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在大大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大大的种子,开大大的花;在特别大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特别大的种子,开特别大的花。”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可以说是人潮汹涌、十分火爆,很多人不禁感慨曾经熟悉的“人从众”模式又回来了。然而,火爆程度毫不逊色于假期人流的却是短视频平台上这则《小小花园》的手语歌谣,不仅点赞量迅速达到千万级,传播量也在极短时间内破亿。魔性又上头的节奏,让人不自觉跟着一起“挖呀挖呀挖”,进入欲罢不能的自动循环模式。 一首充满童趣的手谣之所以能如此爆红,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爆红之后,争议也不少,比如,相关视频涉嫌侵权、原发视频作者遭到网络暴力,还有她们赚了多少钱、吸引多少富豪等话题也受到热议。这说明,“挖呀挖”现象背后折射出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值得引起人们关注和深思。 问题一:网络时代如何保护原创? 早在2021年3月,某短视频平台一个博主就发出过“挖呀挖呀挖”的手谣,只不过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而这次,随着相关作品的爆红,有的博主通过直播间获得网友打赏的商业行为,却引发了关于侵权的不小争议。 有律师表示,《小小花园》是由苏苏作词、作曲、编曲的,有的博主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作品并赚取收益,涉嫌构成著作权侵权。 事实上,短视频正成为互联网知识产权侵权的高发地。《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3)》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同比增长7770万,增长率为8.3%,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为94.8%;2022年短视频领域市场规模为2928.3亿元。海量用户和迅猛发展,让短视频迅速处于风口之上。面对巨大的市场蛋糕,内容创作引发的侵权纠纷问题不容忽视。 比如,我们经常碰到的“搬运”“切条”“X分钟带你看完一部剧”“一集一部电影”等,很可能就是涉嫌侵权的典型代表。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12426版权监测中心对10万原创短视频作者的作品进行监测,其中92.2%的独家作者和63.7%的非独家原创作者被侵权,平均每件原创短视频被搬运了5次(盗版),问题之严重可见一斑。 2020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正式将“视听作品”列入著作权范围。2021年12月,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将“未经授权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及片段的”列为“其他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容”。制度的篱笆越扎越紧,有力促进了短视频行业的健康发展。 但在现实中,由于发现难、举证难、索赔难,对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不够,导致短视频版权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短视频平台该如何更好履行责任?该如何更好保障权利人维权?如何创新商业模式,让原创者、使用者和平台实现多方共赢?这些都还需要实践的深入探索和制度层面的持续完善。 问题二:网络暴力几时休? “挖呀挖”的爆红,让众多忙着养家糊口的“上班族”回想起儿时的那一份纯真,妥妥地把“五一”劳动节过出了“六一”儿童节的感觉。 但与此同时,原视频作者、教唱幼师等人先后遭遇网络暴力。在多个“挖呀挖”视频的评论区,都有不乏质疑、指责博主的留言。有的蓄意挑起各个博主的对立,有的利用AI给教唱幼师换脸来博取流量,还有的甚至直接对博主发起人身攻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各类社交平台的兴起,网络暴力问题愈加凸显。比如,杭州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寻亲男孩刘学洲因网暴致死,武汉“糖水爷爷”被网暴逼至停业,高三女生因誓师大会上激情澎湃的发言而遭受辱骂,“粉发女孩”在一片污言秽语、漫天谣诼中去世……普通人遭遇网暴的风险激增,网暴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个人权益,还对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造成严峻挑战。再如,“宝马没有冰淇淋”事件、“莎莎文具店”事件、“婆孙平移插队”事件等,抛开事件本身是非不谈,网暴似乎已经成为热点事件的“标配”,且正从蹭热点向制造热点升级,这不能不令人感到十分忧心。 为了打击网络暴力,国家相关部门重拳出击,开展了多轮清朗网络治理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治理网暴绝非一时之力、一日之功,需要全社会共同付出长久的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网暴事件中,除了少数直接发动者,还包括大量情绪被挑动的围观者。而群体聚合往往伴随着情绪化的倾向和极化行为,稍不留意便可能会在无意之中成为网暴者的帮凶甚至是本身。或许在众多“路人甲”的认知中,他们自己并没有主动作恶的意愿。但殊不知,因为网络的聚集效应,一时兴起、微乎其微的恶意却会汇聚成吞噬他人的致命洪流。