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中国现在放开 会像国外死那么多人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2月9日 20点28分 PT
  返回列表
103277 阅读
120 评论
酷玩实验室

距离防控放开,已经有一周了。不过相比于预期中的欢天喜地,相信大家更多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撕裂感”。

一边,是全国各地几乎在一夜之间,都放开了防控。

广州放开堂食、北京公交地铁运营企业不得拒绝无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的乘客乘车,上海放开公共交通室外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证明,国家层面也在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

有些地方的转变速度更是超出想象,昨天还在隔离不让出门,一觉起来就解开防控了。

自由之气迎面扑来。

连钟南山院士都出来发声称,奥密克戎“传染性极强,但致病率减弱”,我们不能用两年前的一些方法来对抗疫情。

股市也应声而起,仿佛一下子就打了鸡血。

但另一边,真等到放开,大家却忽然感到措手不及。

防控放开,代表着“病毒”也自由了。

有人之前还敢带孩子去商场,现在就躲家里,完全不会去外面消费,也不会找人上门服务。

有人之前只是不会堂食,现在连外卖也不敢点了。

很多人甚至又开始呼吁,不应该全部躺平之类的。

记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国家新冠病毒肺炎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成员冯子健曾表示,最终我们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

考虑到维护公众情绪,专家的话往往比较保守,有人猜测,真实的感染率可能会更高。

这导致如今虽然各地都取消防控,但大家反而更加保守和谨慎。从放开前的焦急和愤怒,变成了担心和恐慌。

谁也没想到,这场疫情让大家感到最慌的时候,反而是放开后这几天。

那问题来了:新一波疫情还会不会肆虐?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和行为面对放开后的生活?

想回答这个疑问,也许有必要来看看那些更早放开的地区,都是怎样迈过这道坎的。 

01 

首先看看隔壁日本。 早从今年3月开始,日本就逐步放松防疫措施,等到7月,随着撤销边境管制,正式进入放开时代。

结果不到一周,病毒就卷土重来了。 7月6日,日本全国新增4.58万名感染者,重症患者60名。时隔两个月后单日新增感染人数再次超过45000人。 8月19日,日本单日新增达到2.6万例,死亡人数首次突破300人。 每百万人的死亡人数也一跃成为亚洲最高。在8月24日之前的7天里,日本每百万人中有15人死于新冠。

日本预想会有一波反弹,但没想到反弹会这么快。

随后压力很快传导到医疗系统。

 从7月中旬开始,急诊病人的数量猛增。医院每天接收的救护车转运来的患者从平均20-30人,上升到40人。

而到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中,有近80%出现发烧症状。 8月下旬,神奈川县的病床入住率达到了惊人的91%,冲绳县、滋贺县和静冈县的入住率也均超过80%,甚至就连医疗配置最完备的东京的病床占用率也几近满员。 平成立石医院院长Shuichi Osawa当时甚至在网上求救,表示病人太多,堪称“灾难级别”,“东京只有少数医院可以接受新冠患者,没有一家医院有额外的容量”。 8月15日,京都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也在官网中表示,医院的患者多到连事故受伤、脑中风乃至心脏病等患者都很难入院。

可以说,放开给日本直接造来了新一波疫情高峰。

一旁的台湾省也没好到哪去。 2022年4月,台湾省逐步解除管控。 一周后,确诊人数翻倍,从原先的2.6万人骤增至5万人左右。 之后每过一段时间,新纪录都会不断被刷新。 4月15日,本土单日确诊首次破千例。4月24日,本土单日确诊首次破5000例。4月28日,本土单日确诊首次破万例。5月10日,本土单日确诊首次破5万例。5月27日,本土确诊个案新增9.48万例,创本次疫情“本土确诊个案”新增纪录。 新冠感染后致死存在一个过程,死亡高峰发生在放开后的第三个月。 6月10日,本土新增213例死亡病例,创下这波疫情的最高新增纪录。

之后感染人数在高位持续一个月后,又迅速下跌,降到高峰时一半左右,持续两个月后完成放开管控后第一波新冠感染海啸的冲击。 随后第五个月,感染和死亡人数降到波谷。 

 之所以如此惨烈,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放开的时间点,刚好对应毒株的最新变异类型。

