话都没有一个的,(外媒的报道)完全乱七八糟的”。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媒体说话要讲法律讲证据的,不能仅凭一张贺卡就污蔑企业,因为按照这样的逻辑,那他也可以怀疑那张贺卡是不是英国一些人自己写的。他说会通过客户去“打假”此事,让客户把这件污蔑他们企业的事情和外媒搞清楚,并表示TESCO方面并没有与他们停止合作。
图片为杨辉拍摄
在与这位负责人通话后,经过这位负责人协调,我们的两位记者又进入到工厂内,参观了工厂的车间,发现那里机器正在运转,数十男女员工在忙碌手中的工作,地上堆着一些印好的纸张,巨大的窗户没有拉窗帘,有的直接向外敞开。一切都和普通工厂的车间没有两样。
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里的员工确实80%以上都是浙江本地人,员工雇佣也正规合法,根本没有所谓的监狱成分。员工实行正常的八小时工作制。
对于乐购方面是否会暂停企业的供货,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还没得到确切的消息。但称前不久乐购方面曾派人来工厂进行过审计调查,当时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图片为杨辉拍摄
外交部发言人:青浦监狱根本就不存在外籍罪犯强制劳动
最后,在今天下午的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也回应了此事。
耿爽说,我看到了英国媒体的有关报道。这都是韩飞龙自己编造出的一出闹剧。韩飞龙先生总是耐不住寂寞,时不时就要跳出来自我炒作一番,生怕人们把他遗忘了。但他这次编造的闹剧实在是有些老掉牙了。“我奉劝他,如果希望博眼球,至少能够搞出一些新花样。”
耿爽还表示,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经向有关部门了解,上海青浦监狱根本就不存在外籍罪犯强制劳动的情况。
(注:虽然英国媒体已经披露了这家浙江企业的名字,但应这家企业的恳请,我们选择在报道里隐去该企业的名字、以及相关高管和负责人的名字。不过,对于他们的采访我们均保留了录音)
相关报道:英国最大百货巨头与中国供应商暂停合作!五年前造假,135家超市曾卖给中企
据媒体12月最新报道,近日英国媒体发布了一则消息,英国最大的连锁超市巨头乐购(以下简称Tesco)因故宣布暂停与一家中国供应商的合作。据悉,这家中国供应商负责为Tesco印制圣诞贺卡。12月23日当天,该中国供应商已对这一事情进行回应,并且否定了Tesco的怀疑。
综合各方媒体的报道来看,尽管宣布了暂停与中国供应商合作的消息,但是Tesco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调查,似乎仅仅凭借着一张圣诞卡片就得出了结论。据报道,Tesco的发言人指出,上个月刚刚对这家供应商进行了独立的审计,没有证据显示他们违反我们禁止使用的规定。在发现没有证据之下,Tesco的发言人随后又对自己目前的行为解释道,"一旦某个供应商违反这些规定,我们将立即并永久将他们除名。"
这家英国超市又是什么来头呢?资料显示,Tesco成立于1919年,是英国最大的零售公司,也是世界三大零售商之一。除了在英国本土的691家大型购物中心外,该公司42%的店铺分布于中欧与东南亚各国,是一家跨越全球的超市巨头。然而,这个在多国市场做到了"家大业大"的英国超市巨头,却在亚洲市场遭遇了节节败退。
据媒体报道,就在今年的12月9日,Tesco宣布在对亚洲业务进行战略评估,包括考虑出售泰国和马来西亚业务的可能性。目前,Tesco在泰国的门店有1967家、在马来西亚的门店为74家。外界分析指出,若出售东南亚业务终成定局,则意味着Tesco全面退出了亚洲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4年Tesco就开始进军中国市场。然而,自2014年Tesco被曝出财务造假丑闻,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一直就不乐观。到了2014年5月,Tesco与中国华润创业集团以220亿港元完成股权交易,据此,Tesco在华的135家超市随即更名"华润万家",也为其在华十年耕耘画上句号。
