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工作的中国女孩离世:她到死都被亲人抛弃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5月18日 16点39分 PT
  返回列表
79304 阅读
28 评论
桌子的生活观

那个拼命在非洲打工赚钱的女孩,去世后尸骨无人认领。2024年4月伊始,在非洲工作的周燕玲因疟疾离世。

在每天信息爆炸的互联网,这不算什么大新闻。

但有记者扒开了周燕玲短短的一生,后来她的事情上了热门后,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唏嘘和眼泪。

走近周燕玲短暂26岁的人生,无数人被她的故事所触动。

这是一个不被爱的女孩抵抗命运的一生,也是一个坚强的灵魂不妥协的一生。

尽管短暂,但依然值得书写。 

周燕玲大学是法语专业。

梦想的地方是法国,或者更远的地方。

为了这个目标,她需要攒够100万。

她很早就衡量过,去非洲工作三年,就能攒到这笔钱。

那是一个与国内完全不同的环境,“天气太热,打开空调,但躺在床上还是止不住流汗。”

她的工作内容也简单粗暴,挨家挨户推销,时不时还要上门找客户追尾款。

但她给朋友们发的视频里,虽然是在尘土飞扬的非洲大地,但依然有她阳光开朗的声音传来,条件很苦,但她不觉得苦。

支撑着她待下去的动力,是逐渐充盈的存款,以及越来越接近的梦想。

去非洲工作的计划,周燕玲在大二就定下了。

当朋友们还在享受大学生活时,她早早为未来做好了打算,朋友们知道她不只是说说而已。

在所有人看来,她好强、努力,十分有行动力。

她什么苦都能吃,也几乎没被困难打倒过。

从实习、到毕业,她像陀螺一样疯狂投简历、找工作。

任何机会她都愿意试,任何地方她都背上行囊就走。    

同学们还在家庭的庇护下,她早已被锻造出坚固的铠甲。

她不是不愿被父母呵护,她只是没那么幸运。

周燕玲出生于广西一个小山村,家中还有一弟一妹。

身为长女的周燕玲,似乎并没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她与家庭成员关系淡漠,平时很少联系,连过年都不怎么回去。

人物的文章《一个漂泊女孩的一生》写了周燕玲的家庭关系:

某天她跟母亲打了个电话,得知妹妹已经结婚了。

她挂断电话有些愤怒:我妹结婚都不告诉我!

连亲生妹妹都能不通知她,可见她在家庭成员心中,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存在。

老家的新房子没有她的房间,她回去只能住在老房子里,自带一口小锅解决一日三餐。

可父母对她的不公,并不妨碍他们对这个女孩的索取。

上大学时,得知她在外兼职赚钱,父母经常要求她给弟弟买各种东西,到她工作后,这种情况更甚。

他们不像亲人,更像是在她身上之前的投资,现在到期就翻倍索回。

在这个家庭,女儿周燕玲没有地位和关怀,她的用处就是为弟弟服务。

去年从非洲回国,她找家里要户口本,母亲很敏锐地觉察到她想买房:

“你是不是要买房了?要买的话,离家里近一点。”

周燕玲解读到的信息是,买得离家近,以后这房子就是弟弟的。

没有人想到,距攒够100万只剩一年时间,周燕玲的人生却戛然而止。

今年3月快结束时,她高烧到40多度,确诊为恶性伤寒疟疾。

朋友在焦灼等待了几天后,等来了她的噩耗。

公司通过派出所联系上周燕玲父母。

考虑到女儿长眠异国他乡,做父母的难免悲痛欲绝,公司提出:

为她父母安排签证、机票和酒店,来她生前工作的地方看看,在当地举行完葬礼,再把她带回家。

但周燕玲父母拒绝了。

这个拒绝令无数人错愕,这是他们与女儿此生最后一次会面,可他们连来都不愿意来!

于是他们又启用了第二种方案:由当地警方和大使馆对遗体进行处理,仪式结束后将骨灰撒进刚果河。

而周燕玲的银行卡、手机等贵重物品,全部运回国内,交给她的父母。

周燕玲一生都在逃离贫穷落后的家庭,逃离重男轻女的环境。

她几乎都要成功了。

但还是差了一步。

她的家人拒绝去异国带回她的骨灰,却没有拒绝她的财产,没有拒绝她用生命换来的赔偿金。

那些寄托着她梦想的基金,即将成为弟弟的房子,成为弟弟娶妻的彩礼。

写到这里,我忽然感到喉咙发硬,眼睛不知不觉间模糊一片。

一个不被爱的女孩,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

她还没来得及在巴黎街头漫游,没看过塞纳河畔的风景,没在梦想之地感受真正的自由。

生前她的父母不爱她,死后也决然地抛弃她。

她的亲朋好友想尽办法把她带回来,但因为她父母的阻挠,未能成功。

亲情有时候连没有血缘的人都不如!