很多人还没来得及接种新的疫苗,就被感染了。

 此外,当地医疗机构没做好准备,导致医疗资源被挤兑,也难辞其咎。

以台大医院为例,由于轻重症分流没做好,让很多急诊患者都是轻症感染者,挂急诊目的只是为拿药和做筛检,却挤爆急诊室,导致重症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时救治。

明明可以得到救治,但却因为医疗机构没有做好准备而错过最佳救助时期。

人害人,不是病害人,是东亚这些地区放开后破防的一大元凶。

 

02 

欧美就更别提了。 自2022年年初放开以来,美国新冠死亡人数达到了30多万人。直到今年9月,每天仍有约400人死于新冠。

不仅整体死亡率高,老人在其中的占比也非常突出。

美国官方数据显示,75岁以上老年人的死亡率是年轻人的145倍。 这点在英国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2月放开后,确诊率肉眼可见地走高,4月连续两周全国感染人数超过490万,打破了疫情有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而其中3/4的新冠死亡病例是老人。

为什么作为发达国家,老年人的救治率还如此之差呢?

这背后,全社会,尤其是老年人的低疫苗接种率,是酿成悲剧的主因。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数据显示,在接种完第一针的人中,只有48.4%的人接种了第二针加强针。

50岁以上的人中,这个比例只有30.9%。

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多次警告大家要去打疫苗,但由于民间舆论作怪,很多上年纪的人还是不愿意去接种,最终造成大面积的死亡。 国内如今滋生出的恐慌情绪,很大一定程度上也拜这种现象所赐。 不过实际上大家要放心,我们和欧美的情况有很大区别。 首先,国内的接种情况就好太多了。 

我国接种率高达92.4%,已完整接种疫苗的人数占比为90.1%。

老人的接种率也不低。截至11月28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的覆盖人数为2亿3940万人,完成全程接种约2亿2800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90.68%和86.42%。

如此高的接种率,可以保证老人感染新冠后,转为重症的几率大大降低。 此外,各地都非常重视老年人的接种情况。由于老年人出门不便,还推出过“送苗上门”、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提供“专车接送”等服务。

11月29日,国务院甚至还专门印发过一份《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就是为了督促提高老年人群的接种率,还将第一剂次加强免疫与全程接种的间隔时间缩短至3个月以上。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新闻发布会,也提到了目前国内60岁以上老人接种中国的新冠病毒疫苗已超过10亿剂次,都非常安全。

12月9日,又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目前全国的重症医学床位总数是13.81万张,其中三级医疗机构重症医学床位是10.65万张。重症医学床位接近10张/10万人的水平。重症医学的医师总数是8.05万人,“可转换ICU”储备医师10.6万人,重症专业的护士是22万人,另有“可转换ICU”护士是17.77万人。

这些综合到一起,我们的死亡率肯定不会到国外那么高的程度。

有些统计用国外的死亡率套用到国内,算出一个很大的数字,其实是有失偏颇的。

更何况,我们也不完全是彻底躺平,而是优化调整。

只要重症案例有提升的苗头,就不会像欧美那样放任不管,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直到打赢这场防控战为止。 而且过去几年来,国内的医疗机构积累了不少经验,尤其对于疫情爆发时的应对措施,都在不断操练。 如果对此感到不放心,我们可以来看看香港放开后的情况。

03 

9月23日,香港宣布放开。 特首李家超态度坚决,在《施政报告》中表示:香港“抗疫不走回头路”。 刚开始大家忧心忡忡,但后来的发展比想象中好。 从确诊人数来看: 9月23日,确诊人数5231例(含输入个案156例);10月23日,确诊人数5143例(含392个输入病例);11月11日,确诊人数5201例(含398个输入病例)。 死亡人数方面: 9月23日,新冠重症15例,死亡12例;10月23日,新冠重症10例,死亡4例;11月11日,新冠重症9例,死亡10例。 两项关键数据都表现平稳,没有出现暴增的情况,说明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这背后少不了香港当局积极推广疫苗的功劳。 如今香港疫苗接种率达到93.1%,两针都打完的比例是91.4%,比内地 还高。 虽然现在还没有直接证据,说疫苗能降低感染率,但从临床角度来看,可以大大降低重症率。