不仅仅在中国市场,Tesco在亚洲其他市场也混不下去,据媒体统计,2011-2016年间,Tesco相继退出了日本、美国、中国、韩国和土耳其市场。
环球网社评:英媒编造的“中国监狱故事”太假了
英国媒体上周日突然爆出一个新闻,称一名来自伦敦南部的6岁女孩在一盒圣诞卡片中发现了一条“来自上海囚犯的求助信息”,留下该信息的人表示,他们是上海青浦监狱的一群外国人,被强迫劳动,要求帮助通知人权机构并联系Peter Humphrey(中文名韩飞龙)先生。
该消息迅速引爆英国媒体,出售该圣诞卡片的英国零售商乐购表示“震惊”,并宣布暂停与相关中国浙江一家工厂的供货关系。
蹊跷的是,最早报道这件事的就是韩飞龙自己。环球时报记者迅速采访了相关的那家浙江生产商,那是一家高度开放、看不出有任何严格安保措施的印务公司。该公司断然否认了相关指控。星期一中国外交部也否认了上海青浦监狱存在外籍罪犯强制劳动的情况。
这个故事太像小说或电影里的情节了,而西方当下的语境很欢迎这样的故事。韩飞龙2014年至2015年曾在青浦监狱服刑,当年的狱友仍记得他,并且向他求救,藏有信息的贺卡真的就飞到了英国,最终落到他的手里,这需要幸运之神出几次手,才能把一个低概率的情节搞得天衣无缝,并且如此煽情。
顺便说一下,韩飞龙曾是私人侦探,2013年受雇于英国葛兰素史克制药公司在中国调查一名揭发该公司在中国行贿的举报人,因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罪而被捕入狱,服刑23个月。他一度咬定自己很冤枉,但是2017年韩飞龙又起诉葛兰素史克公司,称该公司雇用他时误导了他。事情的前前后后可谓一地鸡毛。另外韩飞龙十分记恨中国,曾宣称他在监狱里参与生产了一些西方牌子的产品,但没有被那些公司验证。
现在西方舆论猛攻中国“人权”,偏偏这时韩飞龙抛出了圣诞贺卡求救事件。类似的故事太合今天西方舆论场的口味了。西方不会有人热衷于查证指控真伪的,新鲜的故事出炉,舆论场热闹地消费一番,又黑了中国一把,即使是个假故事,消费已经完成,不会受到严厉追究。
澳大利亚不久前出了一个叫王立强的“中国投诚间谍”,西方媒体集体炒作,后来因为那个故事太假,实在兜不住了,澳大利亚方面出来说那个所谓的投诚间谍“有可能夸大了自己的角色”。但编造假新闻的澳大利亚相关媒体并未遭到西方舆论的谴责。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监狱里,囚犯的改造过程是包括力所能及劳动的,这是合法的监狱治理,得到中国社会的普遍支持,从来不是一个争议。一些西方国家对此有不同看法,但通常也只限于不接受中国对西方的出口中包括在监狱生产的产品。对中国监狱的劳动改造理念本身,西方并没有进行过大规模反对。
经过早年的磨合,中国已经非常清楚西方对监狱生产产品的态度,生产过程包括监狱环节的那些商品不参与对西方的出口成为了中方自觉的一项外贸原则。中国充分尊重西方人这方面的感受,并且为不出现相关摩擦做出了努力。但是西方一些人却没有用同样的尊重来回报中国人。
这些年不断有一些西方人鸡蛋里挑骨头,甚至设计圈套,试图从以百亿计、千亿计的中国出口商品中抓出个别可以在西方宣称是“中国监狱产品”的例子,再配上一个煽情的故事,来证明中国是个多么“不人道的国家”,中国的监狱又是如何在“践踏人权”。
这是一个以抹黑中国为目的的极其肮脏的舆论构陷运动,它向西方公众掩盖了中国加强法治建设以及文明治狱的基本事实,伪造了中国到处是“黑监狱”的虚假图景。西方一些媒体任凭韩飞龙这样的人“爆料”胡说,看似客观,实际上它们在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细节制造针对中国的宏观假象。不能不说,这很可耻。
背景新闻:英国当事企业针对英媒报道回复央视:经审核 无证据!
近期,有英国媒体报道中称,有一英国女孩在英国乐购超市购买的节日贺卡中发现上海青浦监狱服刑人员的信息,英媒据此报道称:中国浙江云广印业有限公司强迫在上海青浦监狱内服刑的外籍囚犯劳动制作圣诞贺卡。当地时间24日,英国乐购超市书面回复了央视记者的采访请求,称:“(乐购)我们有非常完善的审核系统,这些供应商最近的独立审核在上个月刚刚完成,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供应商违反了禁用监狱劳工的规定。”并称他们已经发起了调查,并将继续与供应商会面。
(央视记者 陈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