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踢球比跑步更有利于青少年骨骼生长?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2月15日 14点47分 PT
  返回列表
77222 阅读
18 评论
南方周末

(IC photo / 图)

随着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开幕,四年一度的足球盛宴再次上演,足球运动的热浪席卷全球。

在世界杯1/8决赛上,备受瞩目的“天价”法国前锋姆巴佩凭借2射1传的成绩,刷新了多项世界杯纪录,包括目前本届世界杯个人进球最多,和超越贝利成为24岁以下世界杯总进球数最多的运动员。而他弯道超车,一人单挑敌方后防线的超强能力,也让#姆巴佩传给3秒后的自己#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除此之外,本次世界杯还迎来大批00后球员的首次登场,身价超过5000万欧元的00后球员,就有20位,两位身价过亿,新时代的开启令人期待。

世界杯就是有着这样的魔力,球迷们呼朋唤友,熬夜看球,生怕错过每一个精彩的进球瞬间,不少年轻的学生朋友,也被气氛所感染,对足球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跃跃欲试。科学研究证明,踢球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均有正面影响。

足球跑动对骨关节的影响

在世界杯赛场上,运动员快速跑动、带球飞奔的场景,造就了无数经典的画面。

就拿11月23日西班牙对阵哥斯达黎加的数据来说,在总共105分钟的比赛时间里,西班牙队惊人地完成了1060次传球,998次成功,17脚射门,平均每分钟传球超过10次,每59次传球转化为一次射门,用高频率的传球牢牢把握住胜利。

传球顺利的前提还得是跑得快,而足球运动员爆发性的冲刺速度也是让人惊艳。比如上一届俄罗斯世界杯的比赛数据,冲刺速度排名的第一位,由葡萄牙著名球星C罗和克罗地亚前锋雷比奇并列获得,奔跑时速达到34公里/小时。

毫无疑问,比起踢球和扑球,跑动和传球才是足球场上最常规的运动模式,而刊登在《运动医学与科学》期刊上的一份研究表明,这种运动在无形中增强了年轻运动员的骨骼结构。

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科研团队,调查了美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一级、二级联赛女田径运动员的伤病情况,他们发现,年轻时参与了足球、篮球等多方向跑动项目的运动员,与只参加跑步、游泳或者骑自行车的运动员相比,前者的骨骼结构和力量更为强健。

对于这些运动员来说,小腿、脚踝和足部附近出现伤病十分常见,因此,研究人员通过高清晰度成像技术,着重观察了这些位置,用于评估运动员情况。结果显示,在青少年时期参加了多方向跑动的运动员,骨强度比只参加跑步的运动员高10%-20%。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运动员从小专注于某一个固定项目,会有利于他们发挥出更好的水平,取得更高的成就。而这项研究成果澄清了误解,即过早选定赛道,不但没有带来优势,反倒可能让年轻运动员埋下健康隐患,面临更大的受伤风险。

科研团队建议,有志向投身于运动事业的青少年,应该首先通过参与多项运动,确保身体正常的发育和成长,使自己拥有强健的骨骼。除此之外,为休息和恢复留出足够的时间,也是提高骨强度和身体素质的重要办法。

(IC photo / 图)

当心理健康课引入足球

运动,作为最为常见的解压方式之一,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追捧,当你进入状态,感觉到肾上腺素开始分泌的时候,仿佛所有的负面情绪都会随着汗水一起排出。

足球就更是如此,而且作为一项集体运动,它不仅改善压力和焦虑水平,还能增强社交关系。在同一片绿茵场上奔跑的人们,为了一个目标、一种精神共同努力,彼此的信任和团队的凝聚力随着每一脚传球逐渐加深。

英国南威尔士大学的科研团队,调查走访了四个职业和半职业俱乐部举办的足球课程。这些课程意在改善当地年轻人的心理状况,不以胜负为目标,每场时长为90-120分钟,每周场次数不限。

足球教练们的热情和投入,使这个项目获得了真切的成果,他们为参与者创造出积极、包容但同时依然具有相当竞争性的运动环境,使参与其中的人们受到鼓舞,享受其中。研究人员于《精神卫生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参与者认为这项足球计划对身心健康都有益处,不但提升了社交方面的自信,还帮助他们在日常琐事中找到目标。

另一项面向9至13岁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数据表明,足球对于儿童心理健康同样有所帮助。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团队,对11235名儿童的运动习惯和心理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并且邀请家长和监护人填写儿童行为量表(CBCL),便于筛查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行为问题,并把成果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上。

分析数据的同时,他们也考虑了其他可能影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比如家庭收入。研究得出的结果与团队预期比较一致,参加足球、篮球等团队运动的儿童,比完全不参加运动的孩子,更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孤僻、社交障碍或者注意力问题。

令人惊讶的是,并不是所有运动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正面影响。他们发现参与体操或网球等个人运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比不参加运动的青少年更为严重,至于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P
Phillip
1 楼
瞎扯吧你就,跑步通常不会筋骨受伤,踢球会。自从南方报系被多次整改后就变得跟多数媒体一样习惯胡说八道了。
传播爱与光
2 楼
球类运动属于综合运动,跑步相比之下灰常枯燥,多数人宁愿打3个小时的球,也不愿意跑30分钟的步!哈哈哈
B
Bnm8
3 楼
为什么下硊比站着更有利于中国青少年骨气生长。
j
jjjohnson
4 楼
梅西、马拉多纳都是小矬子
E
Edmondon
5 楼
SB自媒体不懂科学别出来误导民众,中国足球运动员几个长像人样的?
吃斋念佛大灰狼
6 楼
这是哄着家长把孩子送去踢足球。
X
XXyourOO
7 楼
弹跳类运动,比如篮球和排球,最有利于孩子的身高发育。我一个高中同学,他爸爸一米七四左右,他哥哥是个宅男,整天就喜欢宅在家里玩游戏,最后身高也是一米七四左右,跟他们的爸爸差不多高,而我这个同学从小酷爱打篮球,最后身高一米八五。跟他哥哥站一块感觉比他哥搞出将近一头。
常走夜路终遇鬼
8 楼
罗圈腿
书剑合璧
9 楼
以前国足主力不都是帅哥么,祁红,杨晨,邵佳一,张玉宁,等等
一分为二好
10 楼
所有涉及挤撞,必须两腿跨开的运动,都会导致罗圈腿和内八字脚。走路虽然不太美观,但有力。 - 跑步是机械式运动,均匀平稳,常用几条肌肉,不太需要大脑的参与。 - 足球运动: 1)不均匀不平稳,需要时常爆发。 2)涉及的身体部件几乎全身。 3)动作复杂。 4)脑体配合要求高,大脑判断计算决断完成动作...。 5)要求集体配合,实施教练的技战术。 ...
锦阳
11 楼
看中国人要抛弃足球了, 南方报系要制造舆论了
j
jolly11
12 楼
年轻时参与了足球、篮球等多方向跑动项目的运动员,与只参加跑步、游泳或者骑自行车的运动员相比,前者的骨骼结构和力量更为强健。 这样的研究居然是认真的?相关性不说明因果都不知道?
g
givetome
13 楼
打篮球不行吗? 足球要大场地
书剑合璧
14 楼
没见c罗罗圈腿呀
y
yuba
15 楼
不适合中共国体制解散吧……
绵羊云
16 楼
这个没什么好争的,反正从小运动就对了。
匿名2018
17 楼
踢足球的有钱吃海参
真是太烦人
18 楼
瞎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