不升级成重症,其实新冠就没有想象中可怕。

另外,香港在一开始并没有完全放开,而是施行社交距离措施,包括餐饮场所继续每桌最多12人、维持强制口罩令等等措施,都对疫情传播起到一定限制作用。

如果你确诊了新冠,该隔离还是需要隔离,该多次核酸检测依旧会给你安排,而且香港很多公共场合也需要查验疫苗通行证,有效阻止了疫情的传播风险。

防疫放松并不等于放开和躺平,这点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启示。

不过就在大家以为已经取得胜利的时候,香港的疫情又悄然反复了。 就在大陆宣布放开的前几天,12月1日,香港单日确诊人数突增至10137例,比之前涨了一倍,其中有15名确诊病人死亡。 这让大家稍稍松下的心一下子又提了上来。 面对近日有所升温的疫情,香港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梁子超在防疫记者发布会上是这样回答的:

病毒不断进化必然导致传播速度增长,但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医疗系统超出负荷,医院及隔离设施做好分流。香港的安老院二次感染比例增加二至三成,属于相对高的水平,认为需要尽快安排在安老院的老人接种第4针疫苗。 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病毒狡猾得很,当大家放松警惕、以为疫情快要过去的时候,反而又给它可趁之机。

稍一放松,疫情就见缝插针。 最危险的时候,往往是最轻敌的时候。 越是到最后时刻,越不能盲目乐观,不能懈怠。 而在经济方面,放开给香港带来的改善,也并没有计划中乐观。 众所周知,香港是个依赖服务业的地区,尤其是物流、旅游、娱乐和金融行业,占了当地经济构成的很大比例。 但在国际局势的影响之下,香港一方面贸易继续受阻,另一方面旅游业也没有好转的迹象。

数据显示,在放开后的首个国庆期间,明显上升的是出境人数而非入境人数。9月26日至10月4日期间,每日的出境人数比入境人数平均多731人次。由机场出入境的旅客,以香港居民为主,占比约为7成。

香港旅游促进会总干事崔定邦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要恢复当年的空运能力,或还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

香港旅游业“冰封”近3年,要恢复航班,航空公司面临严重资金、人手短缺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目前香港空运能力只恢复至疫情前20%至30%。

同样依赖旅游业的日本也面临相似的问题。

防控放开后,当地旅游业迟迟不见起色,很多人都干着急没有办法。

野村综合研究所经济学家木内登英对此分析:明年海外游客的支出费用将仅有2.1万亿日圆,且在2025年之前不会超过疫情之前的水平。日本航空公司总裁赤坂祐二也表示,虽然自从宣布放宽边境政策以来,日航入境机票预定数量增加两倍,但国际旅游需求要到2025年左右才能完全恢复。

就线下生意来说,有记者曾实地走访广州市场时发现,各个餐厅恢复的程度不尽不同。火锅烧烤、快餐小吃等品类因为刚需、社交性强等属性,恢复程度较好,上座率能到七八成。其他品类的恢复程度则差强人意,不少中式正餐类的餐厅即便对外营业了,上座率也只有三成左右。 对很多线下生意而言,放开不是经济恢复的神丹妙药,报复性消费几乎是不可能的,客流量和营收也不可能马上就回到疫情前高峰的时候。

反而要做好“倒春寒”的准备。

就像是一个住院很久的人,需要一个慢慢恢复的过程。 完全恢复,可能真的要等到年后,或者更久。

放开之路注定是场马拉松,短期内有没有领先无所谓,只要能够做好做准备,放平心态,抱有耐心,坚持下来就一定能够赢。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耐心往往比信心更要重要。

