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轻人不愿进工厂,是“送外卖”的问题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3月8日 5点49分 PT
  返回列表
70451 阅读
25 评论
中国青年报

改变制造业的人才使用方式,通过内部变革加强本行业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少年轻人选择送外卖、送快递,不愿进工厂当产业工人,导致制造业招工困难,“建议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此言一出,便在舆论场上引发大量讨论,相关话题也冲上热搜榜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方面,很多网民基于日常经验,认为张兴海所说的现象符合实情。当下愿意走进工厂、成为产业工人的年轻人的确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对于张兴海提出的倡议,网上却不乏反对意见。其中有人认为,“送外卖”代表的是灵活就业、三产就业,未必是比“进工厂”更差的选择;也有人虽然赞同“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的倡议,但对这类倡议能达成的效果并不乐观。

对年轻人而言,“进工厂”和“送外卖”的区别,不仅在于职业选择,更在于路径选择。前者对应的是一种按部就班、用时间换金钱、将工作与个人生活截然二分的发展路径,后者对应的则是灵活度与社交性更强、更强调个人努力、工作与生活界限不那么分明的发展路径。

在不少年轻人眼里,所谓“进工厂”,指的不是进入某个特定行业,而是选择一种“流水线式”的稳定生活;所谓“送外卖”,指的也不单是骑着电动车送餐,而是选择相对自由、工作节奏有自主调节空间的新兴职业。两者之间此消彼长,既是这两类工作在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的映射,也体现了当代青年人生观与价值排序的变迁。

说起“送外卖”的自由,听起来似乎有些“虚”。毕竟,外卖配送员的辛苦,从业者和消费者每天都在亲身见证。然而,只要和“进工厂”后的不自由比一比,人们立刻就能明白:这些低门槛新兴行业的“自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此前,据媒体报道,在劳动力密集型的大型工厂中,员工的活动空间往往是“工位—用餐—宿舍”三点一线,严重缺少社交和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即便有空出门,厂区也可能离热闹的地方很远。此外,产业工人每天在8小时的基础上额外加班2到3个小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时候,为了“冲产能”,每周单休也是家常便饭。

相比之下,灵活就业者固然也要面对“要钱还是要闲”的两难选择,但毕竟握有一定主动权,并且能频繁接触他人、呼吸新鲜空气。这些鲜明的差异,让一些年轻人宁愿少挣一点工资,也要告别工厂,送起外卖。

在一定程度上,这是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阶段才会产生的现象。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进工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众多年轻劳动者乐见的选择。在大批城乡劳动力涌向制造业、工厂不用为“用工荒”发愁的年头里,工厂为产业工人提供的待遇是相当有吸引力的。相比于留在家乡务农或在城市服务业打零工,工厂提供的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且也有预期稳定的优势。即便很多年轻人知道自己很难在工厂里干一辈子,也会满足于“攒够工资回老家”的模式,将“进工厂”视为改善个人境遇的较优选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然而,近年来,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日益提高,服务消费需求日益旺盛,诸如外卖、快递等门槛不高于“进厂”的新兴行业迅速抢占了这一生态位。与此相应,工厂虽然能提高工资,但在工作环境、前景预期上却没有多少改变。从制造业的角度看,并不是这个行业变差了,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工厂为产业工人提供的综合预期不能跟上国民经济发展,无法满足新一代劳动者的价值诉求,自然会在与新兴行业的人才竞争中败下阵来。

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一支稳定、扎实的产业工人队伍是不可或缺的。从这个角度上看,张兴海的担忧值得重视。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动用政策和舆论工具,把人从新兴行业“赶”回制造业,而应该主动促进制造业改变人才使用方式,通过内部变革加强本行业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多年以来,很多人都把“进工厂”当成一项临时性的选择,堪称“青春饭”。有的行业容错率低,工人年纪大了只能转行,也有行业工伤率高,给人一种“拿命换钱”的不良观感。与此同时,在招工用工模式上,许多工厂都把“临时工”当作主力,强调“来了就能干”“没活随时走”。在工人不断换厂,工厂不断换人的过程中,工人无法沉淀经验和技术,也难以得到提升,而工厂又因为总要临时招人,不得不提高用人成本。到最后,双方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失,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要破解这一困境,制造业还需从根本上改变产业工人尤其是低门槛普工的“人设”,让潜在从业者看到:进工厂也能有长远发展,也能创造美好未来。在这一基础上,倘若产业工人还能得到更好的劳动保障,更多的自由空间,这自然会成为不输给“送外卖”的职业选择。