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更高的自律性,不随意站队,不随意做出非黑即白的判断,更不要挥舞着道义的大旗对别人进行审判,而是努力保持客观、理性和善良。不然的话,下一个“社死”或者被网暴的受害者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图源:视觉中国 问题三:如何看待当今社会的一夜成名? “挖呀挖”的爆红让两位幼儿老师一夜之间成为了众星拱月的“香饽饽”,账号名为“毛葱小姐(桃子老师)”的博主视频发布于4月24日,目前点赞已经达1014.7万,账号涨粉100w+;账号名为“音乐老师花开富贵”的博主4月28日发布视频,目前点赞591.1万,账号涨粉高达600w+。 同样是突然走红,两位老师的反应不尽相同。虽然都开了直播与网友互动,但是前一位依然是“素人”打扮,在直播的时候反复强调不让网友们给她刷礼物。后一位看起来似乎深谙“流量密码”,被曝“直播三天,收入百万”。随后,有网友质疑她是MCN机构孵化的网红,虽然本人也进行了辟谣,但是大面积的负面评论还是让其遭遇了“塌房”危机。 再如,因一场《狂飙》而爆红了一众演员。人们发现,有的配角抢抓机会,趁热把流量变现、接各种各样的代言广告,而有的主要演员并没有因《狂飙》而狂飙,依然坚持在自己的“轨道”里前行。 面对不同的人生际遇,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选择,这都无可厚非。但不论作出什么样的选择,都不应该忘了自己的初心。在不违反法律、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别人作出的个人选择,我们也应该予以尊重,这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应该有的态度。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直播、短视频崛起的当下,有的人一夜之间就火了,由成名带来的高收入,也让好多人羡慕不已,心里痒痒。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不劳而获的人生。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只是比别人更幸运,有些东西是不是会从天而降地落在自己头上,也不要觉得自己凡事都比别人更加倒霉。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就算你能轻易得到命运馈赠的礼物,最终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与其羡慕一夜成名,不如久久为功。既仰望星空,勇敢追求梦想,也脚踏实地,做好眼前事、练就硬功夫,才是该有的理性选择,也许哪一天,你也会走到聚光灯下。 图源:视觉中国 问题四:官方新媒体如何“贴地而行”? 这次现象级传播事件,也引起了媒体的借鉴。很多“国家队”的新媒体也不甘示弱,纷纷拿出硬核版的“挖呀挖”。 比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在月球的表面上挖呀挖呀挖,1731克的月壤带回了家”,@国家电投的“在贫瘠的沙戈荒挖呀挖呀挖,建多多的新能源造福千万家”,@中国船舶“在海洋的最深处挖呀挖呀挖,采集珍贵的科研样品笑开了花”,等等,都起到了不错的传播和宣传效果。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用最萌的语气,种最狠的花! 不禁要问,“挖呀挖”的流量密码是什么?有业内人士就分析,“挖呀挖”可以给媒体颇多启示,比如媒体应该重视情绪传播和受众体验,打动受众进而让受众产生情感共鸣的内容,才会赢得受众,相反,总是板着面孔生硬地说教,往往难以入脑入心。对此,“浙江宣传”曾经推出《传统媒体干好新媒体需治“8种病”》《新媒体互动“七大招”》等多篇文章都作了探讨。再如媒体应该重视创意表达,尽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而一味简单重复,就不会被网友喜爱。 相信很多人也一直在思考:面对新兴传播平台的蓬勃发展,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手段创新、内容创新、能力创新等,推出有高度、有温度、接地气的新媒体作品?年轻的朋友们愿不愿意点开我们的文章,有没有兴趣阅读,会不会主动分享?这是迫切要回答且必须答好的时代课题。 在笔者看来,移动互联网时代,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多一些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表达,多一些对受众智商和情绪的尊重,多一些隔屏相交、心意相通的互动,这或许是我们应该从“挖呀挖”现象当中学会的。
“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在大大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大大的种子,开大大的花;在特别大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特别大的种子,开特别大的花。”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可以说是人潮汹涌、十分火爆,很多人不禁感慨曾经熟悉的“人从众”模式又回来了。然而,火爆程度毫不逊色于假期人流的却是短视频平台上这则《小小花园》的手语歌谣,不仅点赞量迅速达到千万级,传播量也在极短时间内破亿。魔性又上头的节奏,让人不自觉跟着一起“挖呀挖呀挖”,进入欲罢不能的自动循环模式。
一首充满童趣的手谣之所以能如此爆红,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爆红之后,争议也不少,比如,相关视频涉嫌侵权、原发视频作者遭到网络暴力,还有她们赚了多少钱、吸引多少富豪等话题也受到热议。这说明,“挖呀挖”现象背后折射出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值得引起人们关注和深思。
问题一:网络时代如何保护原创?