事到如今,我们总得迈出这一步,过分悲观,过分乐观都不可取。 可取的,是理性。 如果说过去三年是在“防疫”,那么真正的“抗疫”才刚刚开始。

网颜
1 楼
中国人惜命,全民戴口罩,欧洲根本不戴
w
wawa128
2 楼
没有把握,中央政府就不会开放。
j
jeffinvade
3 楼
澳洲每百万人因为新冠累计死亡406个, 日本是250 新加坡是253 印度:380.81 越南:442 印尼:573.28 巴西:3,171.36 美国每百万人因为新冠死亡2,689个 全世界除了美洲,其他抗疫都比美国好得多,尤其是亚太地区,爱戴口罩,疫苗接种率高的地方. 中国就算放开,大家也会带口罩,也会在家隔离,死亡率最多和越南印尼差不多而已.
铗归来
4 楼
前段时间在大街上演讲要求放开的,不知道这么多死者家属会怎么对待他们。
只想一个人
5 楼
这个谁能预测啊,只能等着看
j
jeffinvade
6 楼
: 加拿大截至2022年四月,新冠死亡年龄分布: 80岁以上:60.6% 70-79岁: 21.4% 60-69岁: 10.7% 50-59岁: 4.5% 其他:2.8% 平均死亡年龄大于加拿大人平均寿命. 死亡人数中60.9%没打疫苗;5%疫苗接种两周内感染,还没形成保护;5.6%是只打了一针 所以如果加拿大人都打了疫苗,死亡人数可以下降70%以上. [2评]
b
bc007
7 楼
都是理论数字。 没有考虑如果死亡超过10万,50万,中国就会收紧防控?那时候就是民意支持清零了。 况且现在中国也不是躺平, 戴口罩,老人不出门。可以减少90%的死亡。
b
bc007
8 楼
瞧瞧你, 大陆只是推迟死亡, 大陆一定会死500万。 你看起来很激动啊。 你父母,姥姥都有机会。 你是不是准备好, 说他们都死了。 装大陆人就是等着现身说法 - 你家全死了, 整个楼单元, 整个楼都死了?? 你真的是脱口秀演员? [1评]
铗归来
9 楼
你太坏了,你爸妈真生了个人物啊,做大事的,你爸现在应该后悔当时没把你射在小便槽里吧。 [1评]
J
Jiliang23
10 楼
不会,死了也不报真实情况.党能战胜病毒,同时也可以战胜数字 [2评]
b
bc007
11 楼
你长的就象马桶。 [1评]
b
bc007
12 楼
纽约州长Andrew Cuomo故意少报了1.2万老人因为疫情死亡,居然不是他下台的原因。他下台是因为他调戏妇女。1.2万人的性命,不如调戏妇女。
b
bc007
13 楼
民主党同样也可以战胜数字 !
铗归来
14 楼
现在冬季,应该等明年三月开放,春分,人的抵抗力也比较强,情况应该好许多。你丫这群货,害死许多人知道不?会折寿折福有报应的。 [1评]
0
0-0_90
15 楼
傻逼的是刁禁评一个人。这恰恰证明民主很重要
b
bc007
16 楼
其实各个变种的死亡率都不一样。 一起统计没什么意义。 香港的统计都是omicron阶段,应该准很多。 [1评]
b
bc007
17 楼
傻逼。 你们不是说白纸闹的吗?
j
jeffinvade
18 楼
: 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pdf/death_analysis.pdf 香港12月最新统计,80岁以上老人 不打疫苗死亡率14.7% 打中国灭活疫苗三针之后死亡率 1.89% 打辉瑞mRNA疫苗三针之后死亡率 0.94% 两者死亡率相差一倍 [1评]
纵横捭阖
19 楼
这些畜生五毛还在继续利用病毒恐慌中国人民!
不渴而饮
20 楼
我存了这个网页,稍安勿躁,新年前后见分晓。我预判中国社会团结一心,一定能以最小的代价成功闯关,恢复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
h
harry11111
21 楼
从评论区看得出台蛙和轮子的恶毒,真是狗粮吃多了没有人性。这种狗东西早点被阎王爷收了吧。 [1评]
b
bc007
22 楼
我回答过你了。 有身体状况的老人会选择打灭活的中国疫苗。 毕竟是成熟的技术。 健康的老人可能会选美国的疫苗多些。 所以打美国的疫苗的死亡率就低了。 和美国疫苗没一毛钱关系!
b
bc007
23 楼
绝对同意。 台独和轮子死全家!
J
Jiliang23
24 楼