她的男友为她在宁波请了一个牌位,那是所有爱她的人纪念她的地方,这是这个故事里仅剩的一点温存。

看到一个评论: 

“疟疾是被蚊虫叮咬感染,但她父母又何尝不是吸血的蚊虫。被吸血的人生,又因疟疾离开,太可惜了!”

对朋友来说,她的离世是一生的潮湿,对父母来说,是一套房子、一笔可以换得回来的彩礼。

她短暂来过,又匆匆离开。

没有留下痕迹,也很快会被遗忘。

其实像周燕玲这样的山村女孩,还有很多。

她们的出生是不被祝福的,她们生来就肩负着供养兄弟的使命,被剥削、被吸血、不被当成个体,而仅仅只是工具。

周燕玲代表的不仅仅是她自己,也是无数个被家庭榨干的女性缩影。

杭州女孩“洛洛”事件曾让全网愤怒。

23岁的女孩洛洛一直被父母索取,每月工资发下来,就被父亲或母亲一分不剩地搜刮走。

有一次发工资,爸爸就来要钱了,她手头上只有7000,爸爸都要全部给她拿走。

她怎么吃饭住在哪里,不在父母考虑范围之内。

洛洛无数次想过轻生,不幸最终付诸了实践。

而这一对吸血的父母觉得有利可图,找公司、找洛洛男朋友要钱。

第一次要了6万。第二次直接要35万,明明白白说,这钱就是要为自己儿子付首付。

一个孩子的命,被计算着能给另一个孩子换来什么,她们到死都被榨干最后价值,可见活着时是怎样被索取。

洛洛公司的老板看不下去了,他说:

我如果给她父母赔再多的钱,我会觉得对不起她。

在洛洛的微信上,她一直都是储存的妈妈本名,还是消息免打扰模式。

她曾经想过反抗,曾经想过去切断关系。

可她万万没有想到,直到她死了,家人还是没有放过她。 

《欢乐颂》里樊胜美说:“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

不知道你身边的女孩,有没有名字里有“弟”或“娣”?招弟、盼弟、梦弟、来弟、迎弟……

据上观新闻报道,这些名叫“招弟”“招娣”的女孩,仅某一个省份就超万人。

这意味着从她们出生那一刻,就不被欢迎,名字代表着那个还没出世的男孩。

在知乎上有人问:怎么会有人给孩子起这样的名字?

有一个回答一针见血:“那是孩子吗?那是占了人家儿子位置的仇人。”

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湖北荆门,一个女孩准备结婚却被父母阻止,他们逼迫女儿先拿10万给弟弟买房。

          广东茂名,17岁女孩被逼辍学,只因邻村22岁的男子给了5万的彩礼,她就被父母“卖”了出去。    

安徽芜湖,那个叫徐婷的女孩,在北京住地下室,拼命给弟弟交学费,给父母还债。

她说直到自己得癌症后,才感觉解脱了.....    

在知乎上搜索“重男轻女”,相关的答案就有将近5000个。

          当父辈因为她们的出生而失望,当她们的存在只是对男孩的帮扶,努力逃离就成了她们的毕生努力。

那么,被原生家庭压榨的女孩,如何改变自己的一生?

首先,是学会狠心拒绝。

拒绝父母的PUA,拒绝“生你养你不容易”、“你需要回报父母”的话术。

能力范围之内的正常需求,可以帮就帮,能力之外的事情要学会拒绝。

一定要和原生家庭去对抗,就像用刀子割掉腐坏的组织,尽管痛楚,尽管献血淋漓,但不狠下心切割,那些坏死的部分迟早侵蚀你全身。

父母给予你生命,可不是你的债主,更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掌控你一生。

得到爱,便回赠爱。

得到漠视、冷眼、歧视,那就学会远离。

第二就是读书、不断提升自己。

被轻视的女孩,一出生就拿到了地狱模式。

不要期待父母某天突然转变,不要乞求爱。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拼了命读书,抓住一切机会去提升自己。

终有一天,那些咬牙苦读的时光,会为你的人生添砖加瓦,成为你人生熠熠生辉的光芒。

去努力,去闯荡,去过滚烫的人生。

即便背后依然空无一人,但你知道自己能为自己托底。 

之前看过一则新闻,某某县人大代表亮相,一位优秀人大代表的名字,就叫做“招弟”。

难以想象,她付出了多少努力,走了多久的路才走到这里,才让自己以一种闪闪发光的姿态,站立在这里,成为一个明亮而闪耀的人。

对一些女性而言,踏出那一步或许很艰难,但停在原地,什么都不会改变。

就用一句最近很火的话结尾吧:

“家乡是属于男人的奥德赛,但逃离是刻进女性身体的史诗。

女性是没有故乡的,只有远方。

我不是铸成他们乌托邦的一捧土,我是种子,是自由,是到哪里都能落地生根。 ”

