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罕走廊之畅想

一剑无痕
楼主 (文学城)

昨天给山水老师交作业,写了瓦罕走廊。我怕文字不能足够描述,就加了个照片。谁知道还弄错了照片,被雪莲发现不是瓦罕那边的昆仑,说我看图说话文不对题:


和一首:

题:瓦罕走廊:

莽莽昆仑半雪中,
青云绿草对难逢。
轻询帕米尔边月,
吹响唐箫有汉风?

(这个照片真是瓦罕走廊那里拍的)


给雪莲同学说一下,我这个诗不是写昆仑,而是写瓦罕走廊,因为里面不仅有昆仑,还有帕米尔。 


大家觉得瓦罕走廊风景美不?别轻信摄影家,瓦罕走廊那里一年除夏天三个月时间外,都是大雪封山。不适合人类居住,尤其是现代社会娇生惯养的人类。

你要问,一剑为什么对这里感兴趣?说来好笑,我也是怀着“自古以来”的心情来关心的。那里曾是满清帝国的极西点。即使到了民国,我们还是坚持位于瓦罕走廊中部的喷赤河是中国的极西点。

抄一段介绍:

西北地区的领土争议主要是帕米尔高原地区。在清朝时代,帕米尔高原全境属于中国所管辖,1890年间,由于俄国欲取新疆、英国对西藏有野心,因此有英俄协定,由英国取得瓦罕帕米尔,俄国取得北部。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在帕米尔高原始终无法有效统治。但中华民国政府始终将帕米尔高原西边的喷赤河视为是中国的极西点。在196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阿富汗签订边界条约,正式承认放弃瓦罕帕米尔。1990年代塔吉克斯坦独立,在签订条约时也承认放弃帕米尔北境,中国极西点向东移至今日位置。

 

 

是不是又来了金笔同学所提的东北领土相似的问题。如果当时没有英国对西藏的野心,谁去阻止俄毛子进军新疆?

英俄两大野兽相遇在一个猎物前,然后发生了很奇怪的事情,双方都停止了侵略的行动。不仅如此,他们还搞了个协议,在双方的势力交汇处弄了个缓冲地带,那个地带就是瓦罕走廊。

瓦罕走廊不仅有短暂的美丽风光,还有许多醉人的历史故事。因为那时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玄奘法师到印度走过那里,马可波罗来中国也走过那里,也许他们在同一家客栈房间里住过。还有,唐朝时期,李家皇朝还和吐蕃在这里打过战。

古人一定比现代人身体好啦。我看过几个视频,有人开车经过那里(塔吉克斯坦苏联时期修筑的公路),全都是尖尖的碎石子。想象一下玄奘法师当年在那里不行,别的不说,鞋子起码要磨坏几十双。

为人父同学喜欢历史中的偶然性。我来个假设,如果没有瓦罕走廊这个苦寒之地作为缓冲带,英俄双方的铁骑一定不会停歇。也许他们会像日俄两国一样在属于中国的土地上弄个战争。不管谁胜谁负,新疆和西藏是不是就脱离了中国的“自古以来”。 

某种意义上,我们是不是要感谢瓦罕走廊的存在?

顺便说说战争仇恨。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在,我们都不能采取“永仇”或“永爱”来看我们的邻国。要知道,“侵略”和现代国土的感念只是近现代的时期。古时的中国不讲究国土,而注重于天下。意思就是,我有能力管得到的地方,就是我的疆域,我的天下。

清朝厉害的时候,用政治降伏了蒙古,用武力征服了新疆。不厉害的时候,割让了香港台湾和辽东。从古人的角度看,这没什么。

如果新疆人西藏人采取“永仇”或“永爱”的态度看待当年的侵略者,我们还会有安宁? 

可喜的是,现代文明国家已经有了共识,武装侵略应该受到谴责。

这种二战以后形成的反侵略共识对于中国来说是有利的。大家想想,上一次我们武力侵略别人夺取疆土是什么时候,那还是康乾盛世的时候的准清战争,离现在都三百多年了。

名词解释: 准清战争, 是清朝康熙 、雍正 、乾隆三朝为统一西北地区并将其纳入版图与准噶尔贵族进行的多次战争。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式打响,一直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才宣告结束,长达近70年。

再深一层,作为中国主要民族的汉人,你主动用武力去扩张领土并取得成功的是哪一年? 注意,内战或收复“自古以来”土地不算哈。是不是该算到唐朝和吐蕃的那场战争? 