他们都不如共产党是教练,1949年以来因为共产党的错误国策死的人呢?
b
bc007
25 楼
为什么是臆想? 在加拿大,有AZ, 辉瑞,摩德纳可以选。 谁会选AZ? 最后AZ都过期了。 香港有辉瑞, 有灭活疫苗。 选灭活的是当然是因为安全了! 谁关心疫苗安全? 当然是身体不好的人了, 有基础疾病的, 过敏的。
r
realSTFU
26 楼
没有疫情底层老年人就不死~ 如果中国放开后地层老年人死亡率没有火箭式上升~ 能否代表你现在满嘴嚼翔?
知名入土
27 楼
行,按你说的下降70%来计算,加拿大人死亡人数还是达到了每百万500人,远超一些亚洲国家,你就想拿这数据证明只打疫苗就能有效防疫? 还是按你的说法,加拿大现在80岁以上的疫苗注射率都超过99%,可是从omicron开始流行以来,感染人数超过3百万,死亡人数还是超过20000,死亡率超过0.6%,这就是你说的疫苗万能? 打脸不?打脸不?
h
heyuanzhi3
28 楼
死多少领导说了算。
m
matrixyard
29 楼
昨天还 坚持清零不动摇 今天就 立刻开放 中共式的政策
知名入土
30 楼
作为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加拿大在控制Covid死亡率方面绝对是做得最差的国家之一,比同类国家澳大利亚还差,也就是你特么敢在这里无脑吹。
j
jeffinvade
31 楼
: 疫苗有效率和死亡总数是两个概念 死亡人数=感染人数*死亡率 想用封城降低感染人数,很难,而且代价巨大.不如想办法降低死亡率.怎么降低死亡率?给老人打疫苗,打mRNA加强针,给老人发KN95口罩,重点保护高危人群 疫苗有没有效,不是看一共死多少人,而是看打了疫苗和没打疫苗的人群,住院率和死亡率的区别
纵横捭阖
32 楼
五毛狗列我的回复清单这是要干嘛?哈哈😃y是想要给爷做大秘吗?
j
jeffinvade
33 楼
疫苗好不好,是看打了疫苗之后死亡率住院率下降多少,而不是看一个社会死亡总数 死亡总数取决于一系列的防疫措施,比如口罩,比如隔离政策,比如医疗资源,绝对不是判断疫苗好坏的标准 [1评]
j
jeffinvade
34 楼
: 中国在疫苗出现之前严防死守,绝对正确,弊大于利 疫苗普及之后继续封城清零,就是政治运动了 中国靠封城所避免的死亡,只是暂时的,只是推迟传染推迟死亡,而且代价巨大.因为封城,闭关锁国,也不能杜绝Omicron的传播. 但给老人打疫苗,提高政府医疗开支水平带来的好处和挽救的生命,才是长期的。
b
boey
35 楼
这是位包子铺再开张的文稿吗。xxx下台,懂吗 [1评]
b
boey
36 楼
是做核酸的和大白凑钱买来恐吓人民的烂文
.
.小花猫520
37 楼
你也承认死亡总数需要靠一系列防疫措施来决定了?那你来说说这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里有哪个国家能做到99%的疫苗接种率,如果做不到是不是得靠其他措施来保护未接种和已接种疫苗的人群?疫苗之外的其他措施上,美加这种放任民众自由去死的国家有真正做了什么?是不是他们在其他措施上的无能,导致了他们虽然疫苗接种率高、医疗资源也不差,结果死亡人数还是高居不下?
j
jeffinvade
38 楼
中国在疫苗出现之前严防死守,绝对正确,弊大于利 疫苗普及之后继续封城清零,就是政治运动了 中国靠封城所避免的死亡,只是暂时的,只是推迟传染推迟死亡,而且代价巨大.因为封城,闭关锁国,也不能杜绝Omicron的传播. 但给老人打疫苗,提高政府医疗开支水平带来的好处和挽救的生命,才是长期的。 中国在核酸上的花费,占GDP1.8%,是中国政府2019公共卫生开支的80%,和盖方舱一样,都是浪费掉了.
j
jeffinvade
39 楼
中国的疫情管理(不是封城清零让老百姓不能出门上不了班买不了菜买不了药看不了病,而是戴口罩,核酸检测,contact tracing,入境隔离等等),加上美国的疫苗,师夷长技以自强,是最好的选择. 但共产党不这么做,就是因为政治考量,而不是为了老百姓健康.
g
goodboy22
40 楼