E
Edmondon
1 楼
此评论已被删除,相关原因说明,请查看新闻评论公告
南方来风
2 楼
梦想超过现实,最后大多是悲剧。
g
greentee
3 楼
批判之前,是否也应该听听周家父母有没有什么要说的? 为何公司负担差旅费用,带女儿骨灰回国都拒绝了?这明显不合常理。 [1评]
扶风
4 楼
活着的时候被女拳骗,死后还被女拳树立为典型,指摘她的父母,妹妹,周围的一切。。 全世界只有郭美美,翟欣欣,谭竹这样是女拳的典型。
催你明白交粑粑
5 楼
放你娘的屁,既然她如此不堪,她父母为什么只拒绝骨灰不拒绝遗产? [1评]
g
greentee
6 楼
我说了,让双方都说话再来judge 。现在网上的东西有时候突然就反转了。
h
helloKitty_113
7 楼
本该好好为自己而活的,为那个烂家不值得
媚眼瞟瞟
8 楼
在非洲没有尝过大屌就太遗憾了
风流居士
9 楼
世界上最重男轻女的是犹太人,印度人,和阿拉伯人。 这个文章是女权狗写的吧?
y
yuanfangzhi
10 楼
中国媒体“照片打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日本AV流行以后吗?
y
yuanfangzhi
11 楼
她的家人拒绝去异国带回她的骨灰,却没有拒绝她的财产,没有拒绝她用生命换来的赔偿金。 那些寄托着她梦想的基金,即将成为弟弟的房子,成为弟弟娶妻的彩礼。 ---------------------------------- 扶弟魔,这种情况两广,福建一带比较常见。北方能想到的是山东。
吃斋念佛大灰狼
12 楼
非洲不是个好地方,能不去就不去。可惜了这姑娘RIP。
s
sheng001
13 楼
我以为中国早就度过了男尊女卑的年代!
尖头辣椒
14 楼
千万别再说世上只有妈妈好,应该世上也有妈妈坏的
随意岁月
15 楼
毛时代,人人平等,劳动最光荣。习时代,人人韭菜,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畜生用。作者完全没有把握时机的精髓
g
greentee
16 楼
怎么,五毛你们这么会找事儿?难怪是过街老鼠
a
azkaban
17 楼
你是说了,可她父母懒得搭理你咋办?他们都活着,有人堵他们的嘴了吗?
C
CBBU
18 楼
兄弟你有所不知,广西县城和村里要是第一胎生的是女孩的话会在家族里抬不起头,村里其他人也是满是嫌弃,特别是女方这家族。 这种事听起来很难理解,在城市里属于个人私隐或个人自由是事到了村里就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料,说难听点就是村里好多人闲的嘴贱,外面受了气家里婆婆男的就刁难媳妇最后气撒到女孩身上。 第二胎是男孩后当然就注意力在男孩身上了,最后一胎虽然也是女孩但因为已经有了男孩了并且最后一胎的女孩是最小的那个自然也疼爱有加,最惨的就是老大了。
郑长仁
19 楼
真的吗?太狗血了!
b
bluecrab
20 楼
原生家庭去对抗,就像用刀子割掉腐坏的组织,尽管痛楚,尽管献血淋漓,但不狠下心切割,那些坏死的部分迟早侵蚀你全身
风流居士
21 楼
哦?说到你爹了?难怪你是狗
a
afgtz1
22 楼
真傻,非要去法国干嘛…就算在国内随便去别的城市远离父母平淡的生活过完一生又有什么问题,或者其他亚洲国家都简单一点,非要去法国,去法国就算了非要为了赚钱去非洲最后死的那么惨辛苦存的钱还得给父母弟弟,真不值得这些钱就算烧了都不给他们看到就气
文强
23 楼
太可怜了 中国文化所谓孝道的恶心的地方
文强
24 楼
多谢科普
a
amajor001
25 楼
扶风家的女性都是做鸡的
c
cotoncai
26 楼
“而周燕玲的银行卡、手机等贵重物品,全部运回国内,交给她的父母” 操,中国人脑子有时就这么傻B,转不过弯,做些畜生事。。。你就直接烧了撒河里不就行了!!
w
wangyuehong
27 楼
这年代,文章写了就有人信。只听一面之词。为什么父母与她关系不好。姐妹关系也不好?她跟谁去的非洲?在干什么工作?傻子们不要看啥信啥。不定哪天父母暴个大料。让子弹飞一会,再说。
刚钢缸
28 楼
“家乡是属于男人的奥德赛,但逃离是刻进女性身体的史诗。 女性是没有故乡的,只有远方。 我不是铸成他们乌托邦的一捧土,我是种子,是自由,是到哪里都能落地生根。 ” 这段话写的很好。现在有很多捞女的新闻,结合起来看,可谓一种宏观的因果。这片土地的幸福和苦难,程度都特别深邃,有时候觉得,所谓历史文化的悠久,不是祝福,而是诅咒。