有人不同意,说咱汉人厉害。我们自己不出力,自有人给咱打江山。你看我们一千年都没怎么出力,新疆,西藏,东北,台湾不还是成了我们的“自古以来”。 

哈,论功行赏。在疆土方面,没谁比满人贡献更大。

如此一来,我们还用“谁杀我人多,我就恨谁”的态度看邻居? 满清入关后,南下扫除明朝剩余势力,是不是干了扬州三日和嘉定三屠?(残忍程度让人不忍读其文字记载)

还有满清的老祖宗金朝。 1129年,金兀术出任右监军,“乃提兵自登州入海道,破南宋三十余州,直至两浙,江东、湖南州郡皆破”。从河北出发,金兵一路攻击前进,经河南、安徽、江苏、浙江诸省,连续跨越黄河、淮水、长江三道天险,仅5个月,从扬州一路追至明州,把宋高宗等人赶到了浙东南的大海上,被称为“搜山检海”。

做的屠杀老百姓的龌龊事太多了。你看当时南宋官方多恨他。南宋大臣宋汝为说:“兀术不死,兵革不休。” 南宋高宗赵构说:“惟彼乌珠(即金兀术),号四太子,好兵忍杀,乐祸贪残。阴蓄无君之心,复为倡乱之首。残杀叔父,擅夺兵权。既不恤壮士健马之丧亡,又岂念群民百姓之困苦。”  赵构曾下诏:“募有能生擒乌珠(即金兀术)者,除节度使,赐银帛五万匹两,田千顷。”“首祸者惟乌珠(即金兀术),戒诸将无务多杀。惟取乌珠可也。”

唉,这千古关于领土的功过仇恨呀......

 

 

 

d
dancingwolf
主动用武力去扩张领土并取得成功的

是不是台湾?明代郑家和康熙?

在此之前,台湾从来都不是“自古以来”,对吗?

波粒子3
郑成功不代表中国政府
d
dancingwolf
有意思,郑成功的确是日本人,那么

他“收复”了台湾,如果他不代表中国政府,台湾自古以来属于日本啦?

J
JSL2023
好论连连。出人头可代替出力:)满人把汉人砍得差不多了,自己也用儒释道,可能要感谢老老祖宗,那几本经书管用:)
波粒子3
台湾自古以来属于原住民
d
dancingwolf
此话不假,那么,中国人(汉人)

是不是也应该向美国白人那样对台湾原住民忏悔?要知道,汉人对台湾原住民的残杀一点不亚于白人对于印第安人。

波粒子3
你挺会造谣,贴一个文章证明汉人对台湾原住民的残杀
一剑无痕
你的历史观不符合正统台湾历史脉络

这个才是正统的“自古以来“历史逻辑:

”17世纪早期,荷兰、西班牙殖民者曾经相继侵占台湾。 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结束了荷兰在台湾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 1683年,郑成功的后人投降清政府,清政府将台湾纳入版图,完成了全国统一“

明白没有,荷兰、西班牙殖民者曾经相继侵占台湾 ,也就是说他们侵略了台湾。之前台湾是中国的。在”天下“观念上,不一定需要地方政府,那地方才属于中国。

按此逻辑,郑成功当年是收复台湾,不是侵占台湾!

台湾目前的历史观否认台湾属于中国,所以将荷据或荷治时期作为台湾历史起点(因为开始有正式政府)

台湾荷兰统治时期指的是台湾在1624至1662年的这段期间,当时尼德兰七省联合共和国与联合东印度公司于台湾殖民统治范围的统称,影响力遍及台湾中部与南部沿海,这片区域可称为荷属福尔摩沙。 若将澎湖群岛与台湾本岛两者视为一体,则可视1622年荷兰人建风柜尾城堡为本时期的开端。

要小心哈,别上了台独分子的当.所谓福尔摩沙,所谓美丽岛,都是他们那哈。。。。。

你看看南海那些岛屿,从来也没什么政府管他们。但历史书上有中国渔民再上面晒网的记载,我们就”自古以来“了

 

 

一剑无痕
所以人类要拥抱先进文明

你看金笔同学不也是摆脱某种束缚,拥抱文明思想,才有了长足进步~~

d
dancingwolf
听说过番肉、番膏,番鞭、番下水吗?

历史没学好,还说别人造谣?

d
dancingwolf
你知道为什么大陆仍称“高山族”,而台湾已纠正,改成“原住民”吗?
一剑无痕
呵呵,就是。台湾那么好的海滩,水产那么丰富。原住民却选择在高山上住。

更可气的是,还叫人家”高山族“。

就像一个宴会,你把鸡鸭鱼肉山珍海味都抢到盘子里,只剩下几盘白菜放桌上。客人进来只能啃煮白菜,你还解释:这些人是素食主义者。

还有这么欺负人的

J
JSL2023
先进后进不知道,我看中国路数就是准备别人来拥抱,用人头换土地:)
一剑无痕
那是没办法的事

在火器被使用到战场之前,先进文明就是受野蛮人的欺负。冷兵器砍人这种活文明人干不过野蛮人。

中国汉人如此,希伯来人如此,东西罗马人也如此。

上天其实给了南宋汉人机会,但他们没抓住。

”1161年,金国皇帝完颜亮率领10万大军南下,要统一中国。 军心涣散,不料在采石渡江时遭遇虞允文反击,船只被焚毁殆尽。虞允文以一万新招募的士兵、溃卒,击败十万金兵,除了能力强悍,更多的是金兵士气低落。“