是大师的说,实事求是的说,中国虽然管控很严格,经济上受了影响,包括各方面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死人绝对没有美国因为疫情死的多。在美国人死了是不会喊冤的,人死了是不会出来发生的,反正健康的是健康的,死了就死了,无所谓。
j
jeffinvade
41 楼
1,中国老人疫苗接种率为啥低于发达国家?为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共产党做啥了? 2,如今是冬天,呼吸道疾病最高发的时期,共产党为啥不做好准备在夏天开放,而选择冬天? 3,mRNA比灭活疫苗更有效,去年7月就通过了药监局专家评审,为啥不批?就算副作用大(没有科学证据),为啥不批准让老百姓自己来选择? 4,中国核酸检测占GDP的1.8% 要知道中国healthcare才占8% 其中只有1/3是政府支出 剩下1/3是企业 还有1/3是个人支出 也就是说中国核酸检测占政府医疗支出 1.8/(8*1/3)=70% 把这些钱 为啥不用在培养医生护士 提高医保报销范围 多建设ICU上?为啥不增加中国医疗资源医疗投入? 5,中国这三年就只管清零,有为了开放做必要的准备工作吗?有加快生产采购抗体鸡尾酒吗?有批准复星的国产mRNA给高危人群接种吗?有囤积辉瑞特效药吗?有加大医疗资源投入力度,多培养医生护士吗?三年都不做的事,只好赶着做,来得及吗? [1评]
寻找戈多
42 楼
扯你妈的蛋!!!!!我们村,我们学校,98%感染,一个没死,一个长新冠没有!!操你妈不吓人能死啊?
寻找戈多
43 楼
疫苗都是扯蛋!!!你打点狂犬病疫苗吧,如果你想贩卖疫苗。
c
carmensandiego
44 楼
把你关进监狱,天天青菜小米粥健康饮食,你能活到100岁,但是你天天想死
纵横捭阖
45 楼
看看新闻来源又是大外宣五毛狗办的私人号,目的就是继续制造恐慌性,这些畜生祸害我们中华民族! [1评]
w
wmqjsgg
46 楼
玩数据游戏 怎么说都可以 就像现在疫情不升反降
D
Dimmy
47 楼
纵横捭阖 的个人频道♂ ☆★专打汉奸五毛★☆ 1,894,364浏览 7粉丝 留园号:t.6park.com/w690903 复制 发送短信 关 注 拉 黑 全部原创 动态 朝鲜金三要学习中国的清零政策 博论天下 3评 多维新闻被砍掉,说明大外宣已经沦陷 博论天下 4评 光绪元宝横山东小坐龙当制钱十文铜币 奇珍异宝 2评 1赞 567重工粉彩300件大瓶”孔雀开屏”乾隆真金款 奇珍异宝 2评 8赞 上海阿姨揭露中共假代表欺骗中国人民体制 经济观察 13评 陈破嘴:习是中国49以来的最差主席!中国出了个差主席 经济观察 27评 袁腾飞:马列主义是暴力抢劫革命! 博论天下 11评 1赞 文革恶人出卖亲生母亲,后悔到肠青 博论天下 7评 2赞 中国政府任意熔断航班遭美国全面停止航班报复 博论天下 4评 辱华是中国粉红们想偷窃中国户口 博论天下 崔永元访袁腾飞成为经典国难同志搭档 博论天下 5评 1赞 郎平死活留在美国生活,打碎了五毛小粉红的爱国玻璃心 博论天下 6评 1赞 台媒体:中共清零政策无疑是在杀人! 博论天下 10评 1赞 习近平非法三胎政策没有资金,支持要狂印两万亿人民币 博论天下 7评 官宣了:第一个公开全面抵制冬奥会的国家竟然是习主席的铁哥们国 博论天下 5评 1赞 中国又重现文革式流氓揪斗认错画面 博论天下 1赞 中国人手机已经被警察植入窃听器,太可怕了! 博论天下 5评 三年饿死几千万,统一台湾是为了饿死他们吗? 博论天下 1评 1赞 五毛被坏主子带偏,嗷嗷叫要打台湾 博论天下 15评 中国足球奇葩规定不许纹身 博论天下 7评 西安小伙买馒头,被共产政府铁拳打得乱七八糟 博论天下31评论 4点赞 袁腾飞:马列主义是暴力抢劫革命!
H
Holycow
48 楼
死多少人归统计局管😂
Y
YouWire
49 楼
肯定会的。 每天死几百是一定会有的。 开放并不是政府的选择, 而是疫情已经根本控制不住了。 封控疲劳下的百姓已经拒绝检测,拒绝上报病情。 开放是百姓自己的选择, 作死的选择。
j
jeffinvade
50 楼
: "香港的统计都是omicron阶段,应该准很多。" "和美国疫苗没一毛钱关系!" 呵呵 [1评]
d
dhy1998
51 楼
肯定会,然后包子秋后算账
d
diblo42
52 楼