t
talibanab
1 楼
此评论已被删除,相关原因说明,请查看新闻评论公告
我是路过
2 楼
简单,市场经济,提高工资,就能留住人。
r
rootrootroot
3 楼
党的执政能力跟不上时代,最大的问题之源
群X乱舞
4 楼
提高工人待遇,保障工人权益才是根本……天天加班加到晚上,第二天照常7点上班,怎么能留住人。
干掉B儿
5 楼
干得好,打死不进工厂,除非没办法啦,脑子有病进工厂啊,累个臭死挣不了几个钱,有本事你就北操鲜化,铁链子一拴,国门一关,否则傻逼才进工厂,现在要饭都能买房子
陷疯稻谷
6 楼
这方面台湾可以分享经验,电信诈骗和网军更有钱途
学术大湿
7 楼
“建议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 ---- 说这话的人是傻B吧。这年头你光鼓励有什么用。人家要挣钱养家啊。如果工厂的工资超过送外卖,并且工作还比送外卖轻松。那不用你鼓励,别人自然会进工厂。你在这说风凉话,那你干嘛要把你子女送去国外,而不送进工厂呢。
学术大湿
8 楼
执政能力跟不上没关系,它可以用强制力。反正在中共眼里,什么事情都可以当成政治运动来搞。
C
Cup3
9 楼
人都懂得道理只有这些代表和资本家不懂。
灯塔路
10 楼
农林畜牧渔制造业 提高社会分配 提高社会地位 控制限制金融商业第三产业 让被邪恶资本控制的虚伪经济 回归为人服务的本质经济
r
roygreat
11 楼
建议他先把自家工厂的工会搞起来。
c
chiropractor
12 楼
无数当代包身工在血汗工厂被高丽大屌榨尽最后一滴血,呜呼哀哉
瓜果梨桃
13 楼
未来AI技术高度发展起来,那些工厂的工人技能真的是没有啥用,也没有啥前途,这跟几十年前,上世纪可是不一样。学美容美发,烹调,开挖掘机等等都比那些工厂的技能有用的,有前途的多。
j
jiduancai
14 楼
你不让红n代官n代搞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等于与虎谋皮!他们本身就代表了邪恶资本!!!
发芽的拐棍
15 楼
取决于待遇,公务员工作更死板,一张报纸一杯茶混一天,也无聊,但年轻人为此拼得头破血流要去。
S
ShenLiang2020
16 楼
以前家里有产业工人 那全家自豪 并且生活稳定 现在进工厂的意思就是等同于 找不到老婆 低端产业 钱少 人累 脑子不好的代名词 请问这位傻逼的官员 如果你下去工厂做一个月 我就下去给你做3个月 你赌不赌吗?你都不想去 你以为谁都是傻子 在外送外卖 时间是自己的 赚多赚少看爷心情 工厂可不是 你必须咋滴咋滴 不给我做不结工资 明天给我滚 走人 都这副嘴脸 谁他吗惯着你呢? 还给你长脸了吗
S
ShenLiang2020
17 楼
那是没办法
S
ShenLiang2020
18 楼
工厂的技术都是最没用的 你像造房子当木工至少以后还自己用的着 你修机器难不成你以为你以后会用的着吗
S
ShenLiang2020
19 楼
人家可不是不懂 人家是看见兜里快没钱了就催韭菜快进锅里了它好一锅烩
媚眼瞟瞟
20 楼
男的送外卖。 女的当按摩师。 全民就业。
a
android_auto
21 楼
那么点钱谁去啊, 各种苛扣, 最后生产出来的都是垃圾货 卖不上价钱, 企业不挣钱 怎么给高工资,情况当然还会继续 不更遭就不错了
s
slimane
22 楼
同样6天工作12小时一天,外卖可以拿到一万。工厂一般也就七八千而且还是熟练工,更不要说自由了。 最好去做木工啥的,然后付费劳务输出,再争取留下来,一年二十万刀。实在不行屠宰场,熟练的十万刀。这样人生和后代就能改变了。
邓波
23 楼
工厂工资低,还辛苦呗。据说去卷烟厂的员工一开始都要下车间,架不住工资高,985 211还有海归抢着去,工资高福利好呗。
随意岁月
24 楼
领导的子女先去啊,习大大的子女带个头,哪怕是装装样子。中国共产党不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吗,什么时候变成资本家和官僚的政党了
w
wilburwang
25 楼
新加坡也是这样。送Grab的都是20来岁的年轻人。一个就业难度低到发指的国家居然主动送外卖,估计这一代都是抖音玩多了脑子坏掉了,等30岁回首再去后悔吧,也许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