上面描述的不准确。虞允文之所以能破金兵,是因为他带来了先进武器,就是火药炮。炮管是竹筒外面用麻线桐油加石灰包裹的。很厉害,宋军在江上朝金兵船上一打,金军就完蛋了。

按道理,有了这次胜利,南宋应该大力发展这种武器。打船只,打骑兵都很管用。谁也不知道赵家人怎么想的,搞了几年就把这东西搁一边了。

直到蒙古人拿下杭州,将这个技术带到了中东和欧洲。然后历史重写。粗粗的红衣大铜炮横行天下,从此以后文明打野蛮就妥了。

 

 

 

 

 

 

 

J
JSL2023
好像现在"先进文明"还是照样被"野蛮人"打压吧,还是说胜了(或活下来的)就文明了:)

冷兵器砍不过,核武器就更炸不过了:)

一剑无痕
金日成三八大盖打美国战机?胡塞武装打老美航空母舰? 还是以色列和哈马斯?
J
JSL2023
俄乌
波粒子3
原住民没有渔船吃不到鱼,高山上有野兽可以捕来吃还有水果
波粒子3
又是捏造没有处处
s
snowandlotus
改用这个题目好!我可没说你文不对题,我是说题不对文:)可你这解说还是不对劲呀,就好比题目是长江,你写的黄河,提到青藏高原

然后你认定你写的是长江

抱歉,不是想挑刺,只是诗写得很好,我想收录,如果换个题目就完美了,希望别介意:)当时本想建议“思瓦罕走廊”什么的,可老觉得一剑是新人,没敢造次,怕气跑了,所以昨晚只大胆地说山水的那首了。你能不能再好好想一个更贴切的题目,我好收在我的网站里,也可能再弄个合集放在博客里:)

 

看来一剑同学是个能接受不同意见的好孩纸,那我就多挑一些刺:)

“大家觉得瓦罕走廊风景美不?别轻信摄影家,瓦罕走廊那里一年除夏天三个月时间外,都是大雪封山。不适合人类居住,尤其是现代社会娇生惯养的人类。”:这段话不通顺呀,风景美跟适不适合居住没关系,大雪封山也很美,只是命难保而已:)

 

“全都是尖尖的碎石子。想象一下玄奘法师当年在那里步行,别的不说,鞋子起码要磨坏几十双。”:法师过那里时基本上都坐在马上或骆驼上,步行应该也有,不过最多磨坏一两双,多了就没了,光脚:)

 

“如果新疆人西藏人采取“永仇”或“永爱”的态度看待当年的侵略者,我们还会有安宁? ”:当年的侵略者满人后来差点被杀绝,但你说得对,从古人的角度看,谁强就是谁的地盘。其实现在国际间也是谁拳头打谁说了算,不过嘛,都假模假样地带着金丝边眼镜。

 

同感慨:“唉,这千古关于领土的功过仇恨呀......”

 

一剑无痕
好吧好吧。我乐意接受意见。文不对题和题不对文都不好~
s
snowandlotus
态度真不错!那题目想好以后告诉我一声哈。
一剑无痕
我没说改题呀。仔细看了一下你的跟帖,感觉你好像没看明白我写的是什么~~

看不明白一定是我写诗写不好,让我老师山水老师给你解惑吧~

J
JSL2023
注意黄河长江都起源于青藏高原,中间就差一座山:)

我理解一剑网友是在感叹"自古以来"被一刀两断了:)

s
snowandlotus
您真客气,那就随意,让题目跟诗两部分各自畅游:)山水老师真辛苦:)
s
snowandlotus
对呀,喀喇昆仑跟昆仑山的源头都在帕米尔,中间就隔一条谷,我的比方打得多恰当。我知他在感慨瓦罕走廊,诗也是好诗,但他不知道

那是两座山,还狡辩说他写了帕米尔,所以我才说青藏高原。其实我是看中那首诗,才建议他稍作一点改动,就不违和了。如果是改内容,就是:

瓦罕走廊

喀喇昆仑半雪中,青云绿草对难逢。轻询帕米尔边月,吹响唐箫有汉风? 

 

如果是改题目,则比如:

思瓦罕走廊(也不太合适,瓦罕走廊之畅想也有点牵强)

莽莽昆仑半雪中,青云绿草对难逢。轻询帕米尔边月,吹响唐箫有汉风? 

 

这两种改法都行,这是诗歌中的逻辑。改内容最容易,我倾向于改题目,因为少了莽莽两个字意境就少了。

不过人家不领情,就算了。。。

J
JSL2023
你们诗人花样多,意境深,还要合地理逻辑,我转不动了:)
s
snowandlotus
阿J心肠好,也懂逻辑,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