早在2021年3月,某短视频平台一个博主就发出过“挖呀挖呀挖”的手谣,只不过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而这次,随着相关作品的爆红,有的博主通过直播间获得网友打赏的商业行为,却引发了关于侵权的不小争议。
有律师表示,《小小花园》是由苏苏作词、作曲、编曲的,有的博主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作品并赚取收益,涉嫌构成著作权侵权。
事实上,短视频正成为互联网知识产权侵权的高发地。《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3)》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同比增长7770万,增长率为8.3%,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为94.8%;2022年短视频领域市场规模为2928.3亿元。海量用户和迅猛发展,让短视频迅速处于风口之上。面对巨大的市场蛋糕,内容创作引发的侵权纠纷问题不容忽视。
比如,我们经常碰到的“搬运”“切条”“X分钟带你看完一部剧”“一集一部电影”等,很可能就是涉嫌侵权的典型代表。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12426版权监测中心对10万原创短视频作者的作品进行监测,其中92.2%的独家作者和63.7%的非独家原创作者被侵权,平均每件原创短视频被搬运了5次(盗版),问题之严重可见一斑。
2020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正式将“视听作品”列入著作权范围。2021年12月,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将“未经授权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及片段的”列为“其他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容”。制度的篱笆越扎越紧,有力促进了短视频行业的健康发展。
但在现实中,由于发现难、举证难、索赔难,对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不够,导致短视频版权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短视频平台该如何更好履行责任?该如何更好保障权利人维权?如何创新商业模式,让原创者、使用者和平台实现多方共赢?这些都还需要实践的深入探索和制度层面的持续完善。
问题二:网络暴力几时休?
“挖呀挖”的爆红,让众多忙着养家糊口的“上班族”回想起儿时的那一份纯真,妥妥地把“五一”劳动节过出了“六一”儿童节的感觉。
但与此同时,原视频作者、教唱幼师等人先后遭遇网络暴力。在多个“挖呀挖”视频的评论区,都有不乏质疑、指责博主的留言。有的蓄意挑起各个博主的对立,有的利用AI给教唱幼师换脸来博取流量,还有的甚至直接对博主发起人身攻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各类社交平台的兴起,网络暴力问题愈加凸显。比如,杭州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寻亲男孩刘学洲因网暴致死,武汉“糖水爷爷”被网暴逼至停业,高三女生因誓师大会上激情澎湃的发言而遭受辱骂,“粉发女孩”在一片污言秽语、漫天谣诼中去世……普通人遭遇网暴的风险激增,网暴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个人权益,还对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造成严峻挑战。再如,“宝马没有冰淇淋”事件、“莎莎文具店”事件、“婆孙平移插队”事件等,抛开事件本身是非不谈,网暴似乎已经成为热点事件的“标配”,且正从蹭热点向制造热点升级,这不能不令人感到十分忧心。
为了打击网络暴力,国家相关部门重拳出击,开展了多轮清朗网络治理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治理网暴绝非一时之力、一日之功,需要全社会共同付出长久的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网暴事件中,除了少数直接发动者,还包括大量情绪被挑动的围观者。而群体聚合往往伴随着情绪化的倾向和极化行为,稍不留意便可能会在无意之中成为网暴者的帮凶甚至是本身。或许在众多“路人甲”的认知中,他们自己并没有主动作恶的意愿。但殊不知,因为网络的聚集效应,一时兴起、微乎其微的恶意却会汇聚成吞噬他人的致命洪流。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更高的自律性,不随意站队,不随意做出非黑即白的判断,更不要挥舞着道义的大旗对别人进行审判,而是努力保持客观、理性和善良。不然的话,下一个“社死”或者被网暴的受害者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图源:视觉中国
问题三:如何看待当今社会的一夜成名?