: 还有阳顶天,阳逍,阳不悔
b
bc007
53 楼
不要断章取义。 贴全了。 [1评]
j
jeffinvade
54 楼
: "有身体状况的老人会选择打灭活的中国疫苗。 毕竟是成熟的技术。 健康的老人可能会选美国的疫苗多些。" 这完全是你的臆想 [1评]
怪叔叔的大发现
55 楼
支持民主,反对独裁
怪叔叔的大发现
56 楼
可不,老百姓这群傻逼怎么当初会相信共党的鬼话搞民主呢😂
57 楼
of course not. Chinese media will only show good news.
望和平
58 楼
1450詐騙畜撲街先!
币圈大佬
59 楼
中国能死多少人要听党的话。
j
jeffinvade
60 楼
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pdf/death_analysis.pdf 香港12月最新统计,80岁以上老人 不打疫苗死亡率14.7% 打中国灭活疫苗三针之后死亡率 1.89% 打辉瑞mRNA疫苗三针之后死亡率 0.94% 两者死亡率相差一倍 [1评]
话知你
61 楼
死的都是流感患者? [1评]
寻找戈多
62 楼
: 80岁老头,不死干嘛,?真特么地莫名其妙 [1评]
j
jeffinvade
63 楼
: "疫苗都是扯蛋!!" 数据给你了,你说人家该死 唉 [1评]
寻找戈多
64 楼
各种死法都有,就是没有新冠死亡。sorry
寻找戈多
65 楼
怎么不找100岁以上的?想找什么,找到什么。 下次找1,5岁的统计数字
3
35283
66 楼
中国的两大弊病; 1,医疗制度不良,医疗资源匮乏,医务人员腐化,人口太多; 2,国产疫苗(灭活疫苗)效力太低,保护力不够。 政府的“清零政策”是基于上述两点制定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各种问题的出现与国民素质有关,—— 奸商趁机捞钱,“大白”作威作福,导致人民不满,政策于是改变。 但两大弊病依然存在,新政策苍白无力,疫情将向医疗条件更差的农村扩散。 美国的福奇博士警告说,扩散的结果会使病毒变异更加迅速,对世界产生又一轮祸害。 美国总统拜登建议,中国应该放下面子,使用更加有效的疫苗。换言之,进口辉瑞和摩德纳疫苗。这两种疫苗在美国已经证明非常安全有效。 窃以为,福奇不是危言耸听,拜登不是推销疫苗,中国不是没钱买药。 对疫情控制要有个紧迫感,不能爱面子,不能玩民族主义,不能吝啬花钱。如果真心觉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果断地进口美国疫苗吧!中国人民向来崇洋,尤其青睐美国,会欣然接受进口疫苗的。拿出钱来吧!疫情控制住了,经济自然上升。美国的现状就是榜样——不错,每天仍有感染和死亡,但一直稳步地,缓慢地,符合规律地向“后疫情”时代过渡。
l
lucybee
67 楼
老人会死很多,也许超过二战中国死亡人数. 20%的糖尿病,就是2亿8千万. 2亿8千万 如果重症有20%,就是5千6百万. 重症40%死亡,那么就是2千2百40万.
w
wangyuehong
68 楼
不放开,这些人继续闹要自由怎么办?这些人找死也没办法
i
iritit
69 楼
有伟大人民领袖习主席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厉害国就是秦始皇摸电门赢麻了。怎么会死人!小编这种论调直接拉出去枪毙!
俺样
70 楼
其实还有个事实一直没正经讨论过:这新冠会反复感染。得了一次,不是终身免疫的。半年三个月的得一次的也大有人在。不是说再得有多可怕,而是说这玩意永远不会消失,如果新冠病毒没有大的基因突变的话。而我们,终究会变老,身体变弱,早晚死新冠手里。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基因突变到不致死。
s
snake1101
71 楼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打倒共產黨!再造新中國!造反有理!革命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