“挖呀挖”的爆红让两位幼儿老师一夜之间成为了众星拱月的“香饽饽”,账号名为“毛葱小姐(桃子老师)”的博主视频发布于4月24日,目前点赞已经达1014.7万,账号涨粉100w+;账号名为“音乐老师花开富贵”的博主4月28日发布视频,目前点赞591.1万,账号涨粉高达600w+。
同样是突然走红,两位老师的反应不尽相同。虽然都开了直播与网友互动,但是前一位依然是“素人”打扮,在直播的时候反复强调不让网友们给她刷礼物。后一位看起来似乎深谙“流量密码”,被曝“直播三天,收入百万”。随后,有网友质疑她是MCN机构孵化的网红,虽然本人也进行了辟谣,但是大面积的负面评论还是让其遭遇了“塌房”危机。
再如,因一场《狂飙》而爆红了一众演员。人们发现,有的配角抢抓机会,趁热把流量变现、接各种各样的代言广告,而有的主要演员并没有因《狂飙》而狂飙,依然坚持在自己的“轨道”里前行。
面对不同的人生际遇,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选择,这都无可厚非。但不论作出什么样的选择,都不应该忘了自己的初心。在不违反法律、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别人作出的个人选择,我们也应该予以尊重,这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应该有的态度。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直播、短视频崛起的当下,有的人一夜之间就火了,由成名带来的高收入,也让好多人羡慕不已,心里痒痒。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不劳而获的人生。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只是比别人更幸运,有些东西是不是会从天而降地落在自己头上,也不要觉得自己凡事都比别人更加倒霉。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就算你能轻易得到命运馈赠的礼物,最终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与其羡慕一夜成名,不如久久为功。既仰望星空,勇敢追求梦想,也脚踏实地,做好眼前事、练就硬功夫,才是该有的理性选择,也许哪一天,你也会走到聚光灯下。
图源:视觉中国
问题四:官方新媒体如何“贴地而行”?
这次现象级传播事件,也引起了媒体的借鉴。很多“国家队”的新媒体也不甘示弱,纷纷拿出硬核版的“挖呀挖”。
比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在月球的表面上挖呀挖呀挖,1731克的月壤带回了家”,@国家电投的“在贫瘠的沙戈荒挖呀挖呀挖,建多多的新能源造福千万家”,@中国船舶“在海洋的最深处挖呀挖呀挖,采集珍贵的科研样品笑开了花”,等等,都起到了不错的传播和宣传效果。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用最萌的语气,种最狠的花!
不禁要问,“挖呀挖”的流量密码是什么?有业内人士就分析,“挖呀挖”可以给媒体颇多启示,比如媒体应该重视情绪传播和受众体验,打动受众进而让受众产生情感共鸣的内容,才会赢得受众,相反,总是板着面孔生硬地说教,往往难以入脑入心。对此,“浙江宣传”曾经推出《传统媒体干好新媒体需治“8种病”》《新媒体互动“七大招”》等多篇文章都作了探讨。再如媒体应该重视创意表达,尽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而一味简单重复,就不会被网友喜爱。
相信很多人也一直在思考:面对新兴传播平台的蓬勃发展,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手段创新、内容创新、能力创新等,推出有高度、有温度、接地气的新媒体作品?年轻的朋友们愿不愿意点开我们的文章,有没有兴趣阅读,会不会主动分享?这是迫切要回答且必须答好的时代课题。
在笔者看来,移动互联网时代,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多一些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表达,多一些对受众智商和情绪的尊重,多一些隔屏相交、心意相通的互动,这或许是我们应该从“挖呀挖”现